一觉醒来顿时被这么多赞吓到,承蒙知友错爱。答主不是政治/国际关系/人文历史等任一方面的专家,只是对这些都有兴趣,在忙于糊口之余杂学旁收而已,不能回复的私信和邀请请大家见谅。除了知乎的链接,本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载。 敝帚自珍之情,还望各位体谅。
很多知友觉得李光耀的政治哲学过于冷酷,昨天纽约时报编辑推荐的新闻评论中也有人说Singapore is the most heartless place from bottom up that I've ever seen (新加坡是我见过的从庙堂到民间都最冷酷无情的地方)。对此,我不想做任何对错或好恶的判断,只想说:1)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要面对《三体》中描述的那种宇宙图景,李光耀这样的领袖可能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希望——虽然另一些人会说这样生存不如全部灭亡;2)新加坡以其真实的社会政治实验告诉我们,所谓个性、独立思考和特立独行的自由,都是珍贵而社会成本高昂的东西。如果你我有幸拥有,请善加珍惜,不忘初心,牢记责任。
- - - - - - - 我是鸡汤和原答案的分割线- - - - - - - -
李光耀是一个在“我所敬佩的名人”榜单中无论何时都会进入前五,但却无论如何和“喜欢”二字不搭边的伟人。原因无它,正如前面一位答主所说,看别的政治家的传记,你看到的是满满的鸡汤;看他的书,满篇都是究极理性的现实主义。
你希望这个世界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清这个世界事实上是怎样的,并在接受这样的事实的前提下努力去做一点事情。 这就是李光耀全部的人生和政治哲学。
每个人的资质、自律和品格从不平等,因此每个人从不应该被赋予同等的决定社会事务和公共政策的权利和权力,而应该共同为一个更大的目标服务——因此,新加坡的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要经历层层筛选,被分成三六九等、进入技校、大专或者大学(当然有别的自考途径,但那是例外);也正因如此,新加坡把高学历女性怀孕生产时获得更多的补贴作为国家政策;还正因如此,中学的思想教育课本上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对于新加坡作为小国所面对的危机的洗脑,直到每个人都认为由精心筛选出来的精英治理国家是一件值得感恩戴德的事情。
结果大家都看得到——这个城邦国家经济发达,法律公正严明(当然你要是反对党领袖经常被半夜查水表那是另一回事),人民各司其职,安居乐业。 我们从小听到大的口号往往是什么不自由毋宁死,其实对于大多数庸众,幸福和自由从来都不是同义词甚至没有很强的正相关。至于那些深刻的追求、挣扎与所谓更深层次的自我实现,西方自由主义说这是人人皆有的高贵平等的品质,共产主义说我们总有一天可以化小我为大我的一部分,而李光耀说,其实大多数普通人都不太需要那个叫做灵魂与思想的东西,让他们在世俗的框架内规矩过好世俗的一辈子就好了,更高深的问题留给一小部分社会精英就足够了。
你可以选择喜欢这三种思想中的一种或另一种,然而不得不说,李光耀的思想可能确实更接近人性中不那么愉快的现实。
然而讽刺的是,基于这种思想所设计的社会制度在李光耀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也可能无法持续。新加坡第三代的明日精英们(和我基本同龄的那一批)聪明能干,接受过一流的教育,然而却由于缺少创业时期的磨砺而失去了感知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思想的能力。他们勤奋刻苦,认为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理所应当,却往往忽视了与他们同样勤奋刻苦的平民后代仅仅是由于起点低而无法进入他们的圈子,进而也就忘记了英雄可以起于草莽之中,而即使是“愚蠢”的庸众,也同样拥有集体的智慧和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苏格拉底所论述过的政治体系堕落的三种情形——民主成为民粹,开明专制成为暴君独裁,精英共治成为门阀世袭——如何避免第三种崩坏的出现,是新加坡在未来二十年内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最后讲个故事作为结尾:
我在美国念本科的时候,某次去找哲学系的一位教授办理一项手续。和蔼的美国老爷爷看到了我的简历,兴奋地说:“啊你在新加坡读过书!那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我对他们的政治很好奇......“我:Erh, it is the real "Republic" on earth. ( 额,那就是理想国的现实版)教授:What republic? (啥?共和国? —— 英语中”共和国“ 一词和《理想国》书名同音)我:I mean Plato's "Republic". (我说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教授(恍然大悟状):Then LKY must be a really great maniac. (那李光耀一定是个伟大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