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移动支付,新加坡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不带钱包出门曾经寸步难行,如今一部智能手机走到哪里都不怕。
不过,移动支付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隐私泄露、账户盗用、欺诈、洗钱等新风险。
为降低风险、促进新兴支付手段发展,
新加坡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新加坡支付监管机构包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其他公共和私营机构。
其中,金管局是支付体系的监管主体,负责制定和实施与支付相关的监管政策。
广告其他公共和私营机构包括新加坡清算所协会和新加坡银行协会。
新加坡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PayNow就是由新加坡银行协会主导推动的。
在法规制度方面,金管局提出建立适用于所有支付市场参与者的新法规;
在治理机制方面,通过设立支付委员会促进新加坡支付行业的创新、竞争及合作。
在个人业务方面,法案规定个人支付账户中的余额(类似支付宝余额)不得超过5000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
在移动支付服务商监管方面,法案要求主要支付机构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客户资金免受损失。
广告针对洗钱、恐怖主义融资风险,金管局将按照法案授权对非法跨境转移、匿名支付等行为进行监管。
新加坡媒体认为,新加坡传统金融业不够发达反而给了网络金融、移动支付等新业态发展机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