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的嵌入式产品开发工作1

大四下半年开始找工作,感觉很迷茫,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也考虑过做完全不同的尝试。不过真正毕业开始找工了,还是觉得最好是先找一个方向--每天报纸上网站上新工作机会那么多,与其什么都试试,可能还不如缩小范围,集中精力准备最感兴趣的机会。

经过一番思考,锁定了嵌入式产品开发,首先是自己对专业(电脑工程)还比较感兴趣吧。而且嵌入系统比较综合,也很复杂,从底层的hardware到最上层的application都有可能涉猎,感觉应该是很有挑战性的,前景可能也不错。决定后开始每天在jobsdb, jobstreet上寻找相关的工作,strait times周六版也有看,不过感觉不入网站上机会多。

一番寻找之后,发现新加坡这方面的需求还不小。既有像philips, motorola, HP, STM这样的大公司,也有很多做系统开发的小公司。不过最大的问题是经验。几乎每次打开网页,都是三年以上的经验,简直就是不给fresh graduate机会。后来实在是找不到,也投了几封要工作经验的,结果也是石沉大海。

想想那一阵子真是紧张,每次手机响起来都兴奋不已,如果是不认识的座机号就更是心跳得不行。经过了两个礼拜的寻觅,终于接到了interview的电话,是一个没有要求经验的公司。现在想想,这行业要求经验其实也是正常的,因为没接触过的东西很多,大学虽然理论差不多该学得都学了,但首先学的并不精,像computer architecture, operating system, probability这样重要的基础课当时也混过去了,要用的时候还得从头拾起。其次在这方面学校和industry还是有些脱节的。像工业上流行的TI, Intel, Philips什么的嵌入式处理器在学校都没碰过,而实时操作系统学了一个学期也没用过VxWorks这样流行的系统。还有就是project life cycle和项目管理也是零接触,所以基本上进公司第一年都相当于on job training了。如果公司急需人手赶东西的话,新手进去也是很难胜任。不过幸运的是有些老板还是愿意培养新人的,新人也有新人的好处,容易管理,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打造,几年之后,新人变成senior, 就是自己的势力。

呵呵,都扯到politics上去了,言归正传,interview还蛮顺利的,公司虽然是上市公司,但规模并不大,所以决定也比较容易。临走的时候忐忑的问面试官感觉如何,回答是机会不错,另行通知,没想到的是回去的bus上就收到了HR的offer短信。薪水只能说中等,不过考虑到主要目的是学习和积累经验,也就没怎么犹豫的接受了。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3 个回答

瞿友

我一年的嵌入式产品开发工作2
前面讲过公司不算大,不过其实也不小,百十号人吧,其中七八十个是做研发的。又分成几个department, 负责不同的产品。我的部门大概十几个人吧。进去后才知道面试的人还不算manager, 而是比senior engineer高一级,可能像有些公司的principle engineer吧。人很好,我的orientation应该说要多谢此人。training plan是他准备的,training也是他协调的,有什么问题也是直接找他,算是我的“老大“了。当时还觉得这些照顾都是很自然的,新人嘛。现在想想,如果分到其他的department, 还真是难说。就算自己也没有这样热心吧。

进公司后先是做system test, 当时的计划是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熟悉整个产品和某些关键的技术细节,然后差不多可以赶上公司一宗很大的订单。这里要讲一下,做硬件真的是投资巨大,比如大家用来宽带上网的modem, 成本大概二三十块美元,要做不到几十万台,连研发费用都收不回。因为像singnet这样的ISP会把利润压到不能再低的,没办法,总会有人比你更便宜。这样算起来成本就要几百万,像我们这种号称资产几千万(实际不祥)的公司,其实也运转得很艰难。最安全的方式是ODM, 只管设计不管销售。不过也要看做的产品。在新加坡做的话,除非是一些很特别很复杂的系统,那种大公司不愿意做而一般的小公司又做不来的。如果是像modem, MP3这样的大路货的话,那是很难和台湾和大陆竞争的。这也决定了我们组后来的举步维艰吧。

转到我的system test. 当时的感觉还不错,从老板和senior那里学到很多硬件的东西,而软件上自己以前所学的网络方面的知识也用得上。可以说哪两个月过得很充实吧。不过很快的,就发现形势有些不对。似乎期待中的project总是没有开始的意思。终于,一个月后,传来订单被cancel的消息。那个订单我们整个team应该准备了五六个月吧,说没就没了,还白送了好多sample, 客户也是满残忍的。然后就是组里几个人在propose的另一个project也被高层否决了。这个project是老大负责的,否决的消息我并不知道。当时在网上看到了相关产品信息,还兴冲冲的那给他看,结果自然是热屁股贴到冷板凳。对刚进公司不久的我来说,情绪上倒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毕竟体会不到那种自己的心血浪费掉的感觉。不过我也发现自己的team好像不像以往那样忙忙碌碌了。毕竟,以前是那两个项目占去了team的大部分时间,其他的只是零星帮有些小顾客解决问题或customize的工作。

对一个project team来说,轻松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部门老板,我的顶头上司也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开始积极地寻找其他机会。而我,也幸运的成了boss手中一颗重要的棋子。我想幸运这个词用的还是不过分的,因为旧产品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新的机会,可能自己只能做些low level的support工作,帮哪个customer解决个小bug什么的。当然还有一个选择是到其他team去,毕竟有的项目还缺人。不过这个问题就比较敏感了,牵扯到政治嘛。

anyway, 老板开始把很大的兴趣放到一个新产品上,是一个需要customized design的产品,客户又是本地响当当的大公司,如果可以拿下来的话,我们team就有希望了。当时这个大公司先是联系了几家公司去demo, 没想到都没成功。曾经找过我们公司,不过并没引起高层的兴趣。毕竟公司从没做过类似的东东。而老板硬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当时我正好是没有任务,就和老大一起,帮老板准备这个demo.

现在回忆起来,不管这个项目最后如何,demo的准备还是满成功的。没有产品,在市场上找了大路货,拆出一些module, 再从我们以前的产品中拆出一些module, 最后做出的系统要满足功能的需求还要美观,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功能,因为牵扯到无线传输,信号质量一直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大概前几家公司也是在这方面达不到要求吧。幸亏老板是这方面的专家,再加上大家一起的努力,终于解决了主要的技术问题。事实上,那个demo第一次不能成功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伴已经对customer site所需要的传输距离,信号干扰等作了大致的估计,而且后来事实证明他的估计还是很正确的。即便这样我们的第一次demo也只是成功了一半。幸运的是customer对这一半成功还比较感兴趣,答应给第二次机会。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因为customer site比较特殊,每次进出都很复杂,我想前面那些失败的公司多半是因为没能多试几次吧。而因为这第二次机会,我们team也有理由在这个项目上花费更多的精力。

这个时候,我在公司已经四个多月。旧产品一直没有新的订单,而公司高层的忍耐,也差不多到了极限。终于有一天,CTO过来分给老大新的任务,是一个国外大客户的tender project. 也就是准备proposal去投标。这个任务并没有把我们的team分开,不过既然老大要直接report到CTO, 可以说team的结构已经开始散了吧。可以想象的是,老大很积极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带领team里其他三个人开始准备proposal。巧合的是,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也是传输距离。用wifi传十几公里,不知道是那个聪明的客户想出来的。除了距离,产品本身也很复杂,所以公司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吧。

自从老大开始了准备proposal的工作,老板逐渐更多地把demo的项目交给了我。而他的很多行动,其实是很有预见性的,毕竟,二十几年的经验在那里。他也预见到demo的项目很可能会拿到,于是在我们准备第二个demo的同时,我也开始了project的feasibility study. 这里要提一下关于project life cycle, 不过可能不同的公司也有差别吧。首先是feasibility study, 如名所示,就是做足所有的study, 包括性能方面,技术方面,成本方面,最终交由高层做出决定:做,还是不做。然后是prototype, 这个阶段基本上产品就已经成形,然后是alpha phase,解决和完善prototype中主要的问题,再就是beta phase, 急需解决剩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production作准备。然后是trial run, 小批量生产,拿去field application test, 通过后再去mass production. 步骤很烦琐,不过执行起来有时候还是很灵活的。当然太过灵活了就失去了制定procedure的意义,老板就一直在批其他的team什么还没做好就直接跳到下一步了。

而这个feasibility study, 也是我接下来三个多月的主要任务,也是现在感觉受益最深的一个任务。为什么呢?比起直接投入某个项目的某个细分任务,这个机会可以对整个产品研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尽管这个把握很粗浅,我想对一个行业新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作用。既然如此看重,就不妨多讲讲吧。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景怡雁

精彩的分享
我想不仅是IT的朋友可以从你的文章受益,我们这些搞市场的也对产品前端的研发也是增进了解。另外你能遇到这样经验丰富又热心的老大,真是幸福。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江晴

继续!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0 关注
  • 0 收藏,268 浏览
  • 瞿友 提出于 2019-07-19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