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晚了,不能多说
只是从最近半年来看,其实政府在审批PR上面,我个人感觉得是放宽了。
我数了下,12年下半年,刚刚拿到PR就买了房子的刚刚好10组人。
要知道,组屋的建设从2000年到08年,几乎是停滞的。组屋,尤其是二手市场,个人看法还是供不应求,尤其是成熟地区还有周边地区靠近地铁站的单位。组屋是自住为主。目前的价格,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无论从租售比,还是家庭收入来看,组屋的价格还是在能负担的水平。如果跟亚洲其他大都市比,组屋应该还是算低廉的。
其实供应过剩的论调早在2008年出现了。我隐约记得那时候是说未来3年会有5万到7万套公寓会建成。配合当时的经济大环境,很是吓人。我就是那时候被吓出市场了。结果09,10年迎来了暴涨。
其实楼主可以统计下,新加坡现有的房产有多少。我的数据还是去年的。组屋100万套,公寓26万套,有地住宅6万套。
这边常住人口大约在540万。
如果按照136万套住宅,每套住宅3.97个人。算4个人好了。
如果3年后,人口不变,加上你这15万套,平均3.6个人一套。怎么理解看个人。你可以觉得很恐怖,也可以理解成为过去还债。
重点还是在 利率和租金。然后就是全世界到底什么时候停止这一轮的印钞票。通涨加上上次金融危机中,金融体系的信誉受损,使得大众的投资渠道太少了。环顾各行业,黄金,房地产等抗通涨的资产依然是首选。
另外,LZ字里行间“成熟”了。华新就是好地方,让人能理性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