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来分享读书笔记

自从四月初,发了一帖“大家现在还读书吗?”
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在看书的,马上觉着自己非常惭愧,这些天真的是废寝忘食啊。 
晚上看到12点,早上7点半闹钟没响,就自动起来,看书了。 (根据科学记忆理论,睡前和睡醒是最好的学习时间)
 
跟着Yuki的脚步,一起来分享一下我这些天的阅读成果。 我的笔记风格很简单,就是看到有什么喜欢的话,我都会摘录下来,整理起来。
比如下面这一段,出自《幸福的哲学》有关读书的一段。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句话: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为什么?因为食物化为了你的血肉。
起码在读书这个问题上,在吸取精神营养上,我觉得他说的对。 你看什么样的书,你吃什么样的精神食物,你在精神上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吃的是垃圾食品,你在精神上就会发育不良,成为侏儒,你吃的东西是有营养的,你在精神上就能茁壮成长,这是肯定的。 人的精神素质,精神品味是被熏陶出来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阅读的熏陶。 ” 
 
看一个人看什么书,可以间接的了解一个人,其实我对这么高调的暴露自己是很抗拒的。 
但是呢,我没什么励志的奋斗史,也不想分享自己的风流史,分享一下读书笔记,还是可以的。 
 
忘记最近看过多少本书,反正慢慢写来就好。 
(几乎都是电子书,纸质的很少)
先写几个书名吧
巨婴国
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
李光耀观天下
斜杠青年
吴哥之美
幸福的哲学
中国哲学简史
人间失格
台北人
苏菲的世界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9 个回答

茅黛玲

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 李光耀观天下
其实还有一本,都是李光耀的访谈录。
格式和之前的回忆录不太一样,是记者问答后笔录整理。
关于新加坡治理上的一些政策,还有他个人对各个国家未来的看法,还有他私人生活的一些介绍。
有些是晚年的采访,之前没看过,现在看来,还是觉着他是一个睿智的实用主义政治家。
是一个贯彻执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到底的一个人 。
书的内容很容易读,不到一周就看完了这三本吧。 (内容很多重复出现)
没有摘录什么内容,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我对很多内容觉得了解过后就好,不值得记录下来吧。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安玲松

李说过, 人才大约100多个, 一个thumb drive放得下
国小民寡。除去人才,一无所长。
建议回去重读。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茅黛玲

黄金时代 - 王小波
刚刚看完 5部短篇组成的吧
黄金时代
三十而立
似水流年
革命时期的爱情
阴阳两界

王小波自认自己是个有趣的人,我就想从他的文字中找到一些答案。
讲的主要是插队落户那段时间的故事,很多是爱情故事(性爱故事)
自己没看过太多那个时代的小说,对那个时代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然而他小说中那种人性的描述,真实,有趣,让人知道不管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下,人性都是压抑不住的。 什么是人性?就是人的性。(我的粗浅理解)
感觉这部小说就像是当代版的穿越小说,男主在文化大革命接受改造期间,遇到的女人都会爱上他和他发生关系。
这么一部YY,种马的小说,是不是现在那些写穿越小说的原型呢?

摘录还没整理好,下次补发。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茅黛玲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一本心理咨询的教科书
对人格结构的讲述非常专业,权威。
因为没有临床经验,读起来比较吃力。

几乎每页都划了很多重点。
摘录如下

关于术语(名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1835年曾被称为“悖德性疯癫”,后又改为“精神变态”,“社会病态”。 人们每一次改变都旨在为某一现象贴上客观的标签,但这一现象是如此恼人,以至于公众主观地倾向于把这一现象归因于个体的道德水准低下。

对现象的厌恶情绪使人们对诊断名称自然衍生出侮辱性的词语外延。

传统的精神分析的受虐概念,是基于人性的阐释和领悟,是对个体宁愿反复将自身置于痛苦的境地,甘愿牺牲的动机的深度体察。

一些学术界人士更热衷于不断翻新诊断名称,而对其含义却知之甚少。他们会用“自我挫败”取代“受虐倾向”,用“表演性”代替“癔症性”人格,以此来规避带有精神分析含义的术语。但这种术语的改变也扼杀了治疗师的分析式思维,以及对人格形成的潜意识机制的认识。



关于语言风格
很多精神分析拍的学者更多的醉心于释义性推理,而非科学验证精神,部分原因是目前所定义的科学研究方法排斥了实验者的主观推断。

不管我们的诊断假设多么地优美,当与人性的奥秘相比时,我们的知识仍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们与来访者的治疗关系仍然是前途未卜。因此,我希望并鼓励读者们摆脱本书的桎梏。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个体发展具有协调性特征,这种协调性发展被我们称为“人格”。

兼顾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格特征这两个维度作为诊断思路的基础。

第一章:
诊断的意义
一个对确定诊断缺乏信心的治疗师会对复杂的病情得出草率的诊断,一个无法体察患者内心苦楚的治疗师会对患者的嫉妒悲痛文过饰非。这样,心理障碍常常更容易被这些治疗师贴上病理性标签。

标签只能用来指代物体,而非人类。

诊断术语可能带有片面性或侮辱性,但是如果治疗师能用尊重而非盛气凌人的态度来表达,能对不同的个体用充满共情的语气来阐释—这是治疗师个人和专业成长的必有之路。 那么,诊断名称仍然具有非凡的意义。

慎重且严谨的心理诊断名称应确实有益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师具有足够的知识,能够敏锐地做出诊断,至少具有五个相互关联的优点。 1) 促成有效的治疗计划
2) 利于治疗发展
3) 帮助消费者有效利用心理健康资源
4) 增强治疗师的共情表达
5) 降低某些患者的治疗脱利率

除危机干预之外,治疗师在诊断过程中,应和来访者一起收集大量主,客观的信息。

我们对问题的了解越全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诊断性访谈应该是一种充满诚挚和互相尊重的深度访谈。

精神动力学诊断vs精神病疾病诊断

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除了旨在帮助患者改变问题行为和改善精神状态之外,还能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缺陷,提高整体康复能力和自主能力,提升挫折容忍力,自我完整性,现实自尊感,亲密能力和伦理道德观,以及拥有独立主体性和对他人的感知能力。

就好象用乐曲的音调,节拍和乐曲的长度来界定音乐,而忽略了音乐的灵魂。

DSM对人格障碍的评定,重视外部可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心率,饮食状况或睡眠模式等,却忽视焦虑是否与分离体验(分离焦虑)或死亡恐惧(死亡焦虑)有关,或者抑郁性质是情感依赖性还是内射性占优。

症状的缓解并不等同于疾病的治愈。因此,主管地将“障碍”归于医学疾病类别,不仅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患者的临床主管感受,而且无意中会造成负面影响,即把心理问题看成互相分离的疾病症状单元的组合。

“我有社交恐惧症“ 和”我是一个很害羞的人“这两种表述,前者听起来是更加刻板,会促使个体更少地与人接触。
通常女士在来月经前会显得易激怒,就会说“很抱歉,我今天有些怪怪的,因为我快来例假了”,但如果说“我有经前紧张综合症”那就完全不同了。 我认为,前者更肯定自我的行为责任感,承认困境,这样可能有益于增加和他人交往的可能性,但是后者暗示个体患有医学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疗服务。这可能会阻碍个体与他人进一步的接近。


治疗计划

对于人格障碍,最理想的方法还应推崇长程的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疗法需根据具体患者的人格特征,量体裁衣地制定治疗计划。如:接触癔症性患者时,应注意边界问题,面对强迫性患者时,应尤关注情感基调,对分裂性患者则因更具耐心和容忍。

分析疗法并非是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的。一个准确的诊断将提供给治疗师观察患者的视角,干预的基调,初始访谈的焦点。 精神分析师会不断融合认知行为疗法,和这一领域的专家一起,更多的了解如何处理严重的人格障碍患者。

关于预后

精神分析诊断的优势在于,它能辨识是刺激引起的境遇性症状,还是人格特征导致的固有问题。


保护来访者
共情的沟通

“共情”,现今依然没有其他文字能如此贴切的表达“感同身受”。这正是共情与同情(或关心,怜悯,担忧,等于来访者保持距离的词汇)的差异之处。

共情概念,是指情感上与他人共感的能力。

感同身受能帮助治疗师准确定义来访者的内心困扰,并使来访者感受到深深的被理解。治疗师不应施以照本宣科,缺乏仁义的“职业同情”。


防止脱落
附加增益

如果不能理解来访者的心理特点,就如同司机脑中没有路线图,仅凭大致方向贸然上路一样,治疗师在开始治疗支出就会战战兢兢,不知所云。

患者对治疗师的态度不同的现象提示我们,移情确实是一种移置(即,并未对治疗师人格的准确解读),是一种内心活动,解读这种内心活动,终将会使来访者识别自己在治疗关系中的投射成分。

心理治疗行业的职业危机包括: 责任差错,职业倦怠以及对治疗失败的担忧。

通常在扬言要自杀之前的那次治疗中,患者会首次对治疗师表达信任或希望。

治疗师们普遍具有抑郁气质,常常倾向于将挫败归因于自身。

诊断应用的局限

谨慎评估特别在两个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1)在治疗初期,即促进治疗联盟和资访磨合。 2)当危机和僵局出现时,重新修正动力学诊断,能有效的改变治疗的焦点。 

即使诊断名称看似适合某个特定患者,但个体性格的多重维度,防御方式的多样性,都会是诊断名称有名无实。 治疗师的共情和技术也应灵活应用。 

人性之复杂,就连我们最缜密的分类也远不能及。因此,即便是最完备的人格诊断,对于治疗师去理解来访者关键特质的细微差别,仍可能捉襟见肘。 

第二章 精神分析性格诊断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依赖于早年性心理发育的理论。

随着自我性理学的发展,性格又被认为是表达特定防御方式的结果(个体应对焦虑的惯常方式), 提出了人类是如何适应性和防御性的逐渐形成人格特征的。

高效的治疗师也是杰出的理论家,应该能灵活地取众家所长,而非闭门自守或偏听偏信,崇尚人性,兼听兼学。

经典弗洛伊德驱力理论及其演变

一方面,婴儿需要被充分满足来建立安全感和愉悦感;另一方面,适当的挫折也会使儿童转而习得接受现实(有些愿望不能实现,只好等待)

有些父母失败的原因: 1) 过度满足,使孩子失去成长的动力。 2)或过度剥夺,使孩子承受过度挫折。 养育应是一种内心自然的平衡,在纵容与压抑间灵活摇摆。

Erikson对弗氏理论最成功的革新,是通过更改阶段名称来缓冲弗氏的生物本能观点。口欲期被修改为通过依赖建立基本信任(或怀疑)的关键阶段;肛欲期被定义为涉及自主(或因引导不当,而产生羞怯和疑惑)的阶段。 俄狄浦斯期被视作发展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主动”对“内疚”),这一时期的儿童也逐渐产生对所爱客体认同后的愉悦感。

Mahler 的客体关系理论,打破了弗氏口欲期和肛欲期的界限,认为婴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对外界相对无意识阶段(持续6周的自闭阶段) 2) 相融与共生阶段(持续2-3年,包含“孕育期”, “练习期”, “和解期”及“客体恒常形成期”4个亚阶段) 3) 以及分离--个体化阶段。

婴儿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分开的,单稍后他们开始明白,养护者并不受自己控制,是独立的个体。

Peter Fonagy及其同时提出一种心理发育理论,即个体的自我和现实感的成熟过程,其特征是具备将他人的动机“心智化”的能力。 心智化过程类似哲学中的“抽象化” 。 Klein称之为抑郁胎,即能区分他人的独立存在。

自我心理学

“本我”(id)是内心的原始驱力,冲动,非理性冲突,趋-避冲突以及各种幻想。它寻求即刻满足,自我中心,遵循享乐原则。 本我处于前语言期,它长通过图像和象征而表达,非逻辑,非因果,缺乏时空观念,不受生死和其他的限制。 弗洛伊德将这种原始的思维方式称为“初级过程思维” ,常见于梦境,口误或幻想的内容中。当代神经科学家则将本我定位于大脑的杏仁核区域,即“原始脑“,负责原始的情感活动。 本我完全属于潜意识。

“自我”(ego)指一系列功能,包括适应生活刺激,或在家庭和文化的影响下,最大可能地满足本我的需要。 自我的运作则遵循现实原则,服从逻辑,时空和现实原则。属于“次级过程思维“。 因此,它科协调本我欲望与现实和伦理之间的关系,它可以是意识的或潜意识的。 意识层面的自我常常指“自己”或“我”;潜意识层面的自我也包括了防御过程,如压抑,置换,合理化,升华等。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揭示自我从深层潜意识至意识层面的一系列活动规律,可以被看作是提高来访者的“观察自我”。观察自我是来访者自我的一部分。这部分是意识的,理性的,能识别自己情感活动的,并鉴此与治疗师结成同盟。
与之对应的是“体验自我”, 是治疗中来访者对治疗关系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自我部分。

自我心理学的另一个临床贡献是: 心理健康意味着个体不仅惯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而且能在不同防御间灵活转换。换言之,面对不同压力时,视情况灵活应对的人,比钻牛角尖(不顾情形,习惯应用一种防御方式,如投射或合理化)的人更加健康。

弗洛伊德将广义的自我中的督察作用(尤其在道德层面)的部分命名为“超我“。 超我的涵义与“良知”类似,都从属于自我,奉行道德标准,惩恶(谴责未达自我标准之事)扬善(激励自我完善)。

Anna Freud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一语中的的阐述了自我(ego)的主要功能:保护自身不受过度焦虑(本我焦虑),现实烦恼(自我,ego)和愧疚年头(超我)的伤害。

客体关系理论

Fairbrirn提出人们对关系的需求远甚于本能满足。婴儿其实更加渴求母亲的抚育,及伴随而来的温暖和依恋,而非仅仅满足于获取乳汁。

客体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师更关注童年期的什么人成为儿童的重要客体,儿童如何与之交往,哪些部分被儿童内化,以及这些客体的内部成像如何影响儿童成人后的潜意识内容。

弗氏还指出:父母的人格尤其将影响俄狄浦斯期儿童的发育,它也逐渐对治疗中的咨访关系日益重视。

Fromm-Reichmann有句名言:来访者需要的是切身体验,而非治疗师的解释。

弗洛伊德后期开始转向注重人际互动的分析治疗,将来访者的移情视作疗愈所必然经历的情感反应。 他比喻为“一个人无法与不存在敌人争斗”。 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是治疗的关键因素,这以理念是当代精神分析师们秉承的不二信条。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儿童的成长需经历:体验性共生阶段(婴儿早期) , 到“我”与“你”辨别阶段(2岁左右)再到更复杂的身份认同阶段(3岁以后)
俄狄浦斯期不仅发展心理性欲,更为重要的是认知的发展,它代表婴儿在这一时期终于战胜自我中心,开始意识到另外两个独立个体(即普遍意义上的双亲)之间的联结状态,与自己无关。

性格科被视作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是潜意识地按照早年客体的内部成像而行为。

随着反移情的逐渐理解,很多治疗师发现,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恰是因对方而产生的自身的强烈的反移情,理解这种反移情,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的理解来访者的不看重负,行为混乱,悲观绝望及饱受折磨。

Heinrich Racker受Klein的启发,提出将反移情归为“协调型”和“互补型”两类。 前者指来访者当年对早期客体的情感使治疗师感同身受(共情);后者则意味这治疗师能设身处地地体会早期客体对来访者的感受(但来访者无法感受到治疗师的这种共情)

自体心理学

20世纪中期,来访者的主诉抱怨多种情感困扰,无法摆脱内部客体。 这类来访者缺乏内心的方向和价值观的可靠指引,他们期望治疗能指明生活的意义。 对于这类来访者,治疗师能辨识出他们对于自尊和人生价值的内在迷惘。
这类来访者的困扰主要集中在i以下几点:我是谁? 我有什么价值? 什么在维系着我的自尊? 他们极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也无法真正体验自己的优势。

Heinz Kohut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构想:涉及自体的发育,扭曲及治疗方法。 他强调人对理想化的普遍需求,也阐述了成人精神病理的涵义:若个体在发育早期,缺乏能被理想化的原始客体;或没能逐渐地,无创伤性地对原始客体去理想化,成年后心理状态将受到严重影响。 Kohut理论的价值在于:不仅为治疗师处理自恋性来访者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掀起了一场扩充自我结构理论的风潮,即:自体结构,自体表征,自体形象以及个体如何通过这些内部结构而获取自尊。

防御概念的外延得到了扩展,它不再仅仅作为保护个体不受本我,自我,超我造成的焦虑所累,还在于能够维持连续的,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当代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人格是在不同人际环境中产生的,连续的自我状态。

学者认为,治疗师与来访者的潜意识内容同样都对治疗情境产生作用。任何一种咨访关系都是共建的,治疗师的角色不应只是一个客观的“知情者”,而应是一个同伴,与来访者共同探索其心灵奥秘。

在处理情感创伤和性虐待的来访者方面,关系理论更强调解离过程,而非压抑过程。

关系理论也改变了治疗师关于自我体验的认识,更强调自我体验的流动性和持续变化性。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茅黛玲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又一本周国平的书
之前看过一本非常短的文章:爱与孤独。
就喜欢上了周国平老师
这本又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不懂孤独如何懂得爱呢?

我在这里所说的正式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的看法。他不但否认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而且否认任何因果关系的存在。 他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我们的感官只能感知个别的事实,并不能感知事实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仅仅由于某些事实经常集合在一起先后或同事被我们感知,我们便推断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 所以,所谓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我们的习惯性联想,至于实际上是否存在,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第二,所谓因果关系是一事实必然导致另一事实的关系,可是,观察和实验总是有限的,不管我们多少次看到两个事实同事或相继出现,我们也不能据此断定它们永远如此。即使你天天早晨看到太阳升起,你也不能据此断定明天早晨太阳也一定升起。经验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从经验中不能得出永远有效的必然判断。

人要有意义地活,意义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上述命题应当这样展开“活着为了寻求意义,而寻求意义又是为了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义地活着。即使我们所寻求的一切高于生存的目标,到头在是虚幻的,寻求本身就使我们感到生存是有意义的,从而能够充满信心地活下去。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视创作为生命,不创作就活不下去。超出这一点去问海明威为何要写作,毕加索为何要画画,他们肯定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人类迄今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如同美丽的云景,把人类生存的天空烘托德极为壮观。然而,若要追究云景背后有什么,便只能堕入无敌的虚空了。人,永远走在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他已经辞别兽界,却无望进入神界。他不甘于纯粹的生存,却达不到完美的存在。他有了超出生存的精力,却没有超出生存的目标。他寻求,却不知道寻求什么。人是注定要无聊的。

我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变化,凭什么说我仍然是那同一个"我“ 呢? 是凭我对往事的记忆吗? 那么,如果我因为某种疾病暂时或长久丧失了记忆,我还是不是”我"呢? 是凭我对我自己仍然或者的一种意识,即所谓“自我意识”吗? 可是,问题恰好在于,我是凭什么意识到这仍然或者的正式“我”,使我在变化中保持连续的这个“自我意识”究竟是什么。

人类精神活动的一切领域,包括宗教,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只要它们确实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就都是建立上述联系为其公开的或硬币的鹄的的,区别只在于方式的不同。 其中,道德若仅仅服务于社会秩序,便只具有社会活动的品格;若是以追求至善为目的,则可视为较弱的哲学。 于是,我们可以把精神活动归结为三种基本的方式。一是宗教,依靠单纯的信仰亦即天启的权威来建立与世界整体的联系。一是哲学,试图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建立这种联系。一是艺术,试图通过某种主观的情绪体验来建立这种联系。 它们殊途同归,体现了同一种永恒的追求。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茅黛玲

苏菲的世界 - 哲学入门书籍
非哲学类的入门书籍
还比较容易读懂,有点像是西方哲学简史。

摘录如下
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这两件事就像钱币的正反两面,被她不断翻来翻去,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是,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二清晰。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

尽管我们都想过哲学性的问题,却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由于种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因此我们对于这世界的好奇心都受到了压抑。
对于孩子们而言,时尚的种种都是新鲜而令人惊奇的。对于大人们则不然。 大多数承认都把这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你听过“眼见为信”这句话。 不过帕梅尼德斯甚至在亲眼见后仍不相信。他认为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对世界有不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与我们的理智不符。身为一个哲学家,他认为他的使命就是要揭穿各种形式的“感官幻象”。
这里坚决相信人的理智的态度被称为理性主义。所谓理性主义者就是百分之百相信人类的理智是世间所有知识泉源的人。
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
帕梅尼德斯的时代另有一位哲学家叫做赫拉克利特斯。他认为恒常变化(或流动)事实上正式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我们也许可以说,赫拉克利特斯对于自己眼见的事物要比帕尼德斯更有信心。
赫拉克特斯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 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 当我们第二次涉水时,无论是我还是河流都已经与从前不同了。

恩培窦可里斯认为自然界有两种力量。他称之为“爱”与“恨”。爱使得事物聚合,而恨则是他们分散。

根据希波克拉底派的医学传统,要预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饮食起居要节制,同时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健康是人的自然状态。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身体或心灵不平衡,因而使大自然“出轨”所致。保持健康的方法就是节制饮食,保持和谐,并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灵”。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是否有人天生就很害羞呢?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明辨是非必能进退合宜。

我们现在可以确知的是:苏格拉底长得很丑。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但据说他的性情“极为和蔼可亲”,也有人说他是“古晋无人能及”的人物。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产婆。苏格拉底也常说他的谈话艺术就像为人接生一样。产婆本身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她只是帮忙接生而已。同样的,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如果人有一个不朽的灵魂,那我们就必须相信一个人是由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用了多年之后就会老旧,损坏的躯体,还有一个是无论身体情况如何,仍然多少可以独立作业的灵魂。苏菲的奶奶曾经说过,她觉得变老的知识自己的身体而已,在内心她一直都还是一个年轻的女孩。

亚里士多德并不相信自然界之外有这样一些模子或刑事放在它们所属的架子上。 相反地,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存在于事物中,因为所谓的形式就是这些食物的特征。

在柏拉图的理论中,现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理性来思索的事物。但对亚里士多德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 柏拉图认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的一切事物纯粹只是更高层次的概念世界(以及灵魂)中那些事物的影子。亚里士多德主张正好相反。他认为,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纯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因此自然就是真实的世界。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柏拉图是陷入了一个神话世界的图像中不能自拔,在这个世界中人类的想象与真实世界混淆不清。

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人需要什么才能过良好的生活?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人唯有运用他所有的能力和才干,才能获得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接着,他强调,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他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平衡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他如果生在现今这个年代,也许会说:一个只注重锻炼身体的人所过的生活就像那些只动脑不动手一样不平衡。无论偏向哪一个极端,生活方式都会受到扭曲。

例如,莎士比亚就说: ”我们的本质原来也和梦一般,短短的一生就在睡梦中度过。。“
公元1600年出生的西班牙剧作家卡德隆写了一出名为《人生如梦》的戏。其中有一句台词是: 生命是什么?是疯狂的。 生命是什么?是幻象,是影子,是虚构之物。生命中至美至善者亦微不足道,因为生命只是一场梦境。。。。“

在一个大花园中,有两棵年纪一样大的树。其中一棵长在充满阳光,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地方,另外一棵长在土壤贫瘠的黑暗角落。你想哪一个棵树会长的比较大? 哪一棵树会结比较多的果子?
”当然是那棵拥有最佳生长条件的树。“
”斯宾偌莎认为,这棵树是自由的,它有充分自由去发展它先天的能力。但如果它是一棵苹果树,它就不可能有能力长处梨子或李子。同样的道理也适用我们人类。我们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可能会受到政治环境等因素的阻碍,外在的环境可能限制我们,只能让我们能够“自由”发展本身固有能力时,我们才活得像个自由的人。

休姆是经验主义哲学家重要的一位。也是启发大哲学家康德,使他开始走上哲学研究道路的人。
休姆生长在苏格兰的爱丁堡附近,家人希望他修习法律,但他觉得自己“对和哲学学习以外的事物有不可抗拒的排斥心理”。 他生在启蒙时代,与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与卢梭等人同一个时期。他早年曾经遍游欧洲各地,最后才回到爱丁堡定居,度过余年。他的主要作品是《人性论》,在他二十八岁时出版。但他宣称他是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有了写这本书的构想。

习惯性期待,这也是休姆的经验哲学的要点。他可能会说,那孩子还没有成为‘习惯性期待'的奴隶。 在你们两个当中,他是比较没有成见的一个。 我想,小孩子应该比较可能成为好的哲学家,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这正是哲学家最好的原貌,他不会在添加任何的东西。

康德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 这点很重要。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每一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

根据康德说法,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左右。一个是我们必须透过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只是的原料。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人类内在的情况,例如我们所感知的事物都是在发生在时空之中,而且符合不变的因果律等。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形式。

譬如说,我们可能会感觉为红十字会或教会的义卖筹款是我们的义务。
重要的是,你是因为知道一件事情是你应该做的才去做它。即使你筹的款项在街上遗失了,或它的金额不足以使那些你需要帮助的人吃饱,你仍然算是已经遵守道德法则了,因为你的行为乃是出自一片善意。而根据康德说法,你的行为是否合乎德正取决于你是否出自善意而为之,并不取决于你行为的后果。 因此康德的伦理学有时也被称为善意的伦理学。

可是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我们在康德所谓的“物自身”(与我们的感官印象没有关系的世界本身)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我们追随我们的“实践理性”,并因此得以做道德上的抉择时,我们才有自由意志科研。因为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也正是制定这项法则的人。
从某个角度来说,因为我自己(或内心的某种东西)决定不要对别人不好的。
所以当你选择不要对别人不好时-即使这样会违反你自己的利益-你就是在从事自由的行为。
而如果你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就不算自由或独立。
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与自由正式我们超脱自我的欲望与恶念的方法。

康德墓碑上刻着一句最常被人引用的名言:
有两件事物我越是思考越觉得神奇,心中越愈是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标准。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者的美德。
浪漫主义者的职责就是体验生活-或是成天做白日梦,浪费生命。 至于日常的事物就留给那些俗人做就行了。

挪威自然学家史代芬在发表有关德国浪漫主义的演讲时,曾一语道破了浪漫主义运动的特色。他说:“我们厌倦了无休无止地与粗糙的物质世界奋战,因此决定选择另外一个方式,企图拥抱无限。我们进入自己的内心,在那里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时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理性”。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

由于新的事物总是后来才加上去的,因此理性是“渐进的”,换句话说,人类的知识不断在扩张,在进步。

“根据黑格尔的说法,个人不能发现自我,只有世界精神能够发现自我。”
“世界精神发现它的自我?”
“黑格尔说世界精神回到自我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世界精神在经历三个阶段后才意识到自我。”
”首先,世界精神意识到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黑格尔称此为主观精神,然后它在家庭,社会与国家之中达到更高的意识。 黑格尔称此为客观精神,因为它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显现。 第三个阶段,世界精神在“绝对的精神”中达到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这个“绝对的精神”就是艺术,宗教和哲学。其中又以哲学为最高形式的知识,因为,在哲学中,世界精神思考它对历史的冲击,因此世界精神是最先在哲学中发现了它的自我。 我不妨说哲学是世界精神的镜子。

许多人曾经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或至少尝试用理性去解释他。但是如果你满足于这样的证明或理论,你就会失去你的信仰,同时也会失去你的宗教热情。因为中药的并不是基督教是否真实,而是对你而言,它是否真实。 中世纪的依据格言“我信,因为荒谬”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这话的意思是,正因为它是非理性的,所以我才相信。如果基督教所诉求的是我们的理性,而不是我们的另外一面,那它就不叫作信仰了。

祁克果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他本人所用的名词是“阶段”。 他把它们称为“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 他用“阶段”这个名词是为了要强调人可能会生活在一个较低的阶段,然后突然跃升到一个较高的阶段。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活在同样的阶段。
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只是为了现在而活,因此他会抓住每个享乐的机会。只要是美的,令人满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 这样的人完全活在感官的世界中,是他自己的欲望与情绪的奴隶。对他而言,凡是令人厌烦的,就是不好的。
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也就是典型的火灾美感阶段的人,因为这个阶段所包含的并不只是纯粹的感官享乐而已。 一个从美感的角度来看待现实,或自己的艺术,或其他所信仰的哲学的人,就是活在美感阶段里。他们也可能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待痛苦或悲伤,但这只是虚荣心作祟罢了。易卜生的《皮尔金》这出戏的男主角 就是典型的活在美感阶段的人。
道德阶段的特色就是对生命保持认真的态度,并且始终一贯地作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择。这种态度有点像是康德责任道德观,就是人应该努力依循道德法则而生活。祁克果和康德一样注重人的性情。他认为,重要的不是你认为何者是,何者非,而是你开始在意事情的是非对错。 相反的,或者美感阶段的人只注重一件事是否有趣。
祁克果从不认为道德阶段是很圆满的。即使是一个敬业尽责的人,如果一直彻底地裹着这种生活,最后也会厌倦的。 许多人到了年长之后开始有这种厌倦的感受。有些人就因此重新回到美感阶段的生活方式。可是也有人进一步跃升到宗教阶段。他们一步就跳进信仰那“七万吋的深渊里”。他们选择信仰,而不选择美感的愉悦和理性做要求的责任。

浮士德死时,回顾他一生的成就,他用一种胜利的语气说:
“此时我便可呼喊: 停驻吧!美妙的时光! 我在人世的日子会留下印记,任万代光阴飞逝也无法抹去,我在这样的预感中欣喜无比,这是我生命中最崇高的瞬际。”
可是后来轮到魔鬼说话了。浮士德意思,他便说:“谈到既往,不过是蠢话一句! 过去的已经过去,消失在虚无里,一切又从零开始!一生劳苦奔忙有何益?到头终究须把眼儿闭!
消逝了!这个谜可有尽期?正仿佛一切不曾开始,若再回头重新活过一天,我情愿选择永恒的太虚。

萨特相信,人并没有一种不变的”本性“。 因此,追求广泛的生命的”意识“是没有用的。换句话说,我们是注定要自己创造这种意义。我们就像是还没背好台词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员,没有剧本,也没有提词人低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该怎么活。

萨特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他说:关于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一次就回答清楚的。所谓哲学问题的定义就是每一个世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一再地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茅黛玲

台北人 - 白先勇
是看十三邀,许知远采访白先勇的那段,听说了这部小说的名字。
台北人,写的是1949年之后,从大陆去台湾的那一些人的故事。
那段故事,被很多人写过,之前看过大江大海(龙应台),过些天还会去看一个话剧(宝岛一村)
讲的都是那个年代,从不同的视角诉说他们特有的故事。
这部小说好像是作者很年轻(20多岁)就完成的一部作品,之后的作品好像都没能超过这部小说。
有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才华就达到顶峰。(比如王希孟),有的人在年老的时候,作品才逐渐成熟。(比如齐白石)
没有摘录
附上一段wiki上的介绍
“《台北人》为白先勇于1971年集结数篇1960年代于《现代文学》发表的14篇短篇小说而出版的单行本。各篇长短不同,写作技巧也相异,但题材皆关于1950年代从中国大陆来台湾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活。部分篇章曾于1968年出版的《游园惊梦》中收录。该书虽以台北为名,然书中所写的并非土生土长的台北人的故事,对台湾土地上的人文世故也极少描述,而是描写大陆迁台外省族群在台北的生活。”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茅黛玲

人间失格 - 太宰治
作家的生平非常奇幻,自杀过4次?之前和他一起自杀的情人都死了,他却没死。
人间失格-失去做人的资格
这部小说看起来还是有点压抑的,像很多日本小说一样,看完就想自杀。 (我能说我看完挪威森林都想自杀吗?)
和之前看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算是同类型的吧。
生而为人,很抱歉。 (已经不知道这句话原出处了)

还有几部他的小说,没来及看。 觉着有点压抑,谨慎入坑。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茅黛玲

中国哲学简史 - 冯友兰
很早之前读过,不过很多内容都不记得了
再读的时候,很多内容就能理解的更好
不过目前还没读完 (才读到1/3吧)
这本书比较适合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的朋友,就和书名一样,中国哲学简史。 适合喜欢哲学的初学者,科普读物。

摘录如下

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 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维护传统的人们为此事悲伤,为变得不信宗教的人们惋惜,认为他们已经堕落。如果除了宗教,别无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的确应当惋惜他们。 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物绝缘。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起到,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 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公元5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赞成,道家的人也一样赞成。”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因为照两家所说,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的过多好。因为太过和做的过得,就有适得其反的危险。

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公元3,4世纪,道家学说再度盛行,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 读杜甫和李白的诗,可以从中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 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生活在同一时期(公元8世纪),在他们的诗里同时表现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传统。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到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如加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和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人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行,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 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译为Perfect Virtue (全德)

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 即“尽己为人”。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
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知道叫做”絜矩之道“。 就是说,这种”道“是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

《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知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絜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絜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道家讲”无为“的学说。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

后来的儒家,就把命只当做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 这样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由此看来,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永不失败。因为,如果我们尽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动,此项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孟子对宣王所说的一切,没有别的,就只是'善推其所为“,这正是行忠恕之道。在这里我们看出,孟子如何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知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 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称为”外王“之道。
即使是在”内圣“的意义上,孟子对于这个”道“的概念,也比孔子讲得更清楚。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这里所说的”心“就是”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所以充分发展了这个”心“,也就知道了我们的性。又据孟子说,我们的性是”天之所与我者“ (《孟子。告子上》)所以知道了性,也就知道了天。

若要更好地了解这种神秘主义,就得看一看孟子对于”浩然之气“的讨论,在其中,孟子描述了自己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
《孟子。公孙丑上》告诉我们,有一位弟子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位弟子又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绥也。“
”浩然之气“是孟子独创的名词。它到底意指什么,连孟子也承认“难言也”。 他哦推测,孟子的“气”也就是勇气的“气”,士气的“气”。浩然是盛大流行的样子。 浩然之气是关系到人和宇宙的东西,因而是一种超道德的价值。它与宇宙同一的人的气,所以孟子说它“塞于天地之间”。
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可以叫做“知道”,道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道。 另一方面,孟子叫做“集义”, 就是经常做一个“天民”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孟子说的“配义与道”。
一个人能够“知道”而且长期“集义”,浩然之气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丝毫的勉强也会坏事。就像孟子说的:“无若宋人然。 宋人有揠苗助长的故事。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骄,是人前进到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

老子警告我们:”我知常,妄作,凶。“ 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 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到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他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谁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茅黛玲

幸福的哲学 - 周国平
是周老师去各地演讲内容的整理稿
所以很多内容都反复出现,适合我这种小白。
关于读书,关于精神,关于幸福,都说的通熟易懂。 (他的演讲对象好像很多都是大学生)

摘录很多(都是重复内容)
幸福的源泉就在那里。 是什么呢? 第一是生命,生命本身的快乐比金钱好得多。第二是精神,内在的精神充实比外在的成功好得多。

快乐要成其为幸福,我认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这个快乐必须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其中包含了高层次的快乐。 如果只是单一的,低层次的快乐,例如只是肉体欲望的满足,就不能称作幸福。 第二,这个快乐还必须是长久的,可持续的,它有生长的能力,快乐本身能生成更多的快乐。

哲学家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他的结论是:根本就不存在幸福这回事。
他的问题处在哪里?就出在停留在欲望的层面上。超于欲望的层面,他的说法就不成立了。精神性质的愿望,就完全不存在这个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的悖论。比如说,你渴望知识,喜欢读书,你会因此而痛苦吗?当然不会,这类愿望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然后你去满足你的愿望,你读了一本好书,读了许多好书,你会因此而无聊吗?当然也不会,你只会感到充实。所以,一个精神愿望强烈的人其实是充满幸福感的。
哲学家约翰。穆勒说: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幸福。
所谓不满足的人和不满足的苏格拉底,就是不停留在肉体欲望的满足上,他有更高的,更丰富的需要,有精神需要,精神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会有彻底满足的时刻,但他比光有欲望的傻瓜和猪幸福。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公式: 智慧=美德=幸福 。 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懂得灵魂远比肉体重要,好好照料灵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中国哲学家对幸福的看法,主要依据他们谈论人生境界的那些内容。我觉得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保护好生命的本真状态,庄子在这同时还强调精神的自由,崇尚那种与造物者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贫乐道就是幸福。

所以,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这两条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再多也不会真正幸福,有了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 从主观上说,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具备这两种品质,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 从客观上说,是好的状态,如果你二者的状态是好的,那么从客观评价你就是幸福的。
用这两条衡量,我觉得我们时代重大迷误是过分地从外在方面寻求幸福,把金钱,财富,物质的东西,外在的成功看得太重,大家一窝蜂都在追求这些东西。当然,你可以追求,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让你的生命和精神有一个好的状态,那才是真正能使你幸福的东西。如果你为了追求外在的东西把生命和精神的状态弄得不好了,混乱了,你就是因小失大,很划不来,结果一定不幸福。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大家获得很忙很累,但并不幸福,毛病就处在价值观上。 所以,你一定不要随大流,到底什么能让你真正感到幸福,你要去问自己的生命,问自己的灵魂。

大自然既然把你产生出来,就已经给了你一个是你能够生存的物质环境,你要生存下来并不难。超出自然需要的物欲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而是社会刺激出来,是人比人比出来的,看见别人有了我也要有,没有就好像低人一等,这个东西是社会的竞争造成的。其实,物欲带来的快乐比生命本身的快乐浅和窄,比精神的快乐低。 生命本身的快乐是生命根底里的快乐,又是自然广阔天地里的快乐,既深刻又宽广,可是物欲不但把生命的单纯状态破坏了,而且遮蔽了生命本身的需要和快乐。

在中国哲学里,到家最强调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欲的区别。 《淮南王书》里有一句话:“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全”就是完全,完整,“性”就是天性,本性,“保”就是保护,“真”就是真实,你要保护好你的完整的真实的生命状态,不要用物质去损害它。这也就是庄子经常说的“保其性命之情”,“不失其性命之情”,他还说:“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意思是说,如果你把你的自我丧失在物质里面了,把你的本性丧失在世俗里面,你就是一个颠倒的人。

人在世界上生活,应该力求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一个是人际关系的简单。 有了这两个简单,你的心就会是宁静的。

我认为,我们应该有一个觉悟,就是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 我们往往有很多的野心或者说雄心,要在这个世界上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要铸造辉煌,卓越等等,我说你可以那样去干,但是你千万别王杰了,平凡生活仍然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们组成了人类生命的永恒的核心和基础。说到底,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都要用对平凡生活做出的贡献来衡量它们的价值。如果平凡生活过不好,你再不平凡,再精彩,我觉得那都是空的,其价值都很有限。

人是应该享受精神属性,过一种符合人的最高贵本性的生活。个人也好,人类也好,在一定时期内不得不为生存而去做很多事情,把主要精力用于谋生,这是没有办法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是一个低级阶段,应该创造条件超越它。无论个人,还是人类,如果谋求物质不是为了摆脱物质束缚而获得精神的自由,人算什么万物之灵呢?

一个人穷的时候,肚子最重要,脑子不得不为肚子工作。不穷了,能吃饱了,肚子是最不重要的,脑子就应该为心灵工作了。

你做的事情是不是你真正的事业,可以用两个标准来判断,一个是真兴趣,一个是意义感。真兴趣,就是你在做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你做的非常愉快,哪怕不给你报酬,哪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你还是要做。你是对事情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对它可能带来的利益感兴趣,这就证明这件事是和你的天赋,性情想合适的,它确实是属于你的。 意义感,就是通过做这件事情,你觉得你的价值真正得到了实现,你的人生因此是有意义的。

衡量一个工作是不是你的事业,我觉得有三个标准,其实也就是我今天讲的内在生活的三个方面。首先是智力,你有良好的智力素质,而这个工作与你在智力上的兴趣和能力是一致的。第二是情感,做这个工作能让你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第三是道德,做这个工作能让你感到对社会尽到了你的责任,实现了你的价值。
(就像是之前看到的sweet spot, 你擅长做的事(智力),你热爱做的事(情感),对社会有意义的事(道德))

慈悲其实一种非常深远的智慧,是看过生命的脆弱和苦难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和觉悟。

一段感情,如果想要把它经营好的话,有两个关键。
第一是珍惜,第二是放下。
我也总结过,也是根据我的经验,你是两条,珍惜和放下。
我是三条。第一是距离,亲密有间,再相爱也要有距离,互相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和自由。 第二就是你说的珍惜,好好相爱,不要滥用对方个你的自由。第三是宽容,比如对方除了问题,甚至偶尔出轨了,怎么办?如果他(她)还爱你,就原谅他。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要算总账,不能就一件事情下结论。又比如对方不爱你了,移情别恋了,怎么办?你就松手,不要死缠她。这是对她的尊重,其实也是你的自尊。我说的距离和宽容,其实和你说的放下很相似。

金钱是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我们不能为了这次好的东西而把最好的东西牺牲掉了。 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所说的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那是真正能使人感到幸福的东西。

我一直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写作,基本上不接受报刊的约稿,完全不接受出版社的订货。如果我把钱当作主要目标的话,就可能会针对市场写一些必定畅销的书。事实上,有时候出版商想给我策划一个选题,预计市场一定特别好,预付一大笔版税,但我一概谢绝。当然,写完以后,我会考虑市场,挑选有实力的出版商来做这个书。不过,如果出版商要炒作,我一般是不配合的,我舍不得花时间在这种事情上,那是出版商的事儿,我宁可少卖一点,省出时间来写信的东西。我对自己说:在我的写作之国里,我是王,市场是大臣,可以让它来为我服务,我绝不为它服务,那样起步降低了我的地位,把它当王了吗?我说的写作,但道理是相通的,就是把自己精神愿望的满足放在第一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多固然好, 少也无所谓,因为你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了。

在佛教里,最根本的修行就是破除“我执”,做到不执着于你的这个“我”。既然“我”不存在,就更没有所谓“我的”这回事了,有了这个觉悟,你对你所得到的一切都会抱超脱的态度,你仍然可以去得到,但是在得到的同时,你在心里就已经把他们放下了。

有一回,苏格拉底带着一帮学生在雅典街头逛了一圈,街上很多商铺,在卖各种商品,他就感慨地说:我才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他说了一句名言:一无所需最像神。一个人对物质的需求越少,就越接近于神,为什么?因为神是自足的,完完全全是精神性的存在,不需要物质。

“志” 本来是一个好词,人生在世,应该有志气,有志向。志气是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志向是为自己人生确立的目标。真正的励志,应该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什么样的目标是正确的目标呢?在我看来,首要的目标应该是优秀,立志做一个优秀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去追求真正的成功。
我说的优秀,就是我一直所强调的,要让老天赋予你的各种精神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智,情,德全面发展,拥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这样你就是一个在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同时你就有了享受人生主要的,高级的幸福的能力。

荀子说的好:君子敬其在己者,不慕其在天者。 你自己能支配的事情你要好努力,由老天决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瞎想了。

我想告诉你们,对于你真正喜欢的东西,你要坚持,不要去想有没有前途。 兴趣是一个人能力的征兆,你真正喜欢做的事就是最适合你做的事,你在哪个方面很可能是有天赋的,你不要放弃,你有可能成为那个方面的优秀者。也许你暂时不成功,这没关系,你的内心是充实的,你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哲学的原义是爱智慧,什么叫爱智慧?就是不愿意糊里糊涂地过日子,要做一个明白人。 我们不能总是现在具体的事情里面,我们每个人平时其实经常在和自己谈事情,这件事情怎么做,这个关系怎么处理,这个当然也需要,但是应该不时地从里面跳出来,想一些更大的道理。
要想明白一些什么重要的人生道理呢?我觉得,从幸福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分清人生中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不重要的,因为人生的幸福就系于那些重要的东西上面。 人身上两个东西是最宝贵的。一个是生命,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生所有其他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另外一个,人不光是一个生命,人是有精神的,精神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更宝贵的价值。 所以,应该让生命和精神有一个好的状态。我认为,生命应该是单纯的,精神应该是丰富的。一个人如果他的生命的品质是单纯的,他的精神的品质是丰富的,我就说他自己身上有了幸福的源泉,他具有了幸福的能力,他的幸福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保证。 幸福是一种能力,是要去争取和培养的,而关键就是把价值观弄清很粗,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上下功夫。我思考幸福问题,主要就抓住生命和精神这两个方面。

好的家长应该做到两条,第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自己在家里培养孩子的智力兴趣,使他爱读书,爱思考,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第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不要再给孩子增加压力了,孩子已经很苦了。
这两条实际上就是尽量减少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伤害,同时有尽量给孩子一些学校给不了的东西,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 当然,这就要求家长有比较高的素质。当了父母以后,实际上是上帝对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你提高自己的素质。

好书的界定,我自己感觉就是读了以后,能够让你感到精神上的愉悦,或者得到精神上的提高,这样的书就是好书。 当然,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别人眼中的好书,你可能根本读不景区,但是你眼中的好书,就应该能让你有精神上的愉悦或提高,这一点是共同的。我自己认准经典著作,因为他们已经经受了时间见的检验,比较可靠,也许我这是偷懒的办法。经典著作也有很多,我恐怕一辈子也读不完。

通过读精神大师的作品,我结识了人类历史上一些优秀的灵魂,明白了一个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心要做想他们这样的人,而他们的灵魂 的最重要特点就是今天我要讲的主题:善良,丰富,高贵。 从社会现状来看,我们今天最缺乏的也正是这些品质,比比皆是精神上的冷漠,贫乏,卑俗。
善良:就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应该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品质。
丰富:心智的优秀。 就是要让人的精神能呢个里生长,开花,结果。
高贵:灵魂的尊严,精神上的高贵。

一个人既有活跃的智力生活,又有丰富的心灵生活,就可以说他的心智品质优秀的。这叫做智情双修,智商和情商都高,就是有才加上道德品质高尚,就是德才兼备。智情双修,德才兼备,应该是做人的目标。

杜威说过,兴趣是才能的可靠征兆。

什么是真正的高贵,那就是对精神生活的珍爱,一种灵魂上的骄傲。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灵魂的高贵面前,权势,武力,财富都显得如此渺小。

人类精神的发展,个人心智的成长,需要两个自由,一个是外在的自由,一个是内在的自由。 外在的自由主要是两条,一条是言论自由,包括法律的保障和全民的宽容精神,另一条是自由时间,就是从物质生产和外在事物中解放出来,有充分的闲暇从事精神活动,进行学习和思考。 内在的自由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具备这个能力的人能够不受权力,利益,舆论,定见的支配,所以说是内在的自由。

实际上审美是由人的内在生命力发动的,就像尼采说的,你对生命的爱是美感的根源。所以,一个人如果要对世界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前提就是热爱人生。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都应该做世界的情人,做人生的情人,你爱这个世界,爱自己的人生,你就会发现世界的美,就会对人生有丰富的体验,所以前提是对人生的。 


审美的生活态度看重的是事物对于自己人生的意义,对于自己心灵的意义,功利的生活态度看重的则是事物的功用,事物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我把审美的生活的态度用一个概念概括,就是真性情。所谓真性情就是看重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功利。 在这个功利世界中坚持做一个性情中人,这就是审美的生活态度。一方面注重积累内在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摆脱了外在功利的诱惑,就能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我认为这是人生最好的境界。最可悲的是一种贫乏的热闹,看上去生活的很热闹,其实里面空无一物。

怎样来积累内心的财富,使心灵越来越丰富?我提2条。一是珍惜自己的经历,用心灵去感受自己每日每时的生活,把外在经历转化为内在财富。 我一直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自己从上小学开始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从中学到大学,我花时间最多的就是写日记。因为我觉得每天的经历都是宝贵的,都是不可重复的,我一定要把它留下来。 就是这种珍惜生命的心情促使我坚持写这个东西。这个写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你的内心用另一种眼光把你的日子重新过了一遍。我自己体会,通过写日记,最大的好处是从自己的经历中体悟了人生,经由解剖自己洞察了人性,得到的是精神财富。真正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就不能只珍惜那些外在的东西,真正留得下来的东西是你内心的收获,那才是你最应该珍惜的。

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孤独的?学生应该参与到热闹的活动中,还是活在一个人的自在中?

我的体会是两者都需要。当然,因为性格和志向的差异,两者的比例可能是因人而异的。 我不排斥与人交往和参加活动,关键是交往有没有质量,活动有没有意义。如果只是图热闹,怕孤单,我觉得你就应该反省了。卢梭说,独处是最美好的享受,最受不了的是跟人聊天。 我和他有同感。我一直认为,独处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比较旺更重要的能力。 不能独处的人,内心一定是空虚的,这样的人聚在一起,是空虚的相加,得出的仍然是空虚,会有什么意思?你应该是自己有了丰富的积累,然后去见同样有积累的人,互相馈赠,彼此受益,这才是高质量的交往。

我这个人其实是一个特别想不开的人,从小就比较多愁善感,有很多困惑,对人生的很多问题想不通。比如说,很小的时候,我知道了人必有一死,我自己有一天也会死的,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老想死的问题,既然必有一死,或者到底有什么意义。当然还有其他许多想不通的问题,我就使劲去想,自己开导自己,同时也看看大师们是怎么说的,作为自己思考的参考,努力要把这些问题想明白。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和自己谈心,后来我就发现,这个和自己贪心的过程其实就是哲学,它在我的生活中起的作用特别大。有时候我会把自己贪心的收获写成文章,你们看我的作品,大量的是写自己的感悟,实际上就是把和自己贪心的收获告诉大家,这样就成了和读者谈心了。

康德谈到哲学的四个二律背反问题,所谓二律背反,就是怎么回答都不对,没有一个答案,其中一个就是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有限还是无限的。

哲学这个词,Philosophy,原义是爱智慧,“智慧”前面有一个前缀“爱”。智慧是已经想明白了根本问题,哲学不是,它是爱智慧,是还没有想明白而渴望想明白,这个名称表明哲学非常有自知之明。

人生的大问题就是这三个问题,人生哲学要讨论的就是这三大问题。
第一是幸福问题,讨论的是人生的世俗意义;第二是道德和信仰问题,讨论的是人生的精神奕奕;第三是生死问题,讨论的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我们最后会发现,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都有赖于灵魂和肉体的关系问题的解决,人生的意义归根到底取决于灵魂的品质。 简单地说,灵魂的丰富是幸福的源泉,灵魂的善良和高贵是道德根本,相信灵魂某种意义上的不朽则是超越死亡的必由之路。

作为生命,人要有同情心,把爱生命的本能推己及人,作为灵魂,人要有尊严感,自尊并且尊重他人,这是道德的两个基础。

造成人生苦恼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生必有的缺憾,二是人心不该有的迷误。这两个东西都不是哲学带来的,哲学恰恰是要针对这两个原因进行治疗,让人宽带人生的缺憾,接触心中的迷误,从而摆脱苦恼。人有两种病,一种是治不好的,需要安慰,一种是治得好的,需要治疗,哲学和宗教归根结底起的都是这两个作用。治疗有没有副作用,这就很难说了,即使有也比不治好吧。

欲望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就是人性,是人的本能,对人的本能不能做道德的判断。但是,在满足欲望的时候,如果涉及到他人,就可能发生道德问题。你可以去满足你的欲望,前提是不能损害别人,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你的欲望怎么满足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别人都管不着,如果你损害了别人,道德和法律就会来管你。这是一条界线。还有一条界线,是你自己要斟酌的问题。满足欲望是为了快乐,但是如果你很不理智,只图眼前的快乐,因此给自己埋下了痛苦的祸根,那是划不来的。所以,从个人自身快乐和痛苦的角度来说,应该用理智的方式满足欲望。

亚当。斯密,他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也是一个哲学家。他一生写了两本大书,一本是《国富论》,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之作,另一本是《道德情操论》,就是谈道德问题的。 他是怎么谈的呢?他是立足于人性来分析的。他说,从人性来说,人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作为生命的个体,人都是利己的,是趋利避害的,对生命有利的就追求,对生命有害的就逃避,这是生命的本能。但是,另一方面,人还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你是利己的,别人也是利己的,你爱自己的生命,别人也爱自己的生命,你能够推己及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同情心。同情心比利己心可能弱一些,但也很强烈,可以说是生命的第二本能。这个同情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在同情心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的两种最基本的道德,即正义和仁慈,而人类所有其他的道德都是从这两种基本道德派生出来的,因此归根到底也都是从同情心发端的。
正义,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损害别人,不能侵犯别人,不能给别人造成痛苦。你自己觉得有害的东西,你不要强加到别人头上,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看到有人在做损害他人的事情,你要反对,要站出来主持公道,要尽你的力量去制止,从社会来说则要通过法律予以惩罚。这就是正义。

另外一种基本的道德是仁慈。如果说正义是不损人,仁慈就是不但不可损人,还要助人。 看到别人有困难,有痛苦,你要去帮助他,要帮助弱者,帮助遭受苦难的人。你觉得好的东西,作为人应该享受到的东西,也要让别人享受到,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般来说,正义被称为消极道德,是不做坏事并且与坏事做斗争,仁慈被称为积极道德,是要做好事。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两种道德都很重要,而它们都是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上的,都是将心比心的结果。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反正我这个人是怕死的,我就不相信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是不怕死的,对死是没有恐惧感的。我承认我从小就怕死,当有一天我知道,这个死不只是那些老人的事,也是我的事,有一天我也会老,也会死,当我明确地知道这一点的时候,我感到绝望啊,原来人生之这么一回事,最后等于零啊,那个时候真的感到内心崩溃。当时我还很小,还在上小学,突然觉得人生没有了意义,我经历的这一切,这些快乐啊,这些苦恼啊,这些笑啊哭啊,最后不是全没有了吗,什么都留不下,都是过眼烟云,那或者还有什么意思。我不能想象有一天我会不存在,这是在太难接受了。从此以后,这个问题一直在折磨我。

思考死亡问题,不但能使我们更进取,对人生抱认真的态度,而且能使我们更超脱,与自己的人生拉开距离。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有两手,一手是执着,进取,另一手是超脱,淡定,不能光有一手没有另一手。光有执着,进取,这样的人貌似积极,实际上是很脆弱的,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很容易被打倒。

一个人必须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 古希腊神庙里的一句最古老的箴言是认识你自己,你要认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禀赋是什么,你的能力和兴趣在什么地方,这样你才会知道,你到底能要什么,应该要什么,什么事情是最适合于你做的。用我的话来说,一个人应该找到自己最合宜的位置在哪里。
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不是最合宜,标准不是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你不能去看别人是怎么选择的,不能把别人的追求作为标准,把时尚作为标准。 标准应该是什么呢?我就说你要去问自己的生命,问自己的灵魂,看什么事情是让你生命真正感到快乐的,让你的灵魂真正感到快乐的,你感到做这个事情是真正在过让你内心喜悦的生活,你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你的生命因此没有虚度。一个人过适合于自己天性的生活,他就是在过对他而言最好的生活。

给我带来最大快乐的事情就是看书和写作,稿酬和名声之列只是副产品,有,最好,没有,也不要太在乎,最好的东西我已经得到了,哪怕没有这些副产品,我仍然要读书和写作。一个人在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他的心一定是宁静的。

真正有作为的人,其实都是自学者,自学是真正有效率的学习。

应该把内在的充实和自足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你有这个好得多的东西,就不会很在乎外在的功利了,即使在追求也会有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从容不迫,顺其自然,用我的话说,当做一个副产品,得到了最好,没有得到也无所谓。我坚定地相信,最好的东西在自己身上,那就是生命和精神,生命比金钱更重要,内在的优秀比外在的成功更重要。

浮躁的原因,一是你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是内心空虚,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所以,真的要从根子里解决,办法一是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是充实心灵,拥有丰富的内在生活。一个人在世界上是必须有精神的家园的,就能获得心的宁静。孟子曾经谈到“人之安宅”,也就是人在世界上的安全的,安心的家园。什么是“人之安宅”?官位,职称,豪宅都不是,只有热爱的志业和充实的内心才是。所以,说到底,浮躁是价值观迷失的结果,而宁静是正确价值观的产物。 你因为空虚而拼命向外寻求,结果徒劳,应该改变用力的方向,向你的内在去寻求。

我们在社会上生活,我们的生命上面会有许多堆积物,包括权利,地位,财富,名声等等,然后就往往小时在这些堆积物里面了,忘记了生命本身是什么了。什么叫觉悟?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的堆积物去发现自己的自然生命,又透过肉体的生命去发现自己的内在生命,让灵魂敞亮,这样人生就有了明灯,有了方向。

生命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从这个含义上说是不平凡的,因此要敬畏生命,欣赏生命,这和过好平凡生活不但不矛盾,而且是一致的,会让你更加珍惜平凡的生活,把平凡的生活过得更好。


什么事情该进取,什么事情该超脱呢?我想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价值观,就是想明白人生中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什么东西是不太重要的,对重要的要进取,要看得准,抓得住,对不太重要的要超脱,要看得开,放得下。那么,怎么衡量重要和不重要呢?一个是前面已经谈的立足于人性来衡量,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优秀最重要,是人生幸福之所在。另一个是立足于人生整体来衡量,这就要求你与言情的事情拉开距离。人就是这样,如果和一个事情距离太近的话,小事情也会显得很大,你的心情会严重受他的支配。时过境迁,距离远了,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当时很可笑,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经常主动地拉开距离,跳出来看一看,看它到底是大事还是小事呢?

相信重视写日记的人是不会把他的日记公布于众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托尔斯泰,他写日记连太太也不让看,两口子为此吵了无数的架,最后他甚至因此离家出走,死在了离家不远的一个小车站上,所以我说他是为了写日记而牺牲的烈士。

你说的那种有目的的修行,所谓目的值得是一个具体的目的地,但是我想,你说的另一种没有目的的修心,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地,但是目的还是有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要进入某一种状态,从而有足浴解决两大问题。 一切宗教,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它们修行都是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一个是灵和肉的问题,一个是生和死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关键都是肉体,灵和肉的问题是要让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不让肉体的欲望支配灵魂,生和死的问题是要灵魂摆脱对肉体的依恋,坦然面对肉体的死亡。

我强调的是要有高质量的交往。我自己就有体会,高质量的有思想含量的交往对我的思考是一个刺激和推动,这是不能缺少的。但是,不管交往多么必要,独处也不能缺少。比如说我写书,把我的思想发表出来,会有读者的反馈,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交往。但是,如果光有这个,没有一个我称之为私人写作的空间,我会变得越来越浅薄。 我必须有不为发表而写的东西,例如日记,随感,读书笔记,这是一个基础,从思想的原料来说是一个仓库,原料多而好,才能有好的产品,二维发表的写作实际上就是把产品拿到社会上去和别人交流。所以,独处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高质量的交往。

学哲学的人不是都用脑过度吗,请问您是怎么保养的?是不是有时候不思考也是一种思考呢?
我觉得主要是心态好,心态好是很好的养生。学哲学对我心态好起了很大的作用,小事情看开一些,烦恼就比较少。大烦恼会有,那些想不通的大问题,但是我发现想大问题不会伤身体,最伤身体的是为小事纠结和烦恼。

你是利己的,别人也是利己的,你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别人也要追求自己的利益,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利己的时候不能妨碍别人利己,你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这就必须有规则了,而这个规则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损害他人。所以,利己是允许的,损失不允许的,如果发生了是要受到惩罚的。 这就是规则下的自由。其实,不损害他人,这在人性中也是有基础的,就是同情本能,人能够把自己的利己本能推己及人,体会并且尊重他人的相同本性。可是,如果没有规则,损人的行为不受惩罚,同情本能就得不到鼓励,会变得越来越弱。

一个灵魂高贵的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待人平等,尊重他人,把每个人都当作有灵魂因而尊严的人对待。一个人尊重他人,实际上也就是尊重自己,在对他人的尊重中,体现出了他的自尊,体现出了做人的尊严。 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把别人当作人对待,实际上也就没有把自己当作人,他根本不知道生而为人有多么宝贵。 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往往就只用物质来给自己股价,也给别人股价,因为他没有别的标准吗。 有灵魂的人之间,一定是互相尊重,诚信相待。两个没有灵魂的人在一起,无非是狼狈为奸或者彼此恶斗。最麻烦的是有灵魂的人遇见没有灵魂的人,真实秀才遇到兵,既不愿和他斗,也没法讲理,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我唯一能够原谅自己的理由是,我也是一个幸存者。我,你,每一个或者的人,我们都是幸存者。我生活在北京,而不是在四川震区,者不多是碰巧罢了。 我只是侥幸逃过了一劫而已。灾难完全可能落在我的头上,如果那样,我也只好承受。 这种大自然的大灾难,就好象是上帝要毁灭一部分人,毁灭哪些人是在抓阄,不是让我们来抓,是上帝在抓,完全有可能抓到的是我们。 所以在这样的灾难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这样来想,我就找到了一个角度,就是作为一个幸存者来思考灾难和生命。从这个角度来想,我才觉得可以原谅自己,否则我会觉得我活着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会有一种罪孽感,这么多人死了,你还在那里过着平庸的生活。但是其实我也不过是个幸存者罢了,很可能死的是我,是我的亲人,死了也就死了,那没有什么办法。 现在既然仍然侥幸地或者,就好好地活,不必为这感到负疚。况且对于任何活着的人来说,死是迟早的事,幸存只是暂时的。但是,正是在这暂时的幸存中,我们一边怀念死者,一边唱响了生命的凯歌。 人类一代代就是这么走过来的,灾难和死亡都不能让人类放弃对幸福的追求,这是对的,如果被灾难和死亡打到了,那才真的没有希望了。

我讲的文学艺术修养是广义的,不是指会高点文学创作,会吹拉弹唱,会画画,会这些技艺性的东西。 如果说科学修养是艺术修养就是要有一个丰富的心灵,要有丰富的心灵,要有丰富的内心生活。一个人心灵丰富还是贫乏,他实际上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那么,怎么样让自己的心灵丰富呢?我强调两点。第一是阅读,养成阅读人文书籍的习惯,通过阅读去和火灾书籍中的那些伟大灵魂进行交谈,去占有人类所创造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我说的阅读也可以把欣赏艺术作品包括在内,看画,看电影,听音乐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方式。第二是写作,通过写作与自己的灵魂交谈,把自己的经历转变成心灵的财富。 我一直强调,写作不只是作家的事情,凡是有一定文化的人都应该养成写作的习惯,经常为自己写点东西,把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经历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记录下来。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我说的阅读的概念是指什么呢?是指阅读本身是一种精神生活,阅读的过程本身是在过一种精神生活,你能够从里面得到精神的快乐,精神的提高。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这样的,通过阅读,自己精神的能力得到生长和发展,精神的需要得到满足,感觉到精神上的愉悦,获得精神上的收获。一个人唯有养成了这样的阅读习惯,我们才可以说他是一个喜爱阅读的人。

现在电视啊,尤其网络啊,每天传播的信息如潮水一般,可是你想一想,其中有多少是和你的真实生活有关系的?几乎没有。但是,看这些东西,电视上一个一个频道,网上的八卦新闻,你会上瘾的,看完了脑子里乱糟糟的,兴奋过后一片空白,可明天照看不误。用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一句诗来说,就是到处都是水,但没有一滴能解渴。 电视上,网络上潮水般的信息,没有一条真正能解决你的问题。你把时间都花在那个上面,岂能不惜。

在电视成了主流媒体以后,就产生了一个现象。波兹曼说,过去人们读大作家的书,看不见大作家的人,不知道也不关心他们长什么样子,关心的是他的思想和间接。 他说,美国七个最伟大的总统,华盛顿,林肯这些人,他们走在街上,没有人会认识他们。现在不一样了,在电视的时代,你如果没有上镜率的话,你就落伍了。所以现在不光是演员,主持人,连政治家,学者都要上电视,上镜率越高,知名度越高。 现在人们看重的不是思想和见解,而是长相和口才。所以,波兹曼说,媒介就是认识论,媒介变了,认识事物的方式就变了,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如果说过去的时代出大事和伟人,那么,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出的是明星和偶像。大家都混个脸熟,电视上露脸多了,就成了名人了。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给经典著作下了几个定义,其中两个,我觉得很到位。 他说,经典著作就是你初读的时候就觉得像是重读的书。 你有重温的感觉,好像你曾经读过,为什么呢?因为它谈的问题是你关心的问题,是你自己灵魂中的问题,你对这问题是熟悉的。 他又说,经典著作是你在重读的时候好像是初读一样的书。无论你读多少遍,你都有新鲜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独特而开放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你眼前不断展现,不断和你交流,和你对话。我觉得这两句话说的非常好,准确说出了我们读经典作品时的感觉,我自己也是这样感觉的。

读好书和读一般的书,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句话: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为什么?因为食物化为了你的血肉。起码在读书这个问题上,在吸取精神营养上,我觉得他说的对。 你看什么样的书,你吃什么样的精神食物,你在精神上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吃的是垃圾食品,你在精神上就会发育不良,成为侏儒,你吃的东西是有营养的,你在精神上就能茁壮成长,这是肯定的。 人的精神素质,精神品味是被熏陶出来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阅读的熏陶。

读经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人类积累了许多精神财富,它们主要是以书记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这些财富是外在于你的,它们还不属于你,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把它占为己有。按道理来说,人类的这些精神财富,这些好书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是属于全人类的,但实际上你不去占有它们,你不去读它们的话,它们和你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你很可能就错过了,人类最好的精神财富你却没有享受过,很多人其实是这样的。

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的读者,不是搞研究的,怎样来读大师的原著呢?我提两条。第一条是不求甚解,就是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不要刻意求解。其实我读原著也是这样的,某些我呀研究的课题,比如尼采,我当然就比较认真,但是一般的读原著,我决不抱着做学问的态度读,而是当作闲书读。要尽量轻松愉快地阅读,觉得枯燥的地方,你就忍一忍,或者干脆跳过去,暂时读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跳过去,做一个记号,这次没有读懂,以后再来读,不要死盯在那里,让那里成为障碍。这实际上是一个不知不觉受熏陶的过程,你内在的东西在积累,你用来理解大师们的资源在积累,你会发现你越来与能读懂了。

第二条是为我所用。你不要跟着大师跑,要独立思考。你要记住,其实你不是一个研究者,你用不着去思考大师说的原义到底是什么,这个对你不重要,让学者们去争论去吧。 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它化为你的精神营养,让你的精神得到成长。所以我就提出一个口号: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人生的路还是要你自己去走,大师的书是为你走自己的路服务的。

虽然经典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绝对量仍然非常大,不可能读完,也不必读完。应该读哪些?我认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书单。未必所有的名著都适合于你,你读了都会喜欢。在名著的范围呢,你仍然会有一个尝试和选择的过程。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非最好的书不读,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有了这个标准,即使你读了一些并非最适合你的书,最后一定能够逐渐找到真正属于你的书中知己,形成你自己的书单。 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

现在我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我的看法就是阅读和人生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读书在人生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取决于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品质,那么阅读就是提高人的精神生活品质的最重要的途径,读书可以使我们获得人生最美好的价值,这就是优秀,幸福和宁静。有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叫“阅读改变人生”,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但是应该辨清楚改变人生的什么。 我认为主要改变的不是人生的表象和外观,而是改变人生的格调,气象和境界。它带给我们的主要不是一些表面的外在的成功,而是内在的优秀,在优秀的基础上所得到的成功才是真成功,大成功。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这就是说,当你选择了一本没有价值的书,实际上等于浪费了你读一本有价值书的时间和精力。

课外阅读是你的心灵成长的空间,不能没有这样的空间。课外时间越是有限,你就越要选择好的读物,趁年轻读一批经典,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读什么书非常重要,书籍会对人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你总去读那些平庸的书,你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你去读伟大的书,你当然不一定成为伟大的人,但是你心里有了那些伟大的东西,有了目标了,你起码就会有比较高的追求。 一个人在精神上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和他吸收什么样的精神营养密切相关,精神食物决定了他在精神上生长的高度和强度,所以我赞同这样的说法: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让我推荐几本书,其实是很难推荐的。 要说一个人真正适合于他的书,哪怕是经典著作,哪些经典名著是适合于他读的,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能力的性质,兴趣的防线是不一样的,喜欢的书也一定是不一样的。 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一定要和他的精神生活融合在一起,才会愉快,才有效果,所以必须自己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书。我强调要坚持一点,就是去那些杜宇你来说最好的书,你读了以后真正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提高,感到是自我发现。对于你来说,这是唯一的标准。当然可能会有一个模糊的阶段,一段时间里没有找到,这没关系,只要你给自己确立了这个目标,不去读平庸的书,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适合于你的好书。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最后都一定会有自己所钟爱的作家,一定会有自己的书单。

我提倡读好书,读经典著作,我觉得当前情况下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不要被这个图书市场拖着走,不要被它支配。 现在每年出版的书有几十万种,太多了,我敢说其中大部分是平庸之作,甚至是垃圾,是不值得读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有时候我想一想就觉得奇怪,我们去买别的商品的时候,都很在乎性价比,就是它的价格和质量是不是相称,可是在图书市场上,人们往往不在乎性价比。一本书的定价基本上是根据厚薄来决定的,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金子还是垃圾,价格是差不多的。你用本来可以买金子的钱去买垃圾,这不是太奇怪了吗?至于你把生命消耗在垃圾上面,那种损失就更不是钱能够衡量的了。 我希望大家在买书时也讲究性价比,去买那些好书。

对书籍,也是怀着恋爱的心情。我当时就是这样,好像突然发现了一个书的世界,这心情和发现了女孩子的漂亮是一样的。青春期的阅读真的有一种恋爱的特征,它是非常纯洁的,没有功利的考虑,它又是非常痴迷的,如痴如醉,而且也像恋爱一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着奇遇,有一天突然发现一本好书,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那种激动,那种快乐,难以形容。

要多读书,而且一定要读好书。一个人真正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可以说读书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也觉得好书读不完啊,既然这样,你怎么还可以花时间去读那些比较差的书,那些平庸的书呢?什么是好书?当然每个人会有自己的判断,我的标准是明确的,就是真正能让你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提高,使你在精神上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老有人让我开书单,我说开不出来,因为阅读是个人的精神生活,每个人的书单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条,我说你可以把选择范围主要放在经典名著上面。 我读书基本是读经典名著,不妨说基本是读死人的书,活人的书读的很少。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0 关注
  • 0 收藏,1164 浏览
  • 茅黛玲 提出于 2019-07-18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