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公营和私营两个部分,它们分工明确、互相补充,但出现很大漏洞。而这个漏洞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医疗改革。可惜医疗改革从最开始的憧憬到现在,已经公认是无论怎么改变都是失败的。
先谈谈公营部分。老大是政府,而具有说话权利的是食物及卫生局。食物及卫生局负责指定计划和分配资源给旗下的卫生署和医院管理局。卫生署很简单,有很多联合的医疗中心和专科诊所。而医院管理局负责管理公营医院,简单来讲就是向政府要钱然后有专门团队管理(所以上图可见,它与食物及卫生局是一条虚线,,好歹有独立经营的权利,只是常年亏损)。
普通科门诊看病,小事就给三天的药,回家。有事情,就去看专科,或者住院。
公营医院有致命的弱点,本人深有体验。
第一,效率低。公营医院收费便宜,市民过度依赖公营机构。
以下引用均以港币计算,人民币请大约乘以0.8,不用谢。
你一定会觉得,好便宜,白菜价对吧!普通科门诊才45元,所以,要看病请在早上6点前到医院门口排队亲!
收费便宜,导致了很多市民有事没事都会选择公营医院。私家医院太贵了,伤不起。
当然,如果是要做一些很详细的检查,请排队,等上一年两年的时间。有一朋友月经不调,持续了半年,去看需要抽血什么的,排期排到第二年的10月份。过年的时候,一回家舒服的吃了一个月妈妈做的饭菜,月经就正常了。
第二,成本高。人满为患,医疗机构负担很重。
这个也是致命的弱点,很多情况下,可能只是小病,都请你住院。特别是老人家,住院打吊针很正常。可是,是不是真的甚么情况都住院,那就不一定了。住院可以很好的检查申请的状况,可很多情况不是必要的。
我外婆,在2006年底,身体不适。说是头痛,擦了老人家必备的黄X益没有效果,想去深圳看中医喝点中药。当时大姨量了她体温,很正常,并表示会第二天请假陪她去。可是,外婆等不及了,当天早上就去了公立医院看。下午,我两个阿姨赶到医院,外婆已经被插喉,昏迷不醒。
我的外婆,一个不会粤语的客家老人。在一个寒冷的冬季,只是想可能开点感冒药或者是打个吊针。医生见她呼吸不是很顺畅,建议住院插喉,外婆不懂甚么意思就答应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外婆没熬过去新年,在1月底就去世了。所以,我写下这些话,需要回忆那些过往的点滴,承受多大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更新得这么慢。
后来,医院给了一份报告,说是诊断失误。我的两个阿姨、我妈妈、舅舅,都没有上过大学,看不懂英文的报告。一朋友建议打官司,说这样闹大了,医院会赔很多钱。但是,家里人还是很传统的,没有下文了。
这样住院的,加起来一共花30多W,当时港币才开始贬值而已。当然,最后几乎都是政府掏钱的。再想想一顿茶餐厅午饭价格的普通科门诊,政府一年要倒贴多少钱进去!
综上两点,去公营医院便宜,看病的人很多,稍微大一点的病情就要住院,导致了医生根本忙不过来,运营成本在不断增加。
再看看私营部分,私营一般有三大部分:私家医院、私家医生(包括西医和中医。其实基本也是大街小巷的小诊所)及康复中心(官方版本是:诊疗所)。
政府对它们拍照的管理也很严格。注册的私家医院有11家,诊疗所107家,还有注册西医、中医的,所有资料都在网上有公布,不会被骗。
私家医院和诊疗所价格不用多补充了,反正就是不便宜!
而注册西医、中医等私家医生,自己开的小诊所,一次看病大约150起,三天的药。更重要的是,私家医生可以开医生信,告诉雇主此雇员今天不舒服,来看病了,要放一天~三天的假。有点小钱,不介意花三顿饭的价格看看自己身体出什么问题的人,都会选择私家医生。总不会去排队,排着排着就病倒了。
私家医生对于很多有工作的人而言,是最快捷的看病方法;而私营医院更适用于有保险的人士。所以,问题来了,穷人会去公营医院,职业人士会去看私家医生,有保险的人直接去私营医院。请问,中间层的人怎么办?
公私营失衡的现象出现了。其实,这也是当前香港医疗改革的重点问题。一方面是公营医院成本高;另外一方面就是希望有政策向中间那群看公营麻烦、看私营又小贵的人群考虑;还有一部分是希望看公立医院的人可以去私营机构看病;最后当然是希望私营也赚钱就合家欢乐。
医疗券的推行可以说是相对成功。
把老年人(上面引用资料所示的长者)引导私营医疗服务机构,减少公立医院的压力。这样的补贴是合理也是有效的。公营机构对每位患者的补贴很多,用这些钱还不如补贴他们去私营机构看病,重要的是,公营机构补贴的这些钱还少于补贴患者在自家医院看病的钱。双赢啊!
颇受争议的就是医疗改革。说得很好的就是改革的主要重点——加强公营及私营医疗机构合作,以解决公共医疗需求与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
方案一 社会医疗保障方案二 用者自付费用方案三 医疗储蓄户口 方案四 自愿私人医疗保险 方案五 强制私人医疗保险 方案六 个人健康保险储备
好像很简单对吧,每个都似乎不错!但是嘛……
方案一 社会医疗保障,有没有钱都参加,其实要自己出钱哦!自己出钱!!反对。方案二 自己出钱,穷人也要出钱,哪有那么多钱啊亲!反对。方案三 个人医疗储蓄户口,我用完了怎么办!反对。方案五 强制我买医疗保险,可是我很穷,没钱!反对。方案六 怎么还是保险,都要自己花钱,反对!
你懂了么!在香港这个纠结的社会,一旦涉及自己就的利益,一旦要出钱,就很多反对声音。所以,入选方案是第四个自愿私人医疗保险。
自願嘛,买不买都行。反正有钱就买,没钱就不买。等等……这个,好像,似乎,和现在状况一样啊!还是去公营机构看病,继续去;有保险的,去私营吧。那个……这样和之前没变化不能叫改革啊。
这就是Hong Kong!
由于现在的班子非常具有领(bu)导(shi)能(min)力(xuan)的,所以认受性很合(bu)理(gao)。只要有人稍微反对,就尽量少(bu)去(gan)推行那些有争议的政策。心里只会觉得,只要平安度过自己的任期,捞个平庸的名声也就万岁了。
于是,什么都解决不了!所以,这样的拉锯,导致医疗方面,依然是公共医疗需求与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社会两极化严重!
回答完毕,纠结的我删改了很多次。一直纠结要不要把这个结论写出来,感觉写了就没什么朋友了。其实,我很爱知乎,每个题目都很认真回答,尽量不得罪权贵,唉~希望这个答案可以好好活着。
参考资料1. 香港政府一站通:香港医疗体制GovHK 香港政府一站通:香港醫療體制簡介
2. 医院管理局网站醫院管理局
3. 医疗券醫療券 - 長者醫療券計劃背景
4. 论医疗改革——自愿性医疗保障计划,孙启峰著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3/12/30/58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