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姿其实有蹿红的一切基础条件,出众的外形和气质,有辨识度的声音,很高的音乐领悟力。印象中她刚出道时的发型还有一些小段子,约莫原本剪错长度,只好把后端的头发提成刘海,却没想到收获奇效,塑造出了乐坛别具一格的新形象。某种程度上,她的运气也是一等一。不得不说时运这事儿,2000年,刚好是华语乐坛青黄相交的那一年。此前的1999年,台湾还有江蕙和张惠妹的唱片卖破80万张,而转瞬而至的千禧年,卖最好的陶喆也不过45万张。(参考唱片销量)而九十年代叱咤风云的天王天后们声势渐弱,华语歌坛亟需新鲜血液。这时候的台湾乐坛,最出挑的年轻一代,男是周杰伦,女正是孙燕姿。
如果你翻看孙燕姿从出道的2000年到暂时宣布退隐的2004年,一共发行了8张唱片,销量全部超过25万张,且都位列千禧年后台湾华语唱片销量榜的前30。2004年孙隐退的同时,蔡依林接连推出《看我72变》和《城堡》,华语女歌手的风向从所谓的成人抒情变成了舞曲,走向新的篇章。而随着接下去的互联网时代的彻底来临,不出两年,整个乐坛再不复当年盛况。不得不说,孙燕姿统治华语乐坛女歌手榜单的那四年,正是华语乐坛最后的白银年代。
她一直不是属于「唱功」极好的那类人,比之张惠妹邓丽君那样差距太远;但是她对歌曲的阐释却一向非常到位。作为非创作型歌手而言,做到这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一些教歌的老师很喜欢说「口气」,包括了声音强弱、遣词断句、气息等诸多因素的。在唱功相类的情况下,好的「口气」会让歌手更能打动人。这也是我不喜欢今年「中国好声音」的原因,大部分选手唱功也就普普,唱所有歌都是一个调调,只有开始飚高音的时候才个个来劲儿。我是来听歌的,不是来看马戏团表演尖叫的!
最好的唱片,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是《Stefanie》;作为「退隐」后的第二张唱片,她更深入的参与到专辑的制作中去,却又还没有到后期有些恣意妄为。这张专辑的概念完整,虽然没有太多首KTV热门,却让她第一次获得金曲奖最佳女歌手,也是第一次入围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的年度十佳专辑。她此前的数张专辑,虽然张张大卖,街知巷闻,但更像唱片工业流水线上的精致作品;而此后的《完美的一天》,虽然不缺精彩单曲,整张听来,却像极菜市场、咖啡厅和摇滚吧交错的大杂烩,从电子到爵士无所不包,却一无所精。再往后的《逆光》,又重回老套路,虽然动听,却无甚亮点。暌违四年的新专辑《是时候》,更像是成年的序章;年过三旬,风光早已不在,自此之后,孙燕姿不再是那个清新脱俗的潇洒少年(女)。对于守候已久的老歌迷而言,也不失为恰当的交待。
孙燕姿,可能是华语乐坛迄今为止最后一个有机会成为天后的女歌手。甚至连王菲在采访中都说过,「非要说接班人的话,我觉得孙燕姿,但我们的路线不同,不能这么说吧」。我一定要强调「歌手」这个词。她在整个职业生涯,一直专注于歌手这个行当,既鲜有去电影客串,也不试图涉足综艺圈。在孙燕姿之后出道的女艺人们,并非没有大红大紫的;但她们更像是一个「超级偶像」,而不是「歌手」。(这其中也包括了蔡依林,李宇春之类的)。而所谓「歌手」又是如何,得是像凤飞飞、刘文正那样,在娱乐圈活跃时依然深入简出;而一旦退隐,便是任谁也获得不了他们太多消息。
写这篇回答的状态,和写如何评价罗大佑?有些像。我第一场在内场观看的演唱会,就是2009年孙燕姿上海八万人。当时我离她近到不超过10米,身旁的好友和我都能不用歌词唱出她的每一首歌。哪怕现在,我仍依稀记得自己跟着CD唱盘学唱《很好》,高中时失恋后低吟《我不难过》,大学时代和同室好友酒后默契的合唱《开始懂了》,毕业离别时不断回响的《我怀念的》,甚至在最近一次低潮时,她的新唱片适时带来了《当冬夜渐暖》。
在85后成长和长成的信息时代,我们太容易从各种信息渠道熟悉各种体育和娱乐明星。我们未成年时代爱上科比或者「答案」,搜集齐丹和大罗的球星卡,购买燕姿和周董的CD唱碟,和小伙伴们一起通宵看球、唱K、聊天、打屁。而如今在为事业和未来拼搏,与少时的小伙伴们相隔山川湖海,终将迎来家庭和儿女的时候;我们开始一一送别那些点亮我们青葱岁月的标志们。孙燕姿还会有新作品,我也可能会继续购买她的唱片;答案虚度4年光阴后终于退休,下次看到他可能是宣布破产。
不管怎么说,属于他们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属于我们的时代,或许正要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