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推荐一下觉得有实际操作效果的育儿书

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怀着爱娃之心生娃养娃,但是并不是每个娃都是天使娃,不是每个熊孩子都愿意听从道理,一味的讲道理就变成了啰嗦,啰嗦的后果就是小朋友完全不会听你讲的道理。 还有更可怕的是,Terrible 2 and horrible 3 (T2&H3) 这两个年龄阶段的孩子。
 
http://www.izaojiao.com/tekan/10012.html
从上面网站节选了两个描述这两个年龄段的特点,还有更多,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Terrible 2:执着一致,缺乏安全感两岁半左右的孩子对“一致”相当看重,要求一切都要“一致”,无论是位置、顺序、方式、路线、物品归属......他会自己立下一些“规矩”,他的时间观念是以事件为标准,一旦你破坏了,他会大发脾气,要求重来一遍。他的要求往往具有不可逆性,让你感到既无助又无奈。


和孩子合作,共同制定和遵守生活中的“规矩”。如果一不小心破坏了“规矩”,请陪伴孩子,允许他释放情绪,极端情况持续不了多久。



Horrible 3:希望世界尽在掌握三岁左右的孩子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需要征服那些比自己厉害的人,首先需要征服的对象就是自己的主要养育人。这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向其他人发号施令,每日例行的吃饭、穿衣、洗澡都会变成他和成人之间的较量。一旦遇到不顺心或不合意的事情,通常会用语言来表达,行动和态度表达得较少。


这阶段的孩子最喜欢和母亲(主要养育人)撒娇卖痴,所以可以请其他人帮助照看,最好能把他送去幼儿园,因为孩子只要看到你,就会开始变得尤为不安分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8 个回答

袁民

我先来推荐一本书《正面管教》-喜马拉雅FM(APP)里面可以收听
书作者本身是教育专家,也是一位妈妈,书里写道:她有了孩子后,即使是一个教育专家,也会控制不住自己吼娃。作者也很绝望,她经过了实践和各种例子,写下了正面管教。 我读完了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对四五岁以上的大孩子更有效果。

下面是书摘:
正面管教的构成要素包括:

  相互尊重。父母要通过尊重自己和情形的需要让孩子看到什么是坚定,并通过尊重孩子的需要和人性让孩子看到什么是和善。

  理解行为背后的信念。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有一个目的。当你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时,你就能更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行为。(孩子们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建立构成他们人格的信念。)处理这些信念与处理行为是同样重要的(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

  有效的沟通。父母和孩子们(甚至是小孩子)都能学会很好地倾听,并用尊重的话语去要求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父母们会了解到,当让孩子们思考并参与,而不是告诉他们想什么和做什么时,他们会更好地“听”。而且,父母们将学会如何做出他们希望孩子们学会的倾听的榜样。

  理解孩子的世界。孩子们会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通过了解你的孩子所面临的成长任务,并将诸如出生顺序、性情以及已掌握(或缺乏)的社会和情感技能等其他因素考虑进去,你的孩子的行为就变得更容易理解了。当你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你就能选择对她的行为做出更好的回应了。

  能教给孩子技能的管教。有效的管教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并且既不娇纵,也不惩罚。

  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责备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一开始,你将决定如何着手处理挑战和问题。但是,随着你的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你将学会与孩子一起找到对你们所面临的挑战尊重、有益的解决方案,从打翻了饮料到睡觉时的麻烦。

  鼓励。要鼓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只是成功,鼓励能帮助孩子们培养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父母们从哪里得到了一个荒唐的念头,认为为了让孩子守规矩,父母就应该让他们感觉到羞愧、耻辱,甚至痛苦?孩子们在感觉到鼓励、情感联结和爱时,他们才更有动力合作、学习新技能,爱并尊重他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袁民

还有breezee 推荐的《高效能父母培训手册》
谷歌上找到两本书(不知道是哪本,不过看简介都很不错,要去读读)

《P.E.T.父母效能训练:让亲子沟通如此高效而简单》
第1 章 父母总是被指责,而非受训练 / 001
第2 章 父母是人,不是神 / 010
第3 章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接纳性语言 / 027
第4 章 让积极倾听发挥作用 / 057
第5 章 如何倾听不会说话的婴幼儿 / 086
第6 章 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 092
第7 章 让“我—信息”发挥作用 / 112
第8 章 通过改变环境,改变不可接纳行为 / 130
第9 章 不可避免的亲子冲突:谁应该赢 / 137
第10 章 父母的权威:是否必要且合理 / 151
第11 章 “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 / 175
第12 章 对“没有输家”方法的恐惧和顾虑 / 195
第13 章 让“没有输家”方法发挥作用 / 211
第14 章 父母如何避免被开除 / 235
第15 章 父母如何调整自身以预防亲子冲突 / 248
第16 章 孩子的其他“父母” / 258
关于P.E.T. 培训课程 / 265

《高效能父母的7堂课》

文摘
教育态度的形成源头,其实是原生家庭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人父母经常会感到气馁或无力。例如:总是和配偶争执如何教育孩子才是对的;总是为了上一代用不合时宜的方法来照料我们的孩子而抓狂;总是质疑保姆或老师真的比我们更知道如何教好孩子吗?……
最可悲的是,我们总是在生气、失望,责怪自己为什么无法成为心目中的理想父母!这些挫折情绪的起因,就在于我们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教育概念是如何形成,以及这样的概念又是被什么因素左右着。
答案其实显而易见——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或直接监护者,几乎是孩子绝大多数行为的首要模仿对象。
每个人的行动、习惯、观念及思考模式,乃至于解决问题、建立关系、与人沟通等处理一切生活事务的能力,基本上都是向父母或监护者学习而来,或是从与他们的互动经验中累积所得的。也就是说,原生家庭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教育概念自然也不例外。


我想和孩子自由自在地吃饭,先生却觉得“全家应该同桌吃饭”
小云在自家开设的南北货商店中长大,小云的妈妈平日只能趁着客人不多的时候,快快料理出一家四口及两名帮工的三餐及点心,放在厨房桌上,让大家各自找空档吃饭。等到她和哥哥大一点了,爸妈有时会直接给孩子钱,让他们自行解决吃饭问题,或者帮忙打包大家的餐点回来。
小云觉得这样的吃饭方式没什么不好,她可以饿了才吃、可以吃多也可以吃少,还可以拿着饭菜挤到店铺柜台里,边看着妈妈收钱记账、爸爸和客人买卖闲聊,边吃着自己的饭。
于是,当小云婚后生了妞妞、毛弟,辞掉工作成为全职家庭主妇,她还是维持自由自在的吃饭方式:母子三人有时煮饭、有时外食,偶尔她还会在阳台上和孩子假装在野餐;多数则是在客厅矮桌上和孩子挤在一起,嘻嘻哈哈看着电视边讨论边吃饭……只有先生阿祥在家的时候,一定要一家四口规矩地坐在饭桌上吃饭。
阿祥出身军人家庭,妈妈每晚七点整就要把四菜一汤煮好,全家五口人——爸妈、阿祥、姐姐和弟弟,都必须椅子只坐一半,抬头挺胸、保持肃静地吃饭。唯有等到爸爸吃完离开,姐弟三人才能放松地拣选饭菜、笑闹说话,而妈妈总在一旁默默地微笑陪伴,不时低声提醒别太过喧哗或催促他们快点吃,免得爸爸等一下看到又要骂人……
这让阿祥从小就认定:“全家人同桌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
因此,在小云和阿祥组成的小家庭里,妞妞和毛弟从小就明白的一项潜规则是:爸爸在家就要在饭桌上吃饭;爸爸不在就可以随性、自由地吃饭。
阿祥希望自己不要像他爸爸那样,一顿饭只是和孩子相对无言地浪费掉,而是能借由共餐凝聚他和孩子的感情,并分享他的人生经验和做人处事的道理给孩子,毕竟他正忙于为事业打拼,并没有太多时间可以陪伴孩子。他也期待小云能给孩子一辈子难忘的“妈妈的味道”,就像他记忆中母亲做的许多菜肴一样。
而对小云来说,她承认全家同桌吃饭是好的,但是阿祥每次都要在饭桌上对孩子进行机会教育或精神训话,不然就是批评她煮的东西不够美味、营养,指责她没有教好孩子餐桌礼仪、吃饭规矩……这样的围桌吃饭就让人太有压力、不想领教了!
即使如此,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吃饭模式在这个家仍然维持了很久,之所以能和平共存,只是因为阿祥一个礼拜顶多两三顿在家吃饭,小云和孩子们也就勉强配合演出。
然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自身事务越来越多、自由意志也越来越强,这样的勉强配合也越来越难以持续了。首先是读初二的妞妞,因为课外活动及补习,平日就很难准时和大家一起吃饭;而读小五的毛弟进入青春期了,也越来越懒得听老爸说那些有的没的,更不喜欢爸爸总是逼问他学校里的事,还批评他的行为、想法,尤其是他的朋友。这一天,妞妞因为课外活动回家晚了,又在浴室梳洗半天还不出来,已经让阿祥坐在饭桌前黑着脸等了好一会儿;毛弟也跟妈妈嘀咕姐姐太慢,会害他看不到卡通,还一直小声抱怨着:干吗等姐姐?为什么我们不能先吃?等下卡通开始我可不可以到客厅吃?……
小云可能也被儿子弄烦了,或是对这样勉强配合的同桌吃饭早就不满,于是也用烦躁、不耐烦的口气提高了声调回答:“去跟你爸说啊!跟我讲有什么用?”
忽然间,阿祥暴怒地对着毛弟吼:“不看卡通你会死啊!我告诉你,今天你休想看电视了!你如果敢啰嗦或摆臭脸,信不信我现在就把电视砸了!”然后他又大步走到浴室门口喊着:“妞妞!你马上出来,不然我就把门踹开拖你出来!”……至此,“温馨共餐”的假象终于被扯破,显露出夫妻俩、亲子间对于“理想家庭”“父母角色”原本就各有不同期待的真相!

一对新婚夫妻的床上,其实睡了六个大人
当我们与他人因为观念歧异而发生争辩,包括争辩教育想法孰是孰非之际,首先就应该想到“原生家庭”这个重要的因素。若不把这个因素考虑进来,就很难理出问题的头绪,更别提接纳彼此的差异,并学习异中求同地化解争执。
在上述例子里,阿祥默默接受了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觉得同桌共餐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他所期待的是一种轻松闲谈、温馨互动的吃饭方式,因此誓言绝不重蹈他父亲的覆辙——严肃而疏离地对待孩子,然而他的个性似乎仍不免带有父亲的某些特质,让孩子并不容易与他亲近。而他也期待小云能像他母亲一样,烧得一手好菜,并且全心、耐心地照料家人。
小云对于用餐形式的概念,也同样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她也喜欢这样随性自在的用餐模式。就像当年她挤到柜台里吃饭,忙碌的爸妈从不拒绝她;又因为父母也认得住附近的那些她的同学、朋友,所以不时会和她笑谈学校发生的趣闻;也让她参与讨论店内、家中、邻里间所发生的事情,并通过这样的轻松聊天,教会她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她一直向阿祥强调的就是:何必拘泥于家人互动的形式?重要的是能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和父母相处、交谈!
阿祥、小云就和你我一样,都是在与环境互动对应的过程中,去芜存菁地将好的、喜欢的保留,把坏的、不喜欢的摒弃,并潜移默化地把在原生家庭中自然养成的习惯视为理所当然,等自己建立家庭时,也随之应用于新的生活中。
所以有人说——一对新婚夫妻的床上,其实睡了六个大人。也就是说,一对夫妻所建立的新家庭中,有着两个原生家庭对他们的显著影响!

我想给孩子好一点的生活质量,先生却觉得浪费
我的好友月月和她的先生何瑞,由于彼此消费及金钱观念上的不同,使得夫妻俩经常为了要如何建立孩子使用金钱的态度与习惯,而争吵不休。
月月在家里是上有两个哥哥的娇娇女,从小爸妈就特别疼爱她,加上她爸爸是上市公司的高级主管,妈妈则是大型金控公司业绩能力颇强的投资理财专员,家庭经济的宽裕让月月在金钱使用上从不必认真考虑和计较,直到她与何瑞相识相爱之后……
何瑞第一次到月月家做客,月月的母亲特别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水果,来招待这位医学院的高才生以及未来可能的女婿。但月月事后跟我们说,何瑞居然因为她妈妈端出来的水果都是高档的进口水蜜桃、樱桃等,而责怪她们家是否太奢侈浪费了!
其实月月并不算是个拜金女孩,平日和好友出游也都开心地一起吃小吃、逛夜市,穿戴打扮也不讲究非要名牌才行。月月觉得金钱的价值不在多少,而在于能否为人创造快乐,她很欣赏像她爸妈这样努力赚钱也开心花钱的人,她觉得钱如果都存着不用,那跟没钱又有何不同?
何瑞其实家境也不错,他爸爸是某公立大学的教务长,妈妈则是公立医院的会计主管,算是收入稳定、富足的典型公教家庭。只是他的父母都是来自小地方的人,凭借自己的苦学、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尤其他爸爸身为长子,还要背负帮助弟妹成材的责任,所以在何瑞的成长过程中,虽未感受到任何不足,但也从不觉得自己有恣意挥霍的权利。何瑞觉得用钱买来的快乐很肤浅,金钱最多只能买到安心与保障,或是某种程度的尊严而已。
这两个人从交往之初,就常为了彼此用钱态度相差太多而吵嘴,等到结婚生子后,更是为了孩子的消费而经常吵架。
何瑞认为月月的奢侈浪费是他管不了的事,但他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承袭这种错误观念。
他觉得别人家小孩能吃、能喝、能穿的,他家的孩子有什么不能?
月月则认为她并不是要给孩子最贵、最好的,但很多时候,多一点的付出确实是质量的保障,她只希望孩子生活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都是安全、健康的。
她问我:难道她的想法错了吗?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颜韦

哈哈哈哈哈
我已经得到家人的一直肯定。。。。

就是对孩子有耐心,对别人没有。。。。

说真的,PET绝对是本好书。。。。。。。适应与人和人任何关系,我是还没有做到。哈哈哈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袁民

我也觉得其实育儿书籍也是教你怎么与人相处
比如说是要互相尊重,工作上也是一样的,只有尊重对方,别人才愿意和你合作。

当然....坏人很多,给脸不要脸,下次就还是不给脸了。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闵峰

我之前看到过另外一个帖子的推荐,感觉很好
其中包括PET这本书
另外还有“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how to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中文名: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感觉都是广受好评
主要针对T2H3,再大一点的我还没有开始关注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袁民

谢谢,以为没人看呢。
让我加在推荐下面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袁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 醉笑三万场推荐
谷歌找到下载的 https://www.i-bei.com/baby/thread-19012-1-2.html

这篇文字是摘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中的读书心得,有时候我常常想,这些和孩子的沟通方法,难道和我们在生活和职场中和人沟通的方法不是一样的吗?

先照顾情绪,再针对事情,提供具体而清晰的反馈,不扩大不夸张不挖苦,提供示范回应而不是提供情绪反应。

有时候觉得我们其实都是孩子,不过是披了一件职场的衣。

推荐每一位家长,或者即将成为家长的朋友读一读这本经典的书!即使你的孩子很大了,这本书也一样可以帮助你。

也许它能改变你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它给了我们家长面临教育的二难处境时可操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们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我是非常认同书中的思想和逻辑。既然我们的教育证明这么失败,为什么不去看看别人是如何思考的?

对于经典的书,我们要做的不是评论,而是先学习消化理解,所以下面是我读书的一个字一个字敲下的笔记,还有一些括号中下划线的部分是我自己的一些延伸思考。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袁民

今天在喜马拉雅FM发现了《3-6岁的正面管教》-免费资源
看题目就知道,这是针对 半大不小的娃的书,刚听了头两章,感觉还是很有针对性。

早上擦脸化妆就可以听一两节(四五分钟左右)...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0 关注
  • 0 收藏,247 浏览
  • 袁民 提出于 2019-07-16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