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4602
“领导”刚怀孕那会儿,曾经一度食欲颇佳,特别是对猪蹄海鲜之类荤腥更是爱不释口。可有一天下馆子点菜的时候,“领导”突然宣布自己要吃素了。这简直是一件大事。追问之下,“领导”告诉我是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孕妇吃素孩子才会眉清目秀。
因为非生存需要改变食谱的,人可能是动物界里的独一份。从演化的角度来说,人类所属的灵长目动物都有一个吃虫子的祖先,即便是现在,小型的灵长目动物仍然以食虫为主,比如眼睛猴和懒猴。大型的灵长类动物则是素食为主,这也是动物界中的普遍规律,毕竟形体越大,相对来说对能量的需求也越大,显然植物性食品比动物性食品更容易得到。但是从身体结构来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灵长类动物并不是完美的素食主义者,我们既不像马一样有着长长的下巴和巨大的臼齿磨碎植物茎叶,也不像牛羊一样能反刍,更不像兔子热衷于吃掉自己的粪便让食物重新消化一次。准妈咪吃素食真的有益吗?
因为消化植物的能力有限,素食的灵长类动物清醒的时候基本上在不停的吃东西。以大猩猩为例,外形刚猛的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几种猩猩里饮食结构最素的,一只大猩猩一天要吃掉几乎50斤食物,考虑到体重的因素,如果人换上大猩猩的食谱,一天最少也要吃20斤以上——以我们摄取食物的速度,即便撑不死,也快累死了。
话又说回来,饮食结构是动物生活中最容易改变的东西之一,由荤到素或者反之都不是太难的事。从类似于狐狸的肉食者变成现在这副熊样,大熊猫花了大约800万年;从类似于牛羊的素食者变成海洋杀手,虎鲸花了大约5000万年。
对人类而言,几十万年前对工具和火的掌握使得我们更容易获得动物性,特别是烹熟的动物性制品——与植物相比显然更加吸引人,因为其中的能量更高,且好消化。即便是我们的素食亲戚,野生黑猩猩的食谱中有大约5%是包括白蚁和其他猴子在内的肉食,野生大猩猩也不会拒绝拿蚯蚓和其他昆虫给“蔬菜沙拉”调味。当然,人类同样不是绝对的肉食者,比如,我们就不能像猫一样自身合成维生素C,而必须从植物性食物中获取(肉类中也有维生素C,但是含量低,且很容易被高温破坏)。
不过我们毕竟已经吃了几十万年熟肉了,身体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改为完全的大猩猩式的粗劣素食,那我们的头顶要长出一道骨头,让咬肌附着在上面。而更发达的咬肌决定了你无法是一个锥子脸。同时,你还要拥有一条更粗大的结肠,这决定了你无法成为一个小蛮腰。而且你还不太可能有时间刷微博,因为你需要双手不停的往嘴里塞吃的。
幸好,人类在掌握烤肉技法的同时发展了农业,我们收获的农作物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含量越来越高,所以只是吃豆腐、喝菜油就着花生酱,同样可以达到丰乳肥臀的效果。所以几乎自人类诞生以来,素食者一直存在,有的是因为自然环境所限,有的则是因为道德或者宗教的因素。但是正如动物性食品不太能提供足够的维生素C一样,单纯的植物性食品也有营养上的缺陷。单纯摄取植物性食品容易造成以下营养素的缺乏:铁、钙、锌、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其中虽然有的植物性食品也含有较多的铁、钙和锌,但是人体很难吸收它们。比如一两鸡肉和二两燕麦(在植物性食品中含铁量较高)含的铁差不多都是10毫克,但是鸡肉里的铁是以血红蛋白铁的形式存在的,人体可以吸收15%-30%,相比之下植物中的非血红蛋白铁,人体只能吸收2%-20%。所以一个孕妇只要吃一份大盘鸡基本上就可以满足当天身体对铁的需求,而要换成燕麦粥,则至少需要一大锅才行。
所以,在各种营养素片发明之前,单纯的素食者在身体健康层面是吃亏的。但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素食者呢?来自英国的一项研究或许能解释这个问题。2006年,《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发表了一篇名为《儿童期智商与成年期素食主义:1970年英国队列研究》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几位科学家研究了1970年出生的8170名英国人。1980年,这些人都被做了智商测试,当他们30岁时,有366人自称是素食者,其中123人不忌鱼肉和禽肉。经过统计发现,这些自称素食者的人在10岁时智商比后来没成为素食者的人高大约10个点。即便排除了可见的家庭、性别和社会因素,差距仍然存在。
当然,素食这种现象受文化的影响极大,我们也不能断言在研究中排除了所有的文化干扰。但是这给素食者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那就是让你倾向成为素食的基因同时提高了你的智力水平,部分填补了身体方面的缺憾。当然,智商在现代社会中并不是让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否则我们就不能解释为何智商低于平均值的小布什能成为美国总统了。
总之,如果你是一个素食准妈妈,如果因为各种因素你不能放弃素食的话,就必须要特别注意某些营养的补充,这需要得到专业医师或者营养师的指导。否则,除非把因为缺铁性贫血造成的苍白看作是一种美,你的宝宝很难“眉清目秀”呢。
本文发表于《新京报—新知周刊》,见报时有删改。
参考文献:
1.IQ in childhood and vegetarianism in adulthood: 1970 British cohort study
Catharine R Gale, Ian J Deary, Ingrid Schoon, G David Batty, G David Batty
BMJ, doi:10.1136/bmj.39030.675069.55 (published 15 December 2006)
2.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Vitamin A, Vitamin K, Arsenic, Boron, Chromium, Copper, Iodine, Iron, Manganese, Molybdenum, Nickel, Silicon, Vanadium, and Zin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2001.
3. Miret S, Simpson RJ, McKie A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dietary iron absorption. Annu Rev Nutr 2003;23:283-301.
4. Somel M, Creely H, Franz H, Mueller U, Lachmann M, et al. (2008) Human and Chimpanzee Gene Expression Differences Replicated in Mice Fed Different Diets. PLoS ONE 3(1): e1504. doi:10.1371/journal.pone.0001504
5.
http://ods.od.nih.gov/6. Juichi Yamagiwa, Augustin Kanyunyi Basabose, Kiswele Kaleme and Takakazu Yumoto Diet of Grauer's Gorillas in the Montane Forest of Kahuzi,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 Volume 26, Number 6, 1345-1373, DOI: 10.1007/s10764-005-88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