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current)
问答
文章
话题
登录
注册
关于吃的闲话:食色性也(作者:水中人)
日本
美国
中学
美食家
业余时间
老祖宗很有些经典的说法,比如说:食色性也,一家伙把两样必需品一网打尽,也算够狠的。鲁迅是这么分析的:食是为了延续自身,性是为了延续物种,纯粹是栽树跟乘凉的关系。我赞成先有鸡后有蛋,延续自身在我看来更迫切一些。皮之不附,毛之焉存?绝世英雄盖世美女,天大的悲喜惊人的离合,说来说去,也不过是小小寰球上一点皮毛罢了。
吃饭是重要的。三天不做爱肯定死不了,三天不吃饭没准就活不成。奇怪的是,色情或情色文学已俨然成了一个大类,而饮食文学到现在还没正式出炉。肉食者鄙,这句话一说,几百年来都没多少人敢大模大样地宣称我爱红烧肉。文学作品里,情圣多了去了,食神?问周星星吧。事实上某些时候红烧肉跟裸女/男的魅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找一下原因,也可能是饭大多能吃饱,而性却不是常能满足的缘故吧——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于是将对红烧肉的渴望转化成了对情色的追求。饱暖思淫欲,精辟。一方面概括了具体现象,一方面又阐述了二者之间的递进关系。套用一下中学里学的政治概念,食是色的经济基础,色是食的上层建筑,二者相辅相成,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按照这个理论来分析,也能找到点论据。比如说,对于没吃饱的平头百姓而言,是民以食为天;而吃饱了的大王则天真地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士大夫一族,吟风弄月的不少,谈吃说喝的不多(茶除外,它已经从饮食中异化了)。想来也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总比“好大一盘糖醋鱼,肉香味美骨头酥”要好听一些。苏东坡是个异数,津津乐道于黄州好猪肉,特别是他还知道怎么做(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极得其中关窍。但随即就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遗憾。照我看来,很可能是违心之言,为了挽回影响来上这么两句。不过有此一阙,东坡肉宜乎流芳千古。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袁枚袁大才子。一部《随园食单》,在中国饮食史上的意义可媲美古罗马的《爱经》。最让我五体投地的是,他是将饮食作为“学问之道”来认认真真研究的。有人曾经问过,如果置身一个孤岛三年,只可以带一本书,带哪一本?一本太少了点,假如是三本,《随园食单》一定在其中,吃没油盐的生鱼生虾之余,看着这本书,也算望梅止渴了。
中国人的思想是个极其复杂的混合物,矛盾重重。比如孔子,于色,诗三百风为首,关鸠一章统领全篇,想来是不得不承认“未见好德如好色”的现状了,却又将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小人这个词,在儒教中地位极重,属于孔子树的一个反面典型。于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人考证过,“脍”这种东西就是日本的撒西米——生鱼片之类的玩意儿。生鱼片我喜欢,这么看来孔子算得上是最早的美食家。但另一方面,他又提倡箪食瓢浆,排斥奇技淫巧,认为君子不为也。看上去好像是拿了老师老子的那几招过来做挡箭牌。古时最出名的厨师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做肉羹,最终却伙同他人把个春秋霸主活活饿死,是否也是物极必反的证明?
说到这儿想起一件事,前一阵闹非典,南京的饮食业冷落了一段时间;最近情况好转,大大小小的饭店突然就爆满了。别说大店预定不到位置,就连家门口卖酱骨龙虾的大排档,也是一夜热闹到天亮,桌子排到马路上。南京的报纸用了“奇迹”这个词来形容服务业的恢复速度,我倒觉得有点大惊小怪了,写报道的这个记者对于人性还没有老祖宗吃得透——食色性也,何况以食为先。天性如此,压抑得越久,爆发得越烈。最近看到一个老调查,美国的男人和女人业余时间最喜爱干的事情,当然有点差异,不过有一件事是惊人的一致:排第一位的男女都一样,吃。如此看来,人之大欲存焉,古今同理、中外一致、男女平等、老少咸宜——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不服都不行啊。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默认排序
时间排序
1 个回答
景怡雁
2019-07-19 20:39
咳咳,如果一天转多篇,最好只开一个主贴。。。
谢谢捧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答问题,
登录
或者
注册
关注
0
关注
收藏
0
收藏,
758
浏览
邓楠
提出于 2019-07-19 20:39
相似问题
[求助]女性筒子们对日本的服装品牌有什么研究吗?
0 回答
借人气共享:五个小窍门:22岁量入为出,32岁不用发愁<z>
0 回答
研究发现使人害怕:女士手袋为病菌温床藏菌量惊人(图)zz
0 回答
咖啡味道
3 回答
川普铁定提名,并铁定当总统 z
2 回答
巴黎五区和六区z
5 回答
×
发送私信
发给: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