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点杂谈
为了脉络连贯,我把部分回复放在一个新帖子里,码码字,打发些时间。
之一:先从一个帝王说起
高祖创业未半而先薨,后吕雉开黄老之治,继而文景二帝萧规曹随不兴众乏兵,及至武帝之时侍卫之臣有懈于内,忠志之士不见于外,三朝四君休养生息,诸侯连襟相通巨贾唇齿相依,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也,时言:政令有二不出京畿。太尉进谏:权定一尊,三军可用。御史曰:利出一孔,方得始终。上悦,遂行之。
建元年间,西南王氏反,不厚城主被逐。后废中书,尚书,门下三省,新建少府廷尉直属东宫,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兴官山海,盐铁国营,革新税制,赋税盈满,后又改革币制。
是年,烽烟起,上伐之。数十载,匈奴灭,上遣骞出使西域,以贸易贸,互为有无,后世称丝绸之路。
武帝一生,以武立国,武略雄韬,虽有霍卫李外将之才拱绕,有霍桑金内贤之相辅助,然多年兴兵使国库凋敝,民生困苦。征和四年,下轮台诏,后二岁,帝薨。
后世有言,劳民伤财,始皇未及。又有言异之,开疆扩土决胜千里,功在千秋福泽万世。
普通人对一个统治者的评价主要由时代背景左右,国家弱小民生摧残的时代就需要民族主义,以此降低战备经济中的阻碍和推行成本,所以民间对历史上的武皇帝的风评也会产生周期性高潮。反之,习惯了小福小贵的承平日久则极为推崇历史上避免瞎折腾搞休养生息之治的文皇帝们。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终究由不同时代差别各异的屁股决定的。
---
景怡雁
你想多了,武皇帝在哪儿呢?
去年印度边境草草收场,我就知道大家都想多了。
这分明是个太平盛世,所有的对外口水战都是用来吓唬自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