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撑了快二十年肯定是有原因的,但肯定不是所谓的“华新精神”
没有一成不变的华新,就算有,那也不过是某些人记忆中的华新
华新已经快二十年了,虽然很小众,在各种社交媒体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总体还算不错,受众面比十几年前广了,如果不是防火墙的原因,流量会更高一些。所以现在做个横向的比较,分析一下华新跟其他社交媒体不一样的地方。
人与人认识的方式大致分四种:triadic closure(经人介绍), affiliations(同学同事), business partner(生意往来), homophily(志同道合)。第一种说的是如果A同时认识B跟C,那么A很可能介绍B跟C互相认识。如果A跟B,C都是亲戚关系,那B跟C几乎是没有选择的认识对方。Facebook和微信可能都输在这个关系上了,因为没有选择的认识一些人,导致很多人发帖的时候必须屏蔽某些人,包括爸妈。第二种的范例是十年前火过一阵子的校内/人人网,以同学关系为基础,大家忆苦思甜,但是不可能长期支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烦恼,所以现在这个网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了。同事关系就更脆弱了,这个大家都知道。第三种没什么好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且,生意伙伴变成朋友相当不容易。那最后一种就是论坛式社交网络的出发点。论坛上的人本来互不相识,但是他们的文化和兴趣相似相通。华新辛辛苦苦搞了这么多个版,就是希望兴趣相同的人能互相切磋。有些版比较实际,就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另外的比如本版,大家就是有空的时候来看看,聊两句,偶尔撕一下也没什么,又不可能让每个人想得都一样。有人总以为华新想骗流量,这里又不像某站靠流量吃饭,本来就是个非盈利组织,维持日常开销就够了,骗毛流量啊。某些人所谓的“华新精神”是啥?就是沉浸在SM小圈子里YY么?那一开始的时候学长争先恐后的去机场接学妹也是“华新精神”吧?
再说了,岁月是把杀猪刀。总不可能所有人还停留在大学生的思维里吧,早期加入华新的现在都已经是中年人了啊,讨论贫困线也是应该的啊。人是会变的啊,兴趣也会变的啊,十年前执着的东西,现在想起来会不会觉得傻,会不会想扇自己一个耳光?华新的论坛也一直在变,红娘版一直都在,需求摆在那里。房版、孩版、美版都是后来开的,大学生也要买房,也会有自己的小孩,怎么可能再去机场接学妹呢?
一味地把华新跟SM系列扯到一起一点好处都没有。是,一开始是SM系列的学生们弄起来的,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支持者都是在新加坡打拼的上班族啊。而且现在的SM系列(如果还有的话)也不怎么上来了吧,技术人员也很难找,现在小孩子也不喜欢做技术。所以技术组基本上还是那些老人,你们的“华新精神”呢?宁愿花时间堵在马来西亚关卡吧?
醒醒吧,都tm什么时代了,还精神,有奉献精神的人都还没提“华新精神”,怀念一下就是“华新精神”?
方兴航
火前留名坐沙发
楼主好文采!点赞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