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说了安慰的话,为什么孩子/大人仍然在哭?

2019-07-18 04:52
以下内容转载自企鹅爸爸。分享一下因为我觉得这个技能和认知同样适用于任何家庭成员。
想得到好的安慰效果,第一步,也是经常被忽略跳过的一步,就认可当事人的情绪是合理的,自然的。这需要同理心,也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

——————毛绒绒的分割线————

前两天去商场看到俩小孩打闹。其中一个小女孩被推倒在地上。一瞬间,她可能是被吓到,也可能因为身体感到痛,坐在地方大哭起来。女孩妈妈一边伸手过去扶,一边说:“他不是故意的,没事儿,我们不哭不哭……”
小女孩却越哭越大声。慢慢周围有些人好奇地围上来,这位妈妈就有点火了:“说了这么多好话,你怎么还哭。再哭就不要你。"小女孩才强忍住了眼泪,哽咽着跟妈妈走了。
这样的情况,相信不少家长都有经历过。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想要好好安慰但是收效甚微,最后还得靠吼来解决。家长就纳闷了:“为什么安慰在我家孩子身上就不管用啊?”
安慰他人的两种方式

心理学家约翰.戈尔曼将人们安慰他人的方式分成两种。一种是情绪消除。一种是情绪指导。
情绪消除我们很熟悉。就像我们对孩子说:“别担心,我想他不是故意的。”、“这有多大事啊,我们要勇敢一点。”、“不哭不哭,我带你去看一些好玩的。”
这些话我们感觉是安慰,背后实质是在指责孩子他生气就是攻击的表现,悲伤就是自怨自艾,恐惧就是懦弱。
我们只是想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忘记当下情绪,能够快速停止哭泣。
情绪指导则是接纳他们当下的情感,不管是生气、悲伤,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陪伴他们从情绪激动到找到解决办法为止。
两种不一样的效果
Ted上一个传流甚广的动画《同理心》,就非常生动地展示了情绪消除和情绪指导的区别。
当你掉进一个黑暗的洞里,说:“这里很黑,我不知道怎么办。”如果有人对你说:”这里看起来很黑。""没关系的。"你只会觉得他只是在说一些和你一点也没有关系的话。甚至还有点讨厌、有点烦。
但如果有个人爬到这里洞里来看看发生什么事情,告诉你:“我知道在这里是什么样的感觉,你并不孤单”。即使他什么忙也帮不上,只是陪你一起哭,给你一个拥抱,整个人都会感觉好多了。
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心情不好找人吐槽,并不是想要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只是想有一个人在身旁。建立起情感的连接,事情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怎么用情绪指导的方式安慰孩子呢?

1、允许孩子情绪发泄

不管觉得孩子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合理,都允许他表现出来,在一旁陪伴。当孩子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可以用拥抱代替语言。
2、找出情绪的源头

等孩子平静一点,和他回顾刚刚发生了什么的事情,找出情绪的源头。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一步一步思考,比如刚才发生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前段时间就有位妈妈留言,说孩子突然非常不愿意去幼儿园。仔细了解才发现原来是在幼儿园老师不允许睡觉的时候喝水,他觉得这一点很难受。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安慰他:“幼儿园很好,有很多老师和小朋友陪你一起玩……”提前给孩子扣个帽子,把他的情绪怼回去,可能永远找不到孩子抵触的原因。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拉锯战继续天天上演。

3、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孩子拥有自己的感受的权力,对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和坚持。我们可以和他们分享当我们遇到相同的情况,是怎么样应对的,列出A、B、C等等处理方式。选择什么的方式回应,决定权还是在孩子的身上。

比如孩子经常遇到的被欺负的情况,遭遇被打,有些孩子会选择还击让别人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容易被欺负,有些孩子选择远离那个人。这些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要能解决问题孩子都可以自由选择。

父母的职责永远是陪伴和指引,孩子的路需要自己去走。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梳理,让他思考,他才会慢慢成长。

0 个回答

查看全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