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险评级
其实就是认为股票比债券风险高。这个说法基本上是从VAR的角度来说的。对不对,见仁见智,我个人不同意。
所以,如果一个基金是全股票,就会高风险。混合型,就会中风险。全债券,就会低风险。
Offer and bid
基金和股票一样,有个买入价和卖出价。你买卖一圈,就会损失中间的差价。相对基金的表现,bid to bid是比较合理的数据,因为没有人可以控制你买卖多少次。如果长期持有,这个差价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如果短期买卖,bid to offer反映你的实际回报。
投资基金的成本
成本源于两个大头
一是基金本身的成本,包括基金经理的收费,交易成本,custodian,audit,等等。总成本叫TER(total expense ratio),基金文件里可以找到。值得留意的是这个成本已经包含在基金的价格里面了。
二是平台(例如FSM)的成本。平台的收入一部分是和基金经理分账,这个已经在一里面了。对你有关的是认购费(bid offer的价差就是来自这个费用),以及每年的管理费。目前的平台一般认购费比较高的管理费比较低,认购费比较低的管理费比较高。哪个比较划算和你打算持有的horizon有关。
已搬好小板凳
大叔好赞!
Ps, 看到一些报道说现在ETF 开始越来越流行。简单看了下,ETF 似乎就是被动性基金,成本低些,能很好复制指数基金。
清楚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关于坑
我觉得最大的坑就是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每年都会有一些投资表现很好,然后报纸,网络,广告就会经常见到。然而没有什么投资题材可以长久不衰。经常就是你买了之后,它的表现就不好了。
那个每年的管理费也是坑。不管你的投资表现怎么样,基金经理一定刮一层,平台再刮一层。你可以想象投资高高低低10年,最后有多少回报实际到了你的手上。
宁云
这个题目好大,我来慢慢码字
首先,基金分两大类,主动型和被动型。
主动型就是基金经理追求跑赢追踪的指数。主要方法是希望挑到高回报的股票。
被动型就是基金经理尽量跟随指数。主要方法是照指数抓药,尽量减少成本。
哪个好,不好说。著名的故事有巴菲特和一个对冲基金打赌,10年为限,看巴菲特挑的被动基金回报高,还是对冲基金挑的主动基金回报高。结果巴菲特赢一大截。
http://www.investopedia.com/articles/investing/030916/buffetts-bet-hedge-funds-year-eight-brka-brkb.asp
但这只是一个事例,特别是投资的horizon比较短,就不一定。主动型基金可能某一年表现特别好,被动型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