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离开泳池后“溺死”,新加坡的家长要提高警惕了

前段时间,武吉巴督游泳池发生了一起儿童溺水事件,特此我们发布了关于如何判断小孩溺水的文,救命帖!不要让孩子在你面前淹死……

但今天我们要来谈谈另一种情况,小孩在泳池里还好好的,回到家中却“溺死”了。

这不是编造出来吓大家,而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广告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位10岁小男孩,和妈妈一起在泳池玩了一天。两个人回到家后,小男孩洗了个澡,之后说很困,就睡起了午觉。

1个小时后,妈妈再去看小男孩却发现小男孩完全变了样,于是开始一遍遍地叫小男孩的名字,可是男孩的脸上被好似海绵一样的白色泡沫覆蓋,没有了任何反应。

小男孩走出泳池还好好的,怎么回到家中后反而出事了,还是溺死?

相信很多人心中也会这么问,这是因为,溺死不仅分为我们常见的在水中溺死即湿性溺水,还有干性溺水和迟发性溺水。

对,没错,溺水也有干湿性之分,这是根据溺水发生的原因分类的。像我们平常听得多的湿性溺水,是指溺水的人本能性屏气后,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反而深呼吸将大量的水吸到呼吸道及肺泡造成的。因此在湿性溺水的人的肺中,有大量的水积蓄著。

但是大部分发生干性溺水的人,肺内无水或仅有少量的水。这是因为在溺水后,先会自觉地屏住呼吸,怕水进来,但水作为异物进入到咽喉,咽喉就进入了不自主的喉痉挛期,声门就会关闭,防止异物进入肺。

广告

这样看似不会溺水,但人是不能离开空气的,由于声门关闭不能呼吸,体内氧气减少,人体又会自主调节自身,想要呼吸更多的空气。

说了这么多,其实通俗一点说就是,“干性溺水”就是自己屏气时发生喉头痉挛,空气和水都无法进入,实际上是自己把自己憋死了。因此干性溺死发展的很快,从开始痉挛憋气到最后窒息,往往仅几个小时,因此需要家长反应迅速,及时救援治疗。

“干性溺水”一般多发生于小孩子、体质差的人、游泳初学者以及过敏性体质者,而且在溺亡事故中只占很少的部分。但它并不像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湿性溺水”事故那样显性,它的现状还不那么广为人知,需要格外注意。

那什么又是迟发性溺水呢?它又称为二次溺水,是指孩子在发生短暂的溺入水中事件后,肺部吸入了少量的水。但之后溺水者没有溺水表现,因此家长往往会以为没事。

孩子经常在不知不觉间呛了水到肺里,起初并不影响各项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迟,肺部在这少量的水的刺激下,出现了水肿,水肿逐渐加重就会使肺的呼吸功能减弱,并有乏力、嗓子疼、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如果没及时治疗,最后就会口吐白沫而死。

广告

干性溺水并不是二次溺水,干性溺水更像是由于氧气不足而猝死,而二次溺水则是因为肺功能原因而导致的。

但干性溺水可以发展成迟发性溺水。孩子溺水后要及时施救,呼叫120,若昏迷的要注意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有心脏骤停的要采用传统的心肺复苏进行急救;清醒的患者,应注意保暖,等待救援人员。

当孩子被救起后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喘鸣、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甚至昏睡时,就要开始怀疑是否为干性溺水、二次溺水,这时家长们就要及时送医。

  • 发表于 2019-08-02 20:54
  • 阅读 ( 246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杨梦超

4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