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帮子肉食动物又按耐不住出外觅食了,这回的参与者有:在下,“胖胖大人”小楚,“球台怪兽”YT,“千死男人”小马,“唐僧再世”小沈,偶的女儿是发起者兼向导,还有一位街舞台球篮球多面手小孩。出发前,偶专门去网上查了查该店的名字和地址,倒不是因为对女儿智商的怀疑,多半是由于女儿上次去吃已经是N代bf之前的远古时代了,对那里记忆模糊,另外也以防那店搬迁啊什么的。
我们先在Clementi地铁站乱七八糟的碰头,然后很无聊的坐地铁到bugis,从那里转12路车坐去East Coast Rd,到了那条路就该开始留心了,那家店的门牌号是222号。下车之后,看见对面黄底黑字招牌显眼,上书几个大字“东北风味馅饼饺子馆”,绝对没有找不到的可能。走过街去一看,店面还很宽敞,比能人聚的要大上一倍左右,分里外两个厅。老板张学雷亲自压阵,为什么认得出他呢,因为他太显眼了,高大的个子身材依旧保持的很好。我们怀疑他那店里的伙计也都是打篮球出身的,一是因为块头都那样,二是脚底蹬着都是好球鞋,三是走路啊行动的姿势看得出是练过的。
废话不说,我们让“多面手”小孩主持点菜,因为只有他是正宗东北人。不过过了一会儿,纸和笔就被女儿抢去了。我们是奔着肉来的,所以上来就点了个“锅包肉”大份,外加“小鸡炖蘑菇”,“酸菜炖白肉”,“麻辣牛蹄筋”,“肉皮冻”等等等等,素菜有:尖椒炒土豆。主食点了两份白菜猪肉馅水饺和牛肉馅饼,算是探探路。
菜陆续上来了,我们照惯例轮流品味。我没吃过正宗的东北菜,所以无法评论其正宗程度,只能从个人口味来看:
肉皮冻外观不错,但是味道偏淡,需要蘸酱油或辣酱吃,如果能够适当增咸点,再加些香料,象八角啊,桂皮什么的就更好了。
麻辣牛蹄筋比较爽口,咸淡适中,也很有咬头。底下的黄瓜丝儿作为陪衬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小鸡炖蘑菇很香,里面有黑木耳,蘑菇,等等。捞一勺蘑菇吃到嘴里嫩嫩滑滑,再来一块炖扒了的鸡肉,喝一口浓厚的鲜汤,感觉好好也。
酸菜炖白肉嘛,看起来很清淡,白白的一碗汤里漂着几片白白的五花肉。捞一碗汤和酸菜,再捡一片肉。还是觉得肉没有仔细的处理好,味道不够香,酸菜倒很合我口味,因为我爱吃酸的。我一碗碗的喝,最后都快把菜和汤喝完了。
锅包肉在那个小孩的眼中,简直是失败品。按他说,那道菜烧出来应该是干的,咬开来里面才有汁。结果我们见到的是肉被面粉糊过之后炸了,外面浇上了酸甜酱,红红的一盘挺吓人。不过出于对肉的执着,我还是负责把它给吃完了。
第一轮还有一道菜名字忘了,里面炖的是白菜和红烧肉。红烧肉可能是事先另炖好的,再和白菜一起炖就显得比较软了,入口即化,倒也别有一番风味。汤的味道有点接近小鸡炖蘑菇,也挺鲜。
白菜猪肉馅水饺味道倒是不错,皮质好,馅味道也挺鲜,不过盘子小了点,两盘上来几下就没了。
馅饼是炸好的切块端上来,味道也很好,加些辣酱提提味道,吃起来更香。
吃完了以上这些,我们都觉得不过瘾,就观察别桌上的菜以获取灵感。东北小孩想起了两道菜:“烧茄子”和“炒酸菜粉”,就跟老板讲了让给做。我们又点了“酱排骨”和锅贴,因为看起来味道不错的样子。结果四个里有三个算是失败品。
首先是“烧茄子”,想像中(也是小孩讲的)烧出来的茄子应该是比较烂的,再加上酱料什么的。结果我们吃到的是切块去皮的茄子炸过,再下锅炒,放些青椒啊什么的,味道还算香,就是感觉口味本地化了,不正宗。
再来是“酸菜粉”,说不好听点做的太象呕吐物了。白白的酸菜白白的米粉,还是粘乎乎的有很多汁水。按理说炒米粉的话就该是干的,炒到又脆又香那种,可现在这样子真倒人胃口。不过出于对酸的偏爱,我还是基本上把它吃完了。
“酱排骨”也不乍的,感觉就是排骨丢到酱油里煮了捞起来的味道。一是咬起来太干,汁水没有保留下来;二是偏淡,嚼起来没什么口感。最后那么少的几块,都差点没吃完。
最后上来一大盘锅贴,终于没有让人失望,也让几个挑剔的人终于动了筷子。
吃下来总的感觉:该店还是以面食见长,去吃的话也可以专攻这些。炒菜么,也可以理解,象很多别的国内地方餐馆一样,一是原料受限制,二是要照顾本地人的口味,不得不做些改变。
以上所有的食物,加上若干的水啊纸巾啊服务费啊,才一百四十元左右,平均每人二十。这算是相当便宜的了,看来价格也算是优势之一吧。
最后提一句,餐馆的生意不错,我们吃到八点左右的时候,看店里面基本都满了。客人中也有不少本地人,看来张老板算是站稳脚跟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