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作为商科毕业生从业多年后反思自己当年这个选择,可能能给你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在高中毕业考虑读什么样的商学院前是否考虑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从这么多专业类别中会选择商科作为你未来发展的基石。以德国为例,学生在中学教育就开始接触各类别课程,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类别进行试水性学习,所以在大学选择时可以更好地看清是读实用性更强的FH还是科研能力更强的Uni。很遗憾国内的体制还没走到这一步。所以如果让我回到你这时,可能会第一个考虑为什么我想选商科。
如果考虑到这个问题,我的话会思考三点:我的个人能力,未来的发展空间和个人喜好。
能力是需要一段时间研究和思考的,可以咨询导师的意见,家里人的意见和自我剖析的结论。这三点可能都是主观片面的,而结合思考往往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的答案,也许这个答案和自己的预期并不一致,但具有参考意义。例如我对自身的理解发现与技术性或者学术性专业研修,我更偏向社交类的商科。
发展空间,这点上我觉得商科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他能让你未来涉足各行各业,大部分对你没有壁垒,以我知道的经历来看,德国商学院我们毕业基本德企都是认的,无论在哪一行,且国家政策好,签证容易,所以周遭软性条件都让我决定最后考虑来德国读管理学专业。优势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而劣势也很明显:杂学学习范围广,很容易浅尝辄止,没有过硬的教育监管或者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成为“水”的学历背景,所以如果读商科,还是建议去高标准,难的院校会有更好的发展,无论校友水平还是自身被动提高的可能性。这点又进一步促使我选择德国。
第三点往往被忽视,但其实我觉得也非常重要。商科必须是你喜欢的专业方向,这点其实是较难思考的。你无法评估未来20年30年后自己的状态,环境的状态和你在学习过程中吸收的状态等等。但有一点我觉得还是可以参考的,也是我评估自己时考虑的,就是一定一定要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人会以外向内向来界定,我觉得是不准确的。比如我其实就是个内向的人,在工作或者兴趣范围外喜欢一个人独处,但并不妨碍我在业务领域内或者想沟通的圈子社交圈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人探讨。这是商业的基础,是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对商机的判断和拿捏,对消息的分析与取舍成就了商商(BQ)。
话有点多,总的来说,你可以先考虑自身是否适合,是否想读这个专业。考虑好了,我们再说你可以去哪儿读哪个级别商学院的哪个适合你的专业。这部分其实第一层玄学的思考完成了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