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I休闲潜水资格与ISO国际认证之间的关系?

最近刚拿到三张padi的休闲潜水认证,看了下电子卡注意到一个细节。OW是满足ISO24801-2的要求,ENRICHED AIR是满足ISO11107…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成成媚

哇哦,这样的细节竟然都被你发现了,不得不夸你真是个留心生活的好奇宝宝!

拿到一张潜水证的意义在于,证明已经完成了该潜水培训机构的相应课程,只有授权的个人或组织才有资格颁发。不同级别的卡通常也代表着一定水平的理论知识和潜水能力。

再讲段历史吧,这种潜水员认证模式的概念起源于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IO)1952年的一次事故,两名潜水员丧生引起了当时加利福利亚大学校长Robert Gordon Sproul的注意,于是规定潜水员必须培训并通过了SIO的认证程序。随后,最初的水下训练计划和教练培训计划才开始在美国洛杉矶诞生。

但事实上,休闲潜水培训的机构有上百个,(不信请戳:List of diver certification organizations)不同机构有各自的要求,入门级别的标准很难衡量,之后的各种级别更是多如牛毛。为了统一,各方大佬纷纷跳出来讨论并制定了休闲潜水行业的游戏规则,这其中包括了欧洲(EN),国际(ISO),世界水下运动联合会(CMAS)和世界休闲潜水训练委员会(WRSTC)及旗下美国的休闲潜水训练委员会(RSTC)等。

由于大多数潜水培训机构都发家于美国,然后才逐步走向世界,因此在休闲潜水领域里,RSTC和ISO被视为最广泛接受同时也是最权威的组织。

ISO针对休闲潜水的服务标准一共设立了八个不同的等级,其中五个是潜水员等级,两个教练等级以及一个服务供应业者(即潜水中心)等级。同时我还在下表中还列出了PADI,SSI,CMAS,NAUI目前世界四大休闲潜水认证机构中对应的各等级。

没错,你会发现不仅PADI里的AOW不在ISO标准之列,Rescue,MSDT,CD,包括除高氧之外的各项专长课程在ISO中也没有。

原因很简单,ISO制定的这些标准只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PADI中所谓的AOW,救援,各项专长以及衍生而来的各项专长教练都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没有这些花样和升级模式,怎么能让人们一边啐着“Put Another Dollar In”,还一边心甘情愿的掏钱呢?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不赚钱怎么能压倒各家发展成现在市面上最大的机构,从而吸引更多的潜水员投入呢?

相比其他组织,PADI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两点。1. 精心设计的升级机制2. 允许自由教练存在的销售模式

不得不承认,在这些组织升级路径的设计里,PADI是做的最清晰明了的一个。

只需多5次的开放水域潜水的AOW课程衔接ISO里的入门级别,不仅可以增加初级潜水员的经验,还有机会尝试诸如深潜、沉船、夜潜、放流等不同潜水环境的体验,为以后的专长课程埋下伏笔(可换学分)。

完成AOW后基本上都有10潜左右,好,一般20潜可以学救援课程,似乎差得并不远诶,随便刷一刷就能到。完成救援课程除了可以培养安全意识之外,更是往专业人士的道路上输送资源。满40潜就可以参加DM的课程了哦!都是这样一步步入坑的,ㄟ(▔ ,▔)ㄏ

注意观察一下各级别要求或建议的潜数:4,9,20,40-60,100... 几乎都是两倍递增的规律,牢牢掌握了消费者心理,而在其他竞争对手里几乎看不到这样的东西。细想一下,在那个年代,从零到有的设计,不可谓不精妙!

据说PADI这一套升级模式确实是早年出自一个黑人心理学博士之手,吸引潜水员们像玩游戏打怪升级一样一步步往上爬,老外对此似乎并不感冒(我见过好多几百潜的OW和AOW),而这一套正好迎合了中国人向上攀比的心态。比起CMAS单调的一二三星,PADI迅速击败了比自己更早进入中国市场却没有制造出多大影响力的前者。

CMAS,成立时间最早的组织,来自意大利。曾经叱咤潜水界的霸主,电影《碧海青天》里出现过几次组织自由潜赛事的就是它了。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的会员之一,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组织唯一承认的官方潜水组织,也是唯一有资格组织世界性潜水比赛的组织,在协调各个会员国、制定潜水竞赛规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面提到在制定标准时都能有话语权。

问题在于CMAS每天日理万机(不要问我理万机是谁),除了潜水之外还有各种水下运动,组织比赛,制定规则,还要研发装备等等。水肺潜水方面也把休闲和技潜掺杂在一起,导致它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去推动。加上由于缺乏系统的中文潜水教材,而且各个级别所学的内容限定也不够清晰,很快就被后来居上的PADI反超了。

再来贴个SSI的对比一下,反正我第一次面对那么多卡时也是一脸懵逼。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慢慢了解了,但每每解释起来还是挺费劲。

简单来说,SSI并一个没有类似PADI中AOW等级的强制要求,对应的Advanced Adventurer只是一个跟风PADI的存在罢了。尝试包含深潜在内的任意五项专长潜水就可以自动获得,而且SSI仅把它作为选修而非进入下一个等级的必要条件。

另外,在SSI里其实也有一个和PADI同名的AOW,不过这个含金量可高多了,需要完成四项专长课程并有至少24次潜水记录,就可以自动获得。自动获得的意思是无需另行交费申请,只要在SSI的App上有满足以上要求的记录,就会自动生成电子卡发送到App端上。所以,SSI其实是比较依赖于App的形式,免去了邮寄卡片的麻烦。

对应PADI Rescue Diver的Diver Stress & Rescue在SSI的系统中只是作为一项可选的专长课程,在完成入门级别的OW后就有资格参加这个以及其他各项专长。不难看出SSI的策略显然更注重鼓励人们参与专长课程的学习,但少了升级机制驱动力,以娱乐为主的模式很难深入推广,并发展出专业人士。

根据所谓的ISO标准,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的CMAS和SSI最后难逃“平庸”二字,而不按套路出牌的PADI却一边把钱赚到荷包里,一边把品牌和市场做到了全球最大。就如同这世道啊,忠厚老实的人大都混不出头,混得风生水起的总是那些有心眼会耍手腕的人,忿忿不平又无可奈何。

或许这就是一切以最终利益为重的商业模式,成王败寇。初学潜水的大都只会认准PADI的名号,谁又曾想了解背后第二三四的SSI,CMAS,NAUI以及其他无名之辈呢?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0 关注
  • 0 收藏,452 浏览
  • 雷盛琦 提出于 2017-09-27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