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合早报 http://www.zaobao.com/xhd/pages/xhd090906.shtml
在本地公司工作的中国员工大多勤恳苦干,但不要只是在自己的圈子里讲普通话、谈论哪里的麻辣火锅或东北水饺好吃,他们也应该融入本地文化,多跟本地人接触锻炼英语的表达能力。
此外,在新加坡工作也有一些法律陷阱,比如,不要利用公司的资源做“外卖”,签署雇佣合同之前要看清楚,生气时不要乱发电邮或乱讲别人坏话。
昨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的一场讲座上,三位主讲者以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个人体会,向300名在本地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和研究生传授经验。
讲座是由本报每星期一刊登的《新汇点》专版和本地中国留学生团体华新社团联合主办。
三位主讲者分别是软件公司Managed Objects亚太总经理蔡卓麟、律师钟庭辉和国大金融学助理教授张伟娜博士,他们根据各自领域的课题,分别就新加坡工作文化、法律问题和学术氛围发表演讲。
蔡卓麟(左起)、钟庭辉律师和张伟娜博士为台下学生解答问题,左二为华新社团主席霍成晨。 (陈福洲摄)
蔡卓麟在多家跨国软件公司任高职,见过很多不同国家的员工,他发现,这些外国员工一般上都很刻苦耐劳、为了出人头地都愿意苦干,但在语言掌握方面还是比较弱。
“他们的听和写没问题,但讲就差一点,应该多争取机会讲标准英语,而不是一味学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跨国机构的外国员工多,人家是听不懂新加坡式英语的。”
他也劝告中国学生在加入职场后,不要只是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排斥跟别人接触。
“不要天天谈论去哪里吃麻辣火锅或者东北水饺,也不要只关心(中国)国内问题,也要关心本地的大事。”
他也谈到,跨国企业在人事方面很敏感,比如称赞女同事很漂亮、很性感,可能会被投诉性骚扰,新加坡的职场文化还是比较接近西方的。
蔡卓麟和张伟娜都不约而同以李显龙总理最近的国庆群众大会为例子,说明多关心本地时事的重要性。
蔡卓麟说,李总理谈到种族课题,让他想起曾见过有人只跟同一信仰的同事吃午餐,他说,自己不允许员工利用公司的地方办宗教聚会。
张伟娜则说,从总理的演讲中,就能看出他对新加坡未来的策略性勾勒,比如他对污水处理的重视,虽然在座的只是学生,也一样能从中看到机会和方向。
蔡卓麟也总结出几条职场新手应该注意的事项:到新公司要先谨慎观察、不耻下问;除了关心本部门情况,也要对公司目标和挑战有所了解;要谦虚,“英雄不提当年勇”;不要只是对上司友善,对同事也要一样;用手机要小心,开会或见客户时,即使手机开到震动还是有光亮,这会让上司觉得你不是完全投入。
“如果是紧急的事,通常并不重要,重要的事通常并不紧急。”
原籍香港、从小移民新加坡的钟庭辉律师也指出不少新移民求职时的误区,比如以为雇佣合同一定要当场签,结果看不懂也乱签、比如用公司的电脑下载私人资料、利用公司资源做兼职。
他说,华语的表达方式比较七情上面,如果在写电邮时也把情绪带进去,甚至还发给其他人就不好了,“所以绝对不要在生气时发电邮”。
由于昨天的出席者大部分是在籍大学生,因此他们对张伟娜的经历特别感兴趣。
张伟娜1995年获教育部奖学金来国大念金融,以一等荣誉毕业后到投资银行工作,又获国大奖学金到美国攻读金融博士,目前在国大任教。
她以自己在新加坡留学多年的经验说,虽然读书很重要,但参与社会活动也很重要。
她说,自己念大学时,尽量把上课时间安排在早上,下午在宿舍里搞课外活动,也故意去挑需要多讲话、多做报告的课来上,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她也利用假期去打工,学习本地文化。
她认为,新加坡的学术氛围,从硬件到师资都相当适合做研究,课程丰富,机遇也多,只要有心就能找到不错的发展机会。
9月14日《新汇点》将摘录部分答问
在昨天的讲座上,学生们积极发言,提出的问题主要围绕着新加坡和中国的就业前景、哪种行业吃香、中国留学生在本地工作的优势和发展空间等等,主讲者也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报将在9月14日的《新汇点》摘录部分答问。
《新汇点》主编周兆呈表示,对现场学生参与讲座的反应感到鼓舞。从收集到的回馈来看,中国留学生非常关心在定居本地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课题,包括深造、就业、法律等等。这也正是《新汇点》所要扮演的角色之一,即为新移民读者提供更多实用的信息。未来《新汇点》将陆续举办类似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新加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