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是一个很新的行业,但现在不得不说这个行业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大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而今叱咤风云的也不是传统的手机行业巨头,而是Apple和Google,微软目前还不能够挑战这两者。号称MSN的三家(Motorola, SonyEricsson, Nokia)都在亏损的边缘徘徊,他们在3G时代纷纷落伍了;其中的M和S已经分别被Google与Sony收购,坊间也有Microsoft收购Nokia的传闻。软硬件之间的整合还在继续着。
很多人都还记得摩托罗拉大哥大的样子,那似乎是香港电影中黑老大的专用装备。我曾经在中电赛龙供职过,当时的一位CEO李晓波曾经如是在员工大会上说:“人类社会有很多古老的行业,比如食品、服装等等,而在座的各位很幸运,大家都亲眼看到了一个新兴行业-手机行业的诞生与发展……”他说的确实是实话。
中电赛龙1999年成立,是中国的第一家手机设计公司。注册地是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所以是一家假外企。一开始中国电子CEC也有股份,后来也撤出了。2002年该公司收购了飞利浦法国手机研发中心,当时飞利浦在香港还保留了几百人的运营中心。从2002年到2004年是该公司的黄金时期,员工待遇也很优厚。曾经给飞利浦设计一款手机的设计费是几百万美金(而现在在国内通常也就是三、四十万人民币的样子)。随后其他的设计公司也纷纷出现,伴之而起的是国产手机的红火,比如海尔手机、CECT手机等等。在国内手机设计公司兴起之前,国产手机企业纷纷向韩国手机设计公司购买设计方案,甚至直接买来韩国手机成品再贴上自己的LOGO。国内手机设计公司出现之后,凭着相对低廉的设计费用,很快抢走了韩国设计公司的生意;而韩国手机设计公司的数量也从鼎盛时期的100多家萎缩成了20多家。然而这种风潮到了2005年就已成颓势,国产手机在外资品牌以及山寨黑手机的两面夹击之下苟延残喘,也殃及了与之共生的手机设计公司。曾经的最大一家手机设计公司是北京的德信无线,在公司楼顶上有“Let’s try our best!让我们努力吧!”的标语,也曾经建起了自己的办公大楼;而今也精减到了一、两百人,办公楼租给了ABB,自己搬到了亦庄东区。而中电赛龙也随着飞利浦于2006至2007年间退出手机行业(将手机业务卖给了中国电子旗下的深圳桑菲公司)迅速衰落。不得不说飞利浦以及西门子这样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巨头,他们在手机行业大赚特赚的时候也抢进门来捞钱,而在其他公司还脑子里一片浆糊的时候就看出这个行业不好玩,很快就要烧钱了;于是迅速甩掉包袱,将其下的手机部门给钱就卖(当然员工也同时一并卖掉,省掉了将来裁员的大笔遣散费用,其实是很划算的盘算),专注于更有前景、进入门槛更高的行业;现在飞利浦、西门子以及GE是核磁共振的三个巨头,其他公司想挤进来是很困难的。中电赛龙于2007年中关了门,拖欠员工工资数月,欠了物业费几百万,拖欠供应商货款几千万,大老板已经提前撤资跑到国外度假了;其时公司的固定资产已是空壳(对一家设计公司而言,真正的资产是已有的和在做的项目以及客户关系),储存有关键项目数据的硬盘已被提前摘走。被欠薪的员工有的抱着液晶显示器要带回家,结果与前来堵门的供应商们发生了冲突。我亲眼见在公司关门之前刚上任的人事总监两眼布满红血丝、手捧方便面盒被多位大着肚子的孕妇堵在办公室里,他可怜兮兮地说:你们看我已经几天没有睡好觉了,而且这也是我今天吃的第一顿饭…其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当然最可怜的是那些已经与公司签订了合同的应届毕业生们,他们在即将毕业之时被告知:公司要关门了,录用合同取消。
当然有人愁就有人欢喜。山寨手机的兴盛是因为台湾联发科MTK提供了一站式手机应用解决方案,极大地降低了手机研发的门槛,进而降低了手机研发费用以及整机的成本。国产手机厂商也纷纷采用MTK方案。在上海有两家手机设计公司龙旗和SIMCOM也借MTK方案起家,现在都做得有声有色,并且涉足制造代工。他们利用现成的手机板子,再根据客户所喜好的外观可以很快地出货;一个同样的手机板子可以推出几十款不同样式的手机。龙旗现在已经在给摩托罗拉提供MTK设计方案并由富士康代工生产。而SIMCOM也在北京成立了一个智能手机研发部门,也在给一些日本客户比如TOSHIBA供货。另外一方面,手机的代工大厂比如富士康、美国捷普、贝尔罗斯以及比亚迪也不甘心仅仅做一个从事制造、组装、出货的代工厂只赚血汗钱,也希望能够涉足ODM;但实际成效却不好。富士康北京于2007年分别从诺基亚北京和诺基亚圣地亚哥挖了两个人组建一个手机ODM研发团队,但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德信无线曾经经由爱科泰为诺基亚设计一款TD-SCDMA手机,最后项目死掉;于是就将这个团队几十号人卖给了比亚迪,比亚迪从诺基亚美国挖来一个人来做这家新公司的总经理;但在今年上半年我在新京报上读到该公司的一些员工集体起诉讨要薪水的消息,该公司的很多员工也跳槽到了索尼爱立信。工厂文化看来是与提倡创新以及自主性的研发机制不相容的。
媒体关注的多是行业的前沿,然而行业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是低成本智能手机,毕竟舍得花几千块买高端智能手机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的心理价位是千元以下,当然他们也希望使用智能手机(人不论贫富及学识多寡,其基本的思想与情感都是很类似的)。高端智能手机多采用TI以及高通的芯片,但是高通已经在向低成本3G芯片进军。高通已经在北京、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并且在上海组建了一个手机设计团队提供整机的reference design,这意味着只要客户购买高通的芯片,高通将免费赠送整机的设计方案,以降低客户的成本,加快客户的产品上市时间。另据报道诺基亚将采用意法半导体的低成本3G芯片用于自己的低端Windows Phone。至于在2G时代大展拳脚的MTK以及展讯能否在3G芯片上有所作为,推出更为低廉的3G芯片,不得而知。
再回头谈论一线的外资手机品牌公司。前面提到了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整合,其实现在的手机产品的核心已经是软件,或者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软件应用以及服务了。这其实与PC行业是蛮类似的。现在已经形成了几大联盟:苹果、Google+Motorola、Microsoft+Nokia。苹果已经是孤独求败,以一己之力打造出了一个包括终端产品(Ipod, Iphone, Ipad, 据说还有Icloud)+网上商店+与运营商利润分成机制的、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在产品的背后是苹果自家的封闭操作系统以及自家的手机芯片(苹果也设计芯片),苹果也号召了众多软件应用开发者汇集在它的周围。现在的苹果其实并不主要凭借卖硬件产品赚钱了。利用网上商店苹果进而与众多音乐人也结成了利益同盟,而我们还记得没有乔布斯就不会有《玩具总动员》。而其他竞争对手们虽然多如过江之鲫,纷纷采用Android,但也还是在靠卖硬件产品赚钱。苹果已经成了一个帝国,而乔布斯也成了新时代的传奇。而在十年前的硅谷,苹果公司的雇员都羞于在朋友面前承认自己是苹果的员工。
这是一个激烈竞争、激烈动荡的行业,也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行业,无法统计全球有多少人依靠这个行业而生。摩托罗拉、诺基亚在行业里的地位都曾经象神一样,现在是苹果。但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中的感叹:“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人能够永远欢笑。《圣经》中的大卫王也在哀悼他的朋友时唱到:“大英雄竟也仆倒……”
惟一不会改变的,是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