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就算匿名还是很容易被认出来,毕竟这个圈子太小了…但是真的很想回答这个问题啊,干脆不匿了(⊙_⊙)
中学学了两年华文文学,初院选了H2华文与文学(CLL)、H3华文与文学,后来又教了一年的CLL补习,我遇过很多喜欢华文和文学的本地学生,可是当我满怀期待地问他们有没有选读H2华文与文学的时候,基本上都回答没有。原因不外乎就是steep bell curve、太多中国人选修本地学生不占优势、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etc.
作为华文与文学全班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本地学生,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家人和朋友都觉得我疯了,因为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超过80%都是以下这几种情况:
第一类的学生大幅度提高了华文与文学的门槛,真正因为兴趣选这门课的学生实在太少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想考虑选择华文与文学,我实在不建议不愿意或没办法死记硬背,以及写字速递太慢的学生拿这门课,尤其是重考(之前没有上过文学课)的学生,少了平时课堂&模拟考试的练习,很难保证在真正的考场上可以完整的把卷子写完。而一旦写不完(尤其是文学卷),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一大截。就算写完了,答案的长度也得留意。当然写得过长只会惹怒评卷老师,但也不能写得太短。A level的文科(包括General Paper)考试都不能写得太短,所有的卷子绑在一起后,拿在手上掂一掂还是要有一定的分量,留个好印象嘛。
我认为需要死记硬背并不是这门课的缺点,因为背书几乎是任何一个A level 科目的基本功。背文学赏析的内容有许多好处,没有文学底子的学生,唯有拼命地背才能确保自己写出来的分析有一定的内涵,而且绝对能得到老师的认同。如果不愿意背从而导致答案和赏析里的原句相差太远,就算整体内容其实是差不多一样的,评卷老师也未必有时间和心思慢慢的推敲你的答案,仔细审视,最后得出答案跟赏析的内容一致的结论。与其冒险,不如认认真真的把赏析背了,评卷老师一眼就看到熟悉的关键词,本能反应马上就打钩了。只要答案切题,打底有个B。这时,你在这个基础上,紧扣题目,加上几句自己的领悟和分析,把分数拉到A的希望是很大的。
单凭死记硬背,靠记忆面包把两本赏析生剥活吞,可以拿A吗?或许早年间可以,但在前两年课程改革后,难度系数就高了,除非你非常走运,因为总有几题需要临场思考组织答案,单靠背下来的内容是不足以答题的。
例如2016年A level 的题目:
除非运气爆棚,自己或老师曾经想到这个题目,先写了一遍再把答案背下来,否则在考场上还是得整理一下思绪才能作答。但再重申一遍,背背背还是很重要的,否则根本没有思绪可以整理。
关于中学的华文文学,因为我读的是IP(直通车)学校,没有O level,所以不清楚O level文学是怎么样的,但我们学校基本上就是教少数的A level篇章和一些额外的。所以,比方说鲁迅的《药》,我读了四年。。。最后考试的时候真的觉得哪怕题目再简单我也坚决不会答的,都快写吐了。
初院A level的H2华文与文学,中国学生应不应该读?有兴趣,愿意背,写字速度合理,就读吧。
本地学生应不应该读?有兴趣,愿意背,写字速度合理,就读吧。
A level选科,还是应该优先考虑兴趣,毕竟其它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毕竟考试的成绩,最终有一部分还是取决于运气,考试题目难不难、当天的身体状态好不好、改卷老师善不善良等等,根本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就算再有把握也有可能遭遇滑铁卢。所以,还是不要过分忧虑成绩了,享受当下吧。有些文学老师内心还装着诗和远方,时不时就让你带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到班上分享,不然就是假期让你在家写首诗〒_〒。当然还有应试型的老师,天天传授考试技巧,抓题也是神准。
整体来说华文与文学还是非常美好的一段回忆,会遇见志同道合的人啊,收获珍贵的友情。
最后看到成绩单上,CLL旁边的那个A时,一句烂大街的话呼之欲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希望这篇回答对学弟学妹们可以起到小小的帮助,另外忍不住打个广告,有兴趣购买我整理的CLL文学资料以及高分范文的同学们,欢迎私信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