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自称是“最后一个维多利亚人”,是什么意思?

哈瑞·李(也就是李光耀的本名)生于1923年,接受的教育是要成为一个英国人,至少要成为一个殖民地的、“亚洲”版的英国人。他的祖父本人就是个循规蹈距的绅士,不管天气多热,从不解开硬领和领带,而且坚信英国人从来不会错。他尤其钦佩英国人的“秩序、实力和效率”。小哈瑞当时非常崇拜他。在学校,哈瑞学的全部都是英国文学,英国历史,英国地理。在一次政治演讲中,他说:“我给送到了一所英语学校,这样就有可能上一所英国大学,以便我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等同于任何一个英国人,也就是说,完美的化身。”他是以一种遗憾的语气说这些话的,目的是取悦那些说汉语的听众。但在某种意义上,英国人始终是李光耀心目中完美的化身——这当然不是指今天的英国人,那些颓废的、后帝国时代的软脚骨,而是说那种老派的英国人,在赤道附近的酷热里坚持西装革履,硬着头皮承担所有白人虚荣心的负担。“秩序,实力,效率”,从来就不是让亚洲人特别引以自豪的重点,倒是在英属殖民地的印度上流社会更为典型;同属这个来源的还有一个说法:殖民地人民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具备参与民主制度的素质(ready for democracy)”。这才是李光耀的新加坡追随的模式。新加坡文献馆: 成者王侯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裘琳桂

哈瑞·李(也就是李光耀的本名)生于1923年,接受的教育是要成为一个英国人,至少要成为一个殖民地的、“亚洲”版的英国人。他的祖父本人就是个循规蹈距的绅士,不管天气多热,从不解开硬领和领带,而且坚信英国人从来不会错。他尤其钦佩英国人的“秩序、实力和效率”。小哈瑞当时非常崇拜他。在学校,哈瑞学的全部都是英国文学,英国历史,英国地理。在一次政治演讲中,他说:“我给送到了一所英语学校,这样就有可能上一所英国大学,以便我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等同于任何一个英国人,也就是说,完美的化身。”

他是以一种遗憾的语气说这些话的,目的是取悦那些说汉语的听众。但在某种意义上,英国人始终是李光耀心目中完美的化身——这当然不是指今天的英国人,那些颓废的、后帝国时代的软脚骨,而是说那种老派的英国人,在赤道附近的酷热里坚持西装革履,硬着头皮承担所有白人虚荣心的负担。“秩序,实力,效率”,从来就不是让亚洲人特别引以自豪的重点,倒是在英属殖民地的印度上流社会更为典型;同属这个来源的还有一个说法:殖民地人民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具备参与民主制度的素质(ready for democracy)”。这才是李光耀的新加坡追随的模式。

新加坡文献馆: 成者王侯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0 关注
  • 0 收藏,540 浏览
  • 卓环 提出于 2017-09-24 10:47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