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住过七年,随想随打。。。首先我同意现在排名第一的@谢熊猫君的答案,新加坡的市政管理文化输出十分强大。除了@谢熊猫君提到的几点,还有拥车证制度(被上海改造成车牌拍卖制度)、CBD车辆收费制度(被伦敦学)、祖屋制度(日本学)等等。全能的新加坡政府在大众文艺方面不是没有雄心的。千禧年的时候,新加坡政府拿出五亿新元(约合25亿人民币),要在五年之内打造成亚洲媒体中心。老百姓看的见的就是唯一的电视台(政府的)可以办报纸了,唯一的报业集团(政府)可以办电视台了。。。下面呢?就太监了。
新加坡1965年建国,是“被包围在马来人海洋里的一个小红点”,处境颇类似以色列(所以一建国就请以色列人来训练军队并模仿以色列的兵役制度),人口中有20%+的马来人和10%的印度人。所以它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民的身份认同,使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都认同自己是新加坡人而非外侨,愿意保卫这个国家。(关于身份认同,7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访问新加坡对阵新加坡队时,华人观众还大多为中国队加油、不为新加坡队加油) 制造国家认同感首先就要改变语言。马来语被尊为国语(新加坡国歌是用马来语唱的),讨好周边马来西亚、印尼的主要民族。英语是行政语言,它本来也是新加坡上层人物使用的语言(李光耀年轻时根本不会说华语,临40岁才学,现在说得已经很不错了)。
当时新加坡的华人主要来自五个地方,分别操广府、客家、潮汕、闽南、海南方言。他们彼此之间互相都听不太懂,也不大往来。我90年代末到新加坡时,惊讶面容畸形的人为什么这么多。这一方面是新加坡照顾残疾人,残疾人大多出来工作从而暴露在公众前,另一方面我想也是长期小范围通婚造成的。
为了整合来自五种不同源流的华人,从7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强推“华语”(Mandarin,也就是普通话)、简体字,可以说当时政府就没有学香港台湾。原来华人的五种语言就成了“方言”。电台、电视台、电影院禁止播放方言节目。电台里受欢迎的闽南话评书,停了。粤语歌?没处听。有人说新加坡离香港近可以从香港进口文化啊,呵呵喷气机时代四个小时的航程你觉得近?新加坡华人第一大民系是福建人占40%,所以要说跟台湾比较亲切还靠谱一些(第二大民系潮州人占20%、第三广府人15% 来源: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新加坡華人)当然老百姓私下里讲方言、听方言歌、看粤语片没有问题。但公开场合,包括大街上、商店里,我是没听过看过。
语言对流行音乐的影响有多大呢?香港80年代的音乐黄金时代,就是从许冠杰唱粤语歌开始的(在那之前的流行歌都是国语或英语的),是人民用本土语言表达本土心声。而彼时的新加坡,华人却不得不去学习一种自己不熟悉的表达方式(而且社会对英语的需求远超华语)。
(插个笑话,上星期一对朋友从新加坡来上海。先生是中国人,太太是新加坡人。先生说经常初见新加坡人,新加坡人问“你贵姓?”先生回“免贵,姓黄”,“啊,黄免贵先生你好”。他的新加坡太太无奈地说“我们的华语水平就是这样的”)
楼上的答案有的提到《雾锁南洋》等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想想看那些编剧都是在什么年代受的教育?扯远点到香港,金庸、倪匡、黄霑都是在什么年代在哪儿受的教育?
如今,一个典型的新加坡华人,除了能流利说英语,华语大概就是上面插播的水平,还能讲一些马来语、粤语、闽南话、潮州话等等。有个说法,语言会的太多人的族群,很难产生大的作家艺术家,比如瑞士。因为哪种语言都不太专精。
新加坡也有好的本土艺术,如《蔡厝港》,用Singlish表演的屌丝生活剧,很受各族人民欢迎。但Singlish离开新马就没人听得懂了,传之不远。
所以,光砸钱是打造不出大众艺术中心的。新加坡要想输出流行艺术,得等到人民能用别人能接受的语言(英语、华语)熟练表达自己的时候。
以上谈的是语言导致新加坡大众艺术不彰的原因。其他还有资本的原因(邵氏、国泰两大电影公司都起于南洋却在香港结果)、政府管制的原因(新加坡不是没有艺术家,而是他们不愿意住在新加坡)。以后有心情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