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两国华语现状如何,随着中国大陆的强大会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新加坡和大马的华语发展都经历过不愉快的事情,体会到新加坡第二代华人对华语还是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但隨著中国日益成长,情况会不会有变化?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8 个回答

苏宝

为什么我们需要缴付学费呢??????

附上一段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史(维基百科):

“在1960年2月18日,马来西亚教育部长拉曼达立宣布成立教育政策检讨委员会,以检讨《1956年拉萨报告书》。委员会的9位成员包括了陈修信的3位亲信:梁宇皋、王保尼和许金龙。8月4日,《1960年教育检讨报告书》(简称《拉曼达立报告书》)正式公布,并在8月13日获联合邦立法议会通过

1961年起,马来西亚政府不再举办以华文为媒介的中学公共考试(初中三年级考试、华文中学升学考试和华文中学离校文凭考试),只以官方语文——马来文或英文作为考试媒介;在中学方面,规定只有“全津贴中学”,即国民中学(马来文中学),和不受津贴的“独立中学”两种,并由1962年1月1日起,停止对不合格(不接受改制)的局部资助学校的津贴,而独立中学可以继续存在,但须受到政府教育条例之限制。这意味着,华文中学面对两个选择:接受政府的津贴和条件进行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或是不接受政府分文津贴,成为独立中学。”

--------------------------------------------------------------------------------------------------------------------------------------------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汤心

谢邀,本人在新加坡读书,大致有一些了解,先说新加坡:新加坡本身其实有比较完备的华文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过去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简单来说分为以英文为主导的英校和以华语为主导的华校。新加坡的南洋大学也曾是海外唯一的一所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的大学。但是随着70,80年代融入西方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华校的毕业生普遍遇到找不到工作,竞争力不如英校的学生的问题。新加坡政府也是到了很晚才承认南洋大学的学历。这样就使得从80年代开始,很多家长不愿把孩子送到华校,华文开始凋敝。同时政府不支持方言的政策,也渐渐使得原有的华人社群(福建,潮州等等类似的宗乡组织)失去认同,慢慢解体,加速了华文的衰退。到最后政府取消了华校,只保留了几所所谓双文化学校来保留和吸引对华文感兴趣学生,让他们能够在华文上继续深造。南洋大学也因为生源不足和政治上的一些原因并入了新加坡大学,成了现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其实是名存实亡了。

关于华语的现状就是,华语在新加坡基本上可以说是死掉的语言。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曾今有一句话:“判断一个语言在地区是否还有活力,就看它有没有不停的创造新词”。 就我目前看来,年轻一代缺少华文的土壤。从教育来说,虽说新加坡推行的是双语教育,华语的地位是比英语底或者是逐渐下降的。最开始取消华校推行双语政策的时候,华文成绩对于大学录取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除了时间推移,要求越来越低。现在虽然还是推行双语,但是上大学的要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本地人只要求及格或者连及格都不行的话可以拿Chinese B(水平大致于国内小学一年级相当),过了也能上大学。目前华语的重要性主要还是集中在新加坡小学毕业会考(PSLE)上,但是随着整体华文水平的下降,但是几年前政府也在检讨说降低母语(对于华人来说也就是华语)在PSLE中的比例,引起了华社的极大反弹,这才作罢。总的来说就是,年轻人大部分说英文,中年人说华文,老年人说方言,因此也出现了一家三代各说各话的神奇现象。

中国的崛起必定使得华语的重要性有提高,但是新加坡目前死板的华文教育使得很多新加坡人厌恶华语,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就和国内考46级一样)。因此华语更被当成一种工具,而失去了原有的母语的意义。当然这也说的太绝对,新加坡也不乏有很多年轻人以华语为真正母语,但至少就我目前看来趋势是这样的。

再来说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政治与新加坡不同。马来西亚华人是作为异族存在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的,马来西亚宪法规定马来人为土著,各项政策都遵循马来人优先的原则,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在全国推行以马来文为主的教育。因此华文教育对于马来华人来说不光关系到教育,更是民族的独立与生存的需要。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殷成

谢邀。

在下才疏学浅,从我个人视角来解答一番吧

1. 现状:新加坡本地小孩的学校教育要求必须要拿一门额外的语言课,通常华人话语马来人马来语,也有些人选西班牙语之类的但是少数。我没有在这里长大,此处未必准确请大家纠错。但是到了大学里面,普遍话语水准还是可以的。不过此处的“可以”是指作为一门外语而言,要比大陆学生的英文水准好很多。但是用华语授课或者学习的话,本地学生会哭死。至于外面工作的话,华语还是很dominant的。连印度人越南人都会讲华语,当然不是全部啦。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华人小孩是可以上华校的。现状不是很清楚,但马来西亚来的学生的华文程度好过新加坡人。(曾经有个马来西亚女孩子和我辩论论语的解读,虽然哥也不是江湖上的无名之辈,但是那次真的惊呆了)至于华语调情之类的,马来西亚女孩子水平很不错的。

不过在下的学校里学生普遍小初高的成绩都很好,所以不具有普遍性

2. 针对中国经济腾飞的情境:我不认识太多富二代,但认识很多有梦想的青中年创一代。这些人普遍对中国有复杂感情,即瞧不起没素质的中国人,又崇拜中国的大企业家。即瞧不起中国的山寨精神,又眼馋中国的巨大蛋糕。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有识之士”都严肃的意识到了亚洲未来的重心还是在中国。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见过哪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能把中文说得像个北方人一样溜。毕竟文化上,坡人是以英文为母语的,也更倾向于美国。

3. 未来:未来对于华语教学的需求是必然要增长的。新加坡五百万人口里,有一百万是大陆的新移民。这些人在潜移默化的将普通话塞满城市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商机还是生存,熟练掌握华语在新加坡预计会变成以后职场所重视的技能。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汤义凡

谢邀。回答基于本人的经验与观察。

现状:

新马华人社会其实有很大不同,不能简单地等而视之。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保留了传统的中华文化,结合当地的马来文化,发展出所谓的娘惹文化。马来华人视华语为母语,华人在马来西亚虽属二等公民,但由于华小和独中的存在,马来华人的华语水平普遍好于新加坡人。马来华人有自己的社团,政党,甚至自己的文学形式,马华文学颇有独树一帜的风格。

相对而言,新加坡人如果可以用华语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会被视为具有很好的华语水平。新加坡人学习华语,更多地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非文化的传承。政府在鼓励年轻人学华语时,也是以中国崛起而凸显华语的实用性。“新加坡人”是所有新加坡国民的身份认同,而“华人”只是其中一个民族属性。在年轻一代缺少对华人社会认同的情况下,想要他们将华语真正视为母语,基本已无可能。

未来:

无论是马来西亚还是新加坡,华语的未来都不容乐观。

马来华人一直以来都是二等公民,在马来政府马来人优先的政策下,华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在教育和就业方面有诸多限制。独中学历不被政府承认,就限制独中无法发展壮大。以前的独中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台湾的大学继续深造。随着中国的发展,去中国的大学深造就成为独中毕业生的另一个选择。但是,这就容易造成华社精英外流,华社萎缩就不可避免。而马来政府教育政策的目标是,最终统一马来语教学,华语被逐渐淘汰,看了是无法逆转的趋势。

新加坡由于岛国的天然属性,这几年的政府政策逐渐被民粹裹挟,执政党PAP已经没有能力掌控年轻人。新加坡的年轻人视新加坡式英语为母语,如同香港和台湾的年轻人,他们也厌恶外来移民,尤其是中国大陆移民,更别说学习华语了。地铁加入中文报站会引起反弹,MediaCorp 50周年晚会用中文倒数,也会引起反弹。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仿佛是两个社会的报纸。这些,都注定了,不论中国是否强大,华语只能是一门外语。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梅馥

不请自来,本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读学生。

对于中文在新加坡的发展和现状,其他回答已经阐述非常清晰,很赞同 @吴偲 有理有据的答案。本人想谈谈中文在新加坡的未来发展。观点:华语在新加坡会持续发展,但华语教育和汉语文化影响力不会有较大提升。

1. 与 @JasonHu 观点相似,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留学生,以及每年数目巨大(124万/2013年,总数第二,次于印度尼西亚)消费能力强劲(15.2亿美元/2013年,总量第一)的游客,使得中文在新加坡的饮食,酒店,赌场,销售,交通等第三产业中占据着不容挑战的地位。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则需要掌握中文的听、说能力。近年随着政府政策改变(限制外国人买政府公共组屋HDB,减少大陆学生奖学金配额),新移民和留学生的数目增长开始放缓,但是总量的巨大和游客人数的持续增长仍然能保证中文的发展。

2. 在新加坡的支柱产业,如:电子、化工、金融服务,建筑业,炼油,橡胶,造船,海港转口,其从业者占据了所有新加坡所有劳动者的74%(来自wiki),而上述产业均是以欧美标准建立,与欧美公司直接合作,或者是面向国际贸易,英文已经奠定了在此领域内的绝对地位,成为工作语言。因此,对于大部分新加坡劳动者,必须掌握英文,而能否使用中文并不是一项关乎未来工作的考虑。考虑到中国经济与新加坡经济的未来发展,并未见到以制造+出口为特征的中国企业对新加坡贸易的巨大需求(小市场,金融港地位不断受到香港和上海挑战),也未看到新加坡针对中国大陆经贸而调整自己的产业的强烈需求。所以,在相关领域,中文还不具备挑战英文地位的能力。政府也不会大力改革现有的英文教育体制。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我们预期新加坡和中国的经贸产生很积极的变化,面对此类贸易中的中文交流,新加坡公司有大量的能流利说中文/英文的中国人才供选择,因而不会期待本地人去学习中文满足需求。

3. 文化上,正如 @ 華生 所言,几十年的朝向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和国家主导的英文教育与英文环境让新加坡的年轻人身上看不到中文发展的曙光。有意思的是,近年新加坡年轻人掀起了一阵学习韩语的热潮。这和韩国流行文化在新加坡的大热是分不开的。相比起来,汉语文化如华语音乐,电影,书籍在新加坡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我们可以设想,汉语文化能否也发展出一套外向型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而对汉语在国外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巨大的改变呢?我本人持悲观态度。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利明

本人在新加坡和大马时间不长,但在印尼工作的时间不短,也给题主一点参考意见。

印尼华人50岁的以下,会中文的真心不多;能达到流利程度的(参照王力宏的中文水平)更是凤毛麟角。

实话实说,中国现阶段对于印尼乃至东南亚的经济真的很重要,但这种影响并没有太多的映射到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上。印尼人对于学习中文的需求还是排在英文之后的,我觉得有3个原因:

一是其母语也是字母文字,从语法到书写、记忆的方法,都和英语更接近,而中文这样的方块文字真的是太难了。

二是大环境的影响和激励不够,其国内的中文使用率非常有限(参照韩语在中国),学好了中文只能在中资公司找工作或和中国做生意,但学好英文用途更广泛;同时学校里还是从小以英语为外语课。

三是印尼的有钱人大多到新加坡、新西兰、澳洲等地上大学,基本都是英语的学习环境(PS:印尼的贫富差距相当大,但凡家里买得起车的就会雇佣人、也会送孩子出国上学;同时新新奥离印尼又很近且签证非常便利)

总结一下:可以说,中国人不会印尼语或者英语的话,在印尼几乎是寸步难行。对当地人而言,会中文当然好,并不很积极地有学中文的欲望。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陶斌锦

给点肤浅片面的答案。

以前我在新加坡一所邻里jc,里面二十几个同学大多都是来自中等或低等家庭收入的孩子,当时我的班上大多数都是来自Chinese speaking background的,我们班创造了全校gp(一门英文阅读写作课)pass率最低的记录,学生们的英文写作能力普遍很差(词汇语法都不是很好)。照我看来,我班上的同学代表了新加坡年轻人里面高华文水平(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群人,尽管他们的华文成绩也不是很好。

但就沟通而言,我是觉得他们的华文水平是相当好的,所以我觉得新加坡双语教学还蛮成功的,典型的一半一半,两个都不怎么样,但都可以凑合用用。

当然,当时我们班的确情况特殊,新加坡年轻人平均华文水平肯定是低过我们班的。开头我提到了中等和低等收入家庭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你去到最好的学校(所谓的elitism,meritocracy盛行的地方)然后你就会发现情况又是不一样了,及时是来自Chinese speaking background家庭的孩子,在学校使用华文的频率也是很低的。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钱娟

在新加坡工作。和周围的新加坡同事和邻居基本都是用华语交流,但是基本上只是会说,读写基本不行。感觉在新加坡日常生活会华语基本上就够了,但是工作的话,不会英文应该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华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应该会继续提高,因为新加坡现在有很多大陆移民,到处都能遇到大陆来的。至于马来,认识的马来华人的华文水平普遍比新加坡华人高,口音更正,更接近传统华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