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社论:投资者须警惕虚幻的安全感(Z)


日本央行紧随美国联储局,宣布将通胀率目标从1%提高至2%,并从明年1月开始,实施无限量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应对通缩的困境。这个由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主导的“安倍经济学”,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及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是否能带领日本走出失落的二十年,市场仍存有很大的问号。然而,美国联储局及多个国家的央行先后推出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压低了利率及借贷成本,使资金充斥市场,不少游资也流入新兴经济体,推动债市、股市及资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者也从金融危机时期的趋避风险转为追逐风险。

  在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的狂热,反映了资金充斥、低利率及借贷成本对市场的推动力。由于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外来游资也是资金市场的一大引擎。外国资金及新加坡投资者涌入房地产市场,迫使政府在两年多来推出了七轮的降温措施。最近的一次是在1月11日,也是至今最严厉的一次,但是在政策宣布当晚,不少买家涌到楼盘作出百万元的购屋决定,反映投资者对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还是有很大的信心。对许多投资者而言,房地产即使不会增值,至少也能保值。新加坡进入高通胀及负实际利率的时代,因此投资者买房保值,是合理的经济行为。然而,由于屋价节节上升,新加坡这三年来新房贷的平均贷款期由原本的25年拉长至29年,而超过45%新房贷的贷款期超过30年,凸显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风险。一旦利率上调或是失业率上升,新加坡房地产及金融市场将会有一番震荡。

  然而,发达国家在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时,为了降低市场对利率上涨的预期,常在声明中作出信心喊话,为投资者中注入安全感。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屡次修订指引,将近乎零的基础利率政策延展,甚至在最近一次的货币政策声明中表明,这政策会无限期持续下去,直到美国失业率降至6.5%或通胀上升至2.5%为止。一般认为,这最快也要在2015年底才可能达到。由于新加坡的利率跟随美国,因此新加坡投资者也产生了这股安全感。但小心驶得万年船,贷款投资者应该持有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心态,密切留意金融市场的转向。

  首先,投资者应关注美国利率的走势,而不仅是伯南克的信心喊话。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金融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便警告,市场参与者对利率转向缺乏准备,这风险必须获得正视,以免金融市场的运行受到干扰。报告预测,美国联储局在失业率下降及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可能在明年撤回宽松货币政策的措施。美国利率上升,不仅带动本区域的利率,也可能导致资金回流,使本区域的资金市场突然收紧。这将进一步提高借贷成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最近也警告,大量资金流到新兴市场,虽然使资产市场受惠,但资金总有流出的一天,因此要认真防范资本逆流对利率及金融市场的影响。他指出,过去两年,资金从美国到亚洲,每六个月来回,走了四个完整的“S”字形。

  其次,多国推出的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引发货币战及高通胀。在政治压力下,许多国家的央行已失去独立性。“安倍经济学”的内容之一便是通过日元贬值,提高出口竞争力。这与美国联储局的作法,如出一辙。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警告,主要经济体相互让自己的货币贬值,将引发货币战,对依赖出口的国家,会有很大的冲击。此外,虽然美国及日本等工业经济体都在致力于提高通胀率以刺激需求,但宽松货币政策传导的通胀效应如果出现,往往难以控制。高通胀及主权债务的积累,最终将推高借贷利率。另一方面,量化宽松政策是非常规的货币调控政策,迟早都必须退出。

  在目前的低利率及资金充斥的环境下,投资者风险承受力持续上升,即使资产收益如租金回报下降,他们还是愿意接受收益的挤压,竞相推高资产价格。对这些投资者而言,收益即使受到挤压,还是比银行存款收益高。因此,有分析员指出,任何房地产调控措施,都不比利率调升更有效。由于全球经济的乌云还未散去,投资者应摈弃虚幻的安全感,多关注利率、货币市场、通胀的走势及资金流向,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