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钱”与股市涨跌的关系

最近看到关于货币供应量讨论的比较多,逼近100万亿。
 
转一个来自天涯的帖子,蛮有意思的 ,供大家娱乐学习
································································································
 
众所周知,股票价格的涨跌是由进入一支股票(或整个股市)中的钱的多少所决定的,所以,讨论或者研究股市涨跌,最好抓住关键因素——钱。
  本文正是从中国所发行的“钱”的总量问题上来讨论决定股市涨跌的因素,文章是在2012年3月份完成的,只是一直没有发出来,现在股市正处于不确定期,现在贴出来,以飨大家,供大家在股市淘金中参考(说明:我自己的工作与股市无关,也基本上不炒股票,所以本文的研究结论具体情况怎样,还需要广大股民们来验证)。

第一部分:“钱”的问题。

  说到钱,你肯定说,我知道什么是钱,但实际上,不是鄙视你,我倒是可以明确的说一句,你还真不一定知道什么是钱,尤其是对一个国家来说,什么叫做“钱”,99.9%的人都不是很清楚!
中国现在有多少钱,这个问题可不是那么简单。
  有这么一个故事,话说1970年前后,以口才闻名的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来中国访问,由周恩来总理接待,当谈到中国还很贫穷的时候,基辛格就问了一个问题:“中国有多少钱”?急中生智的周总理回答说“中国的钱加在一起一共有十八块八毛八”。
  原来,周总理把当时中国存在的人民币钞票面额相加,当时最大面额的是十元,一分二分五分一毛二毛五毛一块二块五块十块相加,加起来当然就是“十八块八毛八”了。
  不过,今天要讨论的这个问题,可不是让人来练脑筋急转弯,回答一句中国现在有“一百八十八块八毛八”,而是要认认真真讨论,在数量上中国现在究竟有多少“钱”。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简单,就像有人问你——你家有多少钱?
  由于中国“财不外露”的传统,一般情况下这个问题大家不大问得出口,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对自家的“钱”恐怕也都是心知肚明,你会如数家珍的算一下自己有多少现金,银行有多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如果愿意,你还可以计算自己有多少股票、基金、债券;进一步的,还有房产、汽车啥的,因为只要你愿意,这些东西很容易就可以转化为钱……
  要算中国有多少钱,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叫做“钱”?
  可能你会很不屑的说,“这还用你说,人民币钞票就是钱,钱就是人民币钞票!”
  你的说法当然很对,就像问你家里有多少钱一样,我要是一连串的问下去——存款算不算钱?支票算不算钱?国债算不算钱?股票算不算钱?基金算不算钱?房子算不算钱?
  这样一直追问下去,你回答起来恐怕就要有些含混了,一个国家的“钱”也是如此。
关于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所有“钱”的总量,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做“货币供应量”,——当然,就如同上面所追问的问题一样,一个国家“货币供应量”有着不同的层次,而由于各个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同,对不同层次“钱”,各个国家统计内容也不大相同。
  对于“钱”,也就是社会上货币总量的各个层次,世界各国通常称之为M0、M1、M2(M就是Money之意)……如果直译为汉语,就是钱零、钱一、钱二、钱三……
  世界各国对于M0、M1、M2、M3等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但大致可以做如下划分:
  M0=现金;
  M1=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M3=M2+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债券;
  M4=M3+银行与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其中,对M1到M3的监测和调节被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采用,并据此采用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监测人民币的M0、M1、M2数据并定期公告,但对于美元、欧元、英镑这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来说,M3、M4的数据监测实际上也相当重要。
 
(2)中国的钱
  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两个数据中国人民银行每个月都会公布。M3则是最近考虑到金融创新而设立,截至目前尚未进行统计。
  该怎么理解中国央行规定的这几个钱的层次呢?
  区别就在于所谓的“流动性(Liquidity)”高低,流动性高就是资产互换的时间短、交易费用低;流动性低则是成交时间长、交易费用高。
  首先,M0最好,因为购物时用现金钞票无论是哪个卖家都会接受;M1其次,你不用去银行,直接用M1(比方储蓄卡,因为里面有活期存款)也可以实现买卖交易;M2更次一级,你不能直接购买东西,需要去银行办一下手续,才能够实现买卖目标。至于国外的M3、M4、M5、M6什么的,都是一些通过某一个途径可以变成现金的东西,但流动性依次递减。至于股票、房地产,因为要通过特定的证券公司或者房地产经纪公司才能变现,所以其流动性相对于M系列就更差,迄今并没有被列入各国中央银行M系列统的计内容。
搞清楚“钱”的统计层次,所谓的“中国究竟有多少钱”这个问题也就不难回答了。
  从199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就定期公布M0、M1和M2的相关数据,并且将1978年-1994年间的有关数据也重新进行了编制,你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查阅到1978年以来每个月份“中国究竟有多少钱”。
  从1978年1月到2011年1月份,33年时间,396个月的数据,为了不让这些数据把你眼睛晃晕,我简单挑出来了每隔5年左右M0、M1、M2数据供你参考,单位均为“亿元”。
  年月 1978.1 1983.1 1988.1 1993.1 1998.1 2003.1 2008.1 2012.1
  M0 230 483 1553 5022 13108 21245 36673 59800
  M1 871 1985 4632 13264 35586 72406 154870 269900
  M2 1258 2670 10592 25402 92211 190545 417819 855800
  由表中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2年的34年间,中国境内“钱”的数量变化:流通中的现金M0从230亿元增长到5.98万亿元,增长了260倍;狭义货币供应量M1从871亿元增加到26.99万亿元,增长了309倍;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从1258亿元增加到85.58万亿元,增长了680倍。
  也就是说,截止到2012年1月份,中国境内的人民币现金(M0)有近6万亿元,现金加活期存款(M1)有27万亿元,现金加所有存款(M2)有85.6万亿元。
 
第二部分:证券市场出现以来中国的“钱”的总量。

1)改革开放以前的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3年开始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全国的信贷资金,不论是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掌握,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银行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
  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新版人民币,当年中国的货币存量(现金+存款)按照新币计算合计是182亿元,随后的1956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1957年,人民币的钞票存量分别是191亿元、218亿元,增长范围尚属正常。然而,接下来的两年,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人民币供应量也一同大跃进,1958年、1959年,供应量分别激增到363亿元和474亿元,增长率达到了66%和30%。
  好不巧合的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拼命印钞票的两年之后,中国农村经济陷入了几近崩溃的境地,人口出生率骤降,几千万人“非正常死亡”,“三年自然灾害”之类的说法被纳入——你去气象局的历史数据中查阅那几年的气象条件就会发现,那几年基本上属于风调雨顺的年份,哪有什么狗屁“自然灾害”?如果非要说有自然灾害,中国哪一年没有那些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但从1960年之后可曾出现过几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
  看了电影《1942》之后,我最深刻的一个认识就是——有人类历史以来,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凡是出现大饥荒,最关键原因,毫无例外的都是人祸。
  这个人祸,在货币供应上也能看的出来。

  接下来就是“十年文革”,由于忙于政治斗争,中国的国民经济一直止步不前,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前期货币供应量激增所造成的惨重后果历历在目,再考虑到不久前国民党通货膨胀政策所导致的后果,中国的钞票供应量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从1966年的663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1346亿元,年增长率在7%左右,即便在最高的1966年,人民币供应量增长率也不过15%左右。
  下面两幅图表,其中一幅是1955年到1978年人民币现金、存款以及人民币供应总量增长情况,另外一幅图则是1956年至1978年人民币发行总量的增长率 。


说明:两幅图表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
文革期间,政治动乱成那个样子,但物价却始终保持稳定,没有产生飞速上涨,整体经济也没有彻底崩溃,与约束钞票供应量增长有着莫大的关系。
  因为,只要约束住钞票供应量的增长,民众对于未来生活至少就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预期,有了这个心理预期,老百姓自然就不会闹出来什么更大的乱子。
  从1979年开始,中国迈开了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
 
 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对1949年直至1976年的重大事件的重新评价,以及后续的拨乱反正、昭雪翻案,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的声明和书面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经济上的赎回行为。
  因此,粮食收购价提高了,城市工人涨工资了,右派平反补发工资,老干部昭雪补偿损失,在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然是以政府财政透支、发行人民币的形式来“摆平”的,因此社会上的人民币供应量出现了大幅度增加。
  1979年,广义的人民币供应量为1555亿元,1980年进一步增加到1933亿元,增长率高达24%,这是一个明显的激增,此后的连续三年,基本都保持着接近20%以上的钞票供应增长速度。
 
对于1979年以来超发的人民币,中国的经济立马“还以颜色”,1982年左右,中国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明显的通货膨胀。
  不过,由于1980年代农村“联产承包、包产到户”的政策的成功实施,释放了几千年来被压抑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保证了丰富的农产品供应,而且工业又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真真切切的提高,这一次不算严重的通货膨胀基本没有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既然看起来负面影响不大,人民币钞票印刷机自然是全力开动,从1984年到1990年,人民币钞票供应量增长开始驶入快车道,此后几乎每年的广义人民币钞票供应量增速都在20%以上,尤其是1984年和1986年,人民币钞票供应量甚至达到了39%和31%这样的惊人增幅 。
  1979年年底,M1供应量只不过994亿元,M2也不过1555亿元;可到了1990年之时,M1和M2的供应量分别达到了7530亿元和16533亿元,11年时间,钞票数量的增长倍数分别达到1979年的8倍和11倍!
  连续多年钞票超发的恶果在1987年到1989年以一场恶性通货膨胀显现出来,官方公布的CPI系数是20%左右,实际上许多物价都至少翻番,高档烟酒等民用消费品价格甚至直接上涨10倍!
  在印钞机的飞速稀释之下,10年前还是人人羡慕的“万元户”,到了1990年代初期已经变成了普通居民了,再到今天,已经变成了典型的穷光蛋了。
  从1979年到1990年,人民币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超过30%的增长率的年份更是屡见不鲜,具体见下图。

 哈,扯得有点远,不过是希望大家把中国的“钱”的问题从历史纵深上看得更清楚。
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再度建立之后不久,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货币供应量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对于中国的货币供应方式影响深远。
 
在1993年,我国确立了以GDP为地方政绩导向的行政激励机制,这使得各地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重点——尽管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在随后的近10年时间里,中国外向型经济却开始异常兴旺发达,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贸易顺差国、外汇储备国,成了“世界工厂”。
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的地位,这标志着中国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是以前那种中央政府随意印钞票填补财政赤字的模式了。
  也正是在这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规定中央政府财政出现赤字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这对于约束中国政府的人民币投放冲动极为重要,货币发行一定要跟经济增长保持平衡这个原则终于制度上落实下来了。

中央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这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由此确定了中国的钞票发行量的增长率开始摆脱以往的模式,而我国经济也从1998年起,步入了为期8年的经济高增长、物价低通胀时代。
  下图即为1990年至2010年中国人民币钞票供应量增长情况 。
由上图可以看出,人民币M1的供应量,从1990年底的6951亿元迅速增加到2010年底的26.66万亿元,增长了38倍;M2的供应量,则从1990年底的1.53万亿元暴增到2010年底的72.58万亿元,增长了47倍。
  如果进一步观察M1、M2的年度增长率状况,并将其与GDP增长率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显然,1995年以前,中国的M2、M1的增长率都始终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但从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以来,无论是从广义钞票供应量还是狭义的钞票供应量上,其增长率都得到了显著的下降。
2009年中国的钞票供应量是15年来(1995年以来)最大的一个例外,这一年的广义钞票供应量M2的增长率达到了27.6%,而狭义的钞票供应量M2增长率更是高达32.4%。
  即便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为了大规模救市,美元的M1、M2钞票供应量增长率不过6.2%和3.4%左右,相比之下,中国的人民币钞票供应量增加速度实在是离谱。
  实际上,就从2009年年底开始,按照广义货币供应量M2来计算的话,人民币发行量折算成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元——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世界上发钞票最多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根据2010年底美联储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12月底,美元钞票M1的发行量为1.8361万亿美元,M2的发行量为8.8369万亿美元——对比之下,按照1:6.5的汇率计算,人民币钞票M1的发行量为4.1019万亿美元,M2的发行量为11.1658万亿美元!
 
第三部分:股票价格指数问题。
1949年6月,共产党政府在接收原天津有价证券交易所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在原交易所旧址设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但随着社会主义中央集权政府政府财政状况的好转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游资大部分开始转向正常的生产和流通,证券市场日趋清淡,1952年7月和10月,中央政府分别关闭了天津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
  此后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陆再无可交易的股票及证券交易所。
  随着中国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思路,证券市场再度开始成为中国推动社会资源配置改革的重要力量。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面向社会发行1万股股份,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支公开发行的股票,引起海内外巨大反响;1988年4月,深圳发展银行的股份在特区证券公司柜台开始了最早的证券交易,随后深圳市国投证券部和中行证券部相继开业,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公司的股票也陆续上柜交易。
  1990年11月底,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2月19日,包括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股份、申华实业、飞乐股份、豫园商场、浙江凤凰在内的8支股票开始上市交易,他们被资深股民们称为“老八股”——当天,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基点设为100点,当天开盘96.05点,无量涨停。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开始正式营业,同年10月31日,首家B股公司深南玻B也开始了公开招股。
  在远离证券市场近40年后,中国再度开始与证券交易所“亲密接触”。
(1)股票价格指数及其计算
  股票价格指数就是用以反映整个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及其变动情况的指标。
  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但对于整体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却并不现实。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
  不过,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在计算机技术尚不发达的早期并不容易,为了简化计算,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只要选择的股票有足够的代表性,样本股票的价格指数常常也能很好的代表整体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
  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当做基数,此后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指数会随着股票的价格变动而变动,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
  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或者全部考虑);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计算程序采用简单的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美国的道琼斯指数(Dow Jones Indexes)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此外,世界上著名的股票价格指数还有美国的标准普尔指数,英国金融时报证券交易所指数,日经道琼斯股价指数,香港恒生指数等。
(2)上证指数
  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就开始了股票价格指数的计算。
  “上证综指”的全称为“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英文是Shanghai securities composite index,它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综合股票价格指数,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始发布。该股票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上证综合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Σ(股价×发行股数),而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时至今日,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价格指数的综合平均值,上证综指已经成为最能代表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指数。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组成样本后,发布“新上证综指”,以反映上市公司凡遇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复牌股票的市场走势,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尺标。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新综指”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发布,相比原有的上证综合指数代码SH000001,新综指的代码为SH000017。
  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股票价格的总体走势。
3)深圳综合股票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不到一年,1991年7月份,中国又建立起深圳证券交易所,于是就有了深圳综合股票指数,简称“深综指”。
  深圳综合股票指数,是以1991年4月3日的深圳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为基础,其样本为所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权数为股票的总股本。由于“深综指”是以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挂牌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其代表代表性非常广泛,从而成为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深圳股市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不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之初的几年里,由于其股票交易不如上海证交所那么活跃,深圳证券交易所改变了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采用成份股来计算其价格指数,被称为“深圳成分股指数”,简称为“深成指”。
  深圳成分股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通过对所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进行考察,按一定标准选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以成分股的可流通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编制而成,其计算上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期,基础指数为1000点,起始计算日为1995年1月23日。
  现深圳证券交易所并存着两个股票指数,一个是老指数深圳综合指数,一个是现在的成份股指数,但从多年来的运行势态来看,两个指数间的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
(4)其他指数
  除上证综指和深综指之外,中国的股票市场还有其他的股票价格指数,其中使用较多的为沪深300指数,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等。
  顾名思义,沪深300指数就是在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较有代表性的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其设立时间为2005年4月。
  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则是分别在上海证券市场选取较有代表性的180家(50家)上市公司股票,由他们的股票价格计算出相应的股票价格指数。
  随着2004年5月,深证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出现了中小板指数;2009年深圳创业板建立之后,又有了深圳创业板指数。
(5)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股票价格指数
  由于在股票市场市值上的绝对优势,上证综合指数最能代表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股票价格的整体运行态势,深圳综合股票指数则更大程度上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的运行态势。
  2005年以来,中国股市在股改之后步入相对较好的市场发展轨道,沪深300指数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就中国股市22年运行情况来看,无论是上证综合指数、深圳综合指数还是沪深300指数,其价格的日波动、月波动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涨同跌现象极为明显,所以本次研究中将采用代表性最为广泛的上证综指作为研究对象。
  对于数据分布时间段来说,自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运行以来,关于股票价格指数的市场价格波动,相关机构每日都会发布有关数据,然而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每日数据固然精确,但因其数据量太大而且随机因素很大,处理起来并不方便。
  更重要的是,如果要与货币供应量做相关性分析,必须与中国货币供应量公布的月度数据相匹配,最好是采用月度数据。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办法是将上证综合指数的月度数据进行平均,减轻其每日波动性的影响,数据来源为大智慧行情交易系统。
  2005年“股改”对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对上证综指分为2个时段,即2005年以前以及2005年以来,以区别中国股票价格在市场化改革前后影响因素的不同。
(6)货币供应量数据选取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货币供应量数据分为M0、M1、M2三个层次,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可能显著不同,为了考察这三个货币层次对于股票市场的不同影响,所以本次研究中将分别采用这三类数据对股票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对于货币供应量数据分布时间段来说,年度数据的有限性,无法进行精确的计量分析,故本研究中选用月度数据做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关于我国的M0、M1、M2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划分方法及其数据,则也是从1994年才开始定期对外公布,其中的M2数据更是直到1996年才公布月度数据,以前的仅为年度数据,信息量很少,因此本论文选择分析的时间跨度为1995年-2011年,1995年12月至2005年12月为一个时间区间,而2005年12月至2011年11月为另外一个区间。
  其中,上证指数的数据范围为1995年12月底数据至2011年11月底数据;M0和M1的增长率数据均为1995年12月至2011年11月数据;M2则为1996年12月至2011年11月的数据。
(7)研究方法
  在方法的选用上,主要采用相关性分析的计量方法来全面分析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
  对于相关性分析而言,其关系表现为以下三种变化:1)正相关,一个变量增加或减少时,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增加或减少;2)负相关,一个变量增加或减少时,另一个变量却减少或增加;3)无相关,说明两个变量是独立的,由一个变量值无法预测另一个变量值。
  统计学中,就用“相关系数”来从数量上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
  其中,相关系数为0,说明无相关;在0~±0.3之间,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微小正负相关;如果相关系数在±0.30~±0.50之间,说明两组数据实正负相关;如果相关系数在±0.50~±0.80之间,说明两组数据显著正负相关;如果相关系数在±0.80~±1之间,说明两组数据高度正负相关;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组数据绝对正负相关,一个变量变化完全是由另外一个变量变化所引起。
 
第四部分:1995年-2005年货币供应增长率与上证综合指数变化关系
          (1)M0与上证综指的关系
  应用双纵轴做图法,来比较M0的增长率与上证指数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从图表对比上可以看出,在1995年-2005年期间,M0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在2000年以前。例如,1997年1月,M0的增长率出现了罕见的33%的最高增长率,而上证综指增长率则在随后的2个月内也达到121%的峰值;2000年1月份,M0增长率再度创先34.15%这样的新高,随后2个月内,上证综指的增长率也出现了64%的高增长态势。
  不过,从2000年以后,M0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的一致性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2)M1与上证综指的关系
  应用双纵轴做图法,来比较M1的增长率与上证指数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由图可见,除1997年之前的阶段之外,M1增长率整体表现与上证综指增长率情况一致性较好,每当出现M1的峰值或谷底,上证综指的增长率常常在其之前或之后达到相应的峰值。当M1增长率处于10%~20%的区间波动的时候,上证综指的增长率则一般处于-20%~20%之间变动。 (3)M2与上证综指的关系
  同样应用双纵轴做图法,来比较M2的增长率与上证指数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由图可见,除局部点位外,M2的整体趋势与上证综指的整体趋势趋同性较小,看不出具体的相关性情况,对其进行相关性计算,发现相关系数仅为0.2左右。 第五部分:2005年以来“钱”与股市的关系 懒得说话了,直接贴图片。
 经过相关性计算,在2005年-2011年,M0、M1与M2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增长率分别为0.06、0.43和0.12,结果仍然显示,M1与股票价格指数的正相关性最高,这说明,尽管我国股票市场改革之后股票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但M1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因素依然在所有“钱”中排老大。  (3)“货币流动性”与股票价格的实证分析
  在分析股票价格指数变化情况的时候,“货币流动性”是一个关键要素,但对于如何判断货币的流动性却有不同的指标.
  有人用M1/M2比值来代表货币流动性,还有人用M2/GDP代表超出经济体实际需要的货币流动性,有人则用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来表示流动性。
  由于股票等资产价格主要与货币流动性相关,本文采用M1/M2的比值来分析货币流动性对于2005年以来中国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
  对M1/M2指标与上证指数变化、M1/M2指标与上证指数增长率变化作双纵轴图表。 显然,M1/M2所表示的货币流动性指标与上证综指的一致性表现较好,这说明货币流动性确实与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当货币流动性处于最高值时,上证综指常常处于顶点状态。在M1/M2指标高于35%的水平上,股票市场整体呈现上扬趋势,而低于35%的时期,则一般是股票的下跌期。当M1/M2指标出现峰值前后,上证综指的年化增长率也常常达到最大。    第六部分:结论。 (1)哪一种“钱”(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指数关系最大?
  在M0、M1、M2三个货币供应量指标中,M0是基础货币,也是居民手中现金的持有情况,这部分现金一般用于居民日常消费。在电脑没有普及以前(2000年以前),我国居民购买股票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使用现金购买,因此M0指标与股票呈现显著相关的时期应该发生在早期股民们还没有普遍使用电脑之前,这正好与上文图表分析一致。
  从2000年以后,我国居民购买股票的资金多来自于银行的活期存款,因此M0的增长情况与股票价格增长的关系开始偏差和弱化。   M1指标由于着重体现了活期存款的数额,虽然也包括现金情况,但现金在其中所占比例大致在1/3左右。活期存款是从2000年以来我国居民购买股票的主要资金,因此其对股票价格应该有较好的反应。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情况,甚至是在1995年~2000年期间,M1依然与股票价格之间依然有较好的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银行活期存款与居民现金的转换非常方便,所以M1指标整体上能对股票市场变化有一个比较好的反应。 M2指标统计的类别是M1+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虽然也包括活期存款和现金,但由于其最重要的构成是定期存款(约占总资金的2/3左右),这部分资金主要是为了追求稳固的利息收入,因此其对股票市场影响远远不如M1。虽然说定期存款转化为活期存款并不麻烦,但实际生活中很少人会主动这么做,因此M2其与股票价格指数的变换相关性并不明显。 M1/M2的货币流动性指标可以作为股票价格峰值或谷底较好的判断指标,特别是对于持续较长时间的股票价格增长期和下降期。 (2)M1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的数量对应关系
  无论是1995年~2005年的数据,还是2005年~2011年数据,M1指标对于上证综指的增长率指标具有显著的指引。  在1995年~2005年间,M1增长率如果能够保持在12%以上,上证综指常常取得正增长,这也意味着如果这一阶段在中国股票市场投资,常常能够取得净收益;如果某个月的M1的增长率高于20%,则股票市场的年化收益将达到40%以上;如果M1的增长率更高,股票市场年化收益率甚至能够达到100%以上;相反,如果中国的M1增速低于10%,股票市场收益率将显现负值,特别是,如果M1增速低于5%,那么股票市场将出现明显的负收益,年化的收益率损失可能会达到30%以上。 2005年“股改”实施以来,M1增长率与股票价格指数增长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2007年,M1增长率超过20%,导致中国上证综指创下6000点以上的历史新高,虽然收益率变化并不明显,但仍然达到了40%的高度;到了2009年,M1增长率创下37%的历史新高,股票市场也随之取得了超过50%的收益。 (3)时间段分析
  就整体趋势而言,2005年~2011年间M1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要明显强于1995年~2005年间。这说明随着证券市场市场与国家GDP的比值的提高,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吸纳货币的能力凸现。
第七部分:政策与投资建议 (1)政策建议
  股票市场的价格预测、判断与控制一向是各国金融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如何判断股票价格存在泡沫,泡沫比率有多大,如何降低泡沫,都需要一系列的研究。
  本文通过货币供应量指标与上证综指的相关性分析为金融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参考,如果打算降低股票泡沫,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M1的增幅,让M1增幅回落到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通过控制M1的增速,可以明显的改善股票市场状况,降低证券交易系统出现失控局面的风险。
(2)投资者建议。
  建议投资者在分析国家货币政策变动的基础上进行股票投资,如果国家货币政策执行宽松,未来一年内M1增长率很可能高于12%以上,则应该及时投资股市,实现净收益;如果国家货币政策执行紧缩,未来一年内M1增长率很可能低于10%,则应该兑现收益,避免出现负收益。
  另一方面,要对货币流动性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在货币流动性指标接近40%的水平之时,很有可能就是股票市场泡沫最为充分发育之时,此时不建议投资股市;相反,如果M1/M2的货币流动性指标低于33%,则证券市场很有可能出现所谓的“谷底”,此时应积极配置股票资产。  ----------------全文完--------------------
  特别说明:本文侧重于学术研究,有点过于学术,阅读体验不够好,如果有时间的话本人倒是有兴趣将其整篇文稿通俗化(如第一段那样),但由于正常工作太忙,所以就只能暂时这样,如果有兴趣就读读吧。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5 个回答

左慧

图挂了。。。
坐等LZ通俗化。
蛮想了解一下国内股市玩法的,据说不够规范也无规则可寻,不跟国际,自己和自己玩的样子。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公冶宇

额,图没挂啊
忘了贴链接了
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1218311-1.shtml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昌亨

有时市场的钱再多,但它就是不进股市,对此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现在A股上市公司中有许多是手里拿着一大把现金没处投的,他们融资得到的钱却躺在银行吃利息,像这种钱是计在我们的M1/M2之中,但它对股市是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如何调节融资比例和方向是需要监管层严格把关的。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公冶宇

现在的货币超发主要是推高房价,冲击物价
有一个挺好奇的,是不是和rmb国际化有关,先发出来,再供应到其他国家,像美国印钞一样。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左慧

我看不到图
在WAP版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