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最重要的是什么 转一篇

这几天,各地中小学都陆续准备开学了,又有一批小朋友要升级为一年级小学生啦。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大家觉得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

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老师认为,让孩子“喜欢去上学”,就是一年级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在一年级这个起点上,如果我们能做到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学、喜欢去学校,那就很厉害了。

卓校长曾担任史家小学校长多年,前不久他出版了一本书,叫《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书中和我们分享了他50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卓校长总结,让孩子“喜欢上学”,爸爸妈妈和老师们要格外注意这三个方面:

利用好有魔法的100分
鼓励孩子找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班级荣誉感

具体怎么做?下面咱们听卓校长娓娓道来…




有一个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个说法虽然有点绝对,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倒也贴切,譬如初入一年级。

一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形式是全日制的课堂教育,孩子们每天一早就来到学校,听铃声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下课和同学游戏交流,回家复习预习、在运动会上为班级的荣誉团结奋斗、在社会课堂上观察了解真实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形式,都是载体。

目标是掌握方法,学习的方法,和这个世界、和他人、和自己沟通的方法;目标也是发现乐趣,找到学习的乐趣、参与的乐趣、自我实现的乐趣——简而言之,基础教育就是“成为人”的教育。

所以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学习的方法,和别人、和自己、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法:让自己积累的知识产生质变,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幸福提供多一种可能的能力。具体知识的积累过程是最好的媒介,但不是唯一的目标。

知道了我们教育的大目标,也就知道了在一年级这个起点上,我们要做好的事情不过就是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学、喜欢来学校。

这一年,我们能一起把这件事做到,就很厉害了。


有魔法的100分和没有用的100分

有魔法的100分

从整个小学教育,或者更长的基础教育期来说,分数不重要。

过分追求分数,孩子就会容易只看到枝节,而看不到全局;为了追求那极致的两三分,会耗费自己大量精力,消磨掉许多学习的乐趣。

但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提倡:要考100分!先给自己点甜头。

为什么一年级要和别的年级都不一样呢?因为一年级的时候,是孩子对“学习”“上学校学习”这件事建立最初观念的时候。

如果一上来,我们就先给定个基调:孩子,分数不重要啊,只要你努力了就行——“努力”二字是什么意思呢?翻开字典,给孩子读一遍词条就解说明白了吗?

一年级的核心任务,不是知识的学习,所以掌握知识的量相对于以后的年级来说都比较小,难度也并不是很大,而且全部是基础知识的搭建,没有需要融会贯通的内容,获得100分是比较容易的。

我们常见不少刚入一年级的班级,一次小测验下来,恨不得大半个班都是100分。

鼓励孩子争取100分,是在学习的最初给孩子一个有激励力的心理高位:我是成绩好的孩子,我很棒,我完全有能力学好功课。

人都是有求胜求好的心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希望保持下去。而且,有趣的是,这个时间的好成绩,也没有那么容易骄傲起来,因为班级里同样100分的同学也好多呢。

每年看到一年级新生放学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妈妈,妈妈,我今天数学、语文都是100分!”
“哎哟,我家孩子怎么这么厉害呀······”
“我们全班都很厉害的,我们有二十几个100分!”
“全都这么厉害呀······”
“对呀,还有更厉害的,我跟你说呀······”

每每听到这样的对话,我都会心里一乐,孩子们呀,老师要的,就是你们的这个劲儿啊。




相反,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被鼓励着忽视分数的孩子,本来很容易掌握的知识,本来可以马上提醒改正的马虎、着急、书写不认真这些小问题也都被忽视了,一下子带过去了。

随着孩子升上高的年级,一开始的小问题,就变成了习惯,再一点一点地往回扳可就费劲了。而且,他们往往会把在一年级成绩带来的学习定位不知不觉地延续下来,自觉地居于中等成绩或者是差成绩的位置。

所以,一年级的老师在判题的时候,原则是:挑错要紧,给分要松。错误无论大小,都要在卷准确地标识出来,并监督改正;而给分数的时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就可以看情况忽略。

在一年级的时候,鼓励孩子争取最好的成绩,这不是唯分数论,而是一种有效、有益的激励手段,是在学习生涯最开始的时候,养好习惯、尝到甜头。

养好习惯,学习的过程就轻松;尝到甜头,就乐于到学校,一直甜下去。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一年级的下学期渐渐开始,到二年级往后,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而且,鼓励,不是苛求。

一年级的孩子在入学的时候,学前掌握的一些知识是参差不齐的。入学前,有些孩子就恨不得把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都快学完了,也有些孩子可能啥都没学。

父母一定要和老师沟通,关于教学的起点、进度。孩子超前了,提醒他不要轻视;孩子暂时跟不上,抓紧监督,跟上了班级的进度,就是他的100分。父母还可以和老师联合起来,给他一个特别的100分。

一年级的100分,是有魔法的100分。它,带来一路惊喜的可能。

没有用的100分

但是,我同样要强调的是:从长远的学习生涯来说,分数不重要,更不用说100这个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作用的数字了。

100分,只代表现在这个时间里,卷面上这些有限的知识里,你没有问题了。别的,什么都不能代表,不能说明。

它不能说明你的智慧,也不能说明你的能力和素质;它不能说明你是一个好人,也不能说明你是一个好儿子/女儿,或者好丈夫/妻子、好父亲/母亲;它不能说明任何你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它只是一个或者和可能。

现在很多人对分数高低这个问题的认识总是比较偏颇,包括有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各个学校好坏的时候,往往把分数当作一把尺子。

其实这样当领导一点都不困难,就是每到一段时间就统计分,统计完分数就按分数来分个高下,谁都会。这是最懒的领导,而且是最不好的领导,最容易把方向搞错了,大家都去弄分。

弄分这件事,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目的、不可告人的方法。有的把差学生给挤走了、有的弄虚作假、有的提前告诉答案、有的数字上做游戏了······统计出来的结果其实不是真的,这些方法我是非常鄙弃的。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第十名现象”,什么意思呢?就是往往在班级里第十名左右的人是最有才华的人,很多英雄人物、领袖人物上学的时候不是排第一,却是排在第十名左右。

这些学生在整个的求学生涯中不把读书、成绩当成是唯一的追求,但他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所以他在班里面可能不是分数最高的学生。

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的分配是有限的。比如说这个人只会奥数,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奥数上了,其他的才能,比如演说才能、组织才能、交际才能、领导力等都可能受到限制。

那么恰恰是哪些人得到发展呢?就是他的分数不会太差,但是他对其他方面也很重视,所以在第十名的人往往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他的奥数分可能比别人差几分、英语可能比别人少背几个单词,但是其他的地方比较棒。而现在的社会的发展是多元的,是多层次的、多规格的,分数高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

这也是我在50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一直跟自己和老师们强调的一个“新人才观”。我们现在的年代已经不是只有“科举考试”一条出路的封建社会了。社会的多元化,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了多条成才的路,我们的人才标准当然也要随之变化。

“十名”左右的孩子往往是有学习能力,又能够不在学习上钻牛角尖的孩子。他们往往愿意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求知,知识面开阔、能力多样综合,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就会比较有竞争力。

说到这里,父母们还需要知道一下的是,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目前在小学阶段的学期成绩评定的时候,已经不使用具体的分数了,而是以“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标准来做出成绩的评定。这项措施在很多的小学里已经开始施行了。其中,基本是以传统的90分以上为“优”,75~90分为“良”,60~7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课堂学习乐趣多

嘘!这是我们的游戏规则

在小学50多年里,最早教过的学生,现在也都可能退休了吧。偶尔回想起来,还真是会有不少有意思的规律。其中一个就是:能够享受课堂学习乐趣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太差,偶尔落下了,轻轻提点一下,马上就回来了。

记得大概是20世纪90年代,我们有一个班级里转来了一名外地的孩子。孩子在原来的学校里没有学过英语,当地都是在初中才开始英语课。

孩子刚来的时候一句也不会说,连普通话也不很利落。他每天坐在教室里,笑眯眯地听,听老师说、听同学说;偶尔发言,就音不着调、言不及义地叽里呱啦一通。

但这个班的老师很有经验,他把整个课堂的氛围控制得非常好,不管这个同学的发言怎么样,全班都很平淡心,并不围观起哄,也不刻意好为人师。

这个孩子是3年级的时候转来的,时间就这样慢慢地过去了。到了5年级,他们班有一次英语公开课,课上,我下意识地在班里找这个印象中比较特别的孩子,没有发现。

下课以后,我专门拉住老师问。老师说,就是那个上讲台来和我对话的孩子呀。

我一拍脑门,居然是他!那个上讲台和老师飚对话的孩子,语音语调虽然还带着童音的做作,但是已然很流利,和印象中的那个孩子不可同日而语。

我很好奇,也请老师问了孩子的家长,孩子是在课外上了什么辅导班吗?“其实没有”,家长说,“我们就是让他每次的课都跟住了,回来复习当天的功课的同时,也把当天这一课里边出现的、孩子没有学过的一二年级的知识补一补,就这样,慢慢就好了。”

课堂学习,是在学校里学习的主要形式。孩下们越早适应它,就越能够很快进入有意思的校园生活。它是一种双主体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之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是主体,这两个主体是流动的。有时候是老师为主讲,但是讲完之后可以把主动权交到学生那边去,同时老师在教的过程当中,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形式和节奏,以便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的时候,能够融入和参与到课堂学习里来,也就掌握了在学校里最重要的一个游戏规则。接下来,就好好玩,玩到兴高采烈吧。



爱发言,比你想象的要重要

常常去课堂上看看,一个班的孩子总有那么一小群特别爱发言,能够自己举手发言的孩子,正确率也高;

一半儿左右的孩子时不时愿意举手发言,他们自己举手的时候,通常都能够给出正确的回答,偶尔被老师邀请起来发言的话,错误就多一些;

还有一小群孩子基本不发言,老师们只能从作业上判断他们的掌握程度。

爱不爱发言,真的只是孩子的性格问题吗?外向或者内向,真的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孩子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吗?

我认为不是。在天生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孩子的性格类型还在形成中,并不像大人们自己几十年的成长下来,性格基本已经塑造成型了。

最近看朋友推荐的一位著名主持人的书,里边就讲到了她帮助女儿从不爱发言,转变到积极发言的方法,我觉得很正确,她找到了最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并且给出了对策。

孩子在课堂上不爱发言,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不会,或者不确定自己对不对。自信表达的底气就是实力,别无他物。

这个聪慧的妈妈在女儿快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想通了这个正循环的价值:在课堂上,能够跟住老师,及时掌握知识,就会踊跃回答;回答了,无论对错,他都进步了;下一堂课,就又进入一个新的正循环。知识积累越来越多,自信心也就越来越强。

所以,如果孩子不爱发言,很大的可能性是之前学习的东西没有完全掌握,当堂的新知识就跟得吃力,越学越没把握,当然就不爱举手发言。

主持人妈妈采用的解决方法很好,就是先找出短板:她发现孩子比较吃力的科目是数学、作文和阅读,就有针对性地想办法。数学弱在运算,就专门练运算;作文多写多练;阅读需要深度,就来点文言文。就这样,一个一个补起来,补好了自然就跟上了,跟上了自然就信心满满了。



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之后,适当的预习,也是帮助孩子爱上发言的好方法。预习,能够让孩子做到对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不陌生,不陌生就不胆怯。

但是预习要适当,对于求知和求新的需求非常强烈的孩子,就不要提前太多预习了,因为他们会失去对新知的新鲜感,反而容易在课堂上厌倦和走神儿,不由自主地不再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发言。

影响孩子发言意愿的,还有一个方面是课堂的氛围。如果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对发言的内容评价比较严苛,或者课堂的整体氛围比较严肃、周围同学的反馈不够活跃,也会影响孩子发言的意愿。要建立起不讥笑别人失误的班风。

现在小学的课堂,正在朝着越来越正向的氛围完善。当然,我们需要培养孩子有独立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不轻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也有一些学生,其实他的思维是跟着老师走的,他可能做作业、考试都没有问题,但是他就是不爱发言。

但是,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今后工作、今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所以还是要提倡学生不仅要会,而且会表述出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用上的感官越多,知识掌握得越牢。

敢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问问题,这都是孩子具有创造性的表现。试想一下,一个在课堂上乐于积极发言、深得和老师同学互动乐趣的孩子,得多么喜欢去上学啊。

找到自己的班级归属感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都需要在集体中生活,在团队中协作。明确自己归属于某一个团体,就会带来安全感。

在初来乍到的陌生新校园里,尽快建立孩子的班级归属感,也是让孩子爱上学的重要方面。帮助孩子建立有用的班级归属感,主要可以做这三件事。

让孩子充分感受来自校园里家人们的善意和关爱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家里最重要的成员,怎么样让孩子能够真切地感到:我的班级是我的另一个家,我属于这里,我对于我的同学、老师——我在校园里这个家的家人们很重要。

在孩子们中间,常常有很多爱在流动,但是它们确实太日常了,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忽略了过去:互相借用文具,互相推荐和借阅图书,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巧,争抢着帮生病的同学记笔记、讲解落下的功课……

而老师给予孩子关爱的时候就更多了。在小学40多年,我亲眼看到了太多一线的老师是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的。他们的付出都太日常太平淡,很多时候都不为人所知。

前两天,我就听见一个妈妈在无意间说起,一个两年前担任过她孩子班主任的老师。最近这个妈妈生了第二个孩子,有一天在学校附近偶然遇到这个老师。老师仍然准确地记得她是哪个孩子的家长,而且远远地迎过来,聊了很多孩子的近况,最后非常认真地叮嘱这个妈妈说,“带小婴儿真的非常辛苦,但是大孩子也还是个孩子呢,还要多看顾他”。

这个妈妈说,她当时眼泪就快下来了——这个老师,还记挂着她两年前教过的学生,关心着学生家里的事情,为她的学生会不会被有意或无意间的忽略而担心。

太习惯了被爱着的孩子,有的时候可能会感觉不到爱。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特别会做饭的妈妈,也特别用心给家人做饭,她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吃过难吃的食物。但是,她的孩子并不喜欢吃饭,也不珍惜妈妈辛苦准备的食物。直到有一天,孩子吃到了别人家的饭菜,这才终于明白,自己一直都在享受的原来就是并不多见的美味。

所以,你的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们关爱、温暖着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提醒孩子;也要告诉孩子如何去帮助同学和老师,把善意和关爱传达给更多的人。在爱的流动中,真实地感受到:这是我的班集体,这是我在校园里的家和家人,我们彼此归属,我们是一个整体。


卓校长与孩子们展示史家小学校徽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的事务,无论大小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新集体刚刚建立,大家都还不熟悉,老师和同学们也在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中,所以,通常不急于选出班干部,而是会把班级的工作划小分细,希望全班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的工作中,为大家服务,也锻炼自己。

可别小看了一个班级的日常生活,跟一个家庭一样,一个班里也有不少的事务需要大家分担。

黑板是每堂课后都需要擦的,大家一起来,轮班分担做清洁,照顾教室里的绿植,保持图书架的整洁;负责开门关灯,提醒大家课间喝水···

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哪怕一件很小的活儿,也会让孩子觉得:我是这个班的,这里的事儿和我有关,为大家为集体做了事情,就是我在这个班级的价值。

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在白干活儿,吃了亏。这个“亏”实在值得吃,这个“亏”能够建立起孩子和他的班集体的连接,存在感、归属感就统统都来了。

在我们秦明老师班上,原来有一个很蔫的孩子。无论是课堂讨论发言,还是班级事务,统统不主动很旁观,成绩也差强人意。

怎么才能把这个孩子更强力地拉进这个班级呢?秦老师好好想了想,安排了一个主动性强的孩子和他做同桌,有什么班级事务的活儿,比如,去图书馆领个书啦、去体育老师那里领个器材啦,就让他们俩一起去。

开始的时候,蔫的那个孩子可有可无地跟着跑,后来次数多了,每次为大家办好了事儿,得到老师和全班同学的感谢的时候,孩子感受不一样了,一点一点,眼睛里的光彩都不一样了。

再后来,孩子妈妈见到班主任老师,都连呼奇迹,说她一直想扭转孩子的这种什么都不热衷的性格,没想到在老师这里,一个法子就治好了。这就是有了归属感,找到了自己对于他人的价值的孩子吧。

还有一次,也是在秦老师的班级里,有一个小男孩在班级任务分派的时候,只想当学习委员,别的什么也不想参与。

老师很奇怪,就悄悄和家长沟通了一下这个情况。因为已经是中年级了,担心是不是家长有一些学习方向上的考虑。居然不是!

和家长分头跟孩子沟通下来,才知道,孩子有一个特别利落的奶奶,在奶奶的张罗下,孩子没有接触过任何一件具体生活的事务,不管是负责打扫还是管理班级的物品,孩子统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所以就不敢争取了。

可是没关系呀,孩子还有一个在植物园工作的爸爸呢。老师灵机一动,决定把班级的绿色植物的管理交给这个孩子,还给他配了两个小助手。

从爸爸那里学来的专业知识,很快让孩子在班级里大显身手。不但把植物们照顾得苍翠欲滴,而且还在展读时间跟同学们分享植物界的趣闻和小知识,这些都让孩子乐在其中,变得踊跃又积极。

加入各种竞赛的班级集体项目,建立班级荣誉感

参加校际、年级之间、班级之间的各种竞技活动,是建立大家的班级荣誉感,找到集体归属感的最好机会了。

很多竞技活动,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参与的。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团队活动技能,比如,在篮球队里,和小伙伴起冲锋陷阵;在接力赛上,高声呐喊加油;代表班级去争取劳动小能手;一起保持好教室的整洁,争取清洁好班级的流动红旗···



这些都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团队意识,为拥有并肩努力的队友而满心鼓舞,豪情壮志猎猎风起···

我们的学校运动会上,有一个传统项目,要求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参加,就是跳大绳。这个项目设置的最初,是让每个班派出跳得最好的12名同学参加,在规定时间里,跳的个数最多的班级获胜。

后来,我们有一个班主任老师发现,他们班在练习和挑选跳绳队员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天比一天高,每个孩子都比昨天的自己做得更好,每个孩子都想参与。如何是好呢?那就来一个全班大动员的项目吧。

后来,几乎每一年的学校运动会前夕,“跳大绳”这个项目的练习都是最热烈的。有一年,牟瑶老师带的班级,为了练习跳绳,全班同学都能够自动自发地早到校20分钟,课间也争分夺秒地跑到操场上去练习。

有一次我路过操场,听见他们班的一个孩子正在给另一个孩子强调技巧:“你不要怕,直接往中间跳反而不会跳坏,总之,胆子大就对了。”

又有另一个孩子补充说:“还有节奏,你心里要数着,一、二、一,没有节奏就会被绳子绊到。”

听着孩子们满脸稚气又一本正经的对话,我都忍不住在心里乐起来。可惜,那一届的运动会,牟瑶老师的班级在决赛的时候只差了一点点,没有获得第一名。

后来,在教研会上,我问牟瑶老师:“没得到第一名,孩子们失望吗?”

牟老师说:“当然失望了,有好几个孩子都哭了。不过,现在班级里边的氛围好像不太一样了,分担班级的事务的时候,主动的孩子多了一些,孩子们之间的谦让也多了,连对我都体贴了不少。”牟老师说完笑了起来,老师们也都笑了起来。

我们都知道,那种微妙的变化叫作:集体凝聚力。我们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过了,不论成功失败,我们悲喜与共。

划重点,再叮嘱

喜欢上学,是一年级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一年级,要鼓励孩子争取100分。
更长远的学习生涯里,分数不重要。
要想方设法让孩子适应课堂学习这种学习形式,能够乐在其中就更好了。
不爱发言的孩子可能是不会,也可能是不确定自己对不对,要和孩子一起找出短板,补一补。
班级是孩子们在校园里的家,参与越多,融入越好,孩子就越爱去学校。
培养一个团队竞技项目的才能,对于建立班级荣誉感很有帮助。



本文摘选自卓立校长所著《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一书,经小花生编辑而成,媒体或公号转载需获授权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2 个回答

通薇伊

貌似很多小学小一都不考试了
百分激励大法用不上了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寿舒剑

小一最重要的是:
英语要跟上,华文要跟上,数学要跟上...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