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突然被一个广告刷屏: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
说的是,一个刚到国外8天的大学生,打算做一盘番茄炒蛋招待他的外国同学。然而,他不知从何下手,他发微信给国内的妈妈,问番茄炒蛋怎么做。
妈妈先是发了指导语音,但男生说听不清。最后,妈妈和爸爸到厨房亲自做了道番茄炒蛋,拍了视频发给男孩。按图索骥,男生顺利做出了番茄炒蛋。
欢乐的聚会快结束时,男孩突然想起,国内当时是凌晨,妈妈是在凌晨4点起床给他做了番茄炒蛋。
这则视频,非常走心,也招来广泛争议。有人为母爱击掌,有人指责男孩太自私,凌晨四点把妈妈吵醒。
但我觉得,视频最大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男孩缺乏和父母基本的界限感。你要知道,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边界,有些事情也不能做。
凌晨4点,不为一盘番茄炒蛋吵醒你妈,让他们睡个好觉,这是成年子女和父母的界限。当然,边界不仅仅指这些。
我永远记得那一个下午:
公司的招聘会上,突然来了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群刚学会系领带的年轻人中,他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他应聘的是财务管理的岗位。但简历上62岁的年龄,远远超过了招聘启事上35岁的最大值。
没等我们委婉拒绝,老人就开始自陈苦衷:儿子前不久买了套140平方米的婚房,还贷压力大,儿子要求老人每月还款3000块。老人省吃俭用,仍然入不敷出,不得不在退休后出来找工作。
到现在,我都忘不掉一个细节:交谈中,这位父亲从头到尾都没有笑过。
身为成年人,自己欠下的房贷,就让自己还,这是不能推卸的责任。为了房贷去透支父母的老年生活,没有了界限,他只是父母的连体婴儿。
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界限感。
但有人做得非常得体,比如我的邻居陈总。
父母亲退休后,陈总把他们接到长沙定居,但没有住在一起。陈总在同小区的不同楼栋里,给父母买了一套两室一厅,两家就三分钟的路程。
陈总的孩子还小,但他请了保姆,不要求父母替自己带孩子。周末的时候,父母却会主动过来,一家人或者是去看电影,或者是去郊区周边自驾游。
期间,陈总的父亲被人骗去购买重金属投资,结果,那家公司人去楼空,老人家几万块血本无归。换做其他子女,不免要对老人大发雷霆,但陈总没有。他说:“投资的钱是父母的退休金,他们有使用的自由。”
陈总父母,在长沙已经定居五年。临近的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人家,难免会发生口角,但陈总一家总是其乐融融。
子女和父母,最有分寸的关系是什么?
大学时,我的心理学教授反复讲过一个概念:分寸感,就是一碗汤的距离。
“一碗汤的距离”指的是,子女从自己家中给老人住处送去一碗汤,汤送到老人手上,还不会降温变凉。父母和子女要相对独立,又不失紧密地存在联系。
父母在孩子成年后要得体的退出,不过多干涉子女的选择,不包办他们的私域事务。就算子女不会做番茄炒蛋,又如何?生活总会让他们自食其力。
对于成年的子女,他们需要做到的是:有界限、有距离、常联系、常守望。别提任何过分的要求,别轻易介入父母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尽到照顾和赡养父母的责任。
一碗汤,这边是得体的退出,那边是独立的远行,给彼此空间,这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
龙应台说:“幸福就是,晚餐的灯下,年少的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厨房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
幸福可以亲密,却不能无间。
每个子女,都应当明白,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们终究,要成为两个世界的人。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父母,就该在你成年之后,和他们努力切割开来。你有你的奔波和热闹,他们有他们的空间和追求。
为人儿女的终极使命是,不做父母的连体婴儿。彼此独立,各自欢喜。
父母能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不被轻易打搅;父母不必在凌晨4点起床做番茄炒蛋;父母能在60岁退休,不必为了替子女带孩子,延迟退休十年……这才是作为子女最大的孝顺和荣耀。
愿我们都能做到。
https://goo.gl/xzN87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