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国式房价收入比引发的世界九大城市买房状况调查

中国式房价收入比引发的世界九大城市买房状况调查 《环球》杂志

世界九大城市买房故事

  一项由“中国式”房价收入比引发的调查

  8月下旬,各大网站上流传着一个帖子:在北京,一对夫妻要不吃不喝27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追踪这个帖子的信源,它最初来自8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的一则报道。

  报道说,8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北京主城区的八个区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28289元。参考该数据,按照每个家庭有两人工作计算,北京市家庭平均年收入为11.3万元(不考虑个税及保险等支出)。

  北京市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还显示,7月份,北京市四环路以内商品住宅期房平均售价为17478元/平方米;四至五环路之间平均售价16663 元/平方米。中大恒基市场部主任张大伟表示,据此计算,五环内的商品房均价约为17000元/平方米。张大伟还表示,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北京市住宅单套成交平均面积为113平方米,按照上述均价,单套商品房期房总价为192.1万元。那么按照目前常见的支付标准,每个家庭需要支付42万元的首付款(3成首付),贷款150万元。同时,30年贷款利息总额为112万元。按照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北京市的房价收入比达27:1,相当于夫妻双方不吃不喝努力27年才能买到一套房。

  此后,各网站出现了很多关于房价收入比的帖子,并出现了若干种说法。有的说,按照国际惯例,房价收入比为3至6倍较为合理,有的说4到6倍合理等等。这些说法又是出于何处呢?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合国人类居住(生态环境)中心给出了详细的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即房价收入比是居住单元的自由市场价格的中位数和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之间的比值。”也就是说,国际上计算房价收入比的方法中国目前的方法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提取的整套房子的价格而不是用平均均价乘以平均面积,且用的是中位数而不是平均数。假如卖了101套房子的话,是以第51套房子的价格来做中位数的。

  中国首次出现房价收入比的概念是在世界银行亚洲区中国局环境、人力资源和城市发展处编写的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考察研究丛书《中国:城镇住房改革的问题与方案》(1992年3月第一版)中。该书中提到“在发达国家,平均每套住宅的价格总额与平均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在1.8~5.5:1之间,……在发展中国家,该数一般在4~6:1之间,当然也有例外……”。房价收入比一般应为4~6倍的引用大多来自于此。

  统计数据是枯燥的,所涉及的概念定义是严格的。统计数据中没有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个例,比如年轻人的“啃老”现象,“灰色收入”的规模等等。中国在短短30年内所经历的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变化也难以全面的通过统计数据还原出来。

  与其陷入数据的汪洋中,迷失在数据搭起的逻辑推论中,我们不如走近一个个如我辈般辛苦谋生的真实人物,感受他们的买房故事。《环球》杂志特别选择了世界上九个大都市——纽约、东京、伦敦、香港、日内瓦、新加坡、布鲁塞尔、新德里、莫斯科,采写了发生在那儿实实在在的买房经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各城市的市况会有不同,但房价的牵肠挂肚早已环球同此凉热。以此作为买房参考未必得当,但增加一个全球参照却对评判当下中国楼市的现状不无助益。

  【文章导读】

  东京:两代人能买一套房

  伦敦:毕业生在伦敦边上买别墅

  香港:大多数人住不上豪宅

  日内瓦:买房只要还利息就能永远住下去

  新加坡:25年能买一套高档公寓

  布鲁塞尔:房子功能胜过面积

  新德里:房价过高 梦想之家受追捧

  莫斯科:满城天价房

  纽约:一张账单和一盏灯

  李群子(纽约)

  自从来到自己喜爱的纽约,孙文就一直向往着拥有自己的家,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8年来,他一直就没有觉得自己属于这个城市,属于这个国家。多少次,他曾在哈德逊河畔遥望曼哈顿的灯火,感叹这么多繁若星辰的灯火竟然没有一盏是为自己点亮的。此刻他第一次坐在自己的房子里,第一次有了家的归属。

  妻子给他送过来一杯茶,一页纸,转而自顾自高兴的同她家人继续通着电话。

  孙文不用看,就知道妻子拿过来的是一张家里的每月开支清单,不过他还是认真地再看了一次。

  孙文清楚每个月他们是不只花那么少的钱的,最起码每月455美元的停车费用就没有列进来,看着妻子通电话那愉快的神情,他不想扫她的兴。但环视着这个还不够90平方米的公寓,他还是相当高兴的。他们买这公寓用了39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另用33万元美金作了首付,基本上接近付了一半。这33万美元是他们全部的存款。要知道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曼哈顿啊!

  房子保养得很好,搬进来基本不用装修,这确实省了不少钱,要是选到其它的房子还不知有没有这么幸运,想到这,孙文回想起了这几个月来看房的经过。纽约市共有五个区,除了皇后区和曼哈顿,其他三个区他们是不去的,这是买房之前就和他夫人达成的共识。那他为什么选在曼哈顿呢,在皇后区像这样的房子才21万左右,70多万的价格在皇后区不算太好的地段应该可以买一栋几百平方米的独立房子了。想到曾经放弃的那栋房子,他不免叹了口气。

  “在想什么呢”妻子不知什么时候已打完了电话。

  “没什么,哦,我们的开支还真不少呐,”见妻子来到了他的身边,他收回了他的思路,指了指桌子上的清单。

  “怎么少了455美元?”妻子瞬间就笑了,她知道那是她少算了停车那笔账。

  妻子是知道家里的实际收入的,两人加起来的年收入应接近10万美元,但完税后的收入应该不到7万,也就是说他们所有的收入都全部交给了这张清单。

  “想想家里年收入近十多万美元,已经远远高于纽约市都会区的平均家庭收入七万五千美元,可今后的日子我们将过得紧巴巴的,不知人家过的是怎么样的日子?”妻子皱了皱眉。

  “谁要你贪曼哈顿的风水宝地啊!”

  “就只我贪呐,你不贪呐?”他一句话就把妻子逗乐了。

  是啊,哪个不贪呢?华尔街、第五大道、中央公园……哪一个不都是鼎鼎大名。单是每天省下那几个小时挤地铁的时间也是足已令人欣慰。

  “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吧,明天我还要上班。”孙文伸了个懒腰。

  “明天不是星期六吗”妻不解地问。

  “噢,忘了告诉你,我在一家犹太人开的公司又多找了一份工作,时间刚好是星期六,星期日”

  他笑着对妻子说“从今以后我恐怕不但要为老板打工,为你打工,还得为这房子打工了”

  妻子走过来,温柔地搂着孙文没有说话。扶着妻子的肩膀,看着那曾经给他无数感慨的曼哈顿的灯光,孙文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幸福的感觉。

  为了这盏灯,为了这个感觉,明天仍要继续去打拼。


 东京的房子要“啃两代”

  何德功

  东京人多地少,寸土寸金,买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房价很高,且有日益攀升之势。如果在繁华地段,每套公寓可高达上亿日元,普通的日本民居两层木式建筑,好的地段地皮要5000万日元(100日元合7.51元人民币)左右,盖房需要几千万日元,加起来也要上亿日元。如果不是高薪阶层,不敢问津。

  普通工薪族买房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说来买房的好处是早买房,早还上购房贷款,就不用再为租房花太多的钱了。房子成为自己的财产后,还可以上市买卖,房产若升值可以大赚一笔。在日本,一般来说购房贷款最长可贷35年,如果在60岁退休前全部还完贷款,养老年金可全部用于安度一个安逸的晚年。

  在日本,有几种情形是不适合买房的。对基本没有存款的人来说,买房首付款和家具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贷款买车的年轻人不宜买房,因为没还清车贷再加上房贷,双重压力之下,低薪的年轻人很难支撑;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想换工作,或者工作不稳定、有下岗危险者,也不宜买房,因为收入不稳定,没法计算买房和还款计划;自己将来肯定会有更高的收入的也不宜买房,因为将来根据自己的收入可以买更好的房子。这些人会一直租房住,四十多岁的租房者也大有人在。

  我在日本做记者的时候,一位华人李姓朋友属于买房晚的人。他在日本打拼19年,到了45岁时方才买了自己的住房。他看了很多楼盘,选中了东京市相对偏僻的板桥区,房子使用面积约60平方米,两室一厅,总价约4000万日元,有土地所有权。定下来后,他先交了首付10%的定金,签约时要交印花税 1.5万日元,然后在交房时交首付——4000万日元的房子首付最低为400万日元,相当于房价的10%。

  老李为了每月少还贷,首付交了800万日元。签贷款契约时交印花税2万日元。加上中介费、手续费等又付了70万日元左右。老李贷款3200万日元,返还时间为35年,选择随中央利率变动上下浮动的变动型利率,每月还款8万日元左右。再加上物业管理费2万日元,维修费6000日元,停车位1.7万日元,总共下来每月还款是12万多日元。

  日本的房子有土地所有权,老李买的公寓楼共29户,他的土地面积是公寓楼所占面积的二十九分之一,建筑质量可保60年左右。到时房子不能住了,经全体住户同意可以重建,也可以买地,各户分得应得的那份。

  老李在一家中小型企业工作,每月可供支配的收入为35万日元左右,剩下的钱供小孩的教育费和一家4口的日常生活支出,日子还算过得去。但一提到退休后还有20年要还贷,老李就显得有些无奈。因为那时每月的收入只有养老年金,每月不到10万日元。他打算把房子留给孩子,当然房贷也要父债子还,自己则回中国生活。好在老李的父母在北京有房子,叶落归根总算有个去处。

  我有不少年轻的日本友人在30岁左买房,差不多退休时才还清贷款。有的靠自己,但很多人都有父母的资助。根据有关规定,如果用于购房,父母给孩子“支援”的最高610万日元可以不交赠与税。

  很多日本老人感叹说,一辈子奋斗就弄了一套房子,这是大多数工薪族的缩影。

 在伦敦边上买别墅

  周严(伦敦)

  我和妻子都是刚毕业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现在伦敦工作的土木工程师。2008年开始,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伦敦,受此次危机影响尤为严重。随之而来的是各大银行纷纷收紧房贷政策以规避风险。往常零首付贷款的好事儿不再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最低25%的首付额和更加严格、更加详细的还贷能力信用调查。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入,英国的平均房价比最高点下降了20%。与此同时,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持续下跌,于是我们夫妇决定向父母借首付款,并开始筹划在伦敦买房。大伦敦由33个区构成,每个区的房价都不同,甚至相差甚远。相比起最贵的肯辛顿和切尔西,我买房的克罗伊登平均房价只是前者的五分之一(克罗伊登属于大伦敦区,不在伦敦市内,坐火车到伦敦市区约半个小时)。之所以选择这个区域,一是因为我妻子在这里工作,二是因为这个区域的房价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动辄上百万英镑的肯辛顿豪宅,不是我们这种刚毕业的工程师所能负担的。

  找房子是一个相当辛苦的过程。我们基本是先在几个有名的房屋中介网站上搜索房源,看中符合我们要求的房子之后,再联系中介看房。前后大概实地考察了 30家左右后,最后选择了现在这套房子。和卖主谈妥价格之后,房屋中介为我们安排了房贷经纪人,他负责帮我们比较各银行的最新金融产品并帮我们申请贷款,这其中包括了对我们的信用历史和还款能力的详细调查。很快,我们的银行贷款获批了,是20年期的浮动利率贷款。也就是说,我们的贷款利率是英格兰银行基准利率加2.69%。现在的基准利率是0.5%,所以我们的利率是3.19%。如果过半年后基准利率涨了,我们的贷款利率也会随之增加。再接下来,有专门的律师帮我们处理所有法律相关手续。我们的律师会和卖主的律师交换购房合同,之后房子的所有权便划归我们的名下。

  整个购房全过程都由房产中介在中间协调,并有相关专业人士帮我们处理各种事务,我们并没有操太多心。房子最终顺利成交,成交价是21万英镑(1 英镑兑11.35人民币,约合238.35万人民币),印花税1%,律师费等其他费用差不多2000英镑。我们拥有房子和土地的永久所有权。

  房子是5栋连排别墅最中间的一栋,共三层。房间地毯面积约160平方米,包括3间卧室,1个客厅,2个卫生间,厨房,入门厅,另外还有一个大约 50平方米的小花园,以及一个停车位。这个房子建于2001年,相比起这条街上的那些建于19世纪的房子要新很多。房子的装修很简单,没有繁文缛节的吊顶或是沉重的地砖。所有卧室和楼梯都铺着厚厚的地毯,客厅是简单的木地板。我和妻子两人简单粉刷了墙面,买了必备的家具就入住了。

  因为我们拥有房子、土地和车位的所有权,所以并不需另外付任何的地租、税费和停车费。每月和房子相关的固定支出主要有政府税(不管买房还是租房都要付),房屋保险,屋内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公共区域的物业管理费等,加在一起不超过每月200镑。现在房贷只占我们夫妻净收入的25%,所以并不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多大影响。

 香港“千豪宅”的成本账

  沈玮青

  香港新界区的大埔,因为距离深圳近,又多山,现在还是香港传统意义上的“郊区”。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嚣,空间又开阔,所以很多豪宅区都坐落于此。L的家便是此处诸多豪宅中的一座,周围有山有水,闹中取静,颇有“大隐隐于市”的风范。

  香港是著名的“寸土寸金”之地,根据全球不动产指导网站公布的2008年世界各大城市市中心房价的数字显示,香港以均价12599美元(约合人民币87000元)每平方米高居全球第六位。

  香港房屋的大小以建筑面积计算,价格以“呎”为单位,一平方米大约等于11呎。香港人常说的“千呎豪宅”其实也就是百余平方米而已。而房价因地区不同差别很大。香港三大地产代理行之一的中原地产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等豪宅的呎价在13000-20000港币左右,多位于太平山顶或者浅水湾畔;最便宜的是新界的偏远地区,比如屯门、天水围等,呎价在2000港币左右,和一水之隔的深圳相差无几。

  L家的这座四层的独立别墅购于2007年6月,建筑面积2500呎,当时的市值为900万港币。L的父母在内地做生意,每月的家庭收入在 5~10万港币,在香港属于中产较上水平。“因为之前的房子不够大,又想住得清静,所以就来到大埔一带,想找一些低密度的住宅区。”L说到,“我和家人起先看过其它屋苑,都不是很满意,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来这里看房子,最终选中了现在的这套别墅”。

  该小区的楼盘都是别墅型的豪宅,房前有花园,楼下有公共停车场,每户可以使用两个免费的车位;小区内还设有高级会所,里面有健身室和游泳池,配套设施相当齐备。因为是二手现房,购买时开发商就已经把房子装修好,住户只要再简单布置一下即可入住。在香港,开发商和承建商大多是同一家,像L家的别墅就是由著名的恒基地产开发承建的。

  在香港,房屋交易初步谈妥成交价格后,买卖双方会签订临时合约,同时买房者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定金。签订临时合约后14天内,双方就可以去律师行签署正式买卖合约。

  L介绍说:“在香港买卖房屋,律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规避了风险,也省了不少麻烦。”买方要支付首期订金(称为“大订”)给卖方律师,一般占楼价的10%,付款时须减去订金的数额。同时,还要把印花税交给律师行。不同物业的印花税税率不同,L一家当时支付的是楼价的3%。一切妥当之后,买家可向地产代理支付佣金,同时向银行申请贷款。香港的住房按揭有两种计划,第一种是P计划,P指的是香港金融管理局规定的港元最优惠年利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现时维持在5%左右。L的父母用存款付了330万作为首付,剩下的依据P-1.5%的按揭计划,分20年还清,即贷款的实际利率约为 3.5%。另一种叫Hibor计划,Hibor是同业拆息利率,Hibor计划以Hibor为基准,每天变化。

  钱房两讫后,买方律师前往土地注册处,将买家的楼契进行登记。卖家交出钥匙,整笔交易完成。入住之后还会有许多形形色色的收费,比如每季交一次由差饷物业估价署征收的差饷,用以支持市政服务的开支;某些物业还需要缴交地租。管理费在香港通常按单位面积计算,像L家这样的房子每年大约要支付 3500元。加上维修费和水电煤气费,各项杂费的支出也要6万元左右,一年下来也是费用不菲。

  L对“土地所有权”的概念不甚明了,在他看来,虽然50年后政府可能有权收回房子,但既然现在住在这里,又向政府交纳地租,“感觉上是一直都可以拥有这个房子的”。

  像L一家这样买得起豪宅的家庭在香港毕竟算是少数。2008年香港平均每人月收入为15430元,贫富阶层收入差距明显,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住豪宅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日内瓦:奥纳为什么不买房

  《环球》杂志驻日内瓦记者/杨伶

  我的朋友奥利维耶·奥纳夫妇是地地道道的瑞士人,两人都在工作,有一个5岁的儿子。他们租住在日内瓦的一套高层公寓里。有人问奥纳为什么不贷款买房,他回答说:“没必要,买房子还得交一大笔首付。其实说起来买和租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买房把钱交银行,租房把钱交保险公司。”

  瑞士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只有30%左右的人拥有房屋的产权,其余人都是跟奥纳一样租房住,且这种现象已经延续了数十年。瑞士人为什么只租不买,奥纳的回答可能过于简单,但透视目前瑞士普通家庭的居住情况和房地产市场,我发现也许他说出了其中的根本。

  瑞士是高收入国家,人均月收入达到5800瑞士法郎(约合37700元人民币)。然而,这里的物价也堪称世界之最。地价和房价过高,是绝大多数普通瑞士家庭不买房置地的最主要原因,在日内瓦更是如此。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和200多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坐落在日内瓦。这里近40%的居民是外国人,国际职员的高收入和享受的免税政策等使得物价进一步上涨。买房对于当地普通工薪家庭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由于瑞士人普遍缺乏储蓄意识,负担购房的首付对于很多人已经是一个难题。几年前瑞士洛桑综合工科学校开展的一项房地产调查发现,至少21%的瑞士人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私有住房。

  此外,瑞士城乡差别和各地区的差别已经不存在,人口流动性很大,很多人因工作等原因时常搬迁,不愿意因为住房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地方。

  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政府对租房采取各种补贴政策,使得很多人不用担心居无定所,自然减去了买房的巨大压力。比如,瑞士人通常可以租用享受政府补贴的房子,在向银行交纳一笔担保费后,每个月仅需交纳数百瑞郎的物业管理费。如果退租,还可以把当年所交的担保金连本带息取出来。

  因此,多数普通瑞士人宁愿租房住,而将收入用于住房之外的消费。调查显示,至少三分之一的瑞士人对于住房是否属于私产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3%的瑞士人认为贷款买房比租房值得。

  相比日趋升高的房价和要负担的房屋财产税等各种费用,在瑞士房租价格相对来说还算合理。我在日内瓦租住的三居室面积140多平米,位置极佳,交通便利,租金每月2200瑞郎(14300元人民币)。而且房租价格相对稳定,虽然每过几年会或多或少地浮动一点儿。

  另外,瑞士的租房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瑞士出租房的房主主要是个人、房地产公司和银行、 保险公司等,其中保险公司控制了三分之一的出租房。出租的房子质量高,设施齐全,平时的小修小补全部由物业公司承担。

  我在很多瑞士朋友家里看到,房子几乎谈不上什么装潢,木地板、白墙面而已,家里大多用的都是宜家的普通家具。然而,房子都是或高或低的板楼,阳光充足,室内摆放着工艺品和装饰品,阳台上鲜花盛开,房子里处处充满了温馨,丝毫没有国内很多租住房的简陋和寒碜。

  当我跟奥纳说,中国人都觉得住在买来的房子里才踏实的时候,他笑了:“在瑞士,想着把房子变成‘我的’的人不多”。

  在瑞士,即便买房,情况跟中国也大不相同。一位朋友1996年在离日内瓦20公里的尼永贷款买了套公寓,在交了首付以及律师费等各种费用18万瑞郎 (约合117万人民币)后入住。当我问她现在每个月还多少钱时,她说,400多瑞郎。啊,怎么这么少?朋友解释说:“这只是银行每个月算出来的利息”。

  在瑞士,买房贷款的方式与国内有着很大的不同。银行和律师根据每个人(家庭)的收支情况,根据个人意愿来制订还款计划。还贷时间没有期限,本人还不完子女可以接着还。在收入不高时,很多人每个月只还利息,几乎不还本金。在收入增加后,可以接着还本金。而且,由于在拥有房子产权后必须交房产税,有时税钱比银行利息还多。而用于还贷款的收入是免税的,因此在瑞士绝大多数购房者决不像中国一样,一次性付清购房巨款或者短时间内付清。所以有人说,在瑞士买房子还是不还清的好,还清了也许交的钱更多……假如有一天实在难以继续还款,银行或保险公司将房子收回,购房者所交的首付和已还本金以及房屋增值的部分将返还给购房者。

  我跟朋友说:“要还一辈子利息,房子还不是你的资产,这事放在中国人身上,心里肯定不舒服”。朋友笑了:“中国买到手的房子只有70年的产权,买房款也就相当于租用70年房子的租金吧。在瑞士呢,买了就是你的,只要还利息,就可以永远住下去,甚至可以传宗接代。”

新加坡:还算温和的房价收入比

  《环球》杂志驻新加坡记者/高川

  今年8月,接到一位新加坡朋友的短信:“我已经搬到新家玻璃房子里了,有兴趣来寒舍参观吗?”

  记得这位名叫裘士达的朋友今年3月才刚说要买房,从买房到装修到入住,这么快就能轻松搞定吗?带着这些疑问,我欣然拜访了朋友的新家。

  这是一座位于新加坡史蒂文斯路上的小型公寓,一进公寓大门首先看见碧蓝的游泳池,窄窄的一圈,中间立着5层高的公寓楼。从地下停车场乘电梯到3楼便是裘士达的家。

  裘士达夫妇二人热情地带记者参观了他们的新居。这套房子两室两卫一厅,建筑面积90平方米。客厅、卧室都有落地玻璃门窗,从客厅到主卧要过一条窄窄的走廊,而走廊两侧是通达房顶的玻璃墙,可以看到玻璃外面的风景,显得十分敞亮。

  房子属于精装修现房。从卫生间的马桶淋浴、到卧室的木地板、到厨房橱柜以及新式的没有明火的灶具、还有空调、热水器、衣柜、窗帘都是开发商配好的。裘士达说,他们需要买的就是电视、冰箱、洗衣机,还有家具沙发,省了很多操劳。

  裘士达说,从今年3月起开始看房,先后看了两三套,有一次他们到这座公寓里的一个朋友家做客,了解到小区里竟然还有现房出售,觉得蛮幸运。

  他说,之所以买这套房子,主要考虑三点:一是地段好,从公寓到新加坡最繁华的商业街乌节路仅需5分钟车程,离著名的新加坡华裔女子学院也只有 300米,并且小区周围都是居民区,可谓闹中取静;二是楼层好,5层楼的第三层不高不低正合适;三是朝向好,新加坡地处热带,所以卧室不能夕晒,只要房间早上能见点阳光就很好,这套房子符合这一要求。

  我忍不住问:“像这样的房子,价格应该不便宜吧?”

  裘士达说:“我们的房子属于永久地契,会比使用权是999年和99年的公寓和政府组屋贵一些,再加上3%的印花税,房价一共是100万新元(1新元约合人民币4.8元)。”

  100万新元按理说不是小数目,而对于中等收入的新加坡家庭来说,这套房子的确物有所值。根据新加坡人力部数据,该国居民2008年人均月收入为 3977新元。试想,如果换作北京市,对于月收入4000人民币的工薪阶层来说,想要买一套90平米位于黄金地段的一手精装现房,价格恐怕就远不止 100万人民币了。

  裘士达告诉我,房款是他们用现金和公积金一次付清,并没有申请贷款。他说,在新加坡,公积金缴纳是强制性的,占个人收入比例相当高,这些钱主要用途是购房、教育、医疗和养老。他说,自己工资收入的20%要缴纳公积金,雇主也要缴纳14.5%。这次买房他们付了40万现金,剩下的60万用公积金已经足以支付。

  “使用公积金和买房的手续麻烦吗?”我问。

  “不麻烦,我们委托律师帮忙办理买房手续,这在新加坡比较普遍。”裘士达说,“我们请了信誉比较好的律师,确定下买这套房子后,律师就帮我们调查开发商背景、是否存在一套房子同时卖给不同人的情况。另外包括申请使用公积金、付款等一系列手续,律师都会帮我们办好,否则这么多手续和注意事项我们哪能都懂啊!”

  在聊到物业问题时,裘士达告诉我:“我们这座公寓一共17户人家,大家按照各家户型大小不同分摊物业费,我们这样的两居室每月交400新元的物业费,大家凑在一起的钱用来找专门的管理公司帮我们打理物业。”他说,住在这个公寓里的住户们每个月不定期召开物主会议。大家会对公寓的保安、保洁、设施维修、健身房管理等问题交换意见,遇到问题就大家举手表决。

 布鲁塞尔:房子功能胜于面积

  《环球》杂志驻布鲁塞尔记者/尚军

  十年前,陈先生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到欧洲求学的道路。和很多到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一样,初到布鲁塞尔时,他也是一穷二白。经过一番拼搏,陈先生现在总算是在布鲁塞尔扎下了根,并有了自己的一个“家”,虽然不大,但至少让他找到了一点归属感。

  陈先生的家位于布鲁塞尔火车北站附近,距离市中心外围的内环路不过数百米,大致相当于北京二、三环的位置。一栋十几层的塔楼和国内常见的居民楼别无二致,陈先生家在四层。

  “你这房子多少钱一平米?”我还记得第一次到陈先生家做客时就很自然地问了这个问题,没想到陈先生却笑了起来。

  “你这个问题很中国,”他说。

  原来,比利时的房价并不像国内那样以单位面积标价,而是给一个总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面积与房价毫不相干,只是面积并没有被看得那么重,不过是考察房价是否合理的诸多因素之一。陈先生说,他当初买房时就遇到了同样的尴尬,问得房屋中介公司业务员无从答起。

  在布鲁塞尔,人们主要通过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和房屋中介公司这两大途径获取房源信息,再者就是碰运气,沿街寻找打出“待售”标志的房产。当然,一般还是建议通过中介公司找房源,因为它们不仅掌握着大量房源信息,而且还可以协助双方办理房产交易所需手续。我走访过布鲁塞尔几家房屋中介机构,它们贴在橱窗上的房源广告大多会给出总价、所处地段及几室几厅,却不一定标明面积。

  比利时最大的房屋中介机构之一ERA公司的销售人员奥雷莉告诉我说,虽然时常也有客户询问房屋面积多大,但房价并非与面积直接挂钩。在布鲁塞尔,人们一般买现房,期房交易很少,这样在买房前都可以实地考察房屋的情况。较之单位面积价钱,人们更关心房屋的功能性,比如是否有花园和车库、是几室几厅、厅或室的大小感觉是否合适等。

  由于财力有限,陈先生只买了个不大的一居室,面积50多平方米,两年前以10万欧元左右的价钱购入。

  在布鲁塞尔等欧洲城市买房子首先得明确是买独栋住宅(house),还是公寓式住宅(apartment),前者不少附带花园和车库,类似国内的别墅,自然价格不菲,而后者相对便宜,陈先生的房子即属于公寓式住宅。

  在西欧主要城市中,布鲁塞尔的房价一直属于比较低的,但最近几年涨得比较厉害。比利时联邦经济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比利时独栋住宅的价钱仍上涨了5%,而公寓式住宅的价钱上涨了4%。

  据奥雷莉介绍,就公寓式住宅而言,面积9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最受布鲁塞尔普通购房者欢迎,一般在15万欧元左右。但如果是好的地段,比如邻近地铁交通方便或邻近公园周边环境好,价钱会飙升至35万欧元,而一幢普通独栋住宅则在25万欧元到40万欧元左右。

  在布鲁塞尔,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税后月收入在1000欧元到1500欧元,也就是说,买套两居室的钱相当于一个人8到12年左右的工资。

  陈先生说,别看他的房子离市中心不远,似乎地段不错,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在布鲁塞尔,越有钱的人住得离城区越远,和咱们中国可不一样,”他说。

  由于靠近火车站,陈先生家周边环境并不算好,价钱也相对低一些,而在郊区茂密树林中的一栋栋别墅,那才是有钱人的家,往往价钱也高得令人咋舌。

  奥雷莉说,人们一般不愿意选择在市区居住,因为太过嘈杂,除非是喜欢享受城市的喧嚣和丰富的夜生活的年轻人。奥雷莉自己的家距离布鲁塞尔市区就有十几公里,在她看来,这个距离对于开车上下班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在布鲁塞尔,购房程序并不复杂,相关收费也相当明确。以通过中介机构购房为例,首先是议价。购房者在相中一套房后,既可以直接接受房主的要价,也可以另给出一个报价,也就是说可以“杀价”,中介机构会将这一报价反馈给房主。

  一旦价格谈妥,双方就可以签署一份初步协议。此时,购房者需向房主支付总房款的10%,然后在4个月内筹集余下款项,通常是向银行申请贷款。

  奥雷莉说,各家银行对于首付款并没有统一规定,但首付比例越高,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越大,通常贷款期限为10年或20年。

  支付完房款后,最后就是转移产权。在比利时,房屋产权转移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公证机关进行登记才能生效,并需缴纳总房款12.5%的交易登记费,这是在比利时买房时最大的一项收费,公证机关还要收取总房款2.5%的手续费,合在一起相当于总房款的15%。此外,中介机构还要收取中介费。奥雷莉说,除了这些费用,购房过程中将不会产生其他费用。

  当然,如果你想炒房,那可得小心了。在比利时,如果购房后5年之内出售,政府将征收16.5%的资本收益税。

  奥雷莉说,不少比利时人其实和中国人一样,只要有能力,还是愿意买房,拥有自己的家,如果父母有能力,为孩子买房提供支持也很正常。

 新德里:至少还有“梦想之家”

  《环球》杂志驻新德里记者/毛晓晓

  “眼看着房价一天天升高,不能再等了”,42岁的Ashok是印度首都新德里市的一位政府公务员,年薪约为20万到26万卢比(1元人民币约合 7卢比)。他今年初刚在新德里西部一片遍布六层小楼的普通小区里,买下了一套带装修和家具的100平米两室两厅,花了650万卢比——这是他所有积蓄,他还向朋友借了一些。

  Ashok告诉我,在新德里这样的大城市,要想有个好点的生活,为他三个读中学的子女提供好点的教育,就不得不买下一套房子。虽然他对买房很热衷,但对房子的高价格却很不满意。

  决定要买房后,Ashok首先找到地产中介询问是否有人卖房。和中介一起亲眼看过房子,觉得符合自己的要求后,他就与房主见面,详细谈了价格,并问清楚房主为何要卖房子等问题。敲定细节后,Ashok付给房主协商好的定金,随后取出自己所有积蓄加上借款,一次付清了房款,将房子的户名改成自己,并付给中介相当于一个月房租的佣金。

  对于42岁才买房,Ashok感叹说,“年轻时候挣的钱不够啊。”

  除了很有钱和很穷的人家,印度中产阶级妇女一般婚后都不外出工作,Ashok家也是同样,他是家里所有开销的唯一来源,因此买房后全家都必须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销。印度天热是出了名的,但我到他家里,发现为节省电费,Ashok白天不开风扇,客人来了才开,离开一间屋子,马上就都关上。但他还算是少数能买到满意房子的幸运者。

  像Ashok这样的中产阶级,据印度自己估算约有3亿。在新德里这样的大城市,除了附近的开发区近几年新建的高层小区,市内几乎见不到动辄几十层的高密度小区,有钱人家都自己买地皮盖几层小洋房。而富人区外的大路边或神庙附近,小帐篷和铁皮房子组成的贫民窟遍地开花,城市经济型住房供给存在巨大缺口。

  据业内人士估计,印度城市短缺2600万套公寓,其中90%来自低收入和经济上困难的群体,如出租车司机、水管工、老年人、刚毕业的学生和新婚夫妇——基本上是月收入在6500卢比到13000卢比之间(人民币900到1800元)的人群。

  2005年印度政府允许外商直接投资房市后,大量外资进入推高了主要城市的土地价格,开发商也蜂拥建设针对印度“海归”的高档公寓,房价一路飙升,翻了几番。虽然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包括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等主要大城市过去几年加速上升的房价从2008年末开始掉头下跌,部分价格已下降3到 4 成,但很多人仍抱怨负担不起房价。

  近年来,一些房地产商已经计划针对这些低收入群体建设廉价公寓。此外,新德里、孟买等大城市附近的二级和三级城市房产由于价格相对便宜,不少大公司已为员工在那里买房,需求持续旺盛,这反映出印度民众对“负担得起”的房产的火爆需求。

  印度一家房地产咨询公司的经理Anuj Puri认为,“负担得起”的定义是不超过印度中产阶级家庭收入的5倍,即220到350万卢比。为增加中产阶级能负担得起的房屋供给,印度央行今年初已要求200万卢比以下的房贷年利率不得高于9.25%。DLF等印度较大的房地产公司也已开始开发价格在150到300万卢比间的一居室和两居室公寓项目。

  这方面最出名的就是刚推出世界最便宜小车nano的印度塔塔集团,它旗下的房地产公司今年也在孟买市郊推出名为“梦想之家”的此类小区,公寓面积在26至43平方米,价格在39万到67万卢比之间。

  塔塔房地产发展集团高级市场经理Rajeeb告诉记者,与政府和其他开发商提供的低价公寓基本为高层塔楼式不同,塔塔的“梦想之家”小区将由三层小楼、景观庭院、超市、学校、医院和大规模社区中心组成。“这是与生活在高楼和二氧化碳中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此外,公司聘请了新加坡的设计师,力求使不大的房间有足够的储物空间。

  “不是廉价,而是实惠和体面。”从5月11日接受预定以来,“梦想之家”网站点击率超过数百万,供不应求使得最终购房者只能抽签决定,第一期预计两年后可入住。公司还计划2009年年底在新德里和班加罗尔市郊发展同样的住宅项目,明年继续扩展到其他大城市

 莫斯科:满城天价房

  《环球》杂志驻莫斯科记者/何毅

  “普通人在莫斯科想买套房简直就是天方夜谭!”30岁的维佳跟我谈到他的坎坷购房路时满腹苦水。

  近日,2009年全球城市生活消费调查结果出炉,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卢布贬值,但2006~2008年三度封冠的莫斯科依然名列第三。高居不下的物价似乎从未成为大部分莫斯科人享受生活的阻碍,他们在这座世界最贵城市里怡然自得,唯有谈到莫斯科的房价,人们才会愤愤不平。

  维佳来自俄罗斯南部的一个小城市,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莫斯科,开始只能租房住。2004年在决定和妻子马琳娜组成家庭后,维佳开始考虑在莫斯科买房,但面对令人咋舌的高房价,维佳数次望而却步。“一公斤黄金在这个城市也只能买4平方米的住房!”维佳无奈地告诉记者。

  据莫斯科市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莫斯科市住房均价达到每平米6100美元,而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房价持续下跌,但目前新房均价仍为每平米 5300美元,市中心平均房价达每平米2万美元,85%的市民无力支付高房价。截止到今年3月初,莫斯科高档楼盘每平方米均价虽然自危机爆发后已经下降 13%,但仍高达3.3万美元!

  而莫斯科人的月平均工资是1300美元。对于普通人来讲,在莫斯科买房可望而不可及。维佳告诉记者,现在莫斯科百姓大都住在赫鲁晓夫时期的政府福利房里,而年轻人也不得不与父母同住。结了婚的有的住在祖父母传下来的房子里,有的只能租房,只有家里条件好的才得以在父母资助下买一套新房。

  2005年初马琳娜怀孕了,即将诞生的小生命迫使小两口将购房计划重新提上日程。“莫斯科房地产业至今仍不规范,各方面制度都不算健全。”维佳说,有钱人大可以选择实力雄厚的开发商旗下的高档楼盘,而普通人买房只能考虑大环外(相当于北京五环)位置偏远的新房或者通过中介找一个二手房。

  维佳最终选择了大环外一个69平方米的两居室,每平方米价格为1500美元,东拼西凑之后,维佳一次性付了全款,而这期房一等就是3年。“买便宜房子就得承担一定风险!”维佳感慨道,由于开发商资金不足,房子迟迟没有动工。其间,维佳多次咨询律师,得到的答案更是让他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他们签署的合同不但不规范,其中的霸王条款也是狡猾又隐蔽,规定了可以延期交房,却未规定期限或给予违约金等补偿,到最后维佳只好听天由命了。好在去年年底,维佳的两居室终于交房了,这一喜讯对于他来说如同中了大奖。

  “为什么不贷款买房?”面对我的问题,维佳解释道,俄罗斯房贷市场并不发达,对多数俄罗斯人来说,住房抵押贷款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而苛刻的贷款制度更使按揭购房成为空中楼阁。

  据当地媒体报道,截至2009年初,俄罗斯各类机构总共只发放了47.94万笔房贷,房贷规模为9745亿卢布(32.9卢布合1美元)。 2008年以前,贷款申请人首付30%的房款后,便可获得为期15年年利7%的房贷。而从2008年起,俄罗斯多数银行为防范风险提高了申请住房抵押贷款的门槛和贷款利率。贷款申请人即便首付50%~70%的房款,也很难找到低于9%年利率的抵押贷款,目前房贷年利息通常为15%~20%。

  此外,各银行还大大提高了对贷款申请人收入和财产的要求。不仅贷款申请人要有正规的高收入证明,而且担保人也要出具高收入证明,并且需要有两位担保人。贷款申请人和担保人还需出示各种财产证明。“俄罗斯人没有住房公积金这样的福利,只有少数大企业才会为员工谋福利,出面和银行签署一些贷款优惠合同。即便这样,老百姓还是很难承担高额利率,宁愿跟亲朋借钱也不愿贷款。”维佳说。

  莫斯科房价长期居高不下,连俄罗斯总理普京都呼吁国家应在建筑行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让更多老百姓买到便宜住宅。

  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每个人有权力获得至少12平米的住房,莫斯科市政府每年都提供100多套免费的经济适用房给无房的低收入市民,住户只需要承担维修费和物业费就可以将这套房子转为个人财产。但维佳告诉我,“排队等免费房子的人太多了,我们根本不敢奢望!”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