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大量私宅今明两年将推出 楼市与发展商表现不看好

李敏雯 (2009-11-06)


  由于大量私宅单位将于今明两年推出市场,市场可能“消化不良”,本地楼市和发展商表现不被看好。

  花旗集团(Citi)证券研究昨天新出炉的报告指出,未来12至18个月内,黄金地带将推出市场的私宅单位多达6800个,相等于每年4000多个。这不仅是2008年的两倍,也远远超过2007年的900个以及2006年的200个单位。

  整体而言,本地将有超过1万3000个私宅单位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完工。

  花旗指出,虽然危机发生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现强劲,但这并非是推高私宅价格和租金的主要因素。2006和2007年,就业需求强劲促使外国人不断涌入新加坡,但当时市场供应恰恰处于低水平,再加上集体出售又造成许多私宅项目被推倒重建,造成市场供应极度吃紧。

  然而,这些因素在可预见的未来并不存在。报告说,最近李显龙总理在南洋理工大学常年部长论坛上指出,将调整外来移民流入的速度,这可能意味移民人数的增长将从过去几年每年10万人的增长速度大幅度放缓。

  另一方面,从2005年至2008年,本地私宅的租用率(occupancy rate)从之前的91.5%增加到95%左右,创下历史新高,造成租金增加近一倍,私宅价格也水涨船高。但展望未来,本地就业前景将大不如2007年的高峰期,明年的新工作可能只有2007年的一半。

  报告甚至认为目前的私宅热潮与1999年相似。当时的市场供应相对较多,私宅价格上涨无法得到租金的支持,最后私宅价格的涨势无法持续。

中国买家人数创新高

  此外,中国买家人数激增,成为继马来西亚和印尼之后,本地私宅市场的第三大买家。

  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的报告,外国买家今年第三季迅速回流,从占所有私宅成交量平均的19.7%,增加到今年第三季的22.7%。

  中国买家人数也首次超越原本排名第三的印度买家,占今年外国买家人数的近15%。去年中国买家人数也首次超越英国,排名第四。

  然而花旗的报告指出,外国买家人数也已在今年7月见顶,今年9月外国买家的私宅成交量比六七月的高峰下跌四成。

  报告指出,中国买家人数虽然上升,但在黄金地带的购买能力却远不如印尼买家。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只有56和59个新私宅及转售单位来自中国买家,只占黄金地段交易量的2.3%。八成中国买家都选择非黄金地段的私宅。这和中国买家在香港豪宅市场“扫货”的情况大相径庭。

  第一太平戴维斯指出,中国买家多数喜欢购买价格介于50万至100万元的大众化私宅。

《联合早报》
(编辑:苏亚华)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