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下:ZT中国--更大的金融危机将来临,美国是最大吸血虫

2019-07-19 16:30
2008-11-15 21:04:02.0


. 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引发中国的经济危机。类似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危机也是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但在具有强烈殖民地经济色彩的中国,生产过剩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出口产品滞销。中国的国内消费,在过去的十多年内,基本上从来就没有旺盛过。今天人们谈论的,大多是中国如何应对和渡过这次危机的办法。而我担忧的,却是这次经济危机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在我看来,中国人民面临的最大危险,不在这次经济危机本身,而恰恰是在危机之后。今天的经济危机,只是更大的危险的开始。

在出口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为了“撬动”内需,中--央政府决定投放四-万-亿人民币,并制定了十大措施。那么,这个被人-民-日报评论员说成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的措施,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GDP的增长呢?会的。会不会启动真正意义上的内需呢?不大可能。会不会消除或减少我所担忧的危机后的危险呢?完全不会;不仅不会,甚至将加大这个危险。

我的这个判断,显然不符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加紧落实”的评论员要求。我如此唱反调的根据是什么呢?让我试试,看能不能说清楚。

通俗地说,所谓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社会产品多到少数有钱的人消费不了,而大多数有消费需要的人又没钱去买。应对这种假“过剩”,历来不过两个招数:一是人为地制造短缺,二是让人们在短时间内手里的钱增多。前者就是将牛奶倒进海里,后者就是通货膨胀。中国的“精英”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一件很简单易懂的事情,故意说得很神秘。今天中国这个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及时而必要、果敢而科学,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计划,不过是一次滥发货币的通货膨胀和对凯恩斯理论的歪曲应用。

我不认为凯恩斯理论是完整的经济理论,它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揭示,完全不能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日而语。但我也认为,它相对于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经济学说,有其合理的一面。它的核心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借此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费和投资。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在财政政策方面,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主张减税、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投资和消费;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主张增税、减少财政支出,以减少投资和消费。在货币政策方面,在萧条时期主 张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投资;在高涨时期主张减少货币供应量 ,提 高利息率以限制投资。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有效需求又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前者是由后者决定的。那么,中国的所谓“内需不足”是投资需求不足还是消费需求不足?显而易见,是消费需求不足。而投资需求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前,不仅没有表现出不足,反而表现出膨胀。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同时又投资膨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经济是一个特征极为明显的殖民地经济。它的“发展”,主要的不是为了国内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而是寄生虫国家的国民消费需要。而一旦寄生虫国家的金融出现问题,消费能力下降,中国就立刻表现出生产过剩,进而出现经济危机。因此,顺理成章地,要想有效地启动内需,必须从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上入手。可是,反观这次出台的“十项措施”,除了第八项以外,基本上完全是投资项目。这些投资项目,会不会最终拉动整体消费水平呢?不会。我这样说的理由是,这次紧急出台的措施的根本出发点,既不是为了提高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也不是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经济的长远规划,而是为了弥补外向型经济走低造成的经济放缓的应急办法。它所能容纳的就业,大体上不过是那些外向型经济企业剩余的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的价值(工资水平),也不会明显高于原来的水平。换句话说,这些投资带动的消费充其量不过是原来可能下降那一部分的补偿。与此相反的是,由这些投资创造的利润,却要落入原来就很富裕的人的腰包。其总的结果是,普通劳动者的表面工资没有多少增加,而社会总的流动货币却大大增加,结果是实际工资水平不升反降,通货膨胀的代价将完全由原来就是低收入的群体承担。这样一来,两极分化不仅不能缓解,反而会加剧;社会的有效消费需求不仅不会因为这些措施被刺激起来,反而会进一步萎缩;生产过剩将不仅会发生在外向类产品上,而且会蔓延到内销类产品上。

那么,将这四-万-亿万全部用于消费(如有人说的按人头发钱)行不行呢?也不行。这四-万-亿万的相当部分是债务(增发的货币)。将它们立刻投放到消费流通领域,一方面可能触发物价飞涨,另一方面会以储蓄的形式沉淀下去,不能形成有效消费。不要忘了,凯恩斯理论是建立在主观的心理分析基础之上的,它的核心之一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简单地说,越是到了货币最后收入单位,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少。人们拿到手里的钱并不会全部马上用于消费,而是会根据对未来的判断决定当前的消费量;越是临时性的收入增加,越会变成储蓄。尤其是在社会保障水平极低的当今中国,穷人比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更低,钱口袋捂得更紧。我认为,最合理的安排是,将这四-万-亿万的一半,完全用于社会保障如退休基金、低保补助和医疗费用的国家投入上。只有在“生老病死有依靠”的希望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扩大消费才谈得上可能。不久前,中国-政-府有两个主要领导人不约而同地说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话。如果他们所说的“信心”,也包括普通中国老百姓的信心,他们就应该把这次刺激内需的过程当成一次恢复全民信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保增长”的过程。现在的事实是,政-府一边试图刺激经济,一边又放风说要延迟退休年龄,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政策,除了延续一贯的劫贫济富政策,没有其它解释。

中国有句成语:温故而知新。对于这次被有些人大肆鼓吹的“大手笔”,其实本不需要做任何分析。我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说了四句话,其中的后两句被编辑给“脱敏”了,我希望这次能保留。这四句话是:改革还是那个改革,方向还是那个方向;人还是那伙人,谎还是那个谎。只要执-政-党的路线还是与从前一样:始终朝向“让一部分人”富下去的目标,始终代表官-僚资产阶级的的利益,始终坚持以5%的人被本,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人们都不必报任何希望,也不要费任何心思去猜它的结局。结果只能是一个:更大的两极分化。

两年前,中国有一个政--府领导人在国外对媒体说,他每天都为普通群众住不上房子愁得睡不着觉,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到了今天,普通群众住房问题依然如旧。如果真象他说的那样,连续两、三年的夜不能寐,他应该早就身心憔悴了。但事实上呢?他对生冷偏涩的古诗词的记忆力丝毫也没有减退;在谈论“普世价值”时的思路一点不显得紊乱。这说明什么?说明此人要么是个不需要睡觉的“超人”,要么是个善于撒谎作秀的低级政客。这样的人,你能相信吗?

我为什么说更大的危险在危机后?这次危机,对中国的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它对企业的冲击,尤其是外向型经济企业非常大。中国的财富在大量缩水后将更加向少数人集中,广大的普通劳动者将更趋贫困。我在《美国下一次“扩张”的可能方向与中国应采取的对策》中有一个估计:美国将在六到十二个月的时间理顺它的金融混乱。一旦美国金融界的业务开始恢复正常,它就会立刻开始它的下一轮经济扩张。我给这次扩张起的名字是“虚拟制造业”,即在国内以第三产业为主,在国外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大力发展属于美国企业的制造业。一场大规模收购中国企业的新的资本输出即将开始。这不是我在异想天开,只要我们回头看看最近十年美国除了在玩“虚拟”经济以外还干了什么,就不会奇怪我为什么这么说了(见上文)。左-大-培也曾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在美国金融发生危机的时候,美国的在华企业不回国救援反而开始收购中国企业,与此同时却呼吁中国去救?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只能投资美国的金融领域,不能收购他们的实体经济?答案就是:美国在用房地产泡沫经济完成过去十年的过渡的同时,也做好了“虚拟制造业”的准备。而中国这次所谓的“保增长”,不仅不可能调整经济、做好应对美国扩张的准备,反而会是饮鸠止渴,使中国的经济困难雪上加霜,进一步为美国的大肆收购提供便利。

有人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宣告了它在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动摇。我不这样看。我反复说过,从历史大势上看,帝-国主义终究是要灭亡的,但它一定不会在殖民地灭亡之前灭亡。我敢肯定:作为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一定又是第一个从这场危机中恢复过来的国家。这除了它本身在能源、粮食和军事上的控制地位以外,还因为它处在一个有利于它的世界环境。这个有利的环境,不是欧洲的不团结和软弱,也不是日本的衰落和无所作为,而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在世界的东方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美国经济殖民地,这个殖民地就是中国。只要中国继续在今天发展的方向上不动摇,美国这个寄生虫就可以继续舒舒服服地寄生在中国这个宿主身上统治世界,直到将中国彻底榨干。

尽管美国从来就没有将中国作为一个盟国,但今天中国的官-僚资产阶级却总是一厢情愿地向美国靠拢,在各项关键的国内外政策上,表现出唯美国马首为瞻。唯一能解释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美国虽然没有将中国的官僚资产阶级当成“自己人”,但它却很乐于接受这群人作为它在中国的代理人,因为这是一个鼠目寸光,为了自己个人的眼前利益不惜牺牲民族利益,对内凶残无比、对外卑躬屈膝的最下贱、最无耻的群体。和今天中国的官-僚资产阶级相比,一九四九年前中国社会的“四大家族”也会自觉相形见绌。我在几天前发了一篇文章《中国现在最需要救的不是楼市也不是经济》。我认为,中国现在最需要救的是执-政-党的灵魂,但我对此是没有信心的。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有人已经不可救药,我们是不是就看着他们将中国拖入深渊?

2 个回答

查看全部回答

2019-07-19 16:30

慕容枫

ZT 四-万-亿刺激经济要特别警惕五个问题
四-万-亿刺激经济要特别警惕五个问题 [转帖 2008.11.16 17:37:32] (时寒冰)
  第一、刺激经济的计划应该也必须以民生为核心,才能真正有效地拉动内需。应该认识到,我国经济的根本症结在于内需不振,内需不振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三点:1)公共产品缺位或低劣,财政投入过少,如原本应由政-府承担的那部分教育、医疗等负担,通过市场化改革转嫁给了民众,民众负担沉重。再如,原本应有财-政投资的公路很多都变成了收费公路,加大了民众的负担,也严重抑制了物流的效率,加大了资源配置成本。2)由于权-力、腐--败等资源不公因素导致的贫富差距(区别于勤劳与懒惰导致的自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贫富差距扼杀效率,扼杀拼搏和奋斗精神(因为无论如何拼搏由于起跑线不同,近权-力者凭借资源优势就可以占先)。20%的人拥有80%的存款,低收入者无钱消费,而中等收入者又因房价涨(一套房消灭一个中产阶级)和股市暴跌(中产阶级消灭7成左右)而大面积消失——这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隐患之一。3)老百姓手中缺钱。民众收入增长跟不上物价涨速,更跟不上学费、医疗等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导致的暴涨。
  我国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畸形的,过于倚重投资和出口,这4-万-亿的救市计划,仍然是以政府投资(必然抑制民间投资)为核心的,而大规模的出口退税,又是以出口为核心的。内需仍然居次。如果内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问题将继续存在。解决内需问题,必须真正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而不能以应急的心态来解决。民生既是涉及民众福祉的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大问题。对民生的定位必须修正,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实际上,现在的公共产品投入本身就是在偿还此前多年的欠账。这种偿还应该是虔诚的,而不应该是缝缝补补式的。
  如果把导致内需不振的三个因素,逐渐给消除掉,就解决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将更稳健。而不围绕着这一点走,继续走扩大投资与出口的路线,可能步入恶性循环。因为,政府投资扩大将使得效率更高的社会投资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民间投资者亏损的几率加大,更不愿意投资,同时,也使得那些亟需资金的企业由于资源向政-府项目的倾斜而陷入更深的困境。而以出口退税方式鼓励的出口,很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产品。这些初级产品以接近资源的价格卖到国外,他们精加工后加价几倍后再卖给我们,我们靠卖资源和苦力赚的一点血汗钱,转一圈后又回到外国人手里了,我们一无所获,还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牺牲了健康。前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极力纠正这一点,千万要防止一救市就又全回去了。
  第二,防止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借救经济之名,上马此前被否决的建设项目、重污染项目及形象工程项目,这将是对宝贵资金的浪费,这种浪费对亟需流动性资金的企业而言将是致命的伤害。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应该经过详细、科学的论证,不能凭借官员一句话就上。只有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才能避免投资失误。《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说:“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我国决策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元。不少决策严重脱离现实,如目前中国的600多个城市,竟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在某些决策者的思维方式中,认为要使GDP上去,只有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因而热衷于‘上大项目’,只关注支出规模而不是支出效益,在未作严格的、科学的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贸然上马,导致的形象工程仍然不少。GDP上去了,但并没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据国-资-委有关资料,全国国有资产1/3属于闲置浪费。”
  现在,一些地方及有关部门,有借助救经济搞大跃进的倾向,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比如,民航基建投资未来两年达4500亿元,这种投资是否有必要?在民众无钱消费,内需不振的情况下,这4500亿元投入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效果是否更好?经济危机的时候谁没事天天坐飞机玩?事实上,中国的机场已经非常豪华,非常密集,连不少县级市都要建飞机场,在高速公路网已经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这种建设必要吗?
  第三,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计,同时,必须防止伴随着投资加快上马而滋生的腐败行为,吞噬国民财产。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9日国务院公布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后……记者观察发现,从昨天早上8点到11点半,进出发-改-委的人起码有200位以上,而小王则称,一天下来肯定超过300人。这些人大多风尘仆仆,不少人还拖着大号的旅行箱,很明显是从外地过来的……除了少数能够进入发-改-委的申请者,更多的人仍拎着箱子在发-改-委门前徘徊。
  我觉得对这一现象司-法、纪-检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防止腐-败侵袭发-改-委等国家要害部门。同时,建议-反-恐-部门派精兵对“拎着箱子在发-改-委门前徘徊”的人进行开箱检查,防止那些眼馋我国钱多的恐-怖-分子借国家刺激经济之机,对我有关部门发动突-然-袭-击,干扰我国的救-市计划顺利进行。
  第四,救市的钱如何出?如何使用?必须有详细的规划和严格的审计。
  瑞信亚洲经济学家陶冬最近撰文指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不经论证,不通过立法机构,不列明资金来源,便抛出如此庞大财政开支的国家。”所谓兼听则明,这一批评性建议值得政-府重视。对于资金来源,通常,一般是中-央出一部分,地方出一部分。问题是,地方那一部分资金从哪里来?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等,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卖地,而房地产业正步入下跌周期,地产商手中囤积的土地够开发至少5年(这是最最保守的估计)以上,不需要再买地了,事实上现在他们开发现有的土地资金还不足,哪里还有钱再去买地?于是问题来了。如果地-方-政-府缺了卖地收入这一块,它连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都不能保障,哪里有钱搞基本建设?这会不会使救市计划变成“画饼”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不会增加税费的征收,一旦这样做,反而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企业倒闭得更快,个人更拮据,消费进一步萎缩。
  另一个问题:中-央的资金从哪里出?如果靠政-府节约开支,降低工资,杜绝浪费来解决,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政-府应该颁布命令,取消公款吃喝,无论哪一级领导下去视察,都必须自己买单。彻底取消出国考察活动,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现在全世界都在仰慕中国,敬仰之情如滔滔黄河之水,绵延不绝一泻千里,他们向中国学习还来不及,我们的官员根本不用抬举外国-政-府,再向他们取经。做自己的项目,让他们自卑去吧!同时,总理以下官员的公车全部取消,让官员坐公交车上下班,与人民共甘苦共患难,齐心协力,像抗击非典那样战胜金融危机,不仅有利于经济复苏,也有利于重建官民鱼水之情,使社会变得和谐而亲切。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钞票,就容易加大通胀压力,削弱民众的购买力;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国债,就会使民间资金进一步向政府集中,使民间的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如果靠增加税费筹资,就会增加民众的负担,削弱其购买力,抑制内需。这尤其是需要警惕的。那么,救市资金到底从何而来?
  第五,防止一些刺激经济的计划变味,或被篡改。
  比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12日透露,今后3年,全国将新建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同时完成约220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总投资将超过9000亿元,平均每年3000亿元。
  放下这点保障性住房,根本无法满足目前的实际需求不说,单说篡改:以往一些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等建成后却被篡改成了商品房,根据老建设部的一贯表现,及他们与开发商等利益主体鱼水情深的和谐关系,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担忧。因为,目前开发商手中大量存量住房需要销售,如果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无疑是要开发商的命,中国的房价本来就强烈要求进入下跌轨道,保障性住房加大将使开发商的压力更大,倘若他们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玩花样,这一计划可能被架空。
  因此,建议中央,严令要求有关部门公开计划的实行情况,具体到单个的项目,让全社会进行监督,防止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或者,因为收-受-贿-赂,就欺骗中-央,损害中-央权威。

2019-07-19 16:30

慕容枫

ZT 十种迹象说明:明年或后年才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十种迹象说明:明年或后年才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转贴 2008-11-13 08:52:32]

有人说中国能在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面前独善其身,种种迹象表明,明年和后年才是中国的困难年头,这两年过去,中国能挺过去的话,将慢慢发展,如果挺不过去,印度尼西亚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以下可以说明。

1、中国经济的主引擎之一的外贸不可能再现往日江山。几十年来,我们以“血汗换低价、以低价闯世界”的策略将不可能再现了,没有低价,我们的外贸很难再有起色,外贸无起色,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无从知道,这个重要的引擎减速甚至快熄火了,中国经济会好吗,人民的收入会好吗。

2、“颗粒归仓”的税收制度抑制了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几十年来,我们的税收远高于GDP增幅,现在企业和税赋已是古今中外之最重,企业不管你挣不挣钱,税收一点不少,更要命的是,现在的税收几乎是“颗粒归仓”,企业还未上正轧,税收远走到前头,“颗粒归仓”的繁重税赋将便企业创新更加艰难,而且现在你开个小卖店休想逃税,各企业都被税赋压得仅剩一口气了,企业不好过,企业员工日子会好过吗。

3、垄断已扼住自主创业的门路。以前开个士多,一家人就可以过日子,摆个地摊就可以混口饭,蹬个三轮车都可以挣个衣食,正所谓蛇有蛇道,虾有虾道。现在不行了,垄断集团和管理机关已将所有活路全部堵死。摆地摊城管会把你打死,开小卖铺根本斗不过遍地的联锁超市,想蹬个三轮车跑证照就会拖死你,自主创业更主难上加难,小创业根本就没有了生存之路。所以,即使老板降你的薪水还是要忍着,现在自已创业只有亏本一条路。

4、十条牛也都拉不动内“虚”。有人把拉动内需定为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可内部虚空的人民是否有能力拉动,近4年来,包括柴米油盐在内的基本生活品上涨了一倍多,住房价格更是不得了,物价总体上涨一倍不算多,但中国人有多少人收入增长了多少呢,除公务员以外,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收入可以说基本未动,甚至在下降,开支增加、物价上涨、教育医疗加重,人员的收入不见涨,我们怎么拉动内需,没有内需,经济怎么增长。

5、盲目大干快上基础建设投资效益低下,重复建设浪费巨大。占GDP总数40%以上的投资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这几年到处修路建桥,路坏了再建,桥塌了再修,马路修了再挖,挖了再修,政--府机关更是一个个富丽堂煌,这些都为经济增长付出了汗马功劳,但这种大比例的投资会产生巨大的副作用,通货膨胀这把无形的手会狠狠拽住投资这匹野马,想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就有冒巨额通胀的危险,饮鸠止渴。1990年,日本政府推出的巨量救市资金,投入国内道路与桥梁基础建设。这种政府承包市场基础建设的行为,必然是高消耗,低效率的结果。所以日本银行与日本制造业只是表面获得短暂回升,而结果是再次迅速恶化。最终,反而导致日本政府债务骤增,政府支出大量挤占私人资本生存空间,企业效率、银行效率、政府效率反而是加剧恶化。日本经济是在日本政府巨额扩建国内道路与桥梁和外部的国际清算新标准中,走上了至今20年的衰退之路。

6、房地产已病入膏盲。房价太贵普通百姓买不起,商品房空置率升高。昂贵的成本(地价成本、寻租腐---败行为的成本)是房价畸高的助推器。我们装修过房子的人知道,一套房子从建设到住进去,可以养活建筑、装修、建材、运输、水电、门窗、木工、瓦匠、电工等几十个行业的一大群人,我们很多人也是靠这个行业吃饭的,房市一旦不景气,肯定会有一大帮人丢饭碗,要命的是,房地产出现景气的可能性暂时看不到。而对畸高房价的痛恨和对房价未来若干年大跌的预期,以及对经济走向悲观预期,使老百姓无力买房,有钱的在现阶段也不敢掏钱买房。与国民收入水平相匹配的房价是提振房市景气的根本。

7、创新我们仍处于婴儿阶段。现在有人大叫,我们不能走低技术发展的老路,应该用自主创新来带动经济发展,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知道了,在科技领域,我们的自主创新可以说还处于婴儿阶段,这里面即有技术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体制,中国自主创新的体制还需建立健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西方会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民用技术领域,中国取得突破难上加难,靠技术创新取得经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已极不适应。我们初中时候就学过,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必须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这是MK思教导我们的,现在的中国完全应验了MKS的这句话,现在中国的政--府职能和管理水平不但不能促进发展,反而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中国不从根本上改变政--府职能,经济想再上一个台阶是不可能的,但政--府职能会改吗,地球人都不相信。

9、经济命脉已处于血管阻塞。交通作为中国经济的命脉已处于层层阻拦、举步难艰阶段,公路上,层层收费站已让汽车插翅难逃,物流企业宁愿让车停着也不愿亏本跟运输了,火车,层层关口把门,东北大米烂在仓库里也没法运出来铁路,早些年空置的货运车也火起来,证照、消防、抗震、许可、工商、税务、城管各级管理部门层层把关。

10、老百姓的信心正在丧失。买股票,股市套你,买牛奶,有三聚氰胺让你结石,吃鸭蛋,有苏丹红毒你,看病去,有假药等你,国人已对国产的一切不敢兴趣,包括教育,有钱人的孩子都到国外读书,有钱人也往加拿大和新西兰跑,多少歌星影星在国内挣钱,却移民到国外花钱,国人对国*家的未来失去信心,经济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