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大一女生一年伙食只花8.35元

2019-07-18 22:00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名家境困窘的女大学生,经常到学校食堂捡别人吃剩的馒头,而且一捡就是近两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膳食中心发现这一情况后决定为这名女生免费提供一日三餐直至毕业,同时在食堂为其安排勤工俭学岗位。

  上月22日早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八食堂张经理发现,一名女生正在食堂里捡吃别人吃剩的馒头。吃了一惊的张经理立即把这名女生请到了食堂办公室。经询问,这名女生来自江苏农村,高中时一场车祸使她休学在家一年,父母为给她治病四处举债,最后连唯一的房 子也卖了,加上还在读中学的弟弟,一家四口人只能租住在一间小房子里。因为她是贫困生,学院每月都会发给她140元的困难补助,但她决心用这笔钱攻读“双学位”,所以舍不得多花一分钱。

  张经理打开电脑,调出这名女生的餐卡消费明细。屏幕上显示的资料让大家惊呆了:每次消费金额都是0.15元,而且一般是隔一周甚至是十几天才消费一次;整个2004年,她才花了8.35元!原来,这女孩根本就没有在食堂里掏钱买过饭菜,她基本上是靠到 食堂捡吃剩饭剩菜度日,她最大的奢侈就是一个星期到水房花0.15元打上一瓶开水。

  这名女生一再要求不要将她的情况向学校反映,她说她一定要自强。深受触动的张经理和另一位同事坚持给这名女生的消费账户上充了100元,同时将情况向膳食中心主任进行了汇报。


  膳食中心主任杨春男表示,现在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女孩的春节怎么过,她要是回家,学校就给她买车票;要是留校,就给她安排工作岗位.

5 个回答

查看全部回答

2019-07-18 22:00

陆弘

这篇新闻要传达什么信息?
  首先我表示对那个女生的处境的同情,不全是因为她生活拮据,更主要的是因为我看到她的个人意愿被他人强暴的干涉了。张经理等人是在这个女生“一再”的反对要求下,“坚持”做出与之相左的行为的。不管他们的行为造成的直接结果(如:充100元给女生,汇报膳食中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大多数人在阅读这条新闻的时候会认为是积极的,这正是这篇新闻的记者愿意传达出的信息),他们的行为本身是在违背主体意志的情况下作出的。从文中,我们看不出张经理是男是女,但是通过表述,我们发现他/她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权力地位上面(如:是张叫女学生去办公室的,是张询问这个女学生的私人状况,是张看这个女学生的打卡纪录。。。),因此张经理被处理成一个相对于这个女学生的一个象征性的男性。换句话说,女性(女学生)的主观意志在被男性(或者是象征性的男性)忽视,甚至可以说在形式上面强奸了。

  我猜想这篇新闻的记者应该是个男性,因为整篇文章在表面上客观表述事实的外表下面,充斥着男性话语和男权心理。第一,如题目所表述,主人公应该是女学生,但是在叙述中主人公却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那个男性/象征男性的张经理,一切女生的信息都是通过他的询问/察看所得到最终表述的。第二,女性在文章中是没有姓名的(为了保护这个女生的隐私也是一方面,但是为什么其余的人都是有名有姓的呢?),拥有权力的一方都是有名有姓的,读完新闻,我们知道那个经理姓张,而那个膳食中心主任叫杨春男。我们还是不能确定这个主任是男是女,但是我们可以确定他/她也是一个符号男性,因为他/她也拥有权力,正是因为这点,所以他/她的全名才会出现在这篇报道中,尽管他/她叫什么对于整篇新闻来说没有任何重要性可言。

  这篇新闻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像题目所言,表现一个艰苦求学的女生,之所以拿它做题目,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这个题目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猎奇性,仿佛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热点。这篇报道的主要焦点落在了膳食中心给与的解决方案,为的是要表现一个权力机关是如何关心没有权力的个人的,而且这种关心和帮助又是多么重要和有效的。可见,这篇本来可以以女生为主体的新闻,几乎成为对男性/象征男性的权力机关的赞美之词!

2019-07-18 22:00

毕琪

这位姐姐早上好或许该说中午好不管咋说先问好。
小小的偶对您这位姐姐的分析佩服一个,再呸服一个,哗啦哗啦啦地佩服呸服。昨天听william hung老师上课,还说做人文研究的最忌讳的就是overgeneralization,翻译过来就是“结束-世代”(当然了这个比较费解),举个例子吧:

===例文(来源不祥)
因此张经理被处理成一个相对于这个女学生的一个象征性的男性。换句话说,女性(女学生)的主观意志在被男性(或者是象征性的男性)忽视,甚至可以说在形式上面强奸了。
===例文引用结束。

这一段就最显著地体现了overgeneralizationismist的行径。真是高瞻远瞩,一滴水里看到一个太阳和这个太阳折射出来的7种可见光的肉眼可分辨得颜色谱啊!真是太配富了。克配上帝呀。feminist应该跟您好好学学,学学如何能够掌握如此高深精密的推理方法,抽象手法,以便应用在全人类的观察考究上。从此以后,好可怕呀。。。

而且现代社会的网络传媒和大众传媒,难道还要费姐姐的心思去批判吗?那个东西就是从头烂到脚了已经,姐姐还要踩上一只脚,何苦把姐姐的n寸金莲弄脏了呢。那个就是一个大垃圾堆。

好無聊。

2019-07-18 22:00

陆弘

先谢谢了
新闻没有客观性的,一定是某种意识形态的体现。说实话,我很反感类似这样的报告,那穷人开涮就是,以穷人的故事彰显富人的权威。您也不必呸服佩服的,本人不过是表达一下个人看法而已。当然没必要对所有的新闻都进行如此的分析,但是我要说的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被分析的,只不过是一个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允许的问题。我并没有overgeneralize什么,或许在您的眼里确是是有了吧,我只是希望把它背后隐藏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明面上,不管制作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他确实显示了这种思想。这就是人文学科应该做的研究,注意我们周围的事情,比如新闻,撕破它伪善的面纱,看看它有多么肮脏和丑陋!

另外,您从什么来判定我是姐姐?

2019-07-18 22:00

陆弘

还有,您对overgeneralization的翻译我保留意见
您翻译的中文似乎不仅是费解,而且有点子不知所云,依鄙人看来,应该是“超广义化/抽象化”更贴切些!

2019-07-18 22:00

毕琪

姐姐好,刚才还没见你上线呢,原来也是潜水员=P
小小地偶知道姐姐的意思,只不过想跟姐姐的帖子来壮壮人气,西西。偶也很呸呸那些新闻的。姐姐写的蛮好,就是偶上面摘的那句话尚有可探讨的余地啦。

另外,偶喜欢叫你姐姐。虽然偶知道姐姐其实不是姐姐。偶不稀饭花旦,青衣也不很好之。老旦比较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