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海 2017。

2019-07-18 10:01
去年出差德国去得最多次数,上海也去了好几次,从年头到年尾,总结一下看到的一年的变化。
只限上海地区,无意评论国内其它地方。 就事论事。想到什么说什么,无主次排序。
街道。上海街道这两年干净了不少,很多非法搭建都被清理掉了,行走的顺畅程度大增。也很少看到胡乱停放的共享单车。
交通。机动车管理得非常严格,坐过几次出租车,司机都说现在老严的,大家开车都小心。机动车管住了,但是行人,自行车,助动车过马路真是一塌糊涂,简直无视交通灯,想怎么时候过马路就怎么过。
手机支付。这是个热门话题,我没国内银行账户也没身份证无法微信或者支付宝,原来还担心到处被人鄙视,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用纸币或者信用卡的人到处都是,有些出租车司机反而更喜欢用钞票支付,说那个微信支付老麻烦了,隔段时间后钱才进账。
打的。这个也大出意料,街头打车随时随地都有空车,可能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在热门路段会难,但至少我在上海时打车都在路边招手的,因为我也用不了什么嘀嘀打车之类的app。
马路。上海有些路口实在看不懂。譬如说你要转弯,那转弯道应该都在最边上。但是上海很多路口,转弯道在中间的,两边反而是直行道。我觉得其他地方来的司机在上海开车估计要被晕死,本来按习惯都要靠边转弯,在这儿都不是这么回事。
出租车。这个必须吐槽了,我是说车本身,好几次坐的车,都怕它开着开着突然散架了。车保养太差。
地铁。很好很准时很密集。
居民区。环境就不说了,就算很高档的小区,里面也是各种乱。我是说小区里面各种乱停车。双车道的小区路,边上可以停2排。还有物业,反正没太明白小区居民和物业的关系,貌似物业和保安都是大爷,不像这里物业做得不好随时被居民炒掉。
家居装修。好多新东西什么新风系统,第一次听到时完全不知道是什么鬼。
吃。太便宜了。很不错的家常菜馆子像是顺风大酒店,唐宫,9个人才 1.5K RMB,5 个人才 1K,而米其林店像是鹅夫人,人均消费也不过 100 RMB。我心想在小坡3个人吃得稍好点就要200新币了。 
早餐。小馄饨,煎包,包脚布。我最好这些,我妈每天给我买这个,走了就没得吃了。
古迹。豫园修缮得相当不错,但是外面的城隍庙就让我大失所望,可能修饰得过头了,那些老店老建筑,简直就像电影里的道具,太新太假。
地铁故障。虽然我一次没遇上。我每天睡到很晚,我妈买了早餐后就开收音机催我起床,所以每天都“被”听电台新闻。差不多每天都听得到哪条线坏了地铁完全终止,哪条线慢行,一般都要影响半个小时到6个小时。我想全世界经营地铁的都是难兄难弟,只是我一次都没看到过上海市民有抱怨地铁故障,相比之下新加坡人太挑剔了。
报纸。我想,上海的报纸出版业完蛋了,以前家里一直订阅的新民晚报也早就不再订阅了,偶尔买一份看看,薄薄的几页纸,比起新加坡的晚间开胃小报差多了。早上每家每户都有免费的解放日报,那玩意儿能看吗?
旧居。小时候爷爷家外公家两边住。爷爷家以前在小南门,现在那里都被拆了,连路名都没了,去看了看,一脸懵逼完全不认识了。外公家在福州路科技书店边上,现在还留着但是没人住了,小小房子里放了10几个亲戚的户口等着拆迁分钱。。。也去看了看,不胜嘘嘘。高中读格致,3年都住在这里,石库门里上蹿下跳仿佛就在昨天。
战狼。我发现战狼心态普遍存在2类人身上:很有钱的人,和很底层的人。前者是自大,后者是自卑。中间层的家庭,被小孩上学烦恼,房价烦恼,单位人事斗争烦恼,整天各种烦恼各种吐槽,往往一眼就能看穿战狼背后的惶恐和不安。
石库门。去过一间间石库门改造的精品酒店,不伦不类,毫无老上海的腔调,不喜欢。
市百一店。上海老牌的第一百货重新装修年尾回去时刚好遇到开张。改成和现代的百货公司一个模子了,可惜但是也无奈。
服务。不管大店小店,态度大都很好。有次去环球港,不小心逛进一家据说是德国牌子的冬衣店,一进门所有店员呼啸一声都涌上来,吓得我差点拔脚就跑。所有店都是一口一个哥,听着老肉麻的。
有线电视。不知道是电视机的原因还是有线电视的信号问题,感觉高清节目清晰度比 Starthub 播放的高清节目差好多。好多电影都是中文配音,我不崇洋媚外但是电影还是听原音比较舒服。

0 个回答

查看全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