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已被本市重点高中预录,SM1在本市招生,父母想让我参加。我正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曾经去过新加坡,也看过些关于sm1的文章和介绍,但都不够笼统…
啊,谢邀!
不知道题主的初中对口哪一所学校?不同的学校水平差距是很大的,IP的学校会比要考O level的学校更加容易适应,头两年也会更轻松一点,否则的话第二年就要考O level,相当于再考一次中考才能升入初院(相当于大学预科班/高中),考试压力会很大。至于进了初院之后,呵呵呵呵大家都一样,准备被A level教做人吧……
如果要说SM1的缺点的话,个人觉得最大的缺点就是你会比同龄人晚两年上大学……大概就是你国内的同学都大二了,你还在吭哧吭哧考大学,毕竟有得必有失嘛。看着以前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变成自己的学长,感觉的确很微妙啊= =
像恋家、不适应之类的情况几乎是一定会有的,不过如果你在国内上大学的话,除非你在本市上大学,否则也是要离家自己生活的,SM1不过是将这个过程提前了三年开始而已。而且在这里招SM1的学校都会有专门负责International student的部门,再加上时不时会有一个MOE的官员来送温暖,所以适应的问题一般在过了一两个月之后就消失了。当然如果你比较挑食的话,可能不会喜欢这儿的食物,因为这儿不管什么菜都是浓烈的东南亚风味。我待了三年半,仍然对laksa和nasi lemak喜欢不起来……
话说回来,我在国内当时和题主差不多,是免中考直接升入中学高中部的。不过学校里一直和新加坡这儿的学校有合作,招SM1的时候我稀里糊涂地考了几场试,又面试了一下,就被录取了……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学校一直宣传新加坡很好,过来留学应该是不会差的;再加上被录取之后有长达四个月的暑假(因为11月才会飞新加坡),我就义无反顾地接了offer = =
不得不说,在这儿学到的东西真的很多,不光是课业内的知识,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如何照顾自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组织活动,如何安排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如何为自己选择理想的课外活动,等等等等。这些东西在国内不是不能学,只是在高考的压力下未必会像这里一样有这么多机会。我在课余参与过组织国际性的活动,做过相当正儿八经的科研课题(最后没出什么成果,然并卵= =),组织过社区义工项目(貌似也不怎么成功= =),这些都是在学校的支持下做的,非常非常开阔眼界。如果我在国内上了高中,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机会做这些事了。
当然,虽然逃离了国内的高考,但这儿的课业压力并不会小。MOE有一个规定,如果考试成绩连续几次没有达到它的要求的话,奖学金会被取消,到时候要么回国高考要么自己烧钱继续上下去,不管哪一条路都是很难走的……所以,要好好学习,要好好学习,要好好学习(重要的话说三遍)。
(知乎首答,结果刚用手机码字码到结尾手机挂了... 决定... 再码一次!> <)
虽然这个答案应该对楼主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但是想到以后可能会关注到这个问题的学弟学妹们,以及网上的确比较混杂的一些信息,还是来回答一下。
先说明一下,SM1到现在还是没有bond的!最多只是大家平常YY一下教育部会不会这么做而已...
(利益相关:在读高中SM1 来自国内小城市)
相信题主在网上看到过很多SM1项目的优势:1. 适应期时周围可以说半吊子中文的人的帮助 + 学校对于外国学生融入集体的各种支持2. 英语几乎像母语一样主导着教育系统以社会运作,提供锻炼英语的非常好的机会3. 国内高中所不能提供的各种锻炼自己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不大施手脚也能大开眼界的活动机会4. 考入国大南大这些排名高于清北、亚洲前列的新加坡大学的较高机率,以及再出国到英美名校的可能性5. 安定的社会条件,优美的环境 (除了邻居一年一度的烧芭大会 = =)......等等等等。
这些说法都没有错。
但是还是要说一句,
It depends.
这真的看人。
首先,关于前途发展稳定的。
的确有非常多的人都是走的这么一条道路:四年顺顺利利读完,拿着奖学金或助学金考上国大南大,出来工作还清学贷,转永久居民,入籍,结婚,再攒几年买了房子,生孩子,父母随时飞来一起住,等等... SM1项目至今二十多年的成熟度,使得我们可以看见许多这样过得稳定舒心的人的例子。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四年奖学金被取消遣送回国的也有,没有达到教育部的硬性学术指标,融入不下心理因素决定回国的并不罕见,到了高中的话,取决于你所在的高中,由于高中本身对于奖学金本身的去留有更大的自主权(或者是因为高中比较无情 - -),取消的几率还会更高那么一点。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而自己每每听到这些消息都觉得非常痛心。第一年内走的还好,回国大不了高一晚一年入学再来过,可是第三年走的,国内高中很难同意让他们跟着国内高三的课程上,而高一重新来过又有几个人愿意?我所知道的几乎全都最后花父母的钱到英美澳德等地再读私立高中,虽然也有混得不赖的,但是毕竟不是当初拿起这笔奖学金时,大家想要看到的结果。而四年以后呢?A Level考砸了本地好大学好专业读不了,被迫去澳洲读大学(不是黑...> < 不过澳洲大学基数大,比新加坡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门槛低的大学比较多),以及四年读完发现专业不对口,被迫离开的也有。
当然我说的这些忽略了自愿想到其他国家读大学的学神们,读完大学想要回中国干一番事业等等的人群。但我想证明的一点是,虽然大多数人这条路走得顺,混得并不好的也还是有。语言,学术难度(亚洲人都是学霸一家亲...),融入度,各方面都有可能影响到你在这里的留学生活。而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使得在很多重要关头(O Level,A Level报一些竞争大的专业等等)都是由外国人跟外国人之间互相竞争的。虽然SM1这个项目来新加坡的,比起通过私立学校来的已经占有很大优势了,但是SM1这么一大群从全国各地招来的学术能力自理能力都到一定水平的,毕竟也都有两把刷子,竞争压力并不会小到哪里去。而这么一群强人所刷出来的数据,看上去非常美好,却也很有可能对你不适用。
如果你是从小学习生活父母管得很严乃至包办到底的,你需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定力,在活动游戏非常丰富的同时不会荒废掉你的学业?如果你英语一直一来都在学校中下游,那么你是否有足够的毅力和能力在一两年内让英语突飞猛进,以应付O Level乃至A Level英语科及其他文科上的挑战?(注:英语口音重 ≠ 英语水平低...) 更重要的,你是否有足够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来承担一个人留学生活的酸甜苦辣,融入本地人的圈子甚至只是中国人的圈子?对于十五岁的人而言,这个自我分析的过程可能很难做到全面,那么不妨跟家人朋友老师多聊聊,毕竟,这是可能对你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决定。
请记住,新加坡不是铁饭碗,也不会存在比“在国内读”这个选择更好或更坏的必然性。
前人成功的经验不会保证后人就过得顺风顺水。
这是一个关于你自己未来的选择,而既然是一个选择,就有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有其对应的机遇和财富。
那么如果你觉得前面说的这些对你来说都不在话下的话,恭喜你,那么可能你正在考虑的是别的一些问题了,比如把新加坡作为“跳板”。
“跳板”这个词其实是非常不招人待见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的出国热,有不少人抱着来新加坡增加国际履历从而进一步申报英美大学的想法申报SM1,也有很多到了要毕业的时候,忽然又有了“世界这么大,为什么不出去看看”的想法把英美大学随手一申,所以从新加坡再前往其他国家大学的其实并不罕见。如果你申报SM1这个项目是带有这种想法,那么我觉得也有必要说一说。
首先这跟理科竞赛风气重不重是一样的,还是要看学校。新加坡申英美大学主要的资源还是集中在那么几所排名靠前的JC里,其他学校的出国党大多数都不是本地人,硬件配置往往就会略输一筹。其次,国外大学看重新加坡高校多于中国高校的一点,就是成绩的可信度。但是这也意味着你要是考砸了,就是砸了,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而在新加坡考砸的可能性可能要比你呆在国内高得多,除了英语媒介造成的影响外,还要再说一次,亚洲人都是学霸一家亲...新加坡的学业并没有比中国简单到哪里去。还有就是对于报外国大学而言很重要的履历。在新加坡高校虽然也不乏活跃于社团领袖中的外国人,但是大部分社团活动还是被本地人主导,能够拥有出彩的活动履历的外国人并不是很多。我认识不少国内大城市的,特别是外国语学校的同学,在知道自己国内同学考上英美名校之后都不少感到后悔的,觉得如果自己呆在国内的话可以有比自己现在更好的成绩和履历,路也要宽很多。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在国内即将上的高中,拥有良好的出国口碑,你有信心读好混好,甚至你的学校是全英语教学的外国语学校,而你的目标又是最终一定要到英美等国发展,那么SM1对你而言,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如果你是在国内很有把握考上清北的人,而你却在意清北与国大南大间排名的差距的话,我觉得... 很难说。知乎上面还是有很多相关讨论可以看的,褒贬不一,很多人觉得国大南大综合质量、设施完虐国内大学,也有人觉得国大南大一些专业学术氛围不行,或是从新加坡高中党的角度来说太容易进以至于学生质量良莠不齐。说到底排名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所选择的环境,所处的社会,毕竟很有可能是你以后会考虑长期工作生活的地方。
其实前面这两段说了这么多,基本是给国内资源丰富的大城市的孩子,或是给未来清北的大学神们看的。对于大多数像我一样从小城市来的人而言,虽然也会在学习、生活乃至大学各方面纠结或挣扎,但是如果没有新加坡,我们可能根本不会有机会接触这些纠结和挣扎,不会了解到世界之大,也不会有那么多条未来的路可以走。新加坡大部分学校所提供的教育,社团活动的机会,成绩竞赛的可信度,也是很多国内小城市普通高中没法比的。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还是可耻地匿了,毕竟小伙伴们看到肯定会是:“你在逗我我那年怎么没有想那么多”虽然我也会说:“你觉得我当年不是电话接完继续打我的游戏吗呵呵哒”
但是毕竟SM1这些年,对我的现在以及未来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SM1招的人一年比一年少,我希望有这个机会拿到SM1奖学金的孩子们,都能够珍惜这四年的机会,在这四年以及以后都过得开心不后悔;也希望大家不会像我们中一些人一样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考,结果考上了却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来仓促做下一个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
而如果已经做出决定了,那当然是无任欢迎 :) 就请加油吧!毕竟,新加坡比起其他国家而言可能是最留学友好的地方了,而对于好些人来说,还是工作生活的理想地。在这里,你只要愿意好好努力的话,总是不会混得不好的。
并且,说了很多比较现实的东西,还是想说一句,SM1这个群体,其实给我们带来的除了语言能力,更开阔的眼界,更多的选择空间外,还有一种身份认同感,一种情感上的纽带以及精神财富。四年后,许多人把这个地方渐渐当做了第二个家,许多离开坡岛到国外求学的SM1,都会自豪地自称 ”坡党“。李光耀今年去世的时候,周围非坡籍的小伙伴们也都纷纷刷屏悼念及感谢老人家当年开设奖学金项目的决定,知乎之前某个要break bond的SM党的问题下面,也都是坡党们愤怒而一致的回答。所以还请题主理解网上可能一边倒的说sm1这个项目多好多好的话,因为这个项目以及新加坡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好也实在是太多,有些感情,用那些文字甚至不足以描述。
忘了在哪看到的,抱歉要盗用一下别人的话。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个想法, 给我再选一次, 我绝对不会再来新加坡了.
网上看到的, 基本都是好的一面, 因为过的不好的可能不会在网上说. 我说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吧(个人观点):
1. 内向的, 不愿意说话的. 新加坡人对中国人的普遍评价是不愿意融入. 说新加坡小国心态也好, 说中国人喜欢扎堆也罢, 毕竟你还是要保持基本的交流, 所以能张口对一个英语比你好几倍(?)的人说英语是很重要的. 注意这里不是语言学校, 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锻炼语言能力, 如果你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话是很糟糕的. 当然新加坡人也会跟你说中文, 但老师一般不会.2. 数理化很厉害的, 想参加竞赛的, 想走学术道路的. 你要知道, 人的意志是会被一点点消磨的. 如果周围的人对竞赛不屑一顾, 以不知道为荣, 不会做为傲, 你考100分的时候其他人(<50%, 剩下的人考不到)考了70分就沾沾自喜, 你究竟能坚持多久. 3. 数理化很差的. 说实话初中念完了来这边学数理化很少有新的知识, 而且教的也浅. 但是大量的时间都被用在学英语和pass其他科目上(或者颓废?), 如果你还要在数理化上面花时间的话, 用英文教学的文科基本直接GG.4. 自控能力差的 (比如没有父母管教可以在考试前几天玩整天游戏, 比如没有考试压力绝对不碰书本) 无数有前途的聪明的娃在这边堕落了5. 自理能力差的, 你愿意并能够铺床洗衣服扫地擦桌子吗(虽然这些都不难). 如果个人卫生做不好还会被室友们嫌弃, (提前体验大学生活吧)6. 心理脆弱的, 自我调节能力差的. 你遇到挫折又没有父母帮忙自己能应付吗? 一个人远在他乡春节没有回家会寂寞吗7. 没有一技之长的(课外), 这里要CCA(课外活动), 你如果不会乐器体育一般也没什么健康向上的爱好的话......8. 家里有条件的,在国内可以读国际班的, 可以自己出国留学的. 无须多说, 此路省时间(2年)省精力, 别以为A level比高考简单.
还有最近NUS(新加坡国立大学)说他们是亚洲第一, 还大字报放首页, 呵呵.
我是2008年考的SM1,我觉得这个经历是特别特别因人而异,也因学校而异的。
从个体角度来说,我是一个性格独立【不怎么恋家】,适应能力强,学习新知识/新能力比较快的人,很喜欢新环境,所以我觉得新加坡这几年学到了特别多,并不只是英语上的飞升【我是一个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人,所以当周围人都讲英语的时候,学得特别快】,更是能力上的锻炼【新加坡教育兼容东西理念,不仅学习要好,各方面都要全面发展,课外活动的强度很大,水平很高】,还有性格和思维方式上的磨练。
所以说,不适合适应环境能力不强,不喜欢独立的人。而且也不适合很讨厌条条框框的人。
我是08年去新加坡的SM1 。在网上关于SM1 的利弊分析实在太多太多,从十几年前就有,有学生自己写的,有家长写的。
无论如何,这是一种体验,一种不同的经历。争议最大的就是比同龄人晚两年上大学的事了。对我个人来说是很幸运的,正是因为这“耽误”的时间,让我想明白自己大学究竟想读什么专业,想明白了今后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也找到了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方向。
对于个体,什么样的机遇都有可能在你身上发生。所以我只能给你一个从整体统计观察上的建议:
如果你是一二线城市且家庭有意愿和能力让你本科去世界名校,那你可以放弃SM1。如果家里有钱,不拿奖学金直接去读JC或者用高考成绩申请新加坡大学都可以,限制会少很多,你也会自由的很多。
如果你是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中产阶级家庭,那么SM1可能是你改变命运最好的机会。 对此我一直非常感激。
我是10届的,13年底毕业。不知道这个答案会有多少人看到,不过发现这么多前辈同届在知乎上,还是很欣慰的(额我自己其实是刚被美加的朋友合伙安利进来的)。
我知道很多SM1的新生关注的问题是语言、自理能力、离家思乡之类,但是这只是第一堵墙。四年里面看到了很多变化,有些人自理能力差,不能适应国外的生活;有些人自控能力不好,因为成绩原因被取消奖学金。但是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
以前大家经常会抱怨很多,食物难吃,curfew太严,奇葩辈出之类。但是直到上大学后,我开始发现SM1是很幸运的。尽管我们的生活当时面临各种问题,可是我们有guardian,有宿管,天天混在一起的人不是scholar也是本地学生,所以即使是SM1中语言成绩比较差的一部分,毕业时也是有不错的水平的。
然而假如你大一才出国,环境就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人给你特殊的照顾,也没有人会主动问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帮上忙,按照一个十七八岁的人的辨别能力,一开始混进什么圈子可能会直接决定人生走向。这两年我见过不少小本,本来人是不坏的,出了国开始人品出问题,自以为是地走着弯路,本来还为他们可惜,现在已经麻木了。人大概是一种没有善恶的动物,最擅长的其实是适应环境和随波逐流。假如你要问我SM1的经历什么最重要,我会说,它在我价值观形成的年龄,给了我一个最好的环境,让我面对社会的多样性的时候能够坚持原则。
另外还有一种很难描述的东西,就是思维方式。我这个大学一届大约有十几个SM1,聚会的时候尽管来自不同的学校,拥有不同的经历,可总是能聊得来。然而在我日常的交往中,我发现自己跟大部分小本没什么共同语言。我们的思维方式近似于其他初中高中出国的人的思维方式,具体要分析我也不清楚是为什么,可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反而是这些说不出的感觉呢。比起白人来,感觉跟本科中国人的文化差异还要更大些。当然这并不是贬损小本们,因为我有一些最好的朋友和伙伴也是大学才来的。
最后有一点就是国际视野。新加坡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而我走后才开始明白这一点。到了北美之后我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很多的对比,从中得到的感悟,大概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我们总认为信息时代这个世界已经联系在一起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国际化大概只是一个表象,在这层幕布下存在着各种地方性的思维定式甚至偏见,而新加坡求学的经历能够让我们跳出这些东西去思考问题。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Parliamentary Replies这个纯粹就是说现在新加坡政府budget里面有210 million都是给了国际学生做辅助我们上学的。然后从我个人观察的角度来讲新加坡本地人对这个举动的态度并没有很积极。题主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给你的网址里面自己看一下,毕竟是自己的前途,看我这样截的图很容易断章取义,还是自己了解比较好。所以,如果题主有去SM1然后留在新加坡上学的打算话,也许你要考虑一下上面的这些消息,因为你过去之后考O lvl去JC和考A lvl上大学都是会被影响到的。但是如果题主打算去美帝腐国加拿大这样的地方的话其实这个对你的影响就不大了,但是同时这样在国内边读高中边准备SAT申请去美国未尝不可,还不会耽误时间,可以和现在的同学一起上学。说实话,国内同学已经大二然后自己还没有上大学的体验并没有很美好。可能在坡上会有更多的活动?我没申请也不大清楚有没有优势。如果题主对于未来还没有打算的那么远的话,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去新加坡其实收获很多,起码从自己的comfort zone里面逃了出来,在没有家长的影响下可以更好的思考自己的未来,最俗的就是开阔眼界嘛,见了更多的人,经历了更多的事,对自己的了解也更深,那时候再决定留坡还是去美帝腐国加拿大也不迟。但是题主你要知道哦,出去了之后就没办法回来了,所以美帝那边的学费你懂得,然后坡上虽然会便宜许多但是也是一笔数目,所以还是要考虑家里的家里的经济情况,不要觉得说这四年不用花钱就没有关系这样,大学研究生什么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问题真的是因人而异,但是说实话,小岛真的要比去别的地方好适应很多。第一离家还是很近的嘛,几个小时飞机就到了,实在想家就可以回来,爸妈也可以过去玩。而且在坡上真的是只说华文完全无压力,不用担心英语不好刚过去会没办法交流这样的事,如果题主去的是一个华校的话那么在学校就更不怕了,因为非常有可能你的本地同学的华文比你的英语还要好==第二就是吃的东西上面可以做到无缝衔接,川菜东北菜广东菜只要题主能想到的在坡上基本都能找到。第三SM1去的时候是和同一个城市一起考上的伙伴们一起去,去了之后有宿舍刚开始也有老师照顾,比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出国的体验不知道好了几百倍。几个人互相依靠互相照顾的经历轻易的就让你找到最单纯最美好的友谊。
我是完全没想家…但是还是要看题主你自己咯,比较恋家的去哪里都会想,就算在国内去外地上大学也会想家对不对。而且上面说了坡上回家不要太方便哦。
总体来说呢,SM1这个项目的好处和坏处都十分显著,选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就好啦,我最近的感受就是吧,十几岁真的不能再年轻,就算是选错的也有漫长的未来可以改正回来,所以就喜欢哪里就去哪里,不用太担心。
刚刚JC毕业的SM1,感谢这个项目让我变成了更好的人,但是有些需要考虑的缺点也想要分享一下,当然,这些都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分析的。
首先,从实用角度来讲,SM1真的越来越不是一个好的跳板了。从我这届的情况来看,不少特别大牛的人也没有申请到美国常青藤之类级别的学校,英国牛剑也是有的,但是大多是女生录取,对于男生的要求感觉好像更高。如果是DIY申美,我觉得全聚德/录不到好学校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有能力花几十万请中介,为什么不上国内的国际班呢,活动可以自己打造,也能享受更加严谨的国内教学,而不是像在新加坡很多课程要靠自学(或者像local一样出去上tuition)。
如果不把新加坡当成跳板,铁了心想留在新加坡,从今年的情形来看真的非常严峻。学8门的人考6个A2个B也上不了nus的science,NTU看上去还比较宽容,但是热门专业SM1想要进去真的也非常难了。周围打算留坡的几个同学不少都要自费上NUS、NTU了(有为了专业考虑的,也有因为没有考全A而拿不到全奖的)。
文馥
SM1的学渣路过…注:以下答案是十多年前的情况,现在政策有何变化不知,谨供参考。
考之前我问自己个问题:
考进了怎么办?再说!反正知道结果后还有三天可以反悔的嘛。
考不进怎么办?老老实实去一中,反正已经在那占了个坑。
所以答案:考着玩一下咯
然后就被录了。
签协议前再问自己:如果放弃新加坡继续在一中呆着…
我能上清华北大么?比抽SR难多了。(后来去一中旁听了一个月的课学渣表示幸亏没留,智商不够用)
我能出国吗?转头望一下爸妈… 当我没说。(注:十多年前留学潮还没开始。真想留学没钱没概念也没渠道)
那去了坡…会想家吗?离开家多爽吼吼吼~还有钱拿~
会学得好么?我的成绩我做主~ (所以越来越烂…)
会适应么?船到桥头自然直,情到深处自然弯…啊呸~反正浩浩荡荡近20人一起去,最多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呗。
多两年怎么办?反正我比大家都小没关系没关系~
以后想去美帝欧洲11区中土世界怎么办?大学好好申请呗~反正没bond~(注:听说现在有了?)然后要么督促自己好好念书,要么督促爸妈好好赚钱~
所以答案:去咯
然后就踏上了不归途。
你也可以问自己这几个问题,都OK的话就过来吧。
离开了父母,最后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纯粹靠自己了。有人走学术派,有人走科研派,有人走活动派,有人走联机dota派(雾)…
大部分人都能顺利的适应下来,找到自己的位置,渐渐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向着目标努力。当然也有人最后过于颓废,或者实在不能融入群体而被取消奖学金甚至劝退回国的(中止合约回国要罚钱哒哟)。
熬过四年的话可获得kira kira的A-level证书一枚,和许多几年后或许会对你有莫大帮助的朋友哦。
新加坡的A-level再怎么艰苦,至少比国内高考要好多了吧。《高考恋爱100天》一不小心就会进入各种奇怪的线,A-level恋爱100天许多人都能打到不错的结局哦~
另外你可能听说《中华文学》这门专门折磨PRC的中文课。如果你的对口学校是直通车课程的话就不用考O-level也不用考这门课。直通车是我们学校开始的,现在好多不错的学校都有直通车课程了。(我就没上过不要问我不要问我)
缺点嘛… 自己一路过的顺顺利利就不觉得有太多缺点;自己如果不能融入群体不能适应的话,最后可能看什么都不顺,满是缺点,比如不自由啊,宿舍管的太多啊… 其实许多限制也都是因为这么多年下来出过几个事件后慢慢加上的。
所以,不管自己做出什么选择,自己选的路含着泪也要把它走完。如果最后决定来新加坡,就好好学好好生活好好玩好好点技能树,不要为了私利做出如毁约等对今后的学弟学妹不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