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来分享读书笔记

2019-07-18 07:14
自从四月初,发了一帖“大家现在还读书吗?”
发现还是有很多人在看书的,马上觉着自己非常惭愧,这些天真的是废寝忘食啊。 
晚上看到12点,早上7点半闹钟没响,就自动起来,看书了。 (根据科学记忆理论,睡前和睡醒是最好的学习时间)
 
跟着Yuki的脚步,一起来分享一下我这些天的阅读成果。 我的笔记风格很简单,就是看到有什么喜欢的话,我都会摘录下来,整理起来。
比如下面这一段,出自《幸福的哲学》有关读书的一段。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句话: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为什么?因为食物化为了你的血肉。
起码在读书这个问题上,在吸取精神营养上,我觉得他说的对。 你看什么样的书,你吃什么样的精神食物,你在精神上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吃的是垃圾食品,你在精神上就会发育不良,成为侏儒,你吃的东西是有营养的,你在精神上就能茁壮成长,这是肯定的。 人的精神素质,精神品味是被熏陶出来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阅读的熏陶。 ” 
 
看一个人看什么书,可以间接的了解一个人,其实我对这么高调的暴露自己是很抗拒的。 
但是呢,我没什么励志的奋斗史,也不想分享自己的风流史,分享一下读书笔记,还是可以的。 
 
忘记最近看过多少本书,反正慢慢写来就好。 
(几乎都是电子书,纸质的很少)
先写几个书名吧
巨婴国
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
李光耀观天下
斜杠青年
吴哥之美
幸福的哲学
中国哲学简史
人间失格
台北人
苏菲的世界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19 个回答

查看全部回答

2019-07-18 07:14

安玲松

有选择的
0520

2019-07-18 07:14

单于和宁

咳咳
层主最好注意下这种居高临下的口吻。层主有四五十岁?感觉一直在指点我们这些后生。。。

2019-07-18 07:14

安玲松

他和他夫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但不建议你读过多他们的书。
他们不是建设者。只是清醒的士。

2019-07-18 07:14

安玲松

认识到孤独的发现自我的必经之路
偶尔跃出水面才会更好地融合于大海。

2019-07-18 07:14

安玲松

把书读薄
君子敬其在己者,不慕其在天者。
追求精神是超前的, 但却是我们的未来。在后机器时代,追求精神的人群将成为主流。但时光久远,数百年之后了。

2019-07-18 07:14

安玲松

最后一句有意义
类似于日本岛樱花情节。是东方的一种哲学。

2019-07-18 07:14

茅黛玲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又一本周国平的书
之前看过一本非常短的文章:爱与孤独。
就喜欢上了周国平老师
这本又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不懂孤独如何懂得爱呢?

我在这里所说的正式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的看法。他不但否认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而且否认任何因果关系的存在。 他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我们的感官只能感知个别的事实,并不能感知事实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仅仅由于某些事实经常集合在一起先后或同事被我们感知,我们便推断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 所以,所谓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我们的习惯性联想,至于实际上是否存在,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第二,所谓因果关系是一事实必然导致另一事实的关系,可是,观察和实验总是有限的,不管我们多少次看到两个事实同事或相继出现,我们也不能据此断定它们永远如此。即使你天天早晨看到太阳升起,你也不能据此断定明天早晨太阳也一定升起。经验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从经验中不能得出永远有效的必然判断。

人要有意义地活,意义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上述命题应当这样展开“活着为了寻求意义,而寻求意义又是为了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义地活着。即使我们所寻求的一切高于生存的目标,到头在是虚幻的,寻求本身就使我们感到生存是有意义的,从而能够充满信心地活下去。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视创作为生命,不创作就活不下去。超出这一点去问海明威为何要写作,毕加索为何要画画,他们肯定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人类迄今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如同美丽的云景,把人类生存的天空烘托德极为壮观。然而,若要追究云景背后有什么,便只能堕入无敌的虚空了。人,永远走在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他已经辞别兽界,却无望进入神界。他不甘于纯粹的生存,却达不到完美的存在。他有了超出生存的精力,却没有超出生存的目标。他寻求,却不知道寻求什么。人是注定要无聊的。

我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变化,凭什么说我仍然是那同一个"我“ 呢? 是凭我对往事的记忆吗? 那么,如果我因为某种疾病暂时或长久丧失了记忆,我还是不是”我"呢? 是凭我对我自己仍然或者的一种意识,即所谓“自我意识”吗? 可是,问题恰好在于,我是凭什么意识到这仍然或者的正式“我”,使我在变化中保持连续的这个“自我意识”究竟是什么。

人类精神活动的一切领域,包括宗教,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只要它们确实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就都是建立上述联系为其公开的或硬币的鹄的的,区别只在于方式的不同。 其中,道德若仅仅服务于社会秩序,便只具有社会活动的品格;若是以追求至善为目的,则可视为较弱的哲学。 于是,我们可以把精神活动归结为三种基本的方式。一是宗教,依靠单纯的信仰亦即天启的权威来建立与世界整体的联系。一是哲学,试图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建立这种联系。一是艺术,试图通过某种主观的情绪体验来建立这种联系。 它们殊途同归,体现了同一种永恒的追求。

2019-07-18 07:14

安玲松

李说过, 人才大约100多个, 一个thumb drive放得下
国小民寡。除去人才,一无所长。
建议回去重读。

2019-07-18 07:14

茅黛玲

黄金时代 - 王小波
刚刚看完 5部短篇组成的吧
黄金时代
三十而立
似水流年
革命时期的爱情
阴阳两界

王小波自认自己是个有趣的人,我就想从他的文字中找到一些答案。
讲的主要是插队落户那段时间的故事,很多是爱情故事(性爱故事)
自己没看过太多那个时代的小说,对那个时代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然而他小说中那种人性的描述,真实,有趣,让人知道不管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下,人性都是压抑不住的。 什么是人性?就是人的性。(我的粗浅理解)
感觉这部小说就像是当代版的穿越小说,男主在文化大革命接受改造期间,遇到的女人都会爱上他和他发生关系。
这么一部YY,种马的小说,是不是现在那些写穿越小说的原型呢?

摘录还没整理好,下次补发。

2019-07-18 07:14

茅黛玲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一本心理咨询的教科书
对人格结构的讲述非常专业,权威。
因为没有临床经验,读起来比较吃力。

几乎每页都划了很多重点。
摘录如下

关于术语(名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1835年曾被称为“悖德性疯癫”,后又改为“精神变态”,“社会病态”。 人们每一次改变都旨在为某一现象贴上客观的标签,但这一现象是如此恼人,以至于公众主观地倾向于把这一现象归因于个体的道德水准低下。

对现象的厌恶情绪使人们对诊断名称自然衍生出侮辱性的词语外延。

传统的精神分析的受虐概念,是基于人性的阐释和领悟,是对个体宁愿反复将自身置于痛苦的境地,甘愿牺牲的动机的深度体察。

一些学术界人士更热衷于不断翻新诊断名称,而对其含义却知之甚少。他们会用“自我挫败”取代“受虐倾向”,用“表演性”代替“癔症性”人格,以此来规避带有精神分析含义的术语。但这种术语的改变也扼杀了治疗师的分析式思维,以及对人格形成的潜意识机制的认识。



关于语言风格
很多精神分析拍的学者更多的醉心于释义性推理,而非科学验证精神,部分原因是目前所定义的科学研究方法排斥了实验者的主观推断。

不管我们的诊断假设多么地优美,当与人性的奥秘相比时,我们的知识仍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们与来访者的治疗关系仍然是前途未卜。因此,我希望并鼓励读者们摆脱本书的桎梏。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个体发展具有协调性特征,这种协调性发展被我们称为“人格”。

兼顾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格特征这两个维度作为诊断思路的基础。

第一章:
诊断的意义
一个对确定诊断缺乏信心的治疗师会对复杂的病情得出草率的诊断,一个无法体察患者内心苦楚的治疗师会对患者的嫉妒悲痛文过饰非。这样,心理障碍常常更容易被这些治疗师贴上病理性标签。

标签只能用来指代物体,而非人类。

诊断术语可能带有片面性或侮辱性,但是如果治疗师能用尊重而非盛气凌人的态度来表达,能对不同的个体用充满共情的语气来阐释—这是治疗师个人和专业成长的必有之路。 那么,诊断名称仍然具有非凡的意义。

慎重且严谨的心理诊断名称应确实有益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师具有足够的知识,能够敏锐地做出诊断,至少具有五个相互关联的优点。 1) 促成有效的治疗计划
2) 利于治疗发展
3) 帮助消费者有效利用心理健康资源
4) 增强治疗师的共情表达
5) 降低某些患者的治疗脱利率

除危机干预之外,治疗师在诊断过程中,应和来访者一起收集大量主,客观的信息。

我们对问题的了解越全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诊断性访谈应该是一种充满诚挚和互相尊重的深度访谈。

精神动力学诊断vs精神病疾病诊断

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除了旨在帮助患者改变问题行为和改善精神状态之外,还能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缺陷,提高整体康复能力和自主能力,提升挫折容忍力,自我完整性,现实自尊感,亲密能力和伦理道德观,以及拥有独立主体性和对他人的感知能力。

就好象用乐曲的音调,节拍和乐曲的长度来界定音乐,而忽略了音乐的灵魂。

DSM对人格障碍的评定,重视外部可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心率,饮食状况或睡眠模式等,却忽视焦虑是否与分离体验(分离焦虑)或死亡恐惧(死亡焦虑)有关,或者抑郁性质是情感依赖性还是内射性占优。

症状的缓解并不等同于疾病的治愈。因此,主管地将“障碍”归于医学疾病类别,不仅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患者的临床主管感受,而且无意中会造成负面影响,即把心理问题看成互相分离的疾病症状单元的组合。

“我有社交恐惧症“ 和”我是一个很害羞的人“这两种表述,前者听起来是更加刻板,会促使个体更少地与人接触。
通常女士在来月经前会显得易激怒,就会说“很抱歉,我今天有些怪怪的,因为我快来例假了”,但如果说“我有经前紧张综合症”那就完全不同了。 我认为,前者更肯定自我的行为责任感,承认困境,这样可能有益于增加和他人交往的可能性,但是后者暗示个体患有医学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疗服务。这可能会阻碍个体与他人进一步的接近。


治疗计划

对于人格障碍,最理想的方法还应推崇长程的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疗法需根据具体患者的人格特征,量体裁衣地制定治疗计划。如:接触癔症性患者时,应注意边界问题,面对强迫性患者时,应尤关注情感基调,对分裂性患者则因更具耐心和容忍。

分析疗法并非是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的。一个准确的诊断将提供给治疗师观察患者的视角,干预的基调,初始访谈的焦点。 精神分析师会不断融合认知行为疗法,和这一领域的专家一起,更多的了解如何处理严重的人格障碍患者。

关于预后

精神分析诊断的优势在于,它能辨识是刺激引起的境遇性症状,还是人格特征导致的固有问题。


保护来访者
共情的沟通

“共情”,现今依然没有其他文字能如此贴切的表达“感同身受”。这正是共情与同情(或关心,怜悯,担忧,等于来访者保持距离的词汇)的差异之处。

共情概念,是指情感上与他人共感的能力。

感同身受能帮助治疗师准确定义来访者的内心困扰,并使来访者感受到深深的被理解。治疗师不应施以照本宣科,缺乏仁义的“职业同情”。


防止脱落
附加增益

如果不能理解来访者的心理特点,就如同司机脑中没有路线图,仅凭大致方向贸然上路一样,治疗师在开始治疗支出就会战战兢兢,不知所云。

患者对治疗师的态度不同的现象提示我们,移情确实是一种移置(即,并未对治疗师人格的准确解读),是一种内心活动,解读这种内心活动,终将会使来访者识别自己在治疗关系中的投射成分。

心理治疗行业的职业危机包括: 责任差错,职业倦怠以及对治疗失败的担忧。

通常在扬言要自杀之前的那次治疗中,患者会首次对治疗师表达信任或希望。

治疗师们普遍具有抑郁气质,常常倾向于将挫败归因于自身。

诊断应用的局限

谨慎评估特别在两个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1)在治疗初期,即促进治疗联盟和资访磨合。 2)当危机和僵局出现时,重新修正动力学诊断,能有效的改变治疗的焦点。 

即使诊断名称看似适合某个特定患者,但个体性格的多重维度,防御方式的多样性,都会是诊断名称有名无实。 治疗师的共情和技术也应灵活应用。 

人性之复杂,就连我们最缜密的分类也远不能及。因此,即便是最完备的人格诊断,对于治疗师去理解来访者关键特质的细微差别,仍可能捉襟见肘。 

第二章 精神分析性格诊断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依赖于早年性心理发育的理论。

随着自我性理学的发展,性格又被认为是表达特定防御方式的结果(个体应对焦虑的惯常方式), 提出了人类是如何适应性和防御性的逐渐形成人格特征的。

高效的治疗师也是杰出的理论家,应该能灵活地取众家所长,而非闭门自守或偏听偏信,崇尚人性,兼听兼学。

经典弗洛伊德驱力理论及其演变

一方面,婴儿需要被充分满足来建立安全感和愉悦感;另一方面,适当的挫折也会使儿童转而习得接受现实(有些愿望不能实现,只好等待)

有些父母失败的原因: 1) 过度满足,使孩子失去成长的动力。 2)或过度剥夺,使孩子承受过度挫折。 养育应是一种内心自然的平衡,在纵容与压抑间灵活摇摆。

Erikson对弗氏理论最成功的革新,是通过更改阶段名称来缓冲弗氏的生物本能观点。口欲期被修改为通过依赖建立基本信任(或怀疑)的关键阶段;肛欲期被定义为涉及自主(或因引导不当,而产生羞怯和疑惑)的阶段。 俄狄浦斯期被视作发展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主动”对“内疚”),这一时期的儿童也逐渐产生对所爱客体认同后的愉悦感。

Mahler 的客体关系理论,打破了弗氏口欲期和肛欲期的界限,认为婴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对外界相对无意识阶段(持续6周的自闭阶段) 2) 相融与共生阶段(持续2-3年,包含“孕育期”, “练习期”, “和解期”及“客体恒常形成期”4个亚阶段) 3) 以及分离--个体化阶段。

婴儿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分开的,单稍后他们开始明白,养护者并不受自己控制,是独立的个体。

Peter Fonagy及其同时提出一种心理发育理论,即个体的自我和现实感的成熟过程,其特征是具备将他人的动机“心智化”的能力。 心智化过程类似哲学中的“抽象化” 。 Klein称之为抑郁胎,即能区分他人的独立存在。

自我心理学

“本我”(id)是内心的原始驱力,冲动,非理性冲突,趋-避冲突以及各种幻想。它寻求即刻满足,自我中心,遵循享乐原则。 本我处于前语言期,它长通过图像和象征而表达,非逻辑,非因果,缺乏时空观念,不受生死和其他的限制。 弗洛伊德将这种原始的思维方式称为“初级过程思维” ,常见于梦境,口误或幻想的内容中。当代神经科学家则将本我定位于大脑的杏仁核区域,即“原始脑“,负责原始的情感活动。 本我完全属于潜意识。

“自我”(ego)指一系列功能,包括适应生活刺激,或在家庭和文化的影响下,最大可能地满足本我的需要。 自我的运作则遵循现实原则,服从逻辑,时空和现实原则。属于“次级过程思维“。 因此,它科协调本我欲望与现实和伦理之间的关系,它可以是意识的或潜意识的。 意识层面的自我常常指“自己”或“我”;潜意识层面的自我也包括了防御过程,如压抑,置换,合理化,升华等。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揭示自我从深层潜意识至意识层面的一系列活动规律,可以被看作是提高来访者的“观察自我”。观察自我是来访者自我的一部分。这部分是意识的,理性的,能识别自己情感活动的,并鉴此与治疗师结成同盟。
与之对应的是“体验自我”, 是治疗中来访者对治疗关系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自我部分。

自我心理学的另一个临床贡献是: 心理健康意味着个体不仅惯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而且能在不同防御间灵活转换。换言之,面对不同压力时,视情况灵活应对的人,比钻牛角尖(不顾情形,习惯应用一种防御方式,如投射或合理化)的人更加健康。

弗洛伊德将广义的自我中的督察作用(尤其在道德层面)的部分命名为“超我“。 超我的涵义与“良知”类似,都从属于自我,奉行道德标准,惩恶(谴责未达自我标准之事)扬善(激励自我完善)。

Anna Freud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一语中的的阐述了自我(ego)的主要功能:保护自身不受过度焦虑(本我焦虑),现实烦恼(自我,ego)和愧疚年头(超我)的伤害。

客体关系理论

Fairbrirn提出人们对关系的需求远甚于本能满足。婴儿其实更加渴求母亲的抚育,及伴随而来的温暖和依恋,而非仅仅满足于获取乳汁。

客体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师更关注童年期的什么人成为儿童的重要客体,儿童如何与之交往,哪些部分被儿童内化,以及这些客体的内部成像如何影响儿童成人后的潜意识内容。

弗氏还指出:父母的人格尤其将影响俄狄浦斯期儿童的发育,它也逐渐对治疗中的咨访关系日益重视。

Fromm-Reichmann有句名言:来访者需要的是切身体验,而非治疗师的解释。

弗洛伊德后期开始转向注重人际互动的分析治疗,将来访者的移情视作疗愈所必然经历的情感反应。 他比喻为“一个人无法与不存在敌人争斗”。 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是治疗的关键因素,这以理念是当代精神分析师们秉承的不二信条。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儿童的成长需经历:体验性共生阶段(婴儿早期) , 到“我”与“你”辨别阶段(2岁左右)再到更复杂的身份认同阶段(3岁以后)
俄狄浦斯期不仅发展心理性欲,更为重要的是认知的发展,它代表婴儿在这一时期终于战胜自我中心,开始意识到另外两个独立个体(即普遍意义上的双亲)之间的联结状态,与自己无关。

性格科被视作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是潜意识地按照早年客体的内部成像而行为。

随着反移情的逐渐理解,很多治疗师发现,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恰是因对方而产生的自身的强烈的反移情,理解这种反移情,可以帮助治疗师更好的理解来访者的不看重负,行为混乱,悲观绝望及饱受折磨。

Heinrich Racker受Klein的启发,提出将反移情归为“协调型”和“互补型”两类。 前者指来访者当年对早期客体的情感使治疗师感同身受(共情);后者则意味这治疗师能设身处地地体会早期客体对来访者的感受(但来访者无法感受到治疗师的这种共情)

自体心理学

20世纪中期,来访者的主诉抱怨多种情感困扰,无法摆脱内部客体。 这类来访者缺乏内心的方向和价值观的可靠指引,他们期望治疗能指明生活的意义。 对于这类来访者,治疗师能辨识出他们对于自尊和人生价值的内在迷惘。
这类来访者的困扰主要集中在i以下几点:我是谁? 我有什么价值? 什么在维系着我的自尊? 他们极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也无法真正体验自己的优势。

Heinz Kohut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构想:涉及自体的发育,扭曲及治疗方法。 他强调人对理想化的普遍需求,也阐述了成人精神病理的涵义:若个体在发育早期,缺乏能被理想化的原始客体;或没能逐渐地,无创伤性地对原始客体去理想化,成年后心理状态将受到严重影响。 Kohut理论的价值在于:不仅为治疗师处理自恋性来访者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掀起了一场扩充自我结构理论的风潮,即:自体结构,自体表征,自体形象以及个体如何通过这些内部结构而获取自尊。

防御概念的外延得到了扩展,它不再仅仅作为保护个体不受本我,自我,超我造成的焦虑所累,还在于能够维持连续的,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当代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人格是在不同人际环境中产生的,连续的自我状态。

学者认为,治疗师与来访者的潜意识内容同样都对治疗情境产生作用。任何一种咨访关系都是共建的,治疗师的角色不应只是一个客观的“知情者”,而应是一个同伴,与来访者共同探索其心灵奥秘。

在处理情感创伤和性虐待的来访者方面,关系理论更强调解离过程,而非压抑过程。

关系理论也改变了治疗师关于自我体验的认识,更强调自我体验的流动性和持续变化性。


2019-07-18 07:14

茅黛玲

巨婴国 - 非常啰嗦,误人子弟的一本心理学杂书 不推荐
随便贴几段我觉得还不错的段落

紫荆城的皇宫中,皇帝,即没有被阉割的成年雄性,只有一个。 一个个的小家,由妃子和孩子组成,公公则穿插其中。 皇帝与太监们,组成了皇宫内的权利体系,而妃子与孩子,组成了一个个小家的结构。紫荆城中的这一图景,不正是中国的写照吗?普通的男人们,被压制性的权利体系吸走,家中就剩下母亲与孩子,而在家的男人们,常常也如皇宫中的阉人们一样,“不存在”地存在着。到这儿,我有了一个简单的推论:一个真正的男人,他需要能保护自己的家庭,也在家庭中真切存在着,这竟然成了一个如此有价值的图景。男人们蝇营狗苟,拼命在社会权利体系上攀爬时,为的是争到那个唯一的皇帝位置,或者有很多象征含义的家长位,也即有权利保障的交配位,这真是一种很可悲的存在方式,如同虫子般,而且它总是无意识的方式存在着。
=========
攻击力即生命力,攻击性比性欲更原始。 带着攻击力的生命力,要伸展自己,如果在伸展中,得到了满足和回应,它就会被祝福,成为生的能量,如热情。 如果没有被满足,而是被拒绝或忽略,它就会被诅咒,成为死的能量,如破坏欲与恨意。
==========
王小波在一篇杂文中写道,美国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经营着一个大农场,农场里有很多特产,还有成千上万只羊。令王小波惊奇的是,老太太还有情人和性爱。她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就没必要老师盯着儿女或儿女的儿女了。 但我们社会六十多岁的老人呢?只怕每天关心的主要一件事:儿女或(外)孙儿女在干什么。况且,我们也不敢这么活。例如,假若你身边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还有情人和性爱,你会怎么看她?在小家中,我们讲为亲人活着,最终则导致“终极的虚空”。 在社会这个大家中,我们就讲集体主义,讲“为了集体而无私奉献”。
========
爱情的发展,也需要这三个阶段。的确有一个经典的爱情三阶段论:第一阶段,1+1=1,我们是一个人; 第二个阶段, 1+1=0 , 我的所有痛苦不幸都是因为你; 第三阶段,1+1=2, 我是我,你是你,我们在一起。
=========
大多数人没找到自己真正的爱人,就像大多数人没从事自己真正的爱好一样,他们在婚姻里平平淡淡,在工作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永远尝不到干着自己热爱的事儿时的那种永不消逝的激情。只不过,中国文化认可平淡是真,德国文化鼓励你去寻找真正的爱人和爱好,哪怕一败涂地,在所不惜。真心希望,我们能活出这一点-去寻找真正的爱人和爱好,哪怕一败涂地,在所不惜。
=========
说一个八卦,我认识的一个心理学家说,《卧虎藏龙》电影开播后,以为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过来问他,这电影在说什么?他说,就是超我,自我和本我啊,俞秀莲是超我,玉蛟龙是本我,李慕白是自我。 本我有破坏性,但活得爽快,朝我看着正确但没劲。。。。这位老先生感慨说:有道理!我明白了。之后不久,老先生给他发了一份婚礼请柬。这位老先生就是杨振宁。
=========
最世界的是王阳明,而王阳明说,我心之外,再无他法。 这些,都是一回事。我最爱的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则讲,我与你。 忠于我的心,才能遇到“你”,你即上帝,你即神性,你即道。 所以,活出真自我的人,势必是最有爱心的。
=========
生而为人,对不起。 小说家八女川自杀前我总讲成为你自己,完整地成为你自己的历程,即英雄之旅。 这至少需要两点:一,在现实世界展开你的心,由此,你将难以观察的内在世界,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上,就如同将电影胶片投射到荧幕上,这样你才能观察到,你的心是怎样的。 二,深入认识你自己,特别是那些让你恐惧的部分,最初你不可避免地会认为,是外部世界让你恐惧,最后你会发现,你真正恐惧的,是自己的内在。 这个历程的关键,不是变得更好,而是能触碰到你自己真实的,看似恐怖的人性。
英雄之旅,不是一棵小树拼命长成正能量满满的大树,而是同时也深入黑暗汲取能量的完整大树,它的树冠伸向明亮的天空,树根则扎根黑暗的土地。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碰触痛苦与黑暗。碰触了自己的痛苦,才能懂得别人的痛苦;碰触了自己的黑暗,才能容纳别人的黑暗。并且,真碰触到时,会发现痛苦中有馈赠,而黑暗即是力量与生命。
=========
王小波说,智慧,有趣和性爱,是最美好的三件事。 然而我们弄出了许多不单纯的道理。结果,我们的社会,成了反智慧,反有趣,反性爱的了。
=========
科胡特讲到的自恋有两种,一种是实体自恋,一种是虚体自恋。 什么是实体自恋呢?就是你的自我价值感,你觉得“我很好”这种感觉是一种很真实的东西,是一种实体,这种自我价值感不会因为外在条件的变化受到很大的损害,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自我价值感。虚体自恋,是和外在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方说美貌,金钱,社会经济地位,名气,等等。当外在条件很好时,可能你的自恋会爆棚,但是当外在条件变差的时候,你的自恋会受到很大的损害,这就叫虚体自恋。 虚体自恋就是经典的面子心理,而所谓的里子就是实体自恋。当一个虚体自恋,做事情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放在外在条件上,放在比较虚的东西上,而对真实的,核心的东西好像把握不住,总会有所忽视。
=========
所谓的实体自恋,另外一个心理学家弗兰克是这样讲的:“ 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 实际上,实体自恋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爱,和做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2019-07-18 07:14

茅黛玲

苏菲的世界 - 哲学入门书籍
非哲学类的入门书籍
还比较容易读懂,有点像是西方哲学简史。

摘录如下
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这两件事就像钱币的正反两面,被她不断翻来翻去,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是,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二清晰。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

尽管我们都想过哲学性的问题,却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由于种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忙于日常生活的琐事,因此我们对于这世界的好奇心都受到了压抑。
对于孩子们而言,时尚的种种都是新鲜而令人惊奇的。对于大人们则不然。 大多数承认都把这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你听过“眼见为信”这句话。 不过帕梅尼德斯甚至在亲眼见后仍不相信。他认为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对世界有不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与我们的理智不符。身为一个哲学家,他认为他的使命就是要揭穿各种形式的“感官幻象”。
这里坚决相信人的理智的态度被称为理性主义。所谓理性主义者就是百分之百相信人类的理智是世间所有知识泉源的人。
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
帕梅尼德斯的时代另有一位哲学家叫做赫拉克利特斯。他认为恒常变化(或流动)事实上正式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我们也许可以说,赫拉克利特斯对于自己眼见的事物要比帕尼德斯更有信心。
赫拉克特斯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 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条河流中涉水两次” 当我们第二次涉水时,无论是我还是河流都已经与从前不同了。

恩培窦可里斯认为自然界有两种力量。他称之为“爱”与“恨”。爱使得事物聚合,而恨则是他们分散。

根据希波克拉底派的医学传统,要预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饮食起居要节制,同时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健康是人的自然状态。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身体或心灵不平衡,因而使大自然“出轨”所致。保持健康的方法就是节制饮食,保持和谐,并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灵”。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是否有人天生就很害羞呢?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明辨是非必能进退合宜。

我们现在可以确知的是:苏格拉底长得很丑。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但据说他的性情“极为和蔼可亲”,也有人说他是“古晋无人能及”的人物。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产婆。苏格拉底也常说他的谈话艺术就像为人接生一样。产婆本身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她只是帮忙接生而已。同样的,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如果人有一个不朽的灵魂,那我们就必须相信一个人是由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用了多年之后就会老旧,损坏的躯体,还有一个是无论身体情况如何,仍然多少可以独立作业的灵魂。苏菲的奶奶曾经说过,她觉得变老的知识自己的身体而已,在内心她一直都还是一个年轻的女孩。

亚里士多德并不相信自然界之外有这样一些模子或刑事放在它们所属的架子上。 相反地,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存在于事物中,因为所谓的形式就是这些食物的特征。

在柏拉图的理论中,现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理性来思索的事物。但对亚里士多德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 柏拉图认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的一切事物纯粹只是更高层次的概念世界(以及灵魂)中那些事物的影子。亚里士多德主张正好相反。他认为,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纯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因此自然就是真实的世界。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柏拉图是陷入了一个神话世界的图像中不能自拔,在这个世界中人类的想象与真实世界混淆不清。

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人需要什么才能过良好的生活?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人唯有运用他所有的能力和才干,才能获得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接着,他强调,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他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平衡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他如果生在现今这个年代,也许会说:一个只注重锻炼身体的人所过的生活就像那些只动脑不动手一样不平衡。无论偏向哪一个极端,生活方式都会受到扭曲。

例如,莎士比亚就说: ”我们的本质原来也和梦一般,短短的一生就在睡梦中度过。。“
公元1600年出生的西班牙剧作家卡德隆写了一出名为《人生如梦》的戏。其中有一句台词是: 生命是什么?是疯狂的。 生命是什么?是幻象,是影子,是虚构之物。生命中至美至善者亦微不足道,因为生命只是一场梦境。。。。“

在一个大花园中,有两棵年纪一样大的树。其中一棵长在充满阳光,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地方,另外一棵长在土壤贫瘠的黑暗角落。你想哪一个棵树会长的比较大? 哪一棵树会结比较多的果子?
”当然是那棵拥有最佳生长条件的树。“
”斯宾偌莎认为,这棵树是自由的,它有充分自由去发展它先天的能力。但如果它是一棵苹果树,它就不可能有能力长处梨子或李子。同样的道理也适用我们人类。我们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可能会受到政治环境等因素的阻碍,外在的环境可能限制我们,只能让我们能够“自由”发展本身固有能力时,我们才活得像个自由的人。

休姆是经验主义哲学家重要的一位。也是启发大哲学家康德,使他开始走上哲学研究道路的人。
休姆生长在苏格兰的爱丁堡附近,家人希望他修习法律,但他觉得自己“对和哲学学习以外的事物有不可抗拒的排斥心理”。 他生在启蒙时代,与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与卢梭等人同一个时期。他早年曾经遍游欧洲各地,最后才回到爱丁堡定居,度过余年。他的主要作品是《人性论》,在他二十八岁时出版。但他宣称他是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有了写这本书的构想。

习惯性期待,这也是休姆的经验哲学的要点。他可能会说,那孩子还没有成为‘习惯性期待'的奴隶。 在你们两个当中,他是比较没有成见的一个。 我想,小孩子应该比较可能成为好的哲学家,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这正是哲学家最好的原貌,他不会在添加任何的东西。

康德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 这点很重要。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每一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

根据康德说法,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左右。一个是我们必须透过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只是的原料。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人类内在的情况,例如我们所感知的事物都是在发生在时空之中,而且符合不变的因果律等。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形式。

譬如说,我们可能会感觉为红十字会或教会的义卖筹款是我们的义务。
重要的是,你是因为知道一件事情是你应该做的才去做它。即使你筹的款项在街上遗失了,或它的金额不足以使那些你需要帮助的人吃饱,你仍然算是已经遵守道德法则了,因为你的行为乃是出自一片善意。而根据康德说法,你的行为是否合乎德正取决于你是否出自善意而为之,并不取决于你行为的后果。 因此康德的伦理学有时也被称为善意的伦理学。

可是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我们在康德所谓的“物自身”(与我们的感官印象没有关系的世界本身)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我们追随我们的“实践理性”,并因此得以做道德上的抉择时,我们才有自由意志科研。因为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也正是制定这项法则的人。
从某个角度来说,因为我自己(或内心的某种东西)决定不要对别人不好的。
所以当你选择不要对别人不好时-即使这样会违反你自己的利益-你就是在从事自由的行为。
而如果你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就不算自由或独立。
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与自由正式我们超脱自我的欲望与恶念的方法。

康德墓碑上刻着一句最常被人引用的名言:
有两件事物我越是思考越觉得神奇,心中越愈是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标准。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者的美德。
浪漫主义者的职责就是体验生活-或是成天做白日梦,浪费生命。 至于日常的事物就留给那些俗人做就行了。

挪威自然学家史代芬在发表有关德国浪漫主义的演讲时,曾一语道破了浪漫主义运动的特色。他说:“我们厌倦了无休无止地与粗糙的物质世界奋战,因此决定选择另外一个方式,企图拥抱无限。我们进入自己的内心,在那里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时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理性”。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

由于新的事物总是后来才加上去的,因此理性是“渐进的”,换句话说,人类的知识不断在扩张,在进步。

“根据黑格尔的说法,个人不能发现自我,只有世界精神能够发现自我。”
“世界精神发现它的自我?”
“黑格尔说世界精神回到自我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世界精神在经历三个阶段后才意识到自我。”
”首先,世界精神意识到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黑格尔称此为主观精神,然后它在家庭,社会与国家之中达到更高的意识。 黑格尔称此为客观精神,因为它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显现。 第三个阶段,世界精神在“绝对的精神”中达到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这个“绝对的精神”就是艺术,宗教和哲学。其中又以哲学为最高形式的知识,因为,在哲学中,世界精神思考它对历史的冲击,因此世界精神是最先在哲学中发现了它的自我。 我不妨说哲学是世界精神的镜子。

许多人曾经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或至少尝试用理性去解释他。但是如果你满足于这样的证明或理论,你就会失去你的信仰,同时也会失去你的宗教热情。因为中药的并不是基督教是否真实,而是对你而言,它是否真实。 中世纪的依据格言“我信,因为荒谬”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这话的意思是,正因为它是非理性的,所以我才相信。如果基督教所诉求的是我们的理性,而不是我们的另外一面,那它就不叫作信仰了。

祁克果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他本人所用的名词是“阶段”。 他把它们称为“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 他用“阶段”这个名词是为了要强调人可能会生活在一个较低的阶段,然后突然跃升到一个较高的阶段。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活在同样的阶段。
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只是为了现在而活,因此他会抓住每个享乐的机会。只要是美的,令人满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 这样的人完全活在感官的世界中,是他自己的欲望与情绪的奴隶。对他而言,凡是令人厌烦的,就是不好的。
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也就是典型的火灾美感阶段的人,因为这个阶段所包含的并不只是纯粹的感官享乐而已。 一个从美感的角度来看待现实,或自己的艺术,或其他所信仰的哲学的人,就是活在美感阶段里。他们也可能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待痛苦或悲伤,但这只是虚荣心作祟罢了。易卜生的《皮尔金》这出戏的男主角 就是典型的活在美感阶段的人。
道德阶段的特色就是对生命保持认真的态度,并且始终一贯地作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择。这种态度有点像是康德责任道德观,就是人应该努力依循道德法则而生活。祁克果和康德一样注重人的性情。他认为,重要的不是你认为何者是,何者非,而是你开始在意事情的是非对错。 相反的,或者美感阶段的人只注重一件事是否有趣。
祁克果从不认为道德阶段是很圆满的。即使是一个敬业尽责的人,如果一直彻底地裹着这种生活,最后也会厌倦的。 许多人到了年长之后开始有这种厌倦的感受。有些人就因此重新回到美感阶段的生活方式。可是也有人进一步跃升到宗教阶段。他们一步就跳进信仰那“七万吋的深渊里”。他们选择信仰,而不选择美感的愉悦和理性做要求的责任。

浮士德死时,回顾他一生的成就,他用一种胜利的语气说:
“此时我便可呼喊: 停驻吧!美妙的时光! 我在人世的日子会留下印记,任万代光阴飞逝也无法抹去,我在这样的预感中欣喜无比,这是我生命中最崇高的瞬际。”
可是后来轮到魔鬼说话了。浮士德意思,他便说:“谈到既往,不过是蠢话一句! 过去的已经过去,消失在虚无里,一切又从零开始!一生劳苦奔忙有何益?到头终究须把眼儿闭!
消逝了!这个谜可有尽期?正仿佛一切不曾开始,若再回头重新活过一天,我情愿选择永恒的太虚。

萨特相信,人并没有一种不变的”本性“。 因此,追求广泛的生命的”意识“是没有用的。换句话说,我们是注定要自己创造这种意义。我们就像是还没背好台词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员,没有剧本,也没有提词人低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该怎么活。

萨特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他说:关于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一次就回答清楚的。所谓哲学问题的定义就是每一个世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一再地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2019-07-18 07:14

茅黛玲

台北人 - 白先勇
是看十三邀,许知远采访白先勇的那段,听说了这部小说的名字。
台北人,写的是1949年之后,从大陆去台湾的那一些人的故事。
那段故事,被很多人写过,之前看过大江大海(龙应台),过些天还会去看一个话剧(宝岛一村)
讲的都是那个年代,从不同的视角诉说他们特有的故事。
这部小说好像是作者很年轻(20多岁)就完成的一部作品,之后的作品好像都没能超过这部小说。
有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才华就达到顶峰。(比如王希孟),有的人在年老的时候,作品才逐渐成熟。(比如齐白石)
没有摘录
附上一段wiki上的介绍
“《台北人》为白先勇于1971年集结数篇1960年代于《现代文学》发表的14篇短篇小说而出版的单行本。各篇长短不同,写作技巧也相异,但题材皆关于1950年代从中国大陆来台湾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活。部分篇章曾于1968年出版的《游园惊梦》中收录。该书虽以台北为名,然书中所写的并非土生土长的台北人的故事,对台湾土地上的人文世故也极少描述,而是描写大陆迁台外省族群在台北的生活。”

2019-07-18 07:14

茅黛玲

人间失格 - 太宰治
作家的生平非常奇幻,自杀过4次?之前和他一起自杀的情人都死了,他却没死。
人间失格-失去做人的资格
这部小说看起来还是有点压抑的,像很多日本小说一样,看完就想自杀。 (我能说我看完挪威森林都想自杀吗?)
和之前看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算是同类型的吧。
生而为人,很抱歉。 (已经不知道这句话原出处了)

还有几部他的小说,没来及看。 觉着有点压抑,谨慎入坑。

2019-07-18 07:14

茅黛玲

中国哲学简史 - 冯友兰
很早之前读过,不过很多内容都不记得了
再读的时候,很多内容就能理解的更好
不过目前还没读完 (才读到1/3吧)
这本书比较适合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的朋友,就和书名一样,中国哲学简史。 适合喜欢哲学的初学者,科普读物。

摘录如下

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 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维护传统的人们为此事悲伤,为变得不信宗教的人们惋惜,认为他们已经堕落。如果除了宗教,别无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的确应当惋惜他们。 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物绝缘。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起到,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 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公元5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赞成,道家的人也一样赞成。”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因为照两家所说,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的过多好。因为太过和做的过得,就有适得其反的危险。

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公元3,4世纪,道家学说再度盛行,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 读杜甫和李白的诗,可以从中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 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生活在同一时期(公元8世纪),在他们的诗里同时表现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传统。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到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如加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和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人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行,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 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译为Perfect Virtue (全德)

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 即“尽己为人”。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
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知道叫做”絜矩之道“。 就是说,这种”道“是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

《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知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絜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絜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道家讲”无为“的学说。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

后来的儒家,就把命只当做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 这样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由此看来,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永不失败。因为,如果我们尽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动,此项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孟子对宣王所说的一切,没有别的,就只是'善推其所为“,这正是行忠恕之道。在这里我们看出,孟子如何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知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 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称为”外王“之道。
即使是在”内圣“的意义上,孟子对于这个”道“的概念,也比孔子讲得更清楚。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这里所说的”心“就是”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所以充分发展了这个”心“,也就知道了我们的性。又据孟子说,我们的性是”天之所与我者“ (《孟子。告子上》)所以知道了性,也就知道了天。

若要更好地了解这种神秘主义,就得看一看孟子对于”浩然之气“的讨论,在其中,孟子描述了自己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
《孟子。公孙丑上》告诉我们,有一位弟子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位弟子又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绥也。“
”浩然之气“是孟子独创的名词。它到底意指什么,连孟子也承认“难言也”。 他哦推测,孟子的“气”也就是勇气的“气”,士气的“气”。浩然是盛大流行的样子。 浩然之气是关系到人和宇宙的东西,因而是一种超道德的价值。它与宇宙同一的人的气,所以孟子说它“塞于天地之间”。
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可以叫做“知道”,道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道。 另一方面,孟子叫做“集义”, 就是经常做一个“天民”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孟子说的“配义与道”。
一个人能够“知道”而且长期“集义”,浩然之气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丝毫的勉强也会坏事。就像孟子说的:“无若宋人然。 宋人有揠苗助长的故事。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骄,是人前进到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

老子警告我们:”我知常,妄作,凶。“ 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 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到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他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谁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