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Theory And Elements Of Urban Design此课大赞,关键是导师好,是一个特别和蔼可亲的德国老爷爷,后来了解才知道原来是tud建筑学院的前院长。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论文local发email和他argue说能不能从5000字减少点儿到3000呢,他上课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了一会儿,然后就说怕3000你们表达不出来的观点啊,但是也给你们少点到4000吧,真乃良心老师啊十分民主。讲的课也特别好,把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从古至今都给串了一遍,最后常常有很多的案例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讲解。其中讲了北京大栅栏,天津生态城,深圳大芬等等很多中国的例子很接国内气,他特别喜欢李晓东提了好几次土楼桥上书屋。tutorial也很不错,导师是教urban design的一个法国老师。一共写了两个大paper,第一个是group作业,每个组先选读一本书,我们是读edge city(一共有10本书可以选)关于美国边缘城市的,把理论先大概搞清然后再进行类比分析。我们延伸了一个是edge city in Asia还有一个是进一步的变形到smart city,从城市肌理,密度,功能,交通等方面去发掘一下异同。第二个paper是个人作业选的是historical identity关于城市历史保护的课题(这个一共有40个课题),研究了从欧洲巴黎,巴塞罗那,罗马到自己的家乡北京的一些相应措施。最终从urban texture,architecture form和human everyday activity三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这门课上下来不仅把基础的城市设计理论给摸了一遍,阴差阳错的对大studio那边也很有启发,我感觉urban design这个大方向也是以后nus建筑侧重的一个点。
杭榕之
在nus上了一个学期的建筑学硕士(M.Arch)课程,昨天刚刚最后一门考试结束,顺道过来答一下也算是一个期末总结吧。
总体感受:nus是一个整体节奏不紧不慢,各方面都没有啥短板也没啥亮点,稳扎稳打务实主义的一所学校。
学习方面:这学期共选了5门课,设计课,理论课,技术课,城市课,人文课,大而全的配置。每一门课都分为lecture和tutorial两个部分。lecture是普遍意义上的那种上大课,tutorial是小班辅导性质,会做一些小组的汇报,论文,seminar这种。虽然课很满,但是每一门课每一部分的进展节奏都是比较容易把控和适应的,不会一下子很多的作业涌上来,而是一般一学期1~2个就差不多了,属于慢工出细活的态度。当然全部5门加在一起,在期中和期末deadline集中的时段还是有些赶的。
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课都是下午的时段,上午都留给学生睡觉去了。侧面反映出学校温和体贴的教学安排计划。表中LEC就是大课,TUT就是小群辅导。只有一门要考试,其他都是交设计,论文或者汇报就ok了。
下面稍微介绍下这5门课吧:
通常有两个左右可以到海外field trip的,这学期很幸运的选到了去印度的,足足玩了十天。另一个是去印度尼西亚的,也是考察实地基地外加旅游的计划。 这学期Techniques & Tectonics的大类别没有出现,不过和Design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track的类型很像,偏向于建筑设计的技术应用层面。
我选的Mumbai project隶属于Mobility & Urbanism类别下,研究侧重于城市设计和规划的尺度,之前本科一直没接触过这个方面的内容所以上下来还是收获挺多的。不细说了,总体看是一个介绍城市设计基础入门的很好的课程设计,公共空间,交通流动,基础设施,建筑形态,城市肌理,道路密度,精神场所这几组关键词是主要的设计考虑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基地site在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之一达拉维(Dharavi),里面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状况和对象,让这个project非常具有挑战性。下图为我们组8个队友正和两位导师游走考察达拉维贫民窟的一天:
当然后来还飞去了德里,Ahmadabad,Agra玩耍了一圈,其中看了康和柯布在印度的作品感触非常大,还有很多当地的古建寺庙。对于材料,光影,空间虚实都实地感悟到了许多,也算是studio学习的一部分吧。放上一张最喜欢的康设计的IIM:
在海外trip特别像是印度这种比较不靠谱儿的地方,组员间的互帮互助是必不可少的。local同志把酒店机票一条龙全包了特别好,到了当地我们一共两个男生路上走起来一前一后镇着队伍,逛了一天实在找不到地方吃饭就跑了个当地的到处飞苍蝇的破店子啃了几个印度飞饼,这种经历和友谊也是非常的难得。
10天考察完回新加坡以后就是正常的studio推进节奏了,先是整理资料,做research。真想说nus的同学们,真是太xx热爱research了,各种什么人口资料,家庭收入,水电供应,政府计划,职业构成,基础设施类型等等一大堆资料狂搜索分析了一个月,贴了几墙真是够了。可能是因为原来本科一学期能做2~3个设计,而这边就1个干到死,所以前期都做的特别细。为了一个case study一位大哥看了400多页的一本1980s年的书,反正就是这种节奏。也兴许是城市设计的尺度,越大的尺度就会越theory一些吧。放上两张studio现场图,大概是最后deadline通宵的那几晚拍的。我们studio有4个台式机可以捣鼓,外面还有个computer lab一堆戴尔和苹果座机随便用,做模型方面cnc,激光,3d打印啥的都不缺就是了,所以说是没啥短板。但是这专教氛围也真够怀旧,本科读的是很带感的loft改造的设计学院,现在研究生了在这种淳朴朴素的教室里,就是让人觉得没啥feel了,只是硬件够用,有个地方呆着,务实吧:
关于老师方面,一半毕业于英美名校比如eth,princeton,cambridge,harvard gsd,ucb,mit,tud,ucl,aa这种,另一半的大多是nus自家毕业的,也不乏一些hku的和tokyo u的老师。选studio还是看老师重要,nus也没啥特别风格,都是看导师个性。要真是说偏向于什么的话,结合之前说的那4个大类型还有做的东西来看,会比较偏向eth那种热爱建构的方向。但是更多是从纯设计或者纯技术层面上的发掘,少了那么一点文艺底蕴在下面。也无可厚非,因为新加坡自身也算是个文化沙漠,放在建筑上多是搞个生态建筑的文化(屋顶种树立面种植物半开放空间之类的)。
这边对于最终表达的图面要求,要吐槽一下,普遍水平不高,都丑丑的不在乎的感觉,当然一些零星的还是不错的。可能老师们更加注重整个的设计逻辑,还有研究过程。放上这学期studio最终的几张汇报成果图好了:
整个学期studio的大的deadline有3个,interim 1,interim 2和final presentation。基本上都是大截点前的几天要熬一熬,最后final前的两天一天睡了3小时一天睡了1小时,真是挺累b的,这些local倒是没事都跟鸡血了似的,可能是我老了。其他时候都时间挺充裕,有个7,8小时正常健康睡眠的节奏。反正说到底,熬不熬夜这种问题遇上group work还是不太好掌控的,但是个人作业的时候要是自己分配好,在nus绝对是没啥压力的,这毕竟是个坐落在养生胜地的健康的学校。
P.S. 关于studio,再放几张前辈们去年的project供参考吧:
反正就是,这种咬文嚼字,念了白天到头来还是不太懂到底讲啥玩意的节奏。不过客观点说,应该是一种哲学思想存在于里面的,对于学术水平的提高,还是不错的。
3.Advanced Architecture Technology这门课本学期是做一个facade给一个摩天大厦,偏重于技术层面看课名也能猜到。lecture是一个韩国老师讲,我觉得内容啥的涉及了材料啊,构造啊还是可以的但是local都不是很喜欢,觉得这个老师说话没逻辑,假幽默。有一节课最惨的只去了一个学生,空空的lecture大room就一个同学,也真是汗颜了。tutorial导师是从外面的建筑公司请来的立面结构建筑师给我们专业辅导,感觉还不错。要分析给你的这个立面的条件优劣,用指定的材料(我们是ETFE一种膜材料跟水立方似的)去处理相应的问题。这个课和上面那个research一比,就显得非常的实际了。我们研究材料特性具有透光,可变,轻盈的属性,结合软件做了立面热辐射的分析,然后设计了单元体尝试去控制它的进光量,很简单的逻辑。队友有我们3个中国人还有1个荷兰同学2个韩国同学,都不是水货所以非常愉快而顺利地完成了,也没有怎么熬,所以group还是要拼rp选队友啊。最后交了A1的poster并且上台给汇报了完事,比较轻松欢乐的课。
4. Theory And Elements Of Urban Design此课大赞,关键是导师好,是一个特别和蔼可亲的德国老爷爷,后来了解才知道原来是tud建筑学院的前院长。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论文local发email和他argue说能不能从5000字减少点儿到3000呢,他上课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了一会儿,然后就说怕3000你们表达不出来的观点啊,但是也给你们少点到4000吧,真乃良心老师啊十分民主。讲的课也特别好,把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从古至今都给串了一遍,最后常常有很多的案例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讲解。其中讲了北京大栅栏,天津生态城,深圳大芬等等很多中国的例子很接国内气,他特别喜欢李晓东提了好几次土楼桥上书屋。tutorial也很不错,导师是教urban design的一个法国老师。一共写了两个大paper,第一个是group作业,每个组先选读一本书,我们是读edge city(一共有10本书可以选)关于美国边缘城市的,把理论先大概搞清然后再进行类比分析。我们延伸了一个是edge city in Asia还有一个是进一步的变形到smart city,从城市肌理,密度,功能,交通等方面去发掘一下异同。第二个paper是个人作业选的是historical identity关于城市历史保护的课题(这个一共有40个课题),研究了从欧洲巴黎,巴塞罗那,罗马到自己的家乡北京的一些相应措施。最终从urban texture,architecture form和human everyday activity三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这门课上下来不仅把基础的城市设计理论给摸了一遍,阴差阳错的对大studio那边也很有启发,我感觉urban design这个大方向也是以后nus建筑侧重的一个点。
生活方面: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穿衣服超级方便,短袖短裤搞定,就是有时候感受不到四季的变化,会觉得日子没啥新鲜感。吃的没有啥大差别,大部分都是中餐,自己做饭也方便不贵。nus食堂里面倒是啥都有,印尼啊西餐啊印度饭马来菜四川菜麻辣香锅,而且价格合理。因为是研究生所以要在外面租房,价格看你租的房子情况了,一个月2500到3500rmb吧算是能租个不错的条件的了。出行的话公交地铁出租也很方便了,虽然有些小贵,但是跟北京上海的交通费也差不了太多吧。
说完衣食住行,再说下娱乐项目。平时自己没事的时候会去学校u town或者小区下面的健身房健健身,还有小泳池可以游游泳挺舒坦的。在家呆着的时候无非看个电影,看看剧或者打打游戏,偶尔出去和朋友去个影院吃个饭聊一聊,和在国内没差。数了数这学期得看了不下30部电影了,电视剧琅琊榜仙剑一权利的游戏也都过了一遍真是挺悠哉的。此外nus也有很多社团啊学生会可以报名。每个礼拜基本都有几个讲座,院里关于建筑的有,学校关于其他方面的也有,还有museum经常很多展览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