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为什么想找真爱结婚是一种妥协?|关于婚姻本质的探讨

2019-07-11 01:16
Steve Shi多伦多大学 社会工作硕士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找到一个对的人,一个真爱,一个灵魂伴侣,并且和TA一起共度余生。我对这样的关系是如此渴望,所以我愿意坚守这份心愿,不论周围的人如何看待。”带着这样的理想,我们走上了漫长的情感之路,然而之所以漫长,也正是因为我们只剩下了两个选择:坚持或者妥协。 让我们来一起做一个大胆的想象: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会选择一个人渡过,或者会有不同的短期关系。只有极少数人会通过结婚来确认一位长期生活伴侣,而且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会被人视为是另类而又叛逆的。在这样的世界里,你觉得真爱这个概念还会很重要吗?
我知道这个假设有很多荒谬之处,但是如果我们真想要讨论爱情和婚姻的关系,恐怕就必须站在盒子外面去思考。而我所想到的是:我们很努力地想要获得一份基于爱情的婚姻,想找到一个真爱,可是这样的期待并非理想浪漫主义,反而是在结婚压力和个人情感之间的一种妥协。
为什么会是种妥协呢?因为爱情和婚姻之间本身就有一些不可调和的冲突,两者有彻头彻尾的差异。现代人情感生活中的纠结和矛盾,有相当一部分都源自这种冲突。但是我们又需要这种妥协,因为否则我们可能就彻底无法理清楚爱情和婚姻的关系了。
我在这里列举三个爱情和婚姻的冲突,并且和大家说明为什么真爱这个概念是个很方便的妥协。
感性和理性的冲突 婚姻的决策本来应该理性思考,但却总是容易被感情所蒙蔽。毫无疑问,你以及你身边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情感上犯过错,做过很愚蠢的事情。数不清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不管你有多少经验,不论你是个为人处世多么理性稳重的人,当你处在情绪的高度唤起状态下时,都会产生平时不会有的行为(参见《可预测的非理性》第六章)。
不过这不是你的错,因为这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大特性。如果我们从人类进化过程来理解,感性而又直觉的大脑回路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产生迅速的反应,而理性分析的部分则让我们在安全状态下做出精打细算的安排。
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大约是在谈论一系列特定情绪体验:热烈的、激情的、甜蜜的、幸福的。而当我们谈论婚姻时,则是在探讨一个关乎个人生活轨迹,财产管理和人际关系重塑的决策。人们一般会选择在什么时候在一起,什么时候上床,什么时候结婚呢?最相爱,感情最好,两个人最激情最甜蜜的时候。
如果说有人刻意地设计了婚姻这个概念,那么因为相爱而结婚可能是个蓄意的bug,也可能是个愚蠢的疏忽。因为这样的设计逼迫着人们在他们脑子最不清楚的时候,去做出一个对生活可能有最大影响的决策。结果显然就是人们在婚后实际的相处中,发现许许多多和期待并不相符的问题。这是婚前没有看清楚吗?更多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注意到了,但是因为很喜欢所以有意忽略了。
为了调和理性和感情,我们发明了真爱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对真爱的设想和期待是:真爱当中两个人会体验情感上的持续唤起,同时又保证了永不改变的承诺,是有多方便省事!可是当我们深爱一个人的时候,又刚好遇到一个可以深爱一生的人,这就相当于让我们闭着眼睛选一个人,然后去赌这个人恰巧各方面和我们匹配。期待极端感性,缺乏判断力的情况下找到一个其实需要多方面考量的伴侣,这看上去更像是在赌博。
过去和未来的冲突 从时间维度上看,人的意识只存在于一个点上。在任何一个时刻,我们都只能注意到此时此刻自己的存在。除此而外我们只可能感知到两个方向:过去和未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生活中的几乎所有体验都可以被分类为两类:回忆和期待。
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的都是存在于当下或者过去的体验和回忆,在没有实际体验之前我们无法了解它。我们对爱情的认识来自于我们的亲身体验或者耳濡目染,因为爱情是感性的,而感性的必然也是经验的。当我们谈论婚姻时,则是在谈论未来。婚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就是一系列的规划、期待和目标。婚姻是理性的,所以是推理的,即使没有体验过,我们却已经有了预设的期待。
虽然说基于过去的经验来规划未来,是人类理性的重要基础,但是当我们在尝试调和爱情和婚姻的时候,却是在用一种体验去预知另一种安排,用一种回忆去推敲另一种计划。开个脑洞,如果可以重写婚姻的设计,我或许会让婚姻包含两次联姻,第一次联姻是强制性演习,除了生小孩以外整个流程都走一遍,在某个时间点需要强行终止。然后在经过细心总结反思之后,用这经验去寻找第二次婚姻的伴侣,我敢打赌第二次婚姻的质量会有大幅提升。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在离婚之后,才对自己和感情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在即将走入婚姻的时候,只在爱情上有经验,在婚姻上没有经验,但是婚姻却要求我们不光在爱情上要持续成功,而且在婚姻上也不允许失败。由此延伸出来的推测是社会对离婚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甚至离婚会成为很有利于婚姻质量的体验(实际上已经在发生了)。
真爱这个概念的存在,就是一个试图用情感体验来预测婚姻规划的幻觉。就如同前面在理性和感性问题上起的作用一样,我们希望用真爱来掩盖和填补我们自身的不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会管用吗?也许,但这要看你运气。
个体和社会的冲突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抵触又相互平衡的。我们渴望维系个体的独立意志和自由,但与此同时又无法完全存活在社会真空当中。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平衡个体意志和社会期待。社会学里面的一个经典争论就是社会化和自治之争:到底是社会结构决定个体行为,还是个体行为决定社会结构?
爱情和婚姻,在这个层面上恰好代表了个体和社会。爱情是很主观的体验,而婚姻则显然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社会制度。当我们在纠结“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的时候,就有点像是在纠结选择服从社会期待还是追求自我实现。
再开个脑洞,如果说婚姻的设计要求人们只能和不相爱的人结婚,那么个体和社会的冲突就不会存在。但是我们现有的婚姻制度,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度入侵。亲密感,依赖感,安全感,性愉悦感,这样一些非常隐私的体验,却要在婚姻的语境之下经历反复的冲刷与限制。
个体在面对社会制度的要求和期待时,很大程度上是无力的。“最后我可能会找个差不多的人结婚”就是这样的一种投降。为了避免这种绝望的痛苦,我们发明了真爱这个概念。它很妙,但是它是一种妥协,是一种在总体上不挑战或者违背社会制度的前提下,试图重新定义自己个人界限和主观体验的方式。
换句话说,期待真爱就是在宣称“好了好了我知道我得结婚,但是我至少有权利找个很爱的人结吧”。这是种很聪明的做法,因为它利用了婚姻设计中对爱情的包含,也成为了许许多多不愿意妥协爱情理想的人最常使用的逻辑。
但是追求和期待真爱,这方式本身依然是妥协的,因为它的最终目的依然是走入婚姻,并没有真正解决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问题。就算你真的有幸找到了真爱,也会有一种“感觉一开始感情上是赚到了,但最后还是在婚姻之内输光”的憋屈感。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到了最后依然是累觉不爱。
何去何从?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所以答案到底是什么?爱情和婚姻到底要怎样调和?
你可能需要停止期待简单粗暴的敷衍答案。我们在思考爱情和婚姻的关系时,会发现这问题挺复杂,而真爱则是最为偷懒的一种敷衍。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做到的不是给你解答,而是鼓励你有更多的思考。总结一下上面的内容,我向你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帮助你更深入地丰富自己的婚恋观:
1. 当你在决策婚恋问题时,最理想的理性与感性占比是怎样的?
2. 情投意合的时候,你会如何处理那些令你不满意甚至不安的潜在问题?
3. 你选择婚恋伴侣的方式基于什么?你是否会用情投意合来填补对婚姻的无知?
4. 你对爱情的回忆和对婚姻的期待,分别是怎样形成的?你是否能确定这个行程的过程是真的符合你这个人的喜好想法的?
5. 结婚对于你的情感生活会有怎样的冲击、影响、限制和压迫?
6. 除了期待经久不息的爱情,你是否还有其它方式在婚姻制度之下依然维护自己个人感受的方式?
我不相信爱情和婚姻的关系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我绝对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只属于自己的答案。

1 个回答

查看全部回答

2019-07-11 01:16

封爽玉

如果觉得上一篇文章还可以,请继续看这篇
别嫁给过时的婚恋观
Steve Shi

本文是我7月12日在TEDxHuaihaiPark的演讲逐字稿,全文约4000字,观点较为先锋,仅供参考。演讲视频将会在下周上传分享。

想象一下你正站在自己的婚礼上,面前是你的未婚妻或未婚夫,你们紧握着彼此的手,四目相视,也许激动的泪水已经在眼眶中不停打转,过去几个月关于婚礼的所有辛苦规划和安排终于带你们来到了这一刻。主持人在一旁宣读婚姻的誓言:照顾你,爱护你,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相敬相爱,生死不渝。然后就是那个决定你人生的问题——你愿意吗?带着兴奋和坚定的心情,你大声地回答:我愿意!

今天在座的朋友年龄分布似乎很广,想问问在场有多少人已经说过我愿意了?

我很羡慕已经走过这一步的朋友们,倒不是因为我找不到人结婚,而是在这个问题上我挺分裂的。一方面作为一个特别看重爱情的普通人,我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带着同样的兴奋和坚定说我愿意。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帮人们解决亲密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师,我日复一日地听着各种故事——矛盾、冲突、离婚、出轨、婚外情中的再次出轨。这世界上肯定有不少幸福的夫妻,但是我从来见不到他们,我见到的刚好是婚姻中受苦最多的人。

这都还不是最打击人的事情。每隔一阵子,我都会遇到一个案例,两个人刚走到一起的时候非常相爱,认定了对方是那个对的人,可是现在坐在咨询室里,恨不得要掐死彼此,或者已经不想再多说一句话。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我都会感叹,爱情这个东西,我们这么渴望它,信仰它,但它真的是幸福婚姻的通行证吗?

幸福的概率
你可能会说,当然是啊,我就说过我愿意了,到了今天还是很幸福啊。在场有多少朋友能够这么说,请举手。我普通人的一面非常想同意你,但是我咨询师的一面会跳出来说,等等,请你好好看看现实。

中国的粗离婚率过去30年已经翻了4倍,每1000人里已经有2.8个人离婚。上海的离婚率排名中国第二,2016年达到38%,这相当于每三对新人结婚的同时,就有一对夫妻办理离婚。你哪来的信心觉得自己会是幸运儿?

再有,现代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接受教育,更晚走入社会,更加晚熟。我们的教育很少教我们思考自我认知,自尊自信,人际沟通,性和情欲等问题,刚走入社会就要赶着结婚,暂时没结婚的,许多又因为房价高而需要和父母同住,在结婚之前几乎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带着这么多没理清的问题,两个成年宝宝走到一起,真的可以玩好婚姻这个游戏吗?

再看看婚姻誓言,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这个誓言被写出来的时候,互联网、人工智能和VR应该还没有出现吧?我们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明天会有更多变化。面对这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怎么能确信现在面前的这个人会一直和你相亲相爱呢?

这时候我普通人的那一面会说,啊你好讨厌,为什么要讲这么多难以反驳的事实!难道不能简单一点,让我遇见真爱,然后一直幸福下去吗?我咨询师的那一面会说,你知道人们为什么那么期待真爱吗?因为我们结婚的时候要承担情感、经济、法律和社会关系上的诸多风险,但是为了应对风险,有多少人会做婚前咨询和辅导?多少人系统的学习关系维护能力?多少人敢于探讨婚姻问题中那些敏感微妙的话题?大多数人用直觉来处理这个问题,这种方式就是“爱情”。

等等,两个人相识、相恋、情到深处把婚结了,然后幸福地过一辈子,这难道不是爱情一直以来的标准流程吗?

嗯。。。曾经是吧,但是放在今天已经过时了。如果你还在继续套用这个公式,那么未来的日子里你遇到麻烦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让我来和你讲讲现代婚姻史。


婚姻的两个变革
欧美国家的婚姻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经历过两次主要的变革。20世纪以前,婚姻单纯是一种社会制度,用来保护私有财产和确保生育。但是随着人们越来越强调爱情,制度化婚姻逐渐转变成了陪伴式婚姻,并在上世纪50年代达到了顶峰。陪伴式婚姻的成败取决于两个标准,一是夫妻双方有没有扮演好各自的家庭角色,二是两个人除了是生活伴侣之外,有没有在情感上一直相亲相爱。

陪伴式婚姻影响了当时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婚前同居行为变得少见,婚姻成为了性行为的唯一通行证,出生率大大增加,人们也更早结婚。半个多世纪之后,陪伴式婚姻的观念依然影响着我们。比如常有人问我真爱真的存在吗?真爱是一个随着陪伴式婚姻兴起的概念,在那个年代如果不给人们画个这样的饼,大家就不会走心地寻找伴侣,婚姻就依然会停留在制度化的阶段。

可是从60年代开始,陪伴式婚姻逐渐衰落,个人式婚姻开始崛起。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性开始走入职场,虽然她们仍然承担着大部分家庭劳动,但是丈夫和妻子的分工越来越灵活。另外人们的价值观也变得更加个体化,马斯洛1954年写了关于需求层次和自我实现的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都推动了个人式婚姻。

个人式婚姻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强调自我实现,角色分工灵活,注重商讨沟通。人们更希望婚姻为自我实现提供支持,而不是定义人生成败的唯一标尺。在个人式婚姻里,情感连结依然重要却不是唯一理想,为了婚姻放弃个人追求不符合个人式婚姻的价值观。

上世纪70年代个人式婚姻兴起,使得人们花更多时间在教育和职业发展上,更晚结婚,出生率大大降低。两性关系的形态也更加多样化,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被更广泛地接受,离婚率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回到当下的中国,女性普遍就业,个人主义价值观兴起,年轻人越发强调自我实现,约会文化兴起,婚前性和婚前同居更普遍,离婚去污名化,离婚率也逐步攀升。有没有发现当下的我们正好像半个世纪前的欧美人一样,经历着从陪伴式婚姻到个人式婚姻的转变?

我们的困惑
了解到了这个时代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生活中有许多人的亲密关系困难重重了。因为大家都很分裂,一方面拿着陪伴式婚姻的那一套标准和观念相处,另一方面个人成长的需求又在关系中得不到满足。

就拿我最近见过的一对夫妻举例,两个人是彼此的初恋,大一开始谈恋爱,谈到大四该毕业了,两边家人觉得既然感情都这么深了不如把婚结了吧,于是两个人糊里糊涂地结了。没想到开始工作之后,两个人观念上的差异就凸显出来了。男生希望女生不要太忙,多花时间打理家务,下班了给他做晚饭。女生则因为受到领导器重,希望趁着年轻好好发展事业,为家庭的未来打好基础,所以经常加班。男生指责女生不再温柔贤惠,心没有放在家里,女生则控诉男生不支持自己的成长,最后两个人倒是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你不爱我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们不爱彼此了吗?在各自的框架里,他们都没有错,但是陪伴式和个人式婚姻两种观念一碰撞,矛盾就出来了。


再举个例子。我的一位女来访者一直被家里人催着结婚,每个星期都要去和三姑四姨安排的相亲对象尬聊,很是苦恼。按照世俗标准,这些相亲对象的条件都不错,可是女孩说我只是希望找一个聊得来的人,这样的要求很高吗?我问她,那你和什么样的人聊得来呢?她说她可能也要遇到了才知道。

有趣的是,一问她的择偶标准,说出来的却和父母大同小异:本科学历,月薪上万,五官端正,没有不良癖好。明明是自己也认同的择偶标准,为什么就筛选不到合适的人呢?我说你有没有可能去聊聊关于个人成长的话题,比如对方的理想是什么,当下处在什么成长阶段,有些什么样的挑战和困惑,如何看待婚姻在自己人生中的位置。

女孩说啊,去相亲需要聊这么深刻的话题吗?我说你不是希望找到聊得来的人吗?按照你的筛选标准,选出来的都只是个搭伙过日子的伴侣。真正能满足你精神交流的人,除了能做好丈夫,还应该对我刚才提的那些问题多少有些思考。这段对话发生在3年前,现在这位来访者已经结婚了,和老公挺投缘的。

这样的例子都是想说明,相当一部分人在婚恋关系中不再只是期待找个好丈夫,好妻子。人们越来越看重个人成长,也越来越期待能够和伴侣有精神交流。如果你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那么你应该有意识地筛选那些陪伴式婚姻遗留下的观念,因为它们会阻碍你的情感之路。

不论是在择偶,相处还是矛盾解决上,陪伴式婚姻观总是会鼓励人们扮演固定的角色,并且用美好的爱情来合理化自我牺牲。一个人的能力、价值和社会地位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婚姻成败所影响,妥协放弃个人需求被视为美德。陪伴式婚姻会把人当作一成不变的存在,关系中没有成长和进步的空间,任何改变或创新会被视为对关系的威胁。最后,陪伴式婚姻当中还包含着深刻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丈夫该做什么,妻子该做什么,不是由个体自主选择的。

这时候你也许会想,天哪,这不就是在说我父母吗?如果你年纪比较大,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在说我吗?是的,陪伴式婚姻的观念广泛地渗透在我们的社会当中,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看,这套观念必然会被逐步淘汰和取代。

我们的困惑
在另一个更为复杂的案例里,我的来访者结婚多年,因为妻子拒绝反思和成长,他在关系中感到无比孤独。随后他结识了一位同样已婚而且面临同样困境的女性,两人的交流带来强烈的共鸣和归属感,对方随即提出结婚的渴望。这对我的来访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他认为自己的出轨是对老婆的巨大伤害,也害怕离婚会给已经上小学的儿子带来不利影响。

如果换你来做咨询师,有多少人会建议他放弃婚外恋,回归家庭?请举手。有多少人会鼓励他离婚,和更情投意合的情人在一起?请举手。不好意思,刚才举了手的人,都被我诱导着表达了陪伴式婚姻观。因为不论回归家庭还是离婚,你都把关系放在了比人更重要的位置。

这种判断方式的局限就在于,不论这位来访者最终选择了哪条路,都仅仅是为了让其中一段关系完整。他不会从这个选择中获得成长,如果下一次在遇到类似情况,他可能依然会陷入纠结。

我告诉他,当你纠结于二选一的情况时,其实选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两边的得失大约都是均等的,不然你不会这么纠结。所以不如我们一起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看,这件事情带给我们哪些启示。随后的工作里,我们一起梳理清楚了他在亲密关系中的短板,提升了他的自信和自我接纳,而这些工作也给予了他更多地灵感和力量,去面对自己的困局。

最终,这位来访者选择了离婚,但同时也没有和情人结婚。他终于明白了真正的困局不是要和谁在一起,而是当不完整的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走到哪里都会感到匮乏。

你看,这就是强调个人成长的结果,也是我倡导个人式婚姻的原因。我希望当你说我愿意的时候,承诺的对象是你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