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感叹一下。。。
听说了才来的,这个版改个名字叫美食休闲吧,免得把DD们带坏了。
本来没人发“色“的帖子也就罢了~发了被禁还不如现在这样明确地说不准。
-------
感叹一下这个标题来自下面pumpkin回海风的帖,他的确是越来越可爱了。。。
-------
思无邪是孔子说的, 但孔子也在《礼记》中提到人生的研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孔子知道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却往往避而不谈,偏偏谈到最起码的、最平实的这两件人生大事。
一般人引用的“食色性也”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
两人的话相近,但观念完全不同。男女饮食不是“性”也,不是人先天形而上的本性,
是人后天的基本欲望。一个人需要吃饭,自婴儿生下来开始要吃奶,长大了就需要两性的关系,
不但人如此,生物界动物、植物都是如此,因此人类文化就从这里出发。
不尽联想到,影响这个时代观念的两种思想,一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另一个是近代西方文化的重心,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认为人类一切心理活动,
都由男女性欲的冲动而来,这一思想对现代文化影响也很大。
有人依据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点,来看历史文化(这个性不是人类本性的性,是男女性行为的性)
认为历史上的英雄创业,就是一种性冲动,乃至说希特勒是性变态心理。现代许多小说,戏剧、电影故事,
总要插上一些性——医学上的性;而文学上改用一个好听的名词——爱,
等于一个人穿上外衣、结上领带,好看一点,也礼貌一点而已。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
我们懂不懂这方面的道理呢?孔子也早已提出了,所以《诗经》第一篇选了《关睢》,
根据“饮食男女”的基本要求,指出人生的伦理是由男女相爱而成为夫妇开始的,
所谓君臣,父子、兄弟、朋友,所有社会一切的发展,都由性的问题开始。
(Kula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观明显有些偏激了,他的最大贡献是把性这个重要因素
引入到人的心理和行为研究中,以前的西方学者都回避/忽略了)
但西方与东方宗教家都认为性是罪恶,中国文化中,过去的思想——万恶淫为首;
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亚当和夏娃不吃那个萍果,一点事都没有,上了魔鬼的当去吃萍果,
他们也认为性是罪恶的;哲学家则逃避这个问题。
孔子认为“关关睢鸠”男女之间的爱,老实讲也有“性非罪”的意思在其中。
性的本身不是罪恶,性本身的冲动是天然的,理智虽教性不要冲动,结果生命有这
个动力冲动了。不过性的行为如果不作理智的处理,这个行为就构成了罪恶。大家
试着研究一下,这个道理对不对?性的本质并不是罪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
焉。”只要生命存在,就一定有这个大欲。但处理它的行为如果不对,就是罪恶。
孔子就是这个观念,告诉我们说,关睢乐而不淫。大家要注意这个“淫”字,现代
都看成狭义的,仅指性行为才叫淫,在古文中的“淫”字,有时候是广义的解释:
淫者,过也,就是过度了。如雨下得太多了,就是“淫雨”。
所以关睢乐而不淫,就是不过分。中国人素来对于性、情及爱的处理,有一个原则
的,就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现在观念来说,就是心理的、生理的感情冲动,
要在行为上止于礼。只要合理,就不会成为罪恶,所以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
但《关睢》这篇诗中,也有哀怨,虽然只有几个字,假使用现代文学来描写,就够露骨的了。
它最后说:“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这个求,就是现在白话文的追呀!追呀!
追不到的时候睡不着呀!睡不着还在床上翻来复去打滚!
尽管哀怨,并不到伤感、悲观的程度。这个道理就是说一个人情感的处理适中,合乎中道。
----------(以上为摘录的一段网文,作了些小改动)
个人以为本版的色连头都没冒出来。。。离过度还差得十万八千里吧。。。
感叹的话:
fox曾经辩论过食色性也,当一个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笑)
意淫的话:
大象其实是跪主板的,MicroStar系列,北桥纯铜散热片那种
无关的话:
以前看到一个论点说人觉得性羞耻是因为性器官和排泄器官很靠近,
我觉得就算人的性器官长在脸上人也会把它遮起来。。。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