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瑞士”新加坡:如何用短短几十年成就一个金融帝国

在周四的文章当中,我们解析了欧美发展已趋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距离我们更近,关系也更密切的新兴市场——新加坡金融衍生品市场。

新加坡是一个1965年才取得独立的,面积很小的岛国。然而它却在短短的几十年之间,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金融帝国。它是亚洲最大的新兴市场货币交易中心,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内债券市场之一,同时也是亚洲地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领军国,亚洲为数不多的国际金融中心。这让人在叹服的同时,也忍不住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在几十年之内做到这样飞速地发展的。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下新加坡金融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过程和经验。

1

新加坡的金融发展优势

独特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也使得它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贸易优势,为其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奠定了基础。新加坡是全球经商的重要枢纽之一,其地位在国际上都很受认可,一项由Lang LaSalle在2015年所做的研究报告把新加坡评为“最具全球化的贸易城市”第三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世界银行将新加坡列为全球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

语言和时区优势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是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因而,作为国际金融业通用语言的英语在新加坡的普及程度非常高,降低了其他国家的投资壁垒。同时,新加坡的时差正好位于纽约和伦敦之间,可以无缝与英美市场对接,形成24小时全球交易的一环。

诱人的低税赋政策

新加坡自成立以来,就走低税收路线,是世界闻名的低税赋国家和国际避税港。新加坡政府以打造“东方瑞士”为发展目标,陆续取消和降低了各项税收,不断强化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激励政策。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实施了免收年营业收入100万新元以下小企业的公司所得税以及取消对个人征收遗产税等关键性政策措施,持续吸引了很多跨国公司及高净值人群入驻,聚集了大量的财富。

严格的监管机构

在新加坡,有以严格而世界闻名的金融管理局(MAS)坐镇,新加坡拥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在金融机构准入、资本要求、披露要求、对风险控制指标要求的严格与繁复程度、资金流动的自由程度、与其他国家监管要求或会计准则等的接轨程度、在岸与离岸市场的相互渗透等方面,均有非常详细和科学的规定。

自由开放的金融环境

在新加坡设立公司的手续和过程都较为简单、便捷。新加坡在外汇及从当地遣返公司资本和利润上没有管制,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更容易获得和筹集资金。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需要,MAS在资本市场发放通用牌照(Capital Market Service License),机构可以同时进行券商、基金、期货、REITs管理等业务而无需单独报批。

新加坡的在具备发展的“硬件”的同时,其开放的政策和态度更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软件”,因此,新加坡的金融市场,包括金融衍生品市场,都得以在自由而又严格的环境下实现飞速的发展。

2

新加坡金融衍生品市场

得益于我们以上所说的种种优势,新加坡累积了巨大的资本,并不断地向市场提供新的金融衍生品。新加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属于典型的政府强制推动型,政府提供一系列便利和必要的监管推动了其市场发展,新加坡交易金融衍生品的主要交易市场是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SGX)和ICE新加坡期货交易所(ICE Futures Singapore),它们在新加坡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加坡属于资源匮乏、现货规模小的国家,所以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瞄准了其他国家的现货市场。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抢在日本之前推出了世界上首只日本股市指数期货,即日经225种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开创了以别国股指为期货交易标的物的先例。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就是SGX的前身,1999年12月,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为如今的新加坡交易所并在2000年挂牌上市,成为亚太地区第三家上市的交易所。

新加坡交易所是亚太地区首家集证券及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于一体的企业股份制化交易所,也是亚太地区在国际市场上最为活跃的交易所。SGX曾多次抢先推出以别国股票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其中部分产品的交易量甚至超过了指数所在国的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量。

新加坡另外一个重要的交易所就是ICE新加坡期货交易所。ICE前身为新加坡贸易交易所,是亚洲第一个提供单一平台买卖多种产品的国际商品交易所,2014年被ICE收购。在新加坡稳健的监管和法律架构治理下,ICE新加坡期货交易所提供多种金融衍生品的对冲机会,让市场参与者通过一个受监管的透明市场来管理风险。

新加坡的场外金融衍生品种类也很丰富,外汇类衍生品包括外汇期权、货币互换、汇率互换和外汇远期等,不同于欧美国家,新加坡最先发展的外汇衍生品是相对简单、风险小的掉期(互换)和远期。

国际化的交易所、清算所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灵活的交易机制、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政府政策的支持,让外资金融机构都争相进入新加坡,也使得各类金融衍生品工具在新加坡市场上不断地得以创新和广泛使用,更让新加坡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位于世界前列。新加坡金融衍生品市场当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也与新加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初衷相符合。

新加坡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充分体现了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新加坡政府在寻找定位和推广执行的规范性和创新性方面,都值得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借鉴。

3

新加坡监管

新加坡是比较典型的统一监管模式,政府监管机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MAS通过颁布法律对新加坡的银行、金融、保险、证券等多个行业进行全面监管,同时也是新加坡的央行。MAS崇尚高度的法制和严格的管理,拥有极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有效的对新加坡的金融行业进行监管。

MAS在初期以严格著称,并不鼓励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但随着新加坡的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MAS也逐步从管制转向监管,并意识到了金融衍生品的利大于弊,积极引导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培育扶持市场的发展。

MAS认为,政府监管的意义在于优化和创造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培育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各种条件,加强基础性设施建设,维持和提供一个透明、公正的游戏规则,然后让市场去发现最符合需求的产品。因此,在政府统一监管的基础之上,新加坡还同样强调交易所和行业的自律,政府在维持金融环境稳定、透明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帮助金融机构进行风险防范。

MAS从2009年以后就一直在进行场外衍生品领域的改革,包括交易报告、风险缓解、非集中清算等各个方面,并规定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法规,要求中央交易对手(CCPs)清算柜台交易(OTC)衍生品。中央清算将使新加坡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更安全,因为它可以缓解这些交易中固有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4

第三家交易所

新加坡亚太交易所(Asia Pacific Exchange,APEX)是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批准设立的第三家拥有交易和清算全牌照的新加坡交易所,也是中国首家走出国门自主创办的国际化交易所。

新加坡亚太交易所于2018年9月3日正式开盘交易,首个新上市产品为精炼棕榈油期货,在其后的10月19日上线了第二个产品——离岸人民币汇率期货合约。离岸人民币汇率期货合约的推出将加强新加坡作为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地位,也顺应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满足了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日益增长的风险管理需求与投资需求。

未来,亚太交易所的业务将涵盖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两个方面,其中,金融衍生品方面,亚太交易所则将围绕股指、债券和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品种展开,探索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等金融衍生品交易,包括中国概念股指数衍生品、人民币兑美元期货期权等。

招!贤!纳!士!

数汇金融招聘编辑运营、高级JAVA工程师、商务销售等职位,欢迎各方小哥哥小姐姐快点把简历砸向我们吧,关键是待遇好,薪资从优~~~

地址:徐汇区云锦路500号绿地汇中心A座723室,11号线云锦路6号口出即到。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活动预告】

国际金融产业博览会(IFINEXPO)——雅加达投资峰会(2018年11月17日)

中国金融投资博览会(CFXEXPO)——南宁(2018年11月17日)

【市场】外汇 | 外汇市场 | 外汇交易者和交易对手 | 外汇标价方法和报价方法 | 外汇交易风险 | 流动性 | 市场层级 | 交易市场和时间

【货币】外汇市场主要交易货币 | 美元 | 欧元

【模式】PB | PoP | MM | STP | ECN | DMA | MTF | IB

【监管】套牌 | FCA | NFA | HKFSC | ASIC | CySEC

【交易】CFD | 外汇保证金 | 账户类型 | 订单类型 | 滑点 | 点差 | 杠杆 | 高频 | 报价 | 离岸货币 | 避险货币

【科技】MT4 | MT5 | 桥接 | VPS | FIX API

【访谈】:Christian Frahm | 程必逸 | 高明 | 金睿 | 张骏立 | Chris Rowe | Jamie Clinnick | Lennon Tam | Daire Ferguson | 周轩逸

你花了 · 来阅读

点个

再走吧~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IC Markets活动信息

  • 发表于 2019-07-16 18:07
  • 阅读 ( 617 )
  • 分类:新闻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喻龙秀

47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