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迎来一系列高光时刻,大国对抗之际,它与香港的差距悄悄拉大

向来闷声发大财的新加坡,今年突然吸引了全球目光。越是在重量级对抗的前沿,往往越是需要一个稳妥的沟通管道。

从六月份全球瞩目的特金会,到十一月份的中美“新经济论坛”,多场高层对话论坛,都选在了新加坡。

每一场的会谈结果,都足以影响世界格局,每一位参会嘉宾,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

不过,新加坡承载的不仅仅是这些短暂停留的高层智囊,他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名人长居与此。

例如影视明星李连杰、巩俐、赵薇夫妇、张柏芝、徐若瑄,商业大佬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孙彤宇,海底捞创始人张勇,金融大鳄罗杰斯,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廷克勒,Facebook 联合创始人萨维林等等,纷纷入籍新加坡,或者成为永久居民。

为什么这些重量级嘉宾和领导人的会面,尤其是涉及到现在全球最大两个国家之间的对话,都选在了新加坡?而为什么还会有很多富豪放弃美加澳的绿卡机会,反而选择这个弹丸之国?

01

连接中美的枢纽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地位都非常特殊,夹在全球最大的两个国家之间,更像是一座开放的桥梁,一个衔接美国和亚洲的国际枢纽,更聚焦一点,是连接中、美。

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于“通道型重心区”,这里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扼守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新加坡因转口贸易而发家,因此被称为转运中心。

这也意味着,它很容易与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建立联系。来到新加坡的货柜,每10个中,有9个都运往了其他的国家或地区,比如中国、美国、欧盟、东南亚。这也是新加坡最大的四个贸易伙伴。

在中国组装的产品,很多零部件的生产都来自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等以初级制造业为主的东南亚国家,然后通过新加坡转运到中国,完成组装和最后的加工,再出口到全球各地。

而新加坡(东八区)、纽约(西五区)、伦敦(零时区)这三个国际金融中心所在的时区,恰好能够让全球的资金不分昼夜的流动,保持各地金融市场的延续性,也让亚洲金融市场与欧洲大陆和美国完美衔接。

因此,当全球最大的两个贸易国发生冲突的时候,新加坡这个枢纽国的作用就开始显现。

今年11月6日,首届中美“新经济论坛”在新加坡召开,是有特殊寓意的。

这个会议的定位,对标的是每年的达沃斯论坛。会议邀请了中国、美国的数位高层和智囊团,以及多位商界和政界人士。首届举办地点原本定在了北京,以突显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但由于原定的时间与上海的进口博览会时间接近,于是将会议地点从北京改到了新加坡。

据纽约时报报道,主办方之所以选择了新加坡,“是因为它是世界领先的国际和商业中心之一……搬到新加坡可能更容易使这次活动受益”。

02

2018年是新加坡的高光时刻

新加坡作为枢纽国,贸易冲突对它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2018年,是新加坡重回高光时刻的一年。

短短几十年里,新加坡从过去的小渔村,发展成一个以高端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要阵地的国家。

机电产品和矿产品是新加坡的主要出口产品,其中有接近一半(47%)的出口产品属于高科技,有接近三成的出口产品属于资讯通信领域。而这些领域,恰好是美国开给中国的关税清单里,被“重点关注”的对象。

很快,持续了一年半的贸易颓势后,从今年三月开始,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像吃了兴奋剂一般,从增长停滞状态迅速翻盘。到今年10月,进出口贸易增速均达到20%。重回去年年初的高光时刻。

(新加坡统计局: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增速也在2018年逆势上涨)

而转口贸易也同样在今年年初摆脱低谷,截至今年10月,转口贸易增速同比上涨26.4%。

(新加坡统计局:新加坡转口贸易每个月涨幅也在18年摆脱低谷)

不光经济如此,新加坡的楼市,也是首次突破香港的压制。

当中国和大部分东南亚国家每年保持5-7%的经济增速时,新加坡的表现稍显逊色了。

当中国大部分城市陆续上演楼市造富故事的时候,新加坡的房价却连跌数年。

但当中国楼市哑火,香港房价走入下跌通道之际,新加坡的豪宅却逆势上涨。

今年,全球最贵楼市香港神话破灭,违约现象增多,部分偏远地区楼盘降价幅度超过20%。即使是作为身份象征的高端房产,市场也冷了下来,从去年年中开始,房价增速下滑非常厉害。

香港和新加坡,同为亚洲金融中心,常常在经济和房价上被拿来比较。

在香港高端地产萎靡之际,新加坡反而从沉寂了三年的市场里迸发了。二者的房价涨幅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交叉,随后,新加坡大幅甩开香港,今年第三季度高端地产房价涨幅达到13%,而此时的香港,涨幅不到6%。

(新加坡的高端地产在今年一季度超越香港)

新加坡甩开香港的,不止是被全球富豪视为身份标志的豪宅市场。在重要经济指标上,新加坡的脚步,明显走得更快。

2010年,新加坡GDP总量超越香港,人均GDP领先香港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虽然同为亚洲金融中心,但新加坡的经济结构,要比香港更多元化,面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也更强。

新加坡的工业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约为96%,支柱性产业为制造业19.1%、批发&零售贸易17.6%、商业服务业14.8%、金融&保险业13.1%、运输和仓储17.6%。

而香港此前将发展成功的轻型制造业转向中国内地,而且转移得非常彻底,没了实体经济优势,只靠服务业支撑的香港,逐渐丧失了增长动力,很难走出低增长的格局。

上世界70年代,制造业占香港GDP的比重高达30%,直到80年代中期,仍然有超过20%的比重。但到2010年,这个比例已不足1.7%。同一年,新加坡的GDP,正式超越香港。

现在,新加坡仍然可以依靠高端制造业这种高附加值的产业,维持相对稳定和长期的增长势头。

而香港,只剩下被高房价绑架的服务业。

03

为什么中国的富豪都喜欢去新加坡

新加坡的增长势头和产业优势,正在碾压香港。这些年,它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也远胜于香港。

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除了自身的产业结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它有着比香港更年轻和庞大的劳动力人口。

去年夏天,海外掘金曾经统计过全球主要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

2016年,香港总人口734.7万人,五年增长27.5万人,年均增长率1.98%;

2016年,新加坡总人口560.7万人,五年增长42.4万人,年均增长率0.96%。

而在新加坡这五百多万人中,有165万人属于长期居住在新加坡的外籍工作者。新加坡政府在吸引外籍专业人士上,出台了很多有吸引力的政策。

例如,新加坡企业于2013年9月前雇用的外籍员工,并支付的中介费、家属安置费等等,可以为企业减税,从而鼓励企业雇用海外优秀人才。

新加坡在2007年开始,还推出了“个人就业许可证”,外籍人士就算离职,也无需立即离开新加坡,并可以有6个月的缓冲期,在新加坡寻找新工作。

此外,新加坡也放宽了留学生毕业后成为新加坡永久公民的门槛,从2017年12月起,在新加坡的留学生也可以申请PR了,不需要邀请函,也不用先拿到工作证。

这些政策,对于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对于中国人而已,新加坡高达74%的华人比例,也让中国人在这里既能够更快融入社会,又能够与国际接轨。

(新加坡统计局:新加坡华人占比74.3%)

香港楼市和经济遇冷之际,新加坡迎来高光时刻。尤其是处于亚洲和美国沟通和经济枢纽的关键位置,在当前的特殊局势下,反而更容易抓住机会翻盘。

全球楼市降温之际,巴菲特为何加仓伦敦房产?“不盲目追高,也不错过每一个潜藏的机会。”这是巴菲特的投资逻辑。

11月29日(周四晚19:00)伦敦项目线上分享会,重点分析伦敦中心三区托特纳姆地区投资价值及Hale works项目介绍,识别二维码马上参与!

  • 发表于 2019-07-16 11:49
  • 阅读 ( 471 )
  • 分类:新闻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钟欢

46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2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