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VS香港模式

功利到骨子里的应试教育体制,比之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并无丝毫高明之处,说到底都是为集权服务的驭民手段,只不过前者看起来比后者普及程度更高一些而已。而这种教育土壤里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传统魏晋文人的清高风骨已经荡然无存,几乎清一色褪变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顺民,高谈阔论诸如厚黑保身、揣摩圣意、曲意迎合……放眼世界大概无出其右,但谈到科技、制度创新却根本是缘木求鱼。莫言、屠呦呦这种几十年难得一见的例外,就似铁树开花可遇而不可求。

广告

虽然创新无比艰难,但国人对于山寨功夫却精雕细琢情有独钟,而且一直以来极有心得,从现代科学技术到现代管理制度。前者在8月18日美国政府启动301知识产权保护调查之后天下皆知,而后者最时髦的代表作就是建立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眼见就是照搬后量体裁衣的新加坡组屋制度。

§2对弱势群体的最大尊重-新加坡组屋制度

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初,国土面积仅600多平方公里,人口却高达250万,80%以上的家庭居住在简陋的木屋,其中贫民窟更是超过半数。在心系国民的李光耀总理力推组屋制度短短20年后,新加坡85%的居民都住进了政府出资建设的组屋之中,而且95%实现了自有产权。

简单了解下新加坡组屋的三轨制模式。对占居民人口总数80%的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政府出资建设的组屋,对15%的高收入群体提供商品房,对5%的社会最底层提供政府廉租屋。笔者始终坚定认为,对弱势群体的最大尊重,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欺强而不凌弱。

广告

政府制定房屋政策的出发点,首先立足土地稀缺这一国情,然后始终以把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买得起作为首要目标。建国之初财政拮据,政府和国民同甘苦建设40至70平米的小套型组屋,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高,逐步建设50至125平米套型的组屋,但坚决不建过大套型,为什么呢?

从最初的政府出资为国民建设组屋,到后来居民收入提高后开始出售,政府的建房资金投入开始进入慢慢回收的良性循环。当然,为打击投机的缜密手段必不可少,但对全体国民一视同仁,官员并没有得到丝毫以权谋私炒房的机会。

得益于政府严格推行的“组屋内循环制度”,每户居民只能拥有一套政府组屋,如果居民收入提高,需要购买更大套型的组屋甚至是商品房,政府回购其现住的组屋,再转售给其它需要这一价位档次组屋的居民。这种做法首先保障了政府建房资金的高效使用,客观上稳定了房价。道理一看都明白,严格控制在15%以内的商品房比重,无论房价怎么涨,根本不足以撼动占据85%比重的组屋价格。

难能可贵的是,政府自始至终没有打过寸土寸金的土地财政主意,也从不去自我美化宣传,但国民由衷的自豪感和对政府的感恩就是最生动的无字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华人圣贤的憧憬又一次生根华夏,但却在海外开花结果,成为国人眼中永远的艳羡,和心头亘古的隐痛。

广告

§3放水养鱼演化成竭泽而渔

1998-2003每平米只涨价343元的蓝皮书报告昭示了一切。1一句话,2003年的第二次房改,彻底撕掉了1998年第一次房改的民生封印,让80%的经济适用房名存实亡成为商品房,其保值、投资、投机属性引发了全民炒房的恶果,究其根源当然就是与民争利的土地出让制度。

2003年以来的土地出让制度,蓝本是香港“土地使用权批租”制度,特点是两权分离。土地所有权名义上归政府所有,政府把为期99年的(我们创造性的活学活用为70年)土地使用权批给开发商,无条件续期。香港特殊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弹丸之地寸土寸金,而内地呢,地大物博土地有的是。但是……不说也懂是不?

结束语

医食住行养老教育……是牵扯到所有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纵观全球已经很少有国家拿来和政府财政直接挂钩,并把经济增长维系在这种刚性需求上。而国人对于置业的传统思维方式,更不应被当成可以利用的弱点被无限放大。

广告

建筑安装成本不足几千,但房价可以被人为拉高到几倍十几倍,这种做法固然可以吸纳超发货币避免通胀,但同样会带来国民人人不肯劳动而只想投机的致命恶果。按照当前的房价,绝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也难以企及,而国家不能只满足于不再上涨,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始终是第一位的,而这就需要政府向普通百姓让渡利益。

  • 发表于 2019-08-08 18:55
  • 阅读 ( 404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符萱颖

31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2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