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对香港的加持下,新加坡终将沦为平庸吗

新加坡和香港

就像周瑜和诸葛亮

惺惺相惜又要一较高下

新加坡 VS 香港,瑜亮之争 香港地区和新加坡 作为东南亚之光 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面积 香港总面积1106平方千米

新加坡总面积721.5平方千米

而且两者也都是港口城市

对于海运的依赖很大

人口

香港人口约740多万

新加坡约561多万

这样看来香港人口密度

略大于新加坡

不过香港平均房价

远高于新加坡

楼房密度更是吓人

这规划还得和新加坡学学

GDP

香港2018年为$3447.81亿

世界第37位

新加坡为$3168.72亿

世界第40位

2018香港人均GDP为

$46076.53

世界第20位

新加坡人均GDP为

$55231.38

世界第13位

英国殖民

不过都作为过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这里不禁要赞叹英国

简直是世界金融中心的缔造者

除了自家的伦敦

纽约、香港地区、新加坡

都曾被大英帝国殖民

也还都算在伯仲之间

没有特别大的差距

人均GDP在亚洲属于佼佼者

不愧曾同为“亚洲四小龙”

但是,虽然如此相似

两地网友却经常在

sei是亚洲金融中心的问题上

纠缠不休

“新加坡依然有一些高质量的公司。但是,如果你思考亚洲的重心在哪里,未来会向何处去,一切都指向中国内地。”

一位新加坡投资经理这样说

是否真的如此

今天我们来探究一番

新加坡退股潮 炒股的朋友 一定都对股市交易所很熟悉 国内的上交所、深交所 大陆之外的港交所 纽交所、纳达克斯也是 颇受中国商人青睐

港交所

纳斯达克交易所 而新加坡交易所 对于大陆同胞来说 显得有些陌生

而近年来

新交所的处境也江河日下

许多业内人士都深表忧虑~

新加坡一度被投资人认为

是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门户

前几年也一直与香港争夺

亚洲金融中心的美名难分难解

虽然没有完全定论

新交所相对于港交所的颓势

却已日渐清晰

过去五年中

新加坡许多本地公司

都纷纷退股新交所

2014年新交所退市的

公司数量首次超过入市数

当年市值蒸发了84亿新元

约419亿人民币

做了20多年资本市场律师

的李德龙决定离职

他表示看到衰退的迹象

所以选择离开

个中辛酸滋味

就好比麦嘉看到香港电影的颓势

所以决定息影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退出

截止2018年12月

新交所共有741家上市公司

而2010年的峰值是782家

当然也不能只看数量

更要看重质量

新交所主管周士达称

退市“是全球趋势”

淘汰掉更弱的公司是

“市场健康的表现”

与其他的交易所不同

新交所不会为了数字好看

而保留僵尸公司

这话说的很有骨气

不过衰退是不争的事实

2018全年新交所的15场IPO

总共筹得7.1亿新元

(约35.4亿人民币)

而同年则有19家上市公司退市

市值蒸发192亿新元

(约958亿人民币)

截至去年年底主板上市公司的市值

相比2014年已经下滑了14%

975亿新元(约4862亿人民币)

证券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

只达到2007年的一半

下图是五年来

新加坡资本加权股价走势

退市公司中不乏新国巨头

物流业地产巨头

新加坡政府投资

公司旗下的普洛斯地产

亚洲最大的按摩椅制造商

傲胜国际等

这些公司认为新加坡股市估值太低

希望投奔流动性更强

股价更高的股市

2009年香港家具制造商

敏华控股曾从新交所退市

不到半年该公司在香港重新上市

市值是在新加坡时的八倍

2017年在新加坡本地创办

得到政府投资公司

大力支持的Razor

就选择在香港上市

因为与中国内地交易市场

更近(沪港通)

中国大陆的影响 “新加坡依然有一些高质量的公司 但是如果你思考 亚洲的重心在哪里 未来会向何处去 一切都指向中国内地”

这句话不是毫无根据

拥有14亿人口的大陆

就像是经济新潮流中的洪水猛兽

滔滔巨浪难以阻挡

与新加坡的举步维艰不同

香港交易所却是春风得意

2018年香港证交所在IPO中

共募得335亿美元

(约2272亿人民币)

数额在全球各大交易所中居首

由中移动、联通、和电信

共同出资的中国铁塔公司

(China Tower Corp)

上市时募得75亿美元(约508亿人民币)

成为全世界两年内最大的一轮IPO

这张股价指数变化图

清晰反映出新加坡

股价偏低的问题

为了应对危机

新加坡政府也推出一些新政

2018年新交所推出了双重股权制

给予部分公司所有者更高的投票权

并与美国纳斯达克

以色列特拉维夫交易所

签署了合作协议

政府也投入7500万新元

支持中小型股的企业上市

却依然未能阻止股市的萎缩

如今在新加坡股市占支柱地位的

是那些“安全、稳定”的公司

它们不在乎增值预期

而依靠国家投资公司

金融服务业

房产与银行的分红

模式的僵化和缺乏

创新型企业

是新交所的弊病

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大华银行

占据了新交所股市超过40%

房地产与电信公司占有23%

其他还有一批外国的上市公司

但其中的科技公司有且只有一家

创业公司(Venture Corp)

该公司34年来都在

新加坡生产电路板

与光纤电子设备

图源 新交所

该公司三年股价变化图

瑞银驻新加坡首席投资官

表示想不到一个眼前一亮的

新加坡科技公司

金英证券资深经济学家蔡学敏说

新加坡到最后

“可能就是一个‘利基市场’

形容大市场中的夹缝市场

易被优势企业忽略

也许这就是新加坡的最后归宿

但也许对于一个小国来说

这就够了

新加坡,仍是富豪的目的地 香港新加坡的世界金融中心 排名经常是你追我赶 17年新加坡超越香港成为第三 18年香港又给夺了回来

虽然新交所相比港交所

差距日益拉大

但是新加坡银行的存款量

却大有超越香港之势

华侨银行投资研究部主管李彩莲表示

很多私人银行的钱都在新加坡

他们其实很喜欢新加坡这种核心

有点无聊的防守型股市

私人银行在新加坡的资产

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

新加坡依然有着低税率

透明的法治、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

欢迎外资等优势

新加坡为何受到中国富豪青睐

最重要一点就是保密性

保密性

据纽约时报报道2016年中国台湾裔

美国人亨利·萧(Henry Hsiaw)

被控没有提交纳税申报表

在瑞士银行都没能顶住压力

上交7.8亿美元罚款

并透露数千美国人账户细节

而亨利·萧的账户信息

由于受到新加坡银行密法保护

没有被公开

果然新加坡对于美国

还和李光耀时期一样不卑不亢

更重要的是

香港在2017年签署了CRS

而且其中还包括大陆地区

这样就迫使大陆富豪

转向新加坡

贝恩公司17年7月一份研究显示

将香港作为海外投资

首选的高净值人群

从两年前的71%

下降到如今的53%

而偏爱新加坡的人数

占比则从15%上升至20%

新加坡无外汇管制

不同货币自由转换

国际贸易结算方便

新加坡开户提供普通的

业务往来证明文件

即可1-2周可以开户

新加坡银行接受BVI

开曼等离岸公司申请开户

除此之外

新加坡还提供有

私人飞机航站楼

金碧辉煌的赌场

世界级的医疗设施

国际学校等

而且新加坡人的华语

也是可以正常交流的

帮你办理银行文件没有问题

在中国大陆的加持下

香港自有优势

新加坡也自有经营之道

你更看好哪里呢?

  • 发表于 2019-07-15 03:09
  • 阅读 ( 509 )
  • 分类:新闻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杭榕之

37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2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