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文水准江河日下,特选中学的存在只是自欺欺人

特选学校成立40年的特选40(简称SAP40)推介活动于2019年2月23日举行,26所特选学校的学生代表一同朗诵本地知名文化人梁文福博士创作的诗歌,述说一代人对特选学校的情怀和期许。(联合早报)

广告

选中学成立40周年,算是本地教育界的盛事,教育部长王乙康出席了纪念活动,在演讲中肯定其贡献,并为其辩护,显示社会上还是有一股不小的质疑声音。

王乙康(前排中)今早,我们庆祝了特选学校的四十周年。马炎庆高级政务次长和刘燕玲高级政务次长也同我参加了庆祝活动。他们也都是特选学校的校友。(王乙康面簿)

追溯历史,这股质疑特选中学的声音,离不开当年人民行动党同受左派政治影响的华文教育之间的恩怨,其中也包括受英殖民地教育的精英,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心态,进而否定华文教育的价值。

这些都已经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基本失去了意义。本地的华文教育已经走入历史,仅存的特选中学也独木难支,新加坡华文水准江河日下,也不是什么秘密。倒是《联合早报》社论在评论时,反省了用经济理由来支持母语教育的做法,有一些新意。

无论中国有没有崛起,对于新加坡华人而言,母语教育的功能更多在于培养身份认同。但是这也因为此前错误的语言政策,而变得荆棘满途。当年无论是殖民地英校还是民办华校的毕业生,维系华社身份认同的反而是各籍贯的方言。

广告

不懂华语的公务员能够通过方言,保持其草根情感联系。随着方言被强力打压而式微,这个语言纽带也断裂了。今天的“英校生”对特选中学的质疑,因此反而存在不易妥协和沟通的断层。

在我看来,特选中学已经变得有点像马来西亚的土著经济政策,原先的良好用意是要帮助土著,拉他们一把,以便可以平起平坐同华族和印度族竞争,不料适得其反,变成对土著的“养懒汉”措施,形成他们不思进取的心理拐杖,而且打死不愿丢弃。

特选中学原本是要维护新加坡的华文水准,可是不但对整体华文水准的保持丝毫没有作用,连特选中学学生的华文水准也不如当年的华校生。

为庆祝特选学校成立40周年,学而优语文中心语文总监梁文福博士应邀写了一首诗,题为《特选的孩子》。(学而优语文中心面簿)

同时,特选中学的存在让社会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以为新加坡的华文水准能够靠它们来维系,殊不知这其实只是自欺欺人而已。更糟糕的是,社会似乎对特选中学产生一种拐杖心态,不愿意去正视整体华文水准滑坡的现实,还幻想特选中学跟传统华校一样,是本地华文水准的中流砥柱。

广告

长此以往,不但无助于逆转本地华文水准的下滑,更妨碍政策反思的动力。王乙康针对质疑特选中学的声音做出辩护,就是这种本能反应的表现。

当然,反思和质疑是两回事。质疑特选中学的声音基本上仍然对华文教育存在历史残留的敌视态度,可是反思的出发点则是试图改变本地华文水准退步的现状。从这个角度讲,维护特选中学,其实就是继续拄著拐杖,不愿意独立行走的错误心态。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毛伯

37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