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代医学先锋,“博爱”马哈迪同窗悄然离世

他是新加坡的妇产科先锋,在葡萄胎研究方面曾有重大贡献。

他是高龄93岁的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的医学院同学。

他是孙中山革命盟友的儿子,因捐赠本地罕见的孙中山真迹墨宝“博爱”备受华社关注。

他曾在上世纪70年代担任过新加坡肃毒协会会长。

他也是一位基督教高级牧师,著书《口袋祷告》影响深远。

……

他,新加坡人杜祥和医生,在3月8日与世长辞,享年93岁。

广告

杜祥和

世界级医院奠基者

1947年,杜祥和在以优秀成绩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前身,爱德华七世医学院,毕业后就加入了在新加坡独树一帜的竹脚妇幼医院,曾担任医院大学组的主管,同事中有后来成为新加坡第二任总统的薛尔思医生。

薛尔思,新加坡第二任总统

薛尔思离开竹脚医院后,杜祥和在1960年接手职务,协助医院获得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的认证。这意味着竹脚医院有资格在本地为妇产科医生提供培训,可以省下派人到英国接受培训的费用和人力。这对于在当时刚建国、百废待兴的新加坡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竹脚医院

可以这么说,杜祥和医生是如今堪称世界级的竹脚医院的重要奠基者。

医学研究贡献杰出

就有杜祥和医生曾经的下属追忆,杜是位优秀的领导和实践者,他开创的不少医疗实践模范,至今仍在本地妇产科界广泛使用。

广告

杜医生对医学的最大贡献,在于葡萄胎研究,现在的我们对葡萄胎并不陌生,葡萄胎也称水泡状胎、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 是一种异常的人类妊娠,可在约半个世纪前,却有划时代意义。

杜祥和因此成为当时少数受邀到西方世界发表研究报告的东方人,也让国际医学界开始关注新加坡。上一次这么引人关注的南洋医生,还是华人世界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伍连德。

伍连德,中国检疫、防疫事业先驱,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

名门之后无私捐赠孙中山真迹墨宝

他的父亲杜景祺生于清朝末年,年轻时曾在汕头的一所由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医学院受教育,大概由此奠定了一家人的基督教信仰。因为对同样是接受西式教育的孙中山非常景仰,他毅然加入同盟会,要为推翻满清的革命尽一分力。

广告

杜祥和,新加坡妇产科先锋

黄埔军校成立初年,杜景祺接受校长蒋介石的聘请,担任军医院院长。杜景祺在92岁那年去世,在当时社会可谓难得的高寿。

杜景祺一家在1926年移居南洋,他本人虽定居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小镇巴株峇辖,却很有远见地将孩子送到柔佛海峡对面的新加坡接受教育。

至于捐赠墨宝的渊源,则是另一段佳话。1909年的冬天,杜景祺在广州同孙中山会面,请求后者为他写一幅书法留念。孙欣然同意,提笔写了“博爱”两字赠予杜景祺。

这幅字后来跟随杜景祺医生辗转来到南洋,直到1969年,杜景祺把这珍藏转交给儿子杜祥和保管。

深明大义的杜祥和是在2002年,把孙中山送给父亲的“博爱”书法真迹转送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引起华社的高度关注。当年的纪念馆馆长冯仲汉就曾慨叹:孙中山在新加坡的遗物非常稀少,能得到他的墨宝十分难得。

广告

杜祥和医生安息!

  • 发表于 2019-08-08 01:40
  • 阅读 ( 353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房广琰

51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留服认证 165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8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