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对比,中新两国大有不同

新加坡与中国的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包括观念上的差异、孩子未来的发展等等问题。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国教育模式的差异。

1

设立特选中小学校

中国的中小学并无本质上的差异,最多就是好、差之分,但是新加坡却有着“特选中小学校”这样的存在。

广告

1979年,面对传统华校的转型,新加坡政府设立了9所“特别辅助计划”中学即特选中学。

这项计划规定,只有小学离校时考试成绩最好的8%的考生(约占及格考生的10%),才可以选择进入这些中学修读英文和华文都属于第一语文的特别课程。

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保留全国最优秀的华文中学,以使学生能在一个有华校传统的学习环境里学好华文和英文,成为保留华校优良传统的双语人才。这类学校在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领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2

官方语言课程

新加坡是推行双语政策的国家,因此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需要学习母语课程。

以华语为例,新加坡教育部于1990年首次在华侨中学和淡马锡初级学院开设了“华文语文特选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为期两年,O水准会考成绩达到高级华文B3(或高级华文B4与中华文学B3)或华文A2两个标准中的一个即可加入。

在课程内容方面,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必须修读H2华文与文学科目。

广告

自2008年开始,所有语特学生必须多选修一科与华文相关的科目,如H1华文理解与写作、H1中国通识、H2中国通识、H3华文与文学等。

3

集成式教育计划

集成式教育计划为中学生提供无缝教育,中学生在不用提供O水准成绩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大学。

这项计划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广泛的经验学习。学生可以在该项计划中,灵活地选择课程,甚至可以用国际课程文凭替代原本的课程和考试成绩。

该计划的目的:培养一批对多种文化有深刻认识和欣赏能力的未来人才,比如他们未来能够与中国进行有效交流,加快一带一路理念的推广。除了在与中国等国家进行交换生,浸儒式学习之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诸如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等选修课。

该计划从中学3年级到大学前中等教育2年级,包含两个子计划:文化研究计划和特别协助计划学术研讨会。

4

艺术类计划

如今的艺术已经远远突破了绘画、音乐等传统文化的定义。它开始涉及更为广阔的领域,鼓励创造力,耐心以及决心的价值。

广告

交流也不再仅仅是面对面的对话与书信,它还可以是电影、视频、社交软件、海报等等全新的视觉传达手段。

在新加坡一些中学里,学生更进一步地在视觉传达的应用学习课程中学习交流的艺术。

一部分学校提供为期四年的艺术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与设计,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知识,视觉和文化方面的研究。

增强学生对于概念的认识以及分析思维和创造力,让学生们了解更广泛的媒体和艺术形式。学生将在学业结束时参加O水准高级艺术考试。

# 新加坡教育

全面的升学通道

在新加坡教育体系下就读,学校为学生准备了非常多的升学途径。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帮助每个孩子发觉他们的兴趣、能力,让他们的热忱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以中学为例,为学生提供了三项不同源流的课程:

学校会根据小学离校考试(PSLE)的成绩,将孩子分配到快捷课程(包括一些学校的综合课程)、普通(学术)课程或普通(工艺)课程。

一开始孩子们将被分配到学习进度和方式与他们相适应的课程,不过这是三类课程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孩子未来可以转到更适合他的能力和兴趣的课程,也可以在指定科目中选修更高学术层级的课程。

广告

新加坡全阶段学制介绍

信息来源:新加坡教育部

# 新加坡教育

科目分班(中学)

新加坡的中学科目分班会让有能力的学生自中学一年级开始就可以选修较高学术层级的指定科目。

例如,孩子就读与普通(学术)/普通(工艺)源流的课程,那么他可以选修一些快捷或普通(学术)源流的课程,这样孩子就有机会学习和他兴趣相关的深度课程。

普通(学术)/普通(工艺)源流的学生如果在小六会考(PSLE)中的英文、数学、科学和母语科目中考取A*或A,可以学习相应科目的快捷课程。

普通(工艺)源流的学生在小六会考的标准科目中考取至少C,或基础水平科目上中考取‘1'级的成绩,他们可选修相应科目的普通(学术)源流课程。

中一开始普通(学术)/普通(工艺)源流的学生如果在校内考试的某些科目考取优异成绩,也可在校方斟酌后,选修相应科目的更高学术层级的课程。

  • 发表于 2019-08-06 16:32
  • 阅读 ( 355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黄裕树

4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2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