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体系和特点全解析

幼儿教育/学前教育(3-6岁)

新加坡的小孩也是从一出生就要和同龄人竞争,3岁懂事到6岁上小学之前需要在幼儿园完成学前教育,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

新加坡幼儿园教育从3岁开始,分为Nursery和Kindergarten两个不同阶段:

启蒙班Nursery(小班):3~4岁

幼儿园一年级K1(中班):4~5岁

幼儿园二年级K2(大班):5~6岁

新加坡的幼儿园多数为民间开办,如宗教团体、私人机构、商业机构、社团等,需要在教育部(MOE)注册,由教育部学前教育司直接管辖。

新加坡的幼儿园采用统一教材,双语教学(英语+母语)。每年4个学期,每学期10周,每周上学5天。

通常来说,政府基金幼儿园的费用为700-900新/月,私立幼儿园为1000-1500新/月不等,更高级的国际幼儿园则需3000新币/月以上。

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更多技能和兴趣,在幼儿园阶段就会报各种课外补习班,比如画画、跆拳道、英语班等等。这些都可以在进入有名的小学时加分。

小学教育(6-12岁)

新加坡教育法规定:“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语、数学和母语,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教育。”

从这项规定很明显能看出新加坡教育体系设计的思路——按照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材施教,也就是“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从6岁开始,一共6年,采取的是半天制教学。虽然小学生只需要在学校上半天课,但是为了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课外还会一直参加各种补习班,否则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

这6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小一到小四的基础阶段;小五小六的定向阶段。

基础阶段的重点是基本的读写能力与计算机技能,核心课程是英语、母语和数学三门,占用80%的学习时间。此外还有音乐、美术、健康、道德、体育和课外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小三的高才班选拔考试(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GEP),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但只有1%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天才考试”,直接进入GEP班接受专门的教育,让这些本来就有天赋的孩子通过后天进一步加工,把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据统计,90%的GEP学生会在小六会考中名列前10%,一半以上在A水准考试中拿4个A以上。当然如果学生不喜欢读GEP也可以回到原来的学校学习普通课程。

小四结束的时候要参加英语、母语和数学的定向考试,根据成绩分流——

第一语言流EM1: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华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也作为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流EM2: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第二语言;

第三语言流EM3: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熟练的口语。

这也是为了考虑到一些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足以完全掌握两种语言,可以减轻一些语言负担以便更专注于英语和数学的学习。

小六结束时就是新加坡孩子会面临的第一个重要考试——小六会考(PSLE ,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

虽然不能说“一考定终身”,但PSLE也能够决定孩子未来四五年中学的命运了。因为新加坡的中学分类很细致,万一考砸想要弥补上大学,就不得不多花数倍的时间和精力。

初中教育(12-16岁)

小六会考一共考四门:英语、母语、科学和数学,总分300分。

一般来说,前5%的学生可以参加直通车计划(Integrated Program)。这些学生被认为有足够的实力进入大学,所以会接受6年的课程(4年初中,2年初级学院),中途不需要分心准备O水准考试,直接在中六结束时参加A水准考试。

根据往年数据来看,90%的IP学生会进入大学。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也就是说只要你参加了IP计划就相当于基本打开了大学的大门。

50%左右的学生升入快捷班(Express Stream,4年),中四结束后进行O水准考试,之后可以选择理工学院(Poly政府大专)或者初级学院(JC,相当于高中)。而对于外国人来说,理工学院一直被誉为在新加坡申请永久居民(PR)的神器。

20-25%的学生进入普通学术班(Normal Academic),在中四结束后参加N水准考试,合格后升入中五再参加O水准考试,成绩优异的进入初级学院(JC),大多数会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或者直接工作。

15-20%的学生进入普通工艺班(Normal Technical),中四结束后参加N水准考试。极少数人可以通过N水准,然后再读一年参加O水准考试。

还有一少部分学生小六会考成绩太差,可以留级重考,也可以直接进入技术学院学习Northlight。

以上几个班级都要参加O水准考试,最终成绩前10%可以升入初级学院,有资格参与大学的竞争;接下来20%的学生可以升入工艺教育学院(ITE)或理工学院(poly)。剩下70%的学生会进入技能教育系统。

高中教育(16-18岁)

新加坡的高中教育并不像国内那么普遍。只有参加O水准考试前10%的学生才可以进入初级学院,接受新加坡的高中教育。初级学院提供的教育分为文理两科,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些跨科课程来学习。

2年之后,初级学院的学生会参加A水准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进入NUS、NTU等大学,或者承认A水准考试成绩的其他国家高校就读。也可以直接升入英美两国的大学就读。

不及格者进入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下属的联合训练中心接受高级技术训练。

大专教育(18-21岁)

进入理工学院的学生在经过3年的学习后可以拿到diploma(相当于国内的大专文凭)。

对于多数新加坡人来说,diploma已经足够他们找到一份好工作。

当然,每年理工学院毕业的学生中,约有5%的人能够进入大学(university)深造,这也算是逆袭的一种方式吧。

大学教育(21-25岁)

根据相关数据报告,在新加坡同一年进入小一的学生中,每4个人只有1个会进入公立大学。

但是每年进入理工大学和工艺教育学院的学生加起来是进入公立大学的2.6倍。

大学高达75%的淘汰率足以反映出新加坡分流教育体系的残酷。

不过残酷的分流和激烈的竞争也保证了新加坡培养精英的高效、优质,为新加坡高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动力。

那新加坡教育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将他们主要总结为三点:

特 色 一

  德育为重,包含六大核心价值观

  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全球各地区中小学教育水平调查显示,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排在全球第一位。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也把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评为世界表现最佳的教育制度之一。

  对此,新加坡达善中学校长、南洋初级学院院长冯焕好指出,新加坡在经过三个阶段:生存导向阶段(1959年—1978年)、效率导向阶段(1979年—1996年)和能力导向阶段(1997年—2011年)后,逐渐过渡到价值观导向阶段,该阶段自2012起一直到现在仍被教育部门鼓励和推崇。

  如今,新加坡教育更重视对学生“德”的教育,新加坡教育部也设立品格与公民教育组,全面规划学生的品格教育课程,回归以学生为本,发展全人教育的目标,把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团结合作、终生学习、与时并进,并不断提升解决问题、善于创新等能力。

  它的六大核心价值观是:尊重、责任感、坚毅不屈、正直、关爱、和谐。新加坡教育的这一重大转变,突出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新加坡教育者、学生家长及社会普遍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学生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不是生命中唯一大事,在学校里,还有许多生活上的事物值得学习。

  特 色 二

  灵活教学,主张“少教多学”

  新加坡的教育主张“少教一点,多学一点”,这种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独立思考,同时,学校也会在课程安排上有很大空间,使教师能够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

  在新加坡,协作学习中包括拼切学习、轮转小组、圆桌会议等学习方法,此外还有一些利用资讯工具交流、讨论、评价的具体方法,这些有意义的学习方法让人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这些方法使人深刻领略到:课堂教学必须注入新的血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开放的教学设计和开放的活动方式,才能引导学生热情投入进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未来学校”是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些未来学校并不是科技学校,而是用科技来辅助教学,这些学校会培育学生的软性技能,注重学生整体的发展。

  它的教学特点是采用电子课本,做功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寄学习于游戏,“未来教师”是学生学习经验的设计师。这给未来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新加坡还是中国都能实现这样灵活生动的可执行的教育形式。

  特 色 三

  弘扬传统,渗透中国文化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蒙以养正圣功也。”“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在新加坡学习,我遇到的每一位新加坡老师在讲课中都能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精髓句子,中国的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国人当中逐渐陌生,可是这些海外的老师却随手拈来,令人何等羞愧。

  新加坡弥陀学校是一所有1800多名学生的小学学校,在参观时,我看到他们学校的墙壁上赫然写有《弟子规》,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受到如此重视和关注,让我深切感到:我们这些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将祖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学习相得益彰,为国之教育增光添彩。

  此次走出国门的培训,让我们用国际的眼光审视了国际的教育,用国际的视角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我深深感受到教育责任之大,也必将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改变教育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让我们来回顾冯焕好院长讲义中的话与各位共勉:一位好老师,不是靠创意教学法来培养人才,而是靠本身的人格,智慧和知识来影响学生。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个好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 发表于 2019-07-13 10:52
  • 阅读 ( 510 )
  • 分类:新闻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洪新

48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