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新加坡“鞋盒公寓”是种怎样的体验

据路透社18日报道,新加坡宣布将严格限制新建私人公寓和公管公寓的大楼数量,已解决“鞋盒公寓过度开发”问题。

等等,鞋盒公寓是啥?

近年来,小型公寓在新加坡备受欢迎,这些公寓面积通常不到50平米,户型多为一室一厅。

远远看去,像鞋盒一般。

广告

今年,新加坡公布了五年来最为强硬的房地产降温措施,包括对住宅用地的开发商征收额外税。

而此次公布的新方针进一步加强限制,旨在保障住宅区的宜居性,缓解当地基础设施过度紧张的问题。

根据修订后的规则,每个开发项目的最高住宅单位数目,将以拟议的建筑物总楼面面积除以85平方米计算,而现行规则为70平米。

消息一经公开后,许多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在早盘纷纷下跌。

为啥新加坡人喜欢住在“鞋盒”里

实际上,鞋盒公寓出现在新加坡的时间,比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晚很多。

在东京,在风中颤抖的“卡片房”早就成为一道路人们习以为常的风景。

在大阪,为上班族节省时间和金钱的“胶囊公寓”成为街边创意。

在香港,在“蛙盒”里的蛙居生活也是众多普通家庭的日常。

广告

甚至在国内房产市场火热的时候,一线城市的商区也出现了“精品小户型”的房产广告。

但是,新加坡的公寓户型仍然以二到三居室为主,直到2010年前后,鞋盒公寓才开始大规模地拔地而起。

这与当地地价、营建成本和房价的升高密不可分。据《联合早报》,自2004年以来,新加坡房产价格徐徐上升,在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稍做回调后,冲上一个高峰。私宅平均价格上涨了82%,远远超过了新加坡家庭平均劳动总收入的增长率。

于是,新加坡房产商为了促进销售便压缩住宅面积建起了较为廉价的鞋盒公寓。而投资者也可以在满足刚需的同时再投资一套房产用于收租。

2015年,建成的鞋盒公寓达11000个单位,而2011年这个数字为2400。

广告

此外,新加坡“单身狗”的增加也对鞋盒公寓的促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早在2010年,新加坡的人口普查结果就显示,民众的结婚年龄已不断延迟至30~34岁。2016年,未婚男女的比例分别高达44.4%和41.6%。今年,新加坡政府甚至送出了一个鼓励举国相亲、政府买单的豪华大礼包。

所以,对于大部分收入可观的年轻人来说,鞋盒公寓虽然憋屈,但便宜且有投资价值。

“鞋盒”引争议,“组屋”来竞争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欢迎鞋盒公寓肆无忌惮的蔓延。

一些地段在重新规划后,出现了十多个单位的鞋盒公寓,导致交通不胜负荷,引发居民纠纷。

此外,由于新加坡政府长期以来倡导住宅宜居的理念,由于不堪生活重负而不断压缩居住空间的举措引发不人道的争议。

而过度开发也让鞋盒的经济效益迅速瓦解,很多炒房的投资者由于租房无人入住而赚不到租金,还不起贷款,以至于将二手房转手。房地产交易信息网站SRX的数据显示,Parc Rosewood于2012年共卖了295个“鞋盒”。

广告

在“鞋盒”身陷囹圄之时,新加坡政府出手了。

除了限制鞋盒公寓的过度开发,政府也在不断推广国民公用住宅,即“组屋”。

长期以来,新加坡超过八成的人口都住在“组屋”内,它由政府规划兴建,以优惠的价格出售给国民,让国民分期付款购买,并为符合条件的购房者提供购房津贴。

组屋是新加坡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朱镕基总理都曾访问过历史悠久的大巴窑组屋区。

今天,新加坡有超过100万个组屋单位,分散在全国20多个市镇,越来越有设计感和现代感。组屋区附近也会配套建设购物中心和学校、医院等,生活十分方便。

不过,组屋只供新加坡公民购买,在住满规定年限后,组屋能在二手市场转售,而符合条件的永久居民则只能购买这类二手房。

广告
  • 发表于 2019-08-04 00:23
  • 阅读 ( 495 )
  • 分类:房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池杰滢

42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