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学受阻?新加坡留学的优势让你心动吗

中国学生如果出国留学,首选地点似乎一直以来都是美国。仅2017至2018年,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就已经到达36万人。

但是,这样的荣景恐怕将不复存在。

如果你留意最近的新闻,我们的教育部已经发出今年第一号留学预警,预警里指出,“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限制,出现签证审查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的情况”。

坦白讲,这很违背我一向以来对于中美关系,至少在赴美留学方面的认知。因为美国似乎向来对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接受美式教育是展开怀抱的,甚至这段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

在这样的当下,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可能是有必要的。我特别想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就是最近刚刚被翻译成中文出版的徐国琦先生所撰写的《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有的历史》。

《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有的历史》徐国琦 著,尤卫群 译,理想国出品

1.

研究一段历史,

不应仅从民族主义的视角出发

徐国琦是谁?现在是香港大学历史系的教授,过去在美国任教多年,专门研究领域就是中国的现代史、近现代史,尤其是把现代史放在一个国际间关系来考虑。他的这种思路实际延续了他在哈佛大学就读期间,他的博士导师入江昭教授的观点。

入江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现代国际政治研究及国际史研究的大师级学者。他是一位日裔美国人,哈佛大学的荣誉教授,他有一套非常特别的观点,就是认为我们研究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不应只从一个民族主义的观点出发,而是要从一个国际主义的观点来看待。

由于持有这样的观点,入江昭特别把历史研究的题材放在两个或几个国家之间,甚至放在整个国际关系之中来考量;在这个领域里,他又会将其视作一个独立的历史研究的范围。

我们一般人看历史、研究历史很容易被国界捆绑,比如要不就研究美国史,要不就是研究中国史,如果研究中美之间关系的历史,则可能会从中国本位出发,或者从美国本位出发。

可是入江昭教授以及他的得意门生徐国琦教授,他们的看法却是应该把这段关系本身,当成一个自有其特性的独立领域,而不是局限在从中国或者美国的视角出发。

当你能持有这样的观点,你关注的东西就不再只是两国官方往来的外交关系,而是能够看到更多的民间往来。当你看到这些民间往来关系的时候,你会注意到,原来中美之间的民间往来其实已经有一百多年的传统,而且这个传统通常是不被两国政府之间的起起伏伏的来往关系所干扰。

在这本《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有的历史》里,有一章特别有趣,就是关于中国公派赴美留学生的这段历史,特别是所谓的“留美幼童”历史。

2.

近150年前,第一批官派赴美的中国留学生

中国“留美幼童”指的是什么?这其实已经是一个专有名词了,即是指中国历史上首批官派留学生。

1872年9月,首批到达加州的留美幼童合影 | Wikipedia

在清朝后期,清朝政府官派了一批幼童和青少年远赴美国留学,整个过程大概是从1872年持续到1881年之前,在这段期间其实去的人并不多,总共也就120多个人。

这段历史非常有意思,当初清朝政府为什么会突然想要派学生去美国留学呢?首先要注意,当年的美国——19世纪后期的美国,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世界强权美国,那时候如果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想要“开眼看世界”,了解全球局势,首选留学地点应是欧洲才对。那时候美国的高等教育还处在一个急追欧洲水平的地步。

第二,美国当年在国际上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强国,当年第一大强国依然是大英帝国,而且欧洲诸个强国的国势恐怕也都强于美国。

同时,1872年,是清朝政府要官派留学生赴美的开始,那时恰是美国南北战争刚结束不久,百废待兴。甚至那时还有部分美国多个州制定了许多对华人非常不友善,或者可以称为“排华”的法律规定。

这里面就牵涉到中美两国之间一段非常有趣的曾经相当友好的历史,今天先不多谈,我们先回到那个时候的清朝。

要知道,那时的清朝虽然已经开始受到列强侵袭,但从普通民间阶层到官方,尤其到士大夫阶层,很多人对于要“通洋务”这一点其实非常不满。举个例子,1861年北京成立了一所外语学校,就是京师同文馆,最初就是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

结果许多清朝的保守派官员,他们非常反对。那时他们甚至流传这样一副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除此之外,那时相对较懂洋务,愿意出使国外的一些重要官员,比如中国首位常驻公使郭嵩焘,他们还必须承受国内同胞的恶意,许多人认为郭嵩焘愿意接任驻英大使,这就是“叛国”,甚至有人威胁要杀了他,拆掉他祖宗的祠堂,认为他这样代表朝廷去英国当公使,实在是对不起列祖列宗,是辱没先人的行为。

郭嵩焘,晚清政治家、外交家

在这种情况下,官派留学生难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这就不得不提清末的李鸿章以及曾国藩,这两位其实是很具有远见的。

他们发起了自强运动,他们很清楚,这个时候如果再不培养一些能够通洋务的人才,接下来将会非常麻烦,尽管那时他们的视界还是较为浅显,认为主要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去学的就是西方人如何造铁路、造轮船、武器等等,回来就可强兵富国。

无论如何,李鸿章和曾国藩决定了要外派学生去美国读书。

3.

史丹福大学的创建,

原来和当年的铁路华工也有相关?

当时,与美国的诸所学校以及官方政府都已谈妥,而主要负责带着这批留学生孩子们的就是容闳。

容闳是耶鲁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以徐国琦的话说,从今天的角度看,容闳就是今天的“海鸥”——海外读书,奔波来回于两岸的这类留学生。容闳就被认为是中国留学生的一位先驱,不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美的学生,也是第一个带领几批幼童、青年远赴美国留学的导领人。

1854年,容闳学位像 | 网络

刚才已经说过,那个时候一般人都认为,不要说出国留学,仅仅出国都可以看作是“奇耻大辱”,尤其是家庭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尤其看不上出国这件事。

所以当时大部分优渥的家庭反倒是不愿意让孩子出国的,只有两个省份相对特殊,一个是广东,另一个则是江苏。两个省份都是沿海,可以说很早就接受了外来影响,尤其是广东,从来就和老外打交道,所以他们对于出国这件事反倒无所谓。

由此,这120个留美幼童里,有83个来自广东,22个来自江苏,而且这批孩子里,多半都是乡村或者经商人家的家庭背景,家里也可能早有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过往。

就这样,他们坐着轮船横渡太平洋,再从旧金山(洛杉矶)上岸,随后就正好坐着刚刚修建完成的美国蒸汽铁路系统,横穿整个美国由西到东去留学。

说到这条铁路,其实很有意思。这条铁路是由三家铁路公司联合运作,其中一家就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这是当时美国一家非常重要的铁路公司,它的老板就是阿马萨·利兰·史丹福(Amasa Leland Stanford)。

利兰·史丹福凭借建造这条铁路赚了大钱,但是要知道,当时为建造这条铁路,公司召来了大批的华工。这些华工付出血汗,甚至付出生命修建完成了这条横贯美国的铁路,但是他们获得的薪水却远远没有达到美国当时的正常标准,生活也异常艰苦。

150年前,在美修建铁路的华工 | 凤凰网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史丹福的家产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这些华人员工的贡献。

史丹福,你听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耳熟?没错,他就是今天威名赫赫的史丹福大学的创校人,而这笔创校经费,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有一部分是来自中国劳工的血汗钱。当然,直到现在好像都还没有校方的公开表态,说明原来学校的创办和中国人或者华人其实是有关系的。

然而,这些华工为美国作出贡献,他们其中很多人也自然留在了美国,成为早期的华人移民。当华人移民越来越多之后,当地的白人就开始有些不高兴了。

他们不只从文化上认为,这些留辫子的中国人和自己不一样,信仰、语言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很多劳工阶层的人会认为他们今天的失业问题,薪水变低,那就是因为这批“底层”中国人来抢了他们的工作,还把整个收入水平拉低,这也就酝酿了后来的“排华”浪潮。

19世纪美国“排华”浪潮的讽刺漫画 | Wikipedia

不过,虽然当时部分地区排华情绪已经开始酝酿,这120个中国幼童到达康乃狄克州的哈特福德之时,你却难以想像他们在当地所受到的欢迎。

4.

美国精英阶层,

对“留美幼童”难以想像的欢迎

哈特福德当时是个非常富裕的城市,当年也是美国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那里的人非常开明,而且对中国人也非常友好友善。

这个城市附近正好有几所相当重要的大学,比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许多名人也都居住于此。当120个中国留学幼童到达哈特福德,他们首先要解决住宿问题,而当时他们被安排的住所并不是学校宿舍,而是一些寄养家庭。

当地许多家庭一听说将有清朝的孩子要来寄住,你几乎不能想像他们的兴奋和积极程度,报名参加这个计划的人数远远多于实际上需要的家庭,许多家庭也很遗憾无法接待这些中国来的孩童。

留美幼童与美国寄宿家庭合照

尽管接待这些孩童,清朝政府的确会提供一笔招待费用给这些家庭,但实际上,更多当地人,也就是那些传统的美式的基督徒,他们都带着一种很天真的想法,那也是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的精英社会对于中国的看法——

第一,他们对中国充满好奇;第二,他们总认为自己应该想办法帮助中国,帮助这个在他们心目中已经没落的古老文明。

他们又好奇,又觉得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文明,非常值得敬仰,但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现在这个文明已经落后,面临很大的问题,而他们身为基督徒,身为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就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要帮助这个国家的再生。

所以,他们很清楚这批孩子也许就是下一代能改变中国的人,他们几乎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情,来欢迎这些看起来“有些怪异”,前面剃著光头、后面留着长辫子,身穿缎子鞋、丝绸长袍和宽大上衣的中国孩童和青年。

《洋务运动·留美幼童》,方瑞,2009,中国美术馆藏

而当时这些清朝官派去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到了美国后又表现如何呢?

我们今天大概已经很难想像,这批留美幼童其实在美国仅仅才停留了几年,他们却非常迅速地让当时整个城市,整个东岸的精英阶层,都对他们的印象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一开始,这些东岸精英阶层只是觉得他们看起来“怪怪”的,也挺可爱,但是后来他们却发现这些中国年轻人太不简单了。这也慢慢地把奔赴美国留学推向了高潮和巅峰!!

美国留学受阻,是否考虑与中国无时差的新加坡留学,新加坡留学的优势在哪里呢?这就是答案!

1. 留学“低龄化”

以往来新加坡留学以申请公立院校的硕士项目和本科项目的留学生居多,近年来,来新留学的中小学生也日渐增多。新加坡最小的学生证批准年龄为3周岁

2.专业选择很明确

越来越多留学生,以就业为导向,选择有利于在新加坡本地就业的专业,如金融、酒店管理、物流等新加坡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每年可以提供大量工作机会,给留学生就业提供较大空间。

3.院校选择较为广泛

院校以优势、热门专业为品牌,为自己开拓了市场、扩大了招生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专业的发展。

4.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府高度重视教育

新加坡政府对于私立教育的管理和要求不断加强,2010年CPE(新加坡私立教育委员会)推出Edutrust教育信托认证,只有符合政府要求、通过CPE审核的院校才能获得Edutrust认证、有资格招收国际学生,为留学生提供切实保障。

5.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新加坡的官方用语是英语,在整个小学到中学的课程当中,学校的全部课程用英语授课,华文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这意味着到新加坡读中小学,学生能够在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同时又不会遗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发表感叹:“新加坡的教育水平已超过英国剑桥对全世界英联邦国家中小学教育的要求”。

6. “创意素质”的基础教育体系

新加坡的政府小学、政府中学得益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长期关注和大量投资,新加坡建立起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并配备了一流的教学设施。2006年新加坡教育部网站新加坡教育概述中指出:新加坡教育部向来致力于栽培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发挥各自的潜能,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

新加坡政府中小学的学生每天是半日制课程,上午半天或是下午半天,剩下的半天是素质型的课外活动,比如设计与工艺、美术与劳作、公民及道德教育、体育与音乐等,几乎每所学校的课外活动都有几十种。可以说,新加坡的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教学方式落实在“学而思之,思而学之”上,通过这种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精神。

7.新加坡特殊的“母子陪读”政策

新加坡有一个特殊的政策,允许母亲、祖母或外祖母到新加坡陪读。这样的政策让学生在新加坡能够真正的安心就读,踏实的完成学业。在学生进入政府中小学后母亲可以申请新加坡陪读准证,在第二年可以在新加坡合法工作。根据母亲的学历、语言技能和年龄、身体状况等条件,都有基本适合自己能力的固定工作,工作种类涉及科技、制造业、贸易业及服务业等。底薪一般在700~1500新币之间,可基本保证母子二人在新加坡的花销。

8.新加坡低龄教育 -双语环境西学东渐

新加坡中小学教育沿用双语教学,母语+英文,尤其适合中国中小学生。在熟练掌握中文的前提下,英文授课比例大幅增多,除华文科目是中文授课以外,其他科目都是全英文授课,英文能力能在短期内大幅提高。

很多低龄留学生的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国外的教育方式和语言环境,新加坡是一个中英双语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汉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校以英文教学为主,学生接受英文教育,也可以选择双语教育。因此,新加坡兼具资本主义制度和华人社会双重特点,既能让中国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又能避免学生去欧美国家留学的文化冲突,因此这对较少离开父母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体制以精英教育为目标,承袭英国教育传统,采用英联邦式的公私结合、联合办学的教育体制,同时兼具东方基础教育优势,既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教授西方的先进理论。

6.新加坡较为安全

孩子留学越来越小龄化,安全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加坡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全国上下拥有视频监控,国家又相对较小。安全指示与其他移民大国不可同日而语!

7.新加坡本科 -进入世界名校的跳板

高考前后,咨询出国留学的高中学生和家长数量通常大幅提升,其中不乏希望去新加坡的。就读新加坡大学可同时获得修习其它国家著名大学课程、获得该大学文凭的机会。还有不少具有国际水准的外国大学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校。

新加坡有300多所私立学校,通常有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知名大学的联办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拥有国际水平的文凭,却不需支付昂贵的学费。此外,在新加坡学习1-2年后,学生可转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继续深造,签证简单,省时省钱,是很理想的留学中转站。

同时与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相比,新加坡的留学费用也更便宜。学费和生活费用一年约12-15万人民币,入读公立学府还有机会申请到高额奖学金及高达80%的助学金,此外,公立院校留学生还可通过打工兼职降低留学费用。

8.学生毕业后申请绿卡较为容易

2017年年底,新加坡移民局(ICA)先后出台两项新政,分别是:国际留学生满足条件可以直接申请PR;持PR的国际生学生,在读书期间就可以直接申请新加坡公民。

对于新加坡留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想要获得PR或是成为新加坡公民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留学生申请PR需要满足的条件:

第一、需要在新加坡住满两年以上,满足这个条件无需邀请函就可以直接申请;

第二、通过至少一门新加坡国家性质的考试,比如PSLE,剑桥 N/O/A水准考试,或是Integrated Programme,简称IP计划(预科直升)。

也就是说参加了小学会考后的孩子将会有很大的几率申请新加坡绿卡,这也是新加坡鼓励小龄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多新加坡各年龄层留学欢迎添加微信:juvenjason

我们为读者提供各类资讯外,也为大家提供各类新加坡留学等资讯,及如何在新加坡中英文业余学习(课程可申请政府津贴),中英文教学会计ACCA课程,精品雅思班,提升学历等

我们还专设新加坡留学和澳洲留学业务

欢迎电话:84258441,添加微信:jasonjuven

童老师

扫二维码关注我的文章

推荐阅读:

想进入亚洲最高学府,你的IELTS需要多少分?

学霸是如何诞生的?中国:家庭更重要!新加坡呢?

新加坡私立学校第三方文凭认证流程全攻略!所有私立本科都可以用哦!

  • 发表于 2019-07-12 04:23
  • 阅读 ( 545 )
  • 分类:留学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许震绍

53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2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