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籍和绿卡到底有多贵?

2019-07-16 17:00

想要花钱“买”新加坡国籍?

对不起,貌似没有这种操作

投资移民

想要投资移民新加坡呢?

(拿绿卡不是国籍哈)

需要花......250万新币

1千200多万人民币

技术移民

唉呀妈呀,你是技术移民?

恭喜你省了250万新币哈~

玩笑过后,不得不说

移民新加坡的各种成本

不管你是哪种移民方式,都是real高

根据报告,新加坡移民成本,比英国,新西兰等欧美国家都高

那么问题来了

费心费力或费钱拿到的

新加坡护照 & 新加坡绿卡

究竟“值多少钱?”

那就要算算拿了身份后

能享受哪些福利和津贴了!

买房能省多少钱?

新加坡公民

购买类型

公民可购买几乎

所有房屋类型

(*买组屋有婚姻状况,月薪等要求限制)

而且,只有公民才能在

新加坡购买BTO(期房)

也就是最便宜的房子

买房价格:

BTO期房价格:

淡滨尼一套4房式组屋

30-35万新币左右

(4房式一般90平,相当于150多万人民币)

图源:新加坡建屋局

公民买第一套住宅

不需要交额外买家印花税

符合条件,买了组屋之后

还可以整套出租

图源:HDB

新加坡永久居民(PR)

购买类型

新PR三年后,才能购买转售组屋

价格要比BTO高出一些

也可以买公寓别墅等私人住宅

买房价格:

还是在淡滨尼4房式

转售组屋马上就变成了

42万新币

资料来源:建屋局,2018年第三季度转售组屋价格中位数

而且永久居民买房子

第一套就需要缴纳

5%的额外买家印花税(ABSD)

42万新币的房子

印花税就是2万1新币

(生生多出约10万人民币)

嘿!别忘了在等著能买房的3年

永久居民也得租房子啊~

就算月租是800新币

三年租金也要近3万新币!

而且,买了转售组屋

也不能整套出租

只能出租房间

(还有各种限制和规定)

外国人

购买类型

外国人不能买组屋

只能购买公寓别墅等私人住宅

买房价格:

新加坡公寓价格是看位置的

不同地方差价特别大

一般三室一厅的公寓

价格约120万-180万新币

光是印花税就要

24-36万新币

我嘞个去,都快够公民买

一!套!期!房了!

要是这么粗(fu)略(qian)一算

在买房这件事儿上

公民比外国人省了

120万-30万= 90万新币

PR比外国人省了

120万-(42万+2.1万+3万)=

72.9万

生娃

在新加坡生个娃

需要多少钱?

基本上看你住什么医院/病房

大致费用如下

自然分娩 — 公立医院

1653-5943新币

私立医院

6019-11963新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剖腹产手术 —— 公立医院

A级病房:2732-10442新币

私立医院

单人间:10532-18912新币

(点击图片可放大)

新加坡公民

政府允许产妇从Medisave中

报销一些生产的费用

举栗子:剖腹产住院三天

可以报销的费用是

900新币(产前费用)

1350新币(住院费)

2150新币(手术费)

总计:4400新币

(*报销额度有顶限)

如果在KK自然分娩

A1病房住两天

去除Mediave的报销费用

新加坡公民

花费大约在2670新币

新加坡永久居民

新加坡永久居民

和公民一样可以从Medisave

报销一些费用

但是花红和补贴

都是没有的

公立KK医院B1病房

如果在KK自然分娩

一样的病房条件下

新加坡PR花费和公民一样

外国人

外国产妇全款都是自己付

如果在KK自然分娩

一样的病房条件下

外国人的花费还分情况呢

如果是外国居民

(指有居留准证的)

需要花费5220新币

外国人需要花费7076新币

外国人去KK生孩子

可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一般都在私立医院

自然分娩1万1新币

还不一定够呢

如果剖腹产上不封顶

要是这么粗(fu)略(qian)一算

在生娃这件事儿上

公民和永久居民

比外国人省了约1万新币

上学学费

感受一下

各种身份的学生

学费之差别

大学:SMU(年)

那都按2018年

学费的收费标准算一算

新加坡公民

公立小学学费:免费

中学学费:240新币(*4年)

JC学费:144新币

大学学费:45800(4年,有补助)

总计:46184新币

新加坡永久居民

公立小学学费:11160新币

中学学费:12480新币(*4年)

JC学费:8160新币

大学学费:64000新币(4年,有补助)

总计:95800新币

外国人

公立小学学费:46800新币

中学学费:79200新币(*4年)

JC学费:34800新币

大学学费:98000新币(4年,有补助)

总计:258800新币

这些还只是学费

其实小学还有杂项收费呢

还有各种补习费呢

教育一个孩子远比上面的数字贵

而且,外国人读公立不容易

如果读的是国际学校

这学费也是要翻倍~

要是这么粗(fu)略(qian)一算

在上学这件事儿上

公民比外国人省了

258800-46184=21万多新币

PR比外国人省了

258800-95800新币=

16万多新币

政府补贴

公民的花红补贴

emmm,不要太多了吧

新加坡公民

共享增长花红

新加坡共享增长花红

直接给每个国人

发红包,多少根据年收入定

100-300新币

生娃津贴

公民生娃一般有这些补贴

花红:8000-10000新币

CDA:3000-15000新币

在职父母免税:5000-20000新币

(*符合相应条件)

除此之外还有一堆

花式催生福利

就不算了,戳连结了解下

为了催生,新加坡政府又又又又出新招数了!

购房津贴

公民买组屋

第一次申请可获得两种津贴

额外公积金购房津贴(Additional CPF Housing Grant)

特别公积金购房津贴 (Special CPF Housing Grant)

图源:www.kanyangfang.com

第二次申请者

第二次申请者可享有提升津贴

(Step-Up Housing Grants)

图源:www.kanyangfang.com)

政府会提供

1万5新币-4万新币

不等的购房补贴

还有,近居购屋津贴

(Proximity Housing Grant)

有意住在父母或已婚子女

住家附近的转售组屋买家

可以获得3万新元的津贴(*符合条件)

图源:8频道新闻

加上额外CPF购房津贴

一对购买转售组屋的夫妻

可享有最高高达11万新币的津贴

教育津贴

另外,从2019年1月起

每名小学生每年可获得的

教育储蓄津贴为230新币

中学生可获得每年津贴290新币

政府将修改教育储蓄优异助学金

和独立学校助学金的收入资格条件

提高到6900新币

图源:联合早报

职场妈妈幼儿园补助

如果是工作妈妈

孩子是新加坡公民(*符合条件)

可以获得补贴

主要看家庭收入情况

一般一个月300新币

杂项补贴

消费税补助

针对年收低于

2万8新币的新加坡公民

水电费回扣

以上图源:8频道新闻

永久居民 & 外国人

新加坡永久居民和外国人

没有这些补助和津贴

要是这么粗(fu)略(qian)一算

在补贴这件事儿上

还得看申请条件等具体的情

公民比外国人

省了5万新币左右

看病就医

在新加坡医疗费真贵

有位椰友是新上岛的

去诊所给孩子看咳嗽(小感冒)

结果被账单吓到

看诊费+医药费花了207新币

你没看错 1000人民币

还有位椰友做阑尾炎手术

一共花了2万新币

你没看错 10万人民币

但是这看病的费用

公民确实还是有优势~

各类居民去公立诊所看诊费:

新加坡公民

住院有补贴

C级病房:80%

B2级病房:65%

手术补贴:65%

宝宝打疫苗免费或补贴

新加坡永久居民

也有补贴,比公民少点

C级病房:60%

B2级病房:45%

手术补贴:45%

外国人

没有补贴,但是急诊减免50%

这个是直接表现在账单上

无差别的福利

椰子希望大家都别生病

这个比比算了忽略不计~

新加坡公民的福利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

公民也能省下不少钱呢

免签

新加坡护照有180多个免签国

地表最强护照之一

出去旅行省下不少签证费

产假

如果孩子是新加坡公民

母亲将享有16个星期的产假

但如果孩子不是新加坡公民

产假将只有12个星期

外国人要是为了照顾孩子请假

拿Unpaid Leave也是不少钱呢

图源:新加坡人力部

公共设施

公共图书馆

新加坡公民注册免费

PR需要10.5新币

外国人还有年费40多新币

新加坡全岛图书馆吐血盘点,简直棒呆+美哭~

公共游泳池

还有体院馆的使用价格

公民也是各种优惠

甚至是免费

详情:https://www.myactivesg.com/facilities/rates/individual-rates

身份证更新

永久居民一般来说

需要5年更新一次REP

这都是要花钱的哦~

综合来说

感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简直比外国居民......

好吧,虽然这么算很不科学

但是大家心里有个数就好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到底有多“值钱”?

还有呢,自然环境

空气、教育、治安

福利体系,社会公平等

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那新加坡护照这么“值钱”

它就是最好的了么?

有些东西,不能用金钱

去衡量它的价值

无论,你的国籍值“多少钱”

ta都是最好的

无论什么国籍

在享受福利的同时

也别忘记,那种荣誉和归属感

更别忘记身上的那份

公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