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父儿媳遭控诉,李家纷争硝烟再成热点

2019-07-15 18:14

新加坡国父儿媳遭控诉,李家纷争硝烟再成热点!

1月6日,晚上10点多,新加坡开国已故总理李光耀的小女儿李玮玲在脸书上发出长文质问新加坡总检察署,为何此时翻旧事,就李光耀遗嘱的拟定过程向律师公会投诉二嫂林学芬(李家老二李显扬的妻子)。

李玮玲明确指出——

2015年遗嘱已经经过法律认证,做过专业律师的李光耀没有抱怨过自己的遗嘱,他的遗嘱受益人包括总理李显龙都没意见,这时候发长达500页的长信投诉给律师公会投诉二嫂林学芬疑似操纵父亲李光耀遗嘱,总检察署到底居心何在?

(图:来源自网络)

什么情况?

(图:来源自网络)

临近大选,新加坡最显赫的李氏家族怎么频频成为焦点...

看来家里又起纷争,否则谁会起底老案子...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遗嘱纠纷一些小伙伴估计会不了解!

简单回顾下一些关键的事件!

李光耀生前先后立了七份遗嘱,前六份都由李及李(Lee & Lee)律师事务所律师柯金梨草拟,只有最终遗嘱是由林学芬与其律师团队拟定的。李光耀2015年3月23日辞世,律师于隔月向李家兄妹宣读他的最终遗嘱,法庭也在同年10月发出遗嘱认证。

2011年8月20日

李光耀立第一份遗嘱,由律师柯金梨拟定。

也就是在这份遗嘱中,他打算把遗产平均分配给李显龙、李玮玲和李显扬。

这也是他首次提及希望故居拆迁的意愿。这项内容在第五份和第六份遗嘱中被删掉了(具体时间不详)。

2011年12月27日

李光耀给内阁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及故居拆迁的具体事项。

2012年11月2日

李光耀第六份遗嘱拟定生效。

在这一份遗嘱中,他决定多分配给李玮玲一份遗产,并把这个打算告诉了女儿。

2013年12月16日

李显扬和妻子林学芬说动李光耀变更遗嘱,并重新准备了第七份遗嘱,也就是最后一份遗嘱。

后李显扬妻子林学芬给李光耀发了一封邮件,并抄送李显扬和律师柯金梨。这封邮件显示出,李光耀打算坚持第一份遗嘱中的做法,把遗产中的房地产平均分配给3个孩子。邮件中写道:

“ 亲爱的爸爸,这里是最早的遗嘱内容,把遗产平均分配给三个孩子。金梨,请准备一下正式文件。”

就在邮件发送出去23分钟之后,李显扬回复了林学芬的邮件并把柯金梨从收件人中删除(避开了律师),又抄送了李光耀的私人秘书黄莲好。邮件写道:

“爸,我联系不上金梨。我觉得她不在国内。我认为可以不用等她回来。我想现在就找一个证人,把遗嘱签了。芬(指李显扬妻子)可以找她们律师事务所的人,来做证人。他们可以和莲好(指李光耀秘书)协调,找个比较方便的时间”

李光耀还没有回复。林学芬就向黄莲好又发了一封邮件并抄送给李显扬和自己的律师同事雷安智。称新遗嘱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签署。

整个过程只有41分钟!然后就诞生了一份新遗嘱。

并且李光耀终于回复李显扬表示同意李显扬的提议,可以不等柯金梨到场就签署遗嘱。

2013年12月17日

上午11:05分,林学芬派出的两名律师同事雷安智和江秀慧来到李光耀位于欧思礼路38号的家签署遗嘱。

上午11:20分,两位律师离开李光耀的家。签署遗嘱这么大的事,两个人在15分钟就搞定了。这也说明两人是为了见证遗嘱签上字,没有繁琐细致的法律咨询。

当天下午,黄莲好发邮件给李光耀称收到一封签过名的传真复印件,转给李光耀再看一遍。注意,遗嘱签署时黄莲好并不在场,按理说根本不会知道李光耀有没有读过这份传真复印件。唯一的可能是,发传真的人或传真本身这样说了。

也是在这天下午,柯金梨向林学芬质疑为何没有收到她的任何邮件,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绕过去了。从16号拟定到17号最终签署遗嘱,李显扬和林学芬从头到尾都没有把邮件抄送李玮玲和李显龙看过。

2014年1月3日

黄莲好给林学芬发了一封邮件,同时抄送李光耀、李显扬、李玮玲、何晶(李显龙妻子)、柯金梨和李显龙,附件是一份李光耀遗嘱的附录。这份附录和最终遗嘱的内容没有关系,却涉及到一些地毯的遗赠问题。

之前2013年12月6号和17号,李显扬和林学芬的电子邮件,也在这个邮件链条里。只是李显龙总理认为,在2014年1月的时候,并没有必要读完整个邮件。

2014年7月

李玮玲在与何晶的邮件往来中,透露出很多信息:

1. 李光耀在几年前就告诉她会留给她一份丰厚的房地产遗产。这正好与第六份遗嘱中多分配给李玮玲一份遗产吻合;

2. 第六份遗嘱生效的几个月之后,李显扬对她说李光耀又打算平均分配遗产了;

3. 林学芬的律师同事亲眼证实最后一份遗嘱又改成重新分配遗产;

4. 李玮玲还流露出对李显扬和林学芬的嫉妒不信任,但打算听从父亲的决定。李玮玲写道:

“如果那是爸的决定,那就这样吧。但是,我觉得是显扬在做手脚。其实多少钱我无所谓,我只是很气愤显扬和学芬会这样对我。”

2015年4月12日

李光耀去世后,最终遗嘱公布。当时,他的3个孩子,还有何晶、林学芬、雷安智、江秀慧都在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显龙总理才知道最后一份遗嘱的内容。

遗嘱公布时,林学芬说李光耀要求她拟定最终遗嘱,但她为了避免牵涉过多,派另一名律师吴裕庆拟定遗嘱。

遗嘱宣读过程中,李显龙与李显扬发生分歧。李显扬要按照遗嘱,立刻拆除李光耀故居,还和李玮玲一起发表了声明,被无数媒体报道。李显龙认为父亲刚刚去世,应该缓和一段时间。

随后何晶问李玮玲是否打算住在故居,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李显龙兄弟的争执告一段落。

...

之后,几乎每逢大选时刻,遗嘱的问题就会被搬出来...

(图:来源自网络)

这次又是大选前,再度出现纷争...

据悉,新加坡总检察署向律师公会投诉李显扬妻子林学芬,指她身为律师有专业行为失当之嫌的事情,浮出水面。

总检察署也回复了李玮玲脸书上的言论:“公事公办”而已

并强调——

林学芬个案提呈律师公会与其他类似案件一致,当局有法定义务处理律师失职。

总检察署表示确实已经就摩根路易斯—腾福(Morgan Lewis Stamford LLC)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学芬的专业行为失职,提交律师公会。

不过总检察署强调,这事跟李光耀最终遗嘱有效性无关。此次投诉是认为林学芬疑似为李光耀拟定最终遗嘱,并安排李光耀执行该遗嘱。李显扬在最终遗嘱中的所得份额也增加了。而新加坡法律专业行为准则规定,“律师不得让自己牵涉当事人利益冲突”,而林学芬作为李显扬的妻子,不适合拟定李光耀的遗嘱。

总检察署也重点提到,尽管李显扬曾公开表示最终遗嘱是由柯金梨草拟而不是林学芬,但柯金梨本人否认了此事。

总检察署表示,这件事情并不突然,“从去年是10月就曾数次致函林学芬,要求她解释自己的立场和她在李光耀最终遗嘱中扮演的角色,但她最终都没有回复当局提出的问题。总检察署这才把事件移交律师公会。”

....

面对如此说辞!

1月7日晚上9点多,李显扬在脸书上发声:

(图:来源自网络)

父亲李光耀的私人遗嘱是在约五年前执行的。父亲完成遗嘱后,知会了全家人,以及李及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并将遗嘱放在该事务所保管。

并重点指出,李光耀以及他的遗产执行人、受益人,都没有就最终遗产的拟定过程和结果提出投诉,早在2015年法庭也认证了此份遗嘱。为什么总检察署现在开始追究这件事?

针对早上总检察署提及的”数次致函而没有得到回应“,李显扬表示并不属实,要求总检察署把信亮出来,公开双方之间的所有信件往来。

而总检察署之前已经表示过,林学芬可以向纪律审裁庭做出陈述,但是总检察署将不会就这起事件进一步发表评论。

(图:来源自网络)

之前李玮玲也曾半夜发文,公开好几封她与李显扬妻子林学芬来往的电子邮件,以此证明林学芬曾尝试帮她向李光耀争取遗产,并且成功了。

一连串的电子邮件有力的证明了林学芬如何成功说服李光耀把李玮玲的那份遗产和克鲁尼山的房子留给李玮玲。

李光耀最后一稿遗嘱到底是谁草拟的?

既然林学芬曾经去邮件给李玮玲,她说服了李光耀把李玮玲的那份遗产和克鲁尼山的房子留给李玮玲。可见林学芬在最后的遗嘱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月7日总检察署会见媒体也重点提到,尽管李显扬曾公开表示最终遗嘱是由柯金梨草拟而不是林学芬,但柯金梨本人否认了此事。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曾经公开质疑,林学芬和她的律师事务所在李光耀最终遗嘱订立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然而1月7日李显扬又专门反驳了这件事,表示父亲的律师从来都不是林学芬。当事人林学芬,在此次事件中始终沉默。

(图:来源自网络)

自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去世之后,他位于欧思礼路38号的故居去留问题,就成了这个家族的纠纷核心。

根据李光耀遗嘱的内容,他是希望故居被拆掉:这个决定是他和已故夫人柯玉芝的共同愿望。

那为什么故居迟迟不拆除?

根据新加坡的《古迹保存法令》,这座拥有100年以上历史的洋房,是受到保护的,可成为国家古迹存留下来,允许公众参观。

现任总理李显龙对此事的态度一直很确定:他希望能够完成父亲的遗愿,但是更加尊重政府所作出的决定。其实意思也就是他个人不会插手父亲故居的去留的问题,但是很明显,他的弟弟和妹妹不这么认为。

李显龙总理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一再向全国公众道歉,他说:“这还是一个清廉有效,大公无私的政府,因为这是新加坡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产。对于这场家庭纠纷所引起的困扰、混淆和不安,我再次向大家道歉。”

最终,故居去留事件的发起者李显扬和李玮玲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不再在公众面前讨论此事。随后李显扬一家离开新加坡,第一家族家事风波落下帷幕。

而此次李玮玲质问总检察署又一次将新加坡第一家族的家事拿到了公众面前来说...

大选年夹带着李家风波一起扑过来,来届选举不管是今年或明年举行,肯定都会很热闹,甚至有可能出现“李家打李家”的竞选场面,精彩可期。

估计李显龙总理一天不卸下总理职务,李家纷争就一天不会落幕...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